《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0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0篇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
竟然很難寫開頭。因為眼睛還是濕的,心還是沉的,一部電影,在畫面與音樂的流淌中所傳遞的各種信息,五味雜陳地激蕩著我的心,還有一同觀影的兒子的心。
這不單是一個愛的話題,不單是一個教育的問題,它包含的內容太多太多了。
真的是非常感謝劉良華老師的電影推薦,還有上一次的《小鞋子》。其實這樣的電影推薦,而且從開頭看起來可能是缺乏新意和吸引的,但出于對這位長久關注其博文的值得尊敬的老師,總歸是有一份信任在心,因此特別拿出整塊時間看電影,是出于信任。
看當中在思考,看過之后仍然是思慮萬千。這是值得每一位做教師的人應該仔細看的電影,是值得所有為人父母者必看的電影。看過之后,我們可能對愛與教育,有了不同的認識,可能會在反思中,讓我們,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學生,得到更多的關注,更多陽光,更多的耐心,還有其它。
也有些好奇,劉教授怎樣獲知這么美好的電影的呢?,
電影震撼人心的力量,在這樣敘事長詩般的故事畫面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天使從一開始的不喜歡,一開始對小男孩兒的不喜歡,一直到慢慢醒悟,慢慢體會,到最后感動得坐在屏幕前不動了。而抱著天使的我,看著電影畫面中從孩子到老人,從學生到教師,在那樣干凈的陽光下,用陽光下的色彩描繪心中的畫卷時,那種美,教育之美,藝術之美,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也令“素質教育”這個詞匯暗然失色。
學生遇到的問題,可能是學習的問題,可能是能力的問題,也可能是態度的問題,甚至還有可能是愛的缺失的問題......假如我們父母,教師,不能認真分析出孩子的問題,就不能說自己付出了全心全意的愛。
愛,這個字,有多重?!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2
起初我也以為他只是一個調皮、不愛學習、像大多數孩子一樣注意力不集中、腦洞比較大、思維比較活躍的小屁孩。劇中一些他的想象簡直太可愛了,數學測試上3乘以9那題,他把它們想象成地球與冥王星最后得出答案是3的邏輯也是賊贊。一口小齙牙,笑起來牙齒全部露出來,天然無公害的笑容,對爸爸媽媽的撒嬌,對欺負他的小孩即使打不過也回擊,而后在洗澡時肆意地發泄也是可愛極了。
后來他不笑了,那個小畫冊中漸漸消失的他讓他的媽媽幾度落淚。爸爸的不理解,媽媽和弟弟的無奈,寄宿學校老師的羞辱,自身不想被拆穿的羞愧,一切的一切都讓他變得小心翼翼,瑟瑟發抖。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記得主演有阿米爾汗,可是看了將近一個小時都沒有看到,我還在懷疑是不是我的記憶出了問題。
但我想,一定會出現一個人拯救他的,是的,熱愛美術的他遇到了懂得愛與理解的尼克老師,會吹笛子的小丑美術老師。因為有相似的經歷,因為與其他孩子的不同,因為那顆博愛而偉大的心,他是上天派來拯救他的,后面的發展可想而知,他賦予了愛與耐心、給他講故事,教他寫字,教他畫畫,最后獲得了第一名。
其實看完之后我有聯想到最近的高校學霸自殺的事跡。因為他的定時說說讓更多的人知道并關注到了這件事,因為從小爸爸的高要求,考了98分都要挨一巴掌的孩子,在高考之后突然覺得人生沒了意義,帶著情緒沖動地選擇了離開。寧愿尸體扔在大街上,也不要把他帶回家。他是有多想擺脫那個他一直生活的地方啊。
好像說多了,但其實,如果依夏沒有遇到尼克老師,那他會怎樣呢?這世上一定會少了一個天才的存在,他不會得到老師、同學的贊賞、不會得到爸爸的理解"他自己的一生將會在黑暗中度過,地球上將會少一顆星星。
所以渺小的我們需要愛,需要理解。每個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都有他的長處,他的存在一定是對這個世界有一定影響的,巴拉巴拉能量啊啊啊啊……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3
有一些人,你只能看見他,卻不能感受他的心、他的念。而他們卻是一群在等待的、地球上的閃亮的星!
《地球上的星星》這部影片,講述了一位患有先天閱讀困難癥的八歲兒童伊桑,卻在父親、老師的誤會與責罵中一次次無奈地學習那些在他看來如蝌蚪般游動的文字。無數次的失敗讓他走入了自閉的陰影,看著他大而無助的眼睛,憂傷的臉龐、瘦小的身軀,真是令人心酸。最后,一位代課的美術老師尼庫姆巴的到來改變了他。尼庫姆巴用熱情點燃同學們的樂觀、自由;用行動教會孩子思考、夢想、想象。當他發現了伊桑的個性時,更是用盡心血以特殊的方式教導他、鼓勵他,發揚長處。最終,伊桑在繪畫大賽上一舉奪冠,并重新開朗起來……
伊桑無疑是不幸的。因為,他是一顆掉落在地球上,并被沙土掩埋起來的星星,還在種種踐踏下失去了光輝。然他一向在等待有那么一個人發現他,用關愛與鼓勵讓他找回光芒,重回天空。從而成為那夜里為人們指路照明的、最閃亮的星!伊桑等到了。尼庫姆巴老師用睿智、熱情的眼睛發現了他。關愛的心更是令他找到了了依靠、找回了自我!這看似容易,卻又何其困難?也許,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那寫不完的試卷及學習名次,將學生變成了一些讀書做題的“書生”。雖是完美卻千篇一律的答案也泯滅了無數學生的特性、天賦。如此缺乏靈性的成長我想并不是孩子們所需要的。而也只需多一份關愛、少一份壓制,便能成就一個七彩的童年,而創造世上一顆閃亮純潔的心!
同學們,多一些自信、陽光吧!老師們多一些關心、幫忙吧!我堅信,快樂、幸福、創造就在眼前!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4
看完地球上的星星我特別有感觸,我感覺:
第一: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天使,可能有的孩子天生擅長數理化,有的孩子天生擅長唱歌,有的孩子天生學習不好,怎么努力都學不好,可是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不能拿一個標準要求他們,我覺得小主人公伊桑他雖然學習不好,(剛開始我也不懂他這是讀寫障礙)但是他特別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我覺得他比任何一個孩子都懂得享受生活,童年就應該是他這個樣子度過的,哪怕他喜歡踩泥坑,喜歡發呆…他做的都是自己喜歡的事,我們不該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孩子,做為老師就應該因材施教,每一個孩子都是有一雙翅膀,我們不能給他剪掉,等他們進入社會,再責怪他們沒有一技之長,不要把學生批量生產投入社會。
第二:在父母角度,我們不能把教育孩子都責任全部丟給學校或者老師,家長應該承擔起父母是孩子都第一任老師—啟蒙老師的擔子,因為一個孩子只有在父母的身邊才能感受到安全,比如伊桑知道自己犯錯誤了,他的爸爸收拾行李的時候,伊桑問爸爸干嘛去,爸爸說不要他了,結果嚇得伊桑抱住爸爸哭,說以后好好學習,其實并不是伊桑不想學習,是因為他怎么學也學不會。所以故意搗亂轉移別人注意力。所有這就需要家長多觀察孩子,不要讓他在家里都找不到歸屬感,等送到寄宿學校的時候,他就覺是對于他的懲罰,親人都拋棄他了。
第三:做為老師,我覺得我們應該向薩姆老師學習,他不給孩子貼標簽,他追求事物的因果關系,當他第一次進教室用唱歌跳舞的方式與孩子們拉進距離的時候,他發現全班只有一個孩子不融入的時候,他開始關注他,甚至去家里了解孩子都情況,也許與他個人成長經歷有關,雖然我們沒有薩姆老師的經歷,如果我們也善于觀察學生,什么事情看到結果去追尋本質的因,我們也能做好一名合格的老師。我們應該學習這個老師的教學特點,尤其是教培老師,他出場的方式很值得我們借鑒。還有他組織全校的繪畫大賽,改變了全校老師的教學觀念。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5
學生伊桑九歲,上三年級,。他是個有閱讀障礙的孩子,在他眼里,課本上的字母都在游來游去的,功課從來都是不及格甚至是零分,所以經常被罰跪在教室門外。父親打他,罵他,覺得他很沒用,同學也瞧不起他,對他冷言冷語。只有媽媽保護他,愛他。
伊桑最終被學校開除送往寄宿學校,伊桑很傷心,對生存的環境不再抱任何激情和興趣。
新的年輕教師尼庫巴的出現了,初次見面就給小孩子們不小的驚訝,未見其人先聞笛聲。在歡快的笛聲中,小丑裝扮的老師哈哈的出現在孩子們面前,孩子們自由浪漫的天性釋放了出來。第一節美術課上歌舞升平。
老師很快發現伊桑的與眾不同,伊桑是個有閱讀障礙的孩子,可是通過他的觀察尼庫巴決定家訪,發現伊桑有著天才的繪畫稟賦。年輕的教師決定幫助伊桑。伊桑從中找到了共鳴。尼庫巴最后說:“為什么我要給你們講這些,我是想告訴大家,在我們周圍那些用獨特眼光看待世界的人,最終改變了整個社會,他們的思維很獨特,常常讓人難以理解,他們是少數派,一旦他們的成績被世人所知,大家都震驚了,今天的美術課,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這些偉人,讓我們把這些人銘記在心,讓我們走出去,創造出些不同的東西。任何你感興趣的東西,石頭、木棍、垃圾。” 伊桑在一個僻靜的角落,掏出一個小口袋,里面有繩子、小木棍、石頭鉛筆頭、芭蕉葉,他竟然神奇般的做了一艘帶著螺旋槳的能在水上滑行的飛機,在尼庫巴和同學們的歡呼聲中,伊桑卻悄悄地離開了,他的心門還沒有打開。最終伊桑的才華得到認可。
我看完片子,淚流滿面,不僅為睿智的老師,更多的是為伊桑而感動而自豪,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6
忍不住連續看了兩遍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感觸很深。
電影里講的是一個名叫伊夏的8歲男孩成功的過程。他有奇怪的思想,在作業上經常犯把單詞的字母寫反的錯誤;他還對飛過來的球的大小、方位、速度沒有概念;盡管伊桑十分努力的學習,但是他的成績一直沒有提高。各科老師都對他沒有希望,他的爸爸媽媽哥哥都對他十分無奈,于是把伊桑送到了遠離他們的寄宿學校。在那里,有同學的嘲笑;有老師的打罵;還有大家的不理解。他在這里過著地獄般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來了一名叫做尼康的美術老師,他在美術課上的教育方式特別,讓大家隨便畫,可對于伊桑空白的紙張,尼康并不生氣只是耐心地問他的名字;老師還親自到伊桑的家中了解情況,跟伊桑的父母說明他們兒子的情況非常的聰明,在空閑時間,他耐心地翻查伊桑的作業,并幫助他讀書和寫字。在尼康老師的幫助下,他在畫畫方面的天賦得到了發揮。他的學習成績也在不斷的提升,老師和同學為此非常吃驚。在學校的一次畫畫比賽時,他畫畫的水平竟然超過了尼康老師,得了第一名。在電影的最后他和自己的哥哥在一起快樂的玩耍。他的爸爸媽媽也知道愛孩子并不是說說,而是一個擁抱,一個微笑。
生活中的孩子形形色色,這樣的特殊兒童雖然在正常的學校并不多見,但也有一些孩子是在某些方面并不敏感的,導致其學習成績暫時落后,我們的老師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呢?我們得像尼庫巴老師那樣認真觀察、分析、了解孩子,然后從根本處下手,牽著孩子的手帶著他慢慢成長。看完這部影片,突然明白了一句話的真正內涵,“世界從來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也許會因為我們的態度決定一個孩子一生的命運。
作為老師,如果我們無法發現孩子的潛在的力量、能力,至少我們可以給他們更多的耐心、溫暖和更多的愛;作為家長也一樣,讓我們給予孩子更多一點的關愛吧,我們的愛是孩子接受的第一縷陽光,會讓他們一生受用。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7
電影的主線是圍繞一個有閱讀障礙的男孩子伊夏因為“特殊”而帶來成長中的陣痛、冷酷的摧殘打擊,而最終在愛里面被纏裹而重新啟航展開的。電影中的一大特色是以音樂喜劇的形式展現了孩子豐富的想象力和情感,讓觀眾隨著音樂的流動漸漸融入到伊夏的內心世界。
前面部分歡快、明亮地描繪了伊夏眼中浪漫的童年世界,水里的魚兒,教室外的蟋蟀,馬路邊的棉花糖,日常所見在伊夏的腦海里仿佛都可以編織出一篇美麗的童話故事,甚至連試卷上的數學題都可以被他聯想出一場星球大戰。
可惜現實世界并沒有給這一份爛漫童真多少空間生長,沒有人真正關注伊夏的感受和需要,所有人都關心的是他是否正確、合標。伊夏在課堂上分神、答不出問題和可憐的分數,讓老師們頭疼不已,父母面對老師的指責也十分羞愧,結果就是各種罰站、呵斥、威脅,甚至伊夏被父母不顧自己的反對送到完全陌生又嚴格的寄宿學校,他的天性在成年人的規則和命令要求中被擠壓最終沉默地臣服,信心也在父母老師的責罵否定中被刺傷被摧毀。
直到出現一個與眾不同的尼克老師,關注到這顆即將沉淪的星星,孩子眼睛里無助的反抗和無聲的怒吼讓尼克老師看到了曾經的自己,他對這個在人群中孤獨封閉的孩子充滿憐惜,追尋之下他發現了伊夏一直以來被誤會為懶惰蠢笨調皮其實是因為有閱讀障礙——自閉癥狀,尼克老師克服種種攔阻為伊夏爭取學校和家庭的支持,并給予悉心栽培、發掘釋放了伊夏驚人的藝術天分,星星終于可以在屬于自己的夜空中熠熠生輝。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8
對于我們班的學生,自我反省一下。剛開學的時候,我還是激情滿滿,耐心十足,但是隨著時間和作業量教學量的增加,以及孩子們不斷的犯錯誤,耐心在慢慢的減少,有些時候,控制不住的發火。看了這部電影之后,明白孩子犯錯誤是有原因的,或者是他們成長的過程,更是教育他們的機會。個人也在不斷鍛煉和成長。對于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單單是呵斥或催促或批評就可以的,有時候孩子的內心是害怕,恐慌卻不知所措。。對他們的教育,不只是告訴他們這樣做是錯的。要幫他們指出為什么是錯的。若下次出現類似的問題,孩子自己的解決方案是什么,并提供他們建議:你看,若咱們這樣,這樣……怎么樣?會不會更好些呢?
這一屆,又有一位叫做王凌曦學生。對他的教育也得到了大胡老師幫助和支持,就像電影里拉姆老師的工作得到了校長的支持。對他的關心和引導,堅持不放棄。有一天早上天氣大降溫,王凌曦同學沒有穿襖,他說:老師我冷……打過通知家長送襖的電話后,有一次找到我說:老師,我還冷,衣服沒送到……這怎么辦呢?很著急,想了想,終于想到了個機智的辦法,趁沒課回宿舍取了孩他爸的襖,把他叫到教務處穿上。當聽到孩子說,老師,我不冷了……那一刻,我的心是歡喜的,是放松了的……放寒假時,他的父親來接他,不斷對我說感謝學校和老師。那時對自己說:一定要對得住孩子們,要對得住孩子的家長們。
“因材施教、對癥下藥”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世界上沒有完全兩片相同的葉子,人也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每一個人都是特別的存在,從認知、情緒、氣質、行為上表現出萬千的差異,人類的個性就處在這些維度的組合中。
如影片中的伊桑患有閱讀障礙,在社交上也是有障礙的,但卻在藝術方面擁有驚人的天賦。學校不是工廠,學生也不是零件,教育不應該“一刀切”。正所謂“讓吃葷的吃葷,吃素的吃素。”教育應該是“揚長”還是“補短”呢,顯然,“揚長”要更有效率一些。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9
——想要孩子的們看看,有孩子的們必須看看,還是個孩子的們更要看看!
第一部分:伊桑的困惑,總是很努力的小孩子,天真的小孩子,叛逆的小孩子,不合群的小孩子,勇敢的小孩子,戀家的小孩子......成績總是很差,老師不喜歡,家長無奈......
第二部分:收起的叛逆。新的學校,離家的孩子,依然找不到自信,連最喜歡的畫畫都不感興趣了,媽媽的電話也不接了,總是沉默不語,黯然恐懼!一個八、九歲孩子,內心的掙扎已盡......
第三部分:伊桑的教父。一個穿花衣、吹長笛、跳擺舞的美術代課老師,眼里透著淚水,畫著不盡的愛,觀后感。對于他來說,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地球上的小星星”。你們多孩子都被他吸引了,唯獨伊桑那么特別。其實,他也那么特別,一個特殊學校的老師的教學方式,與“正規”學校,那么的格格不入!滿含淚水、內心焦慮、探秘于行,為什么伊桑那么恐懼呢?伊桑的家,父母的錯頜,他的痛心、決心......伊桑是個獨特的孩子,一個極具天賦的孩子,就像很多改變世界的人們一樣,他看世界的方式有些不同而已。他關注伊桑,幫助伊桑......
第四部分:伊桑是個天才。伊桑在其導師的幫助下,走出了陰霾,贏回了自信。伊桑本來就是個天才。父母的驚訝和感激,教學風氣的轉變,伊桑的快樂,無不讓人感到希望和快慰!
我們有時候也是個小孩子,一直滿努力,一直沒找到自己要走的路,四處碰壁,媽媽不能為力,爸爸又視我們甚高,我們無力又困惑,我們也需要一位導師,指點我們走出困惑,走出迷茫,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我們一步步走來充滿艱辛,在面對別人渴望的眼神,怯弱的內心,是否有勇氣去戰勝自己和他人的困頓,去寬慰一顆顆如同我們曾經害怕和困惑的內心!不一定是指引的燈塔,或許只是一句“你還好嗎?”。
想起一首歌:我們都是好孩子,異想天開的孩子......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0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每個孩子都是地球上的一顆星星,在家里重新觀看了《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8歲的小男孩和他的老師尼克的故事。小男孩名叫伊桑,是一位充滿童真童趣,對世界充滿好奇,對色彩敏感喜歡畫畫,有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但在父母和學校老師眼里,伊桑是一名問題兒童,問題學生。他對父母撒謊,在學校上課不認真聽講,各門學科不及格……父母忍無可忍將他送去了更嚴格的寄宿學校。在這里,他碰到了新來的美術老師尼克,他的人生發生了改變,伊桑和尼克老師的故事帶來了許多思考。
人生最快樂的事情莫過于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賞識,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如此。小男孩伊桑轉入寄宿學校學習,上第一堂語文課時,老師讓他站起來回答問題,他回答的不是老師之前給出的固定答案,說到一半就被老師嚴厲的打斷,并且同學們也開始嘲笑他;上美術課伊桑由于走神在全班同學面前被老師責罰;英語課上老師一遍遍的問伊桑“Whycan’tyou?為什么你不行?”……老師的質疑,同學的嘲笑,讓伊桑的自尊心備受打擊,抑郁寡歡,自閉不與人交流。幸運的是伊桑遇到了新來的美術老師尼克,但是在新來的美術老師的課堂上,同樣是走神的伊桑,尼克老師告訴他沒關系,不要著急,鼓勵他慢慢畫;尼克老師在小池塘邊看到伊桑做的輪船,鼓勵表揚伊桑……伊桑慢慢的有了笑臉。回想我們的課堂,我們的課堂中也有類似伊桑這樣的學生,我們常常著急讓孩子回答,但對這些孩子應該多些耐心,耐心的聽聽他們的回答并且尊重孩子的回答;對于上課走神的同學,老師經常感到無可奈何,找不到有效的方式改變孩子的行為,那就多包容一點,多溫柔提醒孩子回到課堂中來;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多去鼓勵學生。老師對學生的包容、耐心、尊重傳遞著溫暖的力量,讓學生在心靈上不受傷害。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0篇
相關文章:★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