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600字范文感悟
《地球上的星星》電影說的是一個89歲的小主人公對學習毫無興趣。經常因為走神、發呆、考試零分被教師懲罰,父母也經常被叫到學校去談話。最終迫不得已轉入了一所寄宿學校。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600字范文感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
今日逛空間,在化學教師的空間看到了這么地一部電影:《地球上的星星》。當時看了一半然后就沒看了,因為是在手機上,晚上在愛奇藝上找了一下,僅有一個鐘頭的播放。
最終只能用好萊塢的會員看了。
我只能說,男教師太帥了。我差點抱著妹妹說,怎樣這么帥。
若是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能夠遇到像這樣的教師,那么會不虛此行,多么期望身邊的每個人,包括我在內,都能夠成為影響他人一生的人。
其實在看電影的時候,有妹妹在一旁解讀是不賴的。一開始我在想,為什么學校里面全部都是男生沒有一個女生,然后妹妹說,不是印度嗎,女權問題。瞬間秒懂,雖然說妹妹是在幾年前就看過這部電影,可是我想他的這些認識應當在幾年前就有了吧?而我,到此刻還是需要別人的解讀,才懂。
之后演到伊桑的爸爸去學校找他教師,他眼睛一向往地上飄來飄去,我問他這是在找什么嘛?妹妹說無地自容懂嗎?我又瞬間被驚醒。
或許吧,我真的情商不夠高,只懂得多愁善感,還需要多家提煉,提升自我的情商。也愿自我像電影里的男教師一樣,情商很高,呵護每一顆心靈,給他們帶去改變,那會是情商最高的表現。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2
一個好教師,究竟能改變一個孩子多少?
看完《地球上的星星》,完全就是沉浸在影片中了,這部影片要講的太多太多,完全不明白從何說起,很好看的片子,所想表達的資料很多。然而我還是想挑尼康教師講講,他是一個好教師。
尼康講過很多話,都讓我印象深刻。
“我明白,外頭是個競爭激烈的無情世界,只要差一點就可惡,是吧?我才不信這套,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才華、本事和夢想。但每個人都不顧一切地想把每根手指拉得更長,去啊,把手指拉斷嘛!”
此刻還會有教師說,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才華、本事和夢想嗎?才華、本事、夢想,這些此刻都是離我們多么遙遠的詞匯。多少才華,因為成績被抹殺;多少本事,因為無處施展而泯滅;多少夢想,因為來自教師、家長、社會的無形壓力而漸漸消失……此刻還有多少教師,多少家長會對著孩子說,去大膽追尋你的夢想吧!沒有了吧,在教師眼里,成績好的就是好學生;在家長眼里,成績好的就是乖孩子;在社會眼里,有高文憑的就是有本事的人才……可是世上六十億人口,又能有幾個人才能做到將十指伸長到令人羨慕而又不斷掉呢?
“就像王爾德說過,只明白東西的價錢,卻不明白東西的價值,這種人有什么用?”
是否遇到過這樣一個教師,即使是應對一個糟糕透頂的學生,他也不會萬念俱灰;是否遇到過這樣一個教師,會為一個學生去向校長爭取讓學生留校學習;是否遇到過這樣一個教師,會犧牲自我的時間,來教導一個孩子從零開始;是否遇到過這樣一個教師,他比這個學生的父母還要耐心,還要親近學生。尼康就是這樣的一個教師,從他的話語中,我便喜歡他,他是一個好教師,至少是一個教會你如何應對人生的好教師。
即使明白,這只是一個電影中的人物,卻依舊讓我深深地感動。
“關心?這是很重要的。關心有治病的效用,能緩解痛苦,讓孩子覺得被需要。偶爾的擁抱和親吻,表示我的關心。‘兒子,我愛你。’‘如果你害怕,就來找我。’‘如果你摔跤、受挫,別擔心,有我陪著你。’強化信心。關心。這就是關心,不是嗎?”
這是尼康教師向伊翔的父親詮釋的他自我認為的“關心”,很正確,不是嗎?有時候,一個好教師,不僅僅能教會一個學生,甚至能改變這個學生周圍的人。有時候,一個好教師要想教會一個學生,不必須要從學生入手,還能夠從學生所接觸的人入手。有時候,一個好教師,能讓學生覺得,他便是他的再生父母。
伊翔一個有讀寫障礙的孩子,卻總是被權威而武斷的父親,硬是貼上了“態度惡劣”的標簽;而伊翔的媽媽,盡管像許多母親一樣溫柔慈愛與善良,卻一樣無法理解伊翔,幫忙伊翔,只能默默流淚。尼康以往在伊翔的家人面前說過這樣一段話:“想想看,一個才8、9歲的小孩,不會認字也不會寫字,基本的事都不會做,同年齡小孩能簡便上手的事,他都不會他吃了多少苦頭,他的自信心都被摧毀了,藏起他的無法服從,他想必是和全世界敵對了,必須在那里大肆胡鬧。此刻他連叛逆心也在那里被摧毀了,很遺憾,他完全不畫畫了。”究竟是什么,能讓一個孩子的叛逆心也被摧毀,看著伊翔在寄宿學校的點點滴滴,真真切切是痛在心里,甚至和家人接電話也不講話了,甚至他最喜歡的畫畫,他也不再去畫了,他不與任何人交談,他天天被教師懲罰……再這樣下去,他便不僅僅是一個讀寫障礙的孩子,他會將自我封閉在自我的世界里,成為一個自閉癥的孩子。而尼康如同一個天使般得存在,他依靠他自身的體會,他依靠他自我的耐心,一點點將伊翔的世界大門打開,一點點將伊翔帶入他自我的才華,他自我的畫畫世界中去。其實尼康所做的事情并不復雜,他只可是是比別人多一點耐心,愿意細心地教導;是堅決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又悄悄地制造種種
機會,培養他的自信;是對伊翔的理解、寬容,對失敗的客觀歸因,是及時肯定伊翔每一個小小的提高,鼓勵他繼續前進;是無條件的關注,關切與關愛……
感激尼康,讓伊翔的人生又如水彩畫一般絢爛多姿!
然而在這世界上,像伊翔的孩子還有很多,可是像尼康這樣的教師還有多少呢?不是每個孩子身邊都能有這樣一個教師的,不是每一顆即將隕落的星星身邊總會出現使其發出耀眼光芒的天使。
真心很喜歡這部電影,期望更多的孩子,能在地球上當一個璀璨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3
今日上午,我們全班同學又一次聚精會神地觀看《地球上的星星》,我的心又一次沸騰起來,久久不能平靜。
《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說的是一個叫依夏的小男孩,整天調皮搗蛋,對學習更是提不起勁,已經讀了兩次三年級,卻還是不知悔改,自我就讀的學校已經再也無法容仍他了,盡管他的父母再三央求,也無法挽回教師的決定。他的父母很心寒,決定忍痛割愛,將他送進寄宿學校。他整天悶悶不樂,以淚洗面,認為他發親是把他送進去折磨的,也從此不理他家人了,其實他的家人也挺難受的。
看到那里,我又忍不住淚流滿面啊,難怪電視劇里常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從這部電影中我很清楚、很明白父母對我的那些批評都是為我好,可有時總是忍不住嘴快,與父母頂嘴。
記得有一次,我拿著圈著75分的試卷回家,心里充滿內疚與不安,但更多的是恐懼,不得已自我簽爸爸的名字,最終還是被爸媽發現,應對爸爸嚴厲的面容,媽媽含著淚的眼神,我情緒很低落,但還是被臭罵一段,父母的罵聲使我不知咋的,有了勇氣頂起嘴來即使明白錯的人是我,趁了一時的嘴快后,隨后是一陣陣后悔。
父母為子女操心一輩子,得來的是不理解的答案,他們的內心是多么可悲啊!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4
電影講述的是主人公“伊夏”是一個可愛、天真、活潑的8歲小男孩成長的故事。他喜歡在自我小小世界里到處遨游,因為那個世界里開滿了鮮花和蝴蝶。在他眼里,一切都是新奇神秘的。他喜歡各種顏色,喜歡魚兒,小狗,還有風箏,盡管這些都是再平常可是的東西。他會把世界上的色彩經過他的想象,繪畫成他喜歡的樣貌。正是因為伊夏對世界的好奇使他闖下不少禍。
于是,為了教育好伊夏,父母將他送到嚴肅封閉的學校,這一天翻地覆的環境變化讓伊夏頓時感到無助與彷徨……
一天,學校來了一位美術教師,尼克。他進取樂觀的態度感染了孩子們。孩子們都很喜歡他,并且很快從中找到了歡樂,唯獨伊夏還是悶悶不樂,這使得尼克教師注意到了這個小男孩,開始關注他。尼克教師用自身經歷,耐心的幫忙和關心著伊夏,最終,在尼克教師為他舉辦的繪畫大賽里,他克服自我的內心,找回了歡樂。
電影結束,我感動極了。電影中伊夏的父母就是我們父母的真實寫照,他們在我們身上的付出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感觸極其深刻的一幕幕是,當伊夏的媽媽翻動他的畫冊構成一部動畫片的時候,當他在操場上自由自在歡樂奔跑的時候……而伊夏也是因尼克教師的出現才改變了不會被普遍教育抹殺孩子才有的天性,反而變得人見人愛。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想我們的家長和教育從業者該反省一下他們的教育制度了,不能為了教育而教育。不然教育出來的不是沒有思想的機器人,就是編寫好程序的機器人!這不僅僅是一部十分趣味的電影,還是一部能夠告訴你教育真諦的電影!這樣的電影才是同文學、音樂以及美術并存的藝術巨作!
電影的出現用來教育人,鼓舞人,讓人們擺脫悲傷,重振期望,這才是電影所能給予觀眾的正能量!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5
伴隨著笑和淚看完了這部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深深的被里面的資料所吸引,同時也震撼著,突然在一瞬間明白了一句話的真正,“世界從來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影片中八歲的伊桑,一個充滿了奇思妙想的男孩。在他眼睛里,世界神秘可愛、充滿色彩,他喜歡天空、白云、飛鳥、河流、小魚,甚至能夠津津有味地注視小水坑,欣賞它被人踩出的水紋和倒影。他的世界充滿了別人并不以未然的驚奇:色彩、魚兒、小狗和風箏。
有著讀寫障礙癥的他,所有的功課從來都是不及格甚至是零分,所有的字母和數字他都會寫錯,教師們經常讓他罰站在門口,父親對他呵斥、打罵,同學們瞧不起他,說他是個傻瓜。僅有媽媽一如既往的愛他、關心他,可是最終也阻擋不了伊桑被學校開除,被送到寄宿學校的命運。
伊桑很悲哀,甚至到了絕望的邊緣,他不再對任何事情感興趣,包括不再和任何人說話,成了一個自閉兒。到了新的環境,他更加沉默,就在學校準備通知他的父母把他領走的時候,故事情節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美術代課教師尼庫巴的出現了。
細心的尼庫巴發現了他,他的孤單,他的自閉,他的才華。他翻閱著伊夏的畫稿和使他受到責罰的作業本、考試卷,漸漸的,心里有盞燈開始變得明亮,那顆落在凡世的小星星的光芒刺痛了他的眼睛。“你有沒有注意到他犯錯的模式他把字母寫成反向,同一個詞在一夜之中有不一樣的拼寫,相似的字就會混淆……
所以,這些并不是普通的錯誤,他是一個有讀寫困難的孩子。”“同學們你們是否明白,許多杰出的人物,如愛因斯坦,愛迪生,達芬奇,畢加索……其實小時候都有讀寫障礙……
其實,在我們周圍,是那些有許多用獨特眼光看待世界的人,改變了社會。”“伊桑,其實剛剛,還有一個人我沒有說,那個人,就是你。”他帶大家去池塘邊游戲,讓伊桑的才華自然顯現;他說服校長讓他不要放下這顆小星星;他用伊桑的方式教會了他讀寫……
為了向所有人展現伊桑的繪畫天賦,他特地舉辦了一場校級比賽,最終,勝出的伊桑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他的繪畫成為學校年鑒的封面,人手一冊。影片的最終,即將回家度過假期的伊桑緊緊地擁住了尼克教師,這個改變他生命的人,片內片外無不潸然淚下。
看完影片,我從尼庫巴教師身上學到了“讀懂孩子”和“不放下”七個字。或許在班級中,很難做到真正的了解每一位孩子,那么對于那些相對個性的孩子們,應讀懂他們,從根本上了解他們,從本質上剖析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對策,顯得如此重要。
在影片中尼庫巴教師告訴我們,讀懂孩子,并不是單純的觀察孩子們平時的表現,用成績檢驗他們,而是就應永遠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永遠用寬容的心態應對孩子,在孩子們的每一個錯誤中,尋找共同點,找出隱藏在那些錯誤下的根本原因,給予孩子們更多的耐心、溫暖和愛,永不放下每一個孩子,用一個擁抱,一個吻,一個微笑去關懷孩子,鼓勵孩子每一個小小的提高,讓孩子一點點的重拾自信,找到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