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教師觀后感5篇
地球上的星星,這是一部好的電影,為我們去教育和引導孩子起到了一個示范。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1
這部電影是我看的為數不多的幾部教育題材的電影之一了,然而我覺得這部電影對于家長與孩子的關系和老師與孩子的關系做了很好的闡述。
首先影片剛開始時在臭水溝捕魚的畫面深深地觸動我。因為在孩子眼里哪怕是在臟在臭的地方也能發現那些美。而在他們每天嘻嘻哈哈的外表下,卻擁有一顆空虛的心靈。那看到別的小朋友和自己父親玩耍的畫面,讓伊桑深深地羨慕。那種渴望的眼神讓我深深地感動,我不禁反思,我們對孩子的關愛是不是真的做到我們認為的已經最好了呢?我們對孩子的關懷是不是真的是他們想要的呢?還記得尼克姆和伊桑父親的對話,他的父親說“我關心他了”可是在尼克姆的回答下,這種關心是那樣的蒼白無力。
其次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誨及要求真的合理嗎?我們對孩子的要求是不是過高呢?我們都不知道孩子有什么優缺點,根本就不了解孩子,而偏偏還一副這很簡單你必須做到的嘴臉去教育孩子,看到這些我心里面充滿了愧疚。因為以前的我也是如此,以后我一定會改變。我想我們教育孩子應當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自己被人要求去做做不到的事時,我們做不到會覺得理所當然,可是孩子們做不到卻又千錯萬錯,這真的太不應該了。
最后我想說的是人生的際遇各不相同,有太多的孩子不會遇到好的、了解他的,并真心對他好的老師,那這樣的情況下就真的需要做父母的理解了。老師是教書育人,但是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家長們對待孩子要多陪多聽多關心多關注。而作為老師的我們也要在力所能及下去幫助學生們。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2
伊翔非常幸運,遇到那么好的老師。伊翔開始是讓人非常生氣,一個問題男孩,被一個優秀的老師療愈了。遇到一位優秀的老師,遇到一位認可你的人非常重要。作為大人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不好的標簽,作為一個成年人也不要隨便給自己貼不好的標簽。人活著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不能自暴自棄。我們遇到對的人,認可自己的人何其重要。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需要團隊的力量。
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孩子內心才會充滿能量。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愛的杯子,如果你自己內心充滿愛,有愛你才能給他人施加。如果你內心都是很匱乏的,那你也不會愛身邊的一切。對整個生活也漸漸的失去了興趣。
影片中的父親,看到孩子淘氣,就會打罵孩子,也不聽任何解釋。自己出差,說是再也不回來了。孩子哭著說都是自己不好,希望爸爸別走。母親告訴他父親只是出差,周末還回來。孩子沒有安全感。
當孩子留級,學校批評家長后,這個父親直接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
總感覺這個父親缺少對孩子的關心,對孩子非常嚴厲。
當他大兒子打球失敗時,也是一個勁的嘆氣。
當他說出關心時,其實他還不懂得關心。在寄宿學校,看著孩子閱讀英語,自己流著淚,離開了。如果是我,我一定走上去抱抱自己的孩子。故事最后,這個父親也悔悟了,被孩子和這個老師所打動,真正去關心自己的孩子。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3
社會大眾的觀念一直在告訴我們,當全職媽媽就是一種犧牲,全職媽媽的價值只能通過孩子來體現。甚至我們身邊有一部分人給了全職媽媽太多的責任,孩子摔了、磕了、碰了、病了、痛了,他們會說:“你是怎么看孩子的?”孩子成績不好,他們會說:“你是怎么教孩子的?”讓人欣慰的是伊桑媽媽是幸運的,從他們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夫妻之間是相互理解的。做為一個全職媽媽,我曾經焦慮、迷茫、恐慌,在身邊大都數人都不理解的狀況下,對自己的身份產生了嚴重的不認同。所幸通過網絡結識了很多優秀的媽媽,我們互相學習、鼓勵。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找到了另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在陪孩子涂涂畫畫的這幾年里,發現自己也愛上了畫畫,在孩子的鼓勵下,我終于鼓起勇氣,去正式拜師學畫了。能陪伴孩子慢慢成長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呀,這不是“犧牲”,只是換一種方式生活。是孩子給了我一次重新學習,認知自我的勇氣和機會。
在寄宿學校,伊桑每天面對的是更加嚴酷的挑戰,離開了母親的關愛,周圍是全然陌生的環境。老師的斥責、同學的嘲笑讓年幼的伊桑難以承受,那個樂觀開朗、喜歡繪畫的伊桑終于在沉默中消亡了。他終日過著孤獨、忍耐、沉默、害怕的日子,深夜里流淚,清晨眺望遠方,傍晚出去散步,一個人吃飯,走路,上課······一個八歲的孩子還能承受多少?他徹底的崩潰了,他的自信被摧毀的體無完膚,他深深的懷疑自己了,于是他連最喜歡的畫畫也停止了。
不幸的伊桑何其幸運,在生命中最黑暗的時候,伊桑等來了他人生的太陽------新來的美術老師。這位可愛的老師是那么的不同,他特立獨行,教學方式新穎,他鼓勵孩子們打破陳規,無拘無束自由地動手動腦。他的善良、頑皮很快贏得了孩子們的“芳心”。這位細心的老師很快注意到了和別的孩子不一樣的伊桑。望孩子們都有他們的太陽。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4
這部影片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它好像真的有自己生活的影子,作為家長,我對于自己孩子的狀態,也曾深感焦慮,無所適從,甚至也要把他扔到寄宿學校去管理,一個好朋友說我其實是在逃避,我們校長說的話更是深深震撼了我,她說:上天賜予我們的孩子就是最適合我們的,我們一定要珍惜他們,愛他們,不能心急。是啊,孩子都是來陪伴父母的,我們怎能在孩子的成長路上缺席呢?因此不要再感到憂思和焦慮,要反思自己是不是過于急躁,是不是還不夠正確的去愛他們,了解他們呢?作為一個老師, 我也深有體會,我們班有個特別的孩子,我帶了 他五年多了,來到學校總是不進教室,不是在外面轉悠就是趴在欄桿上不動,別人說是不管用的,只要我叫他一聲,他就回來進班了,我們學校老師都笑著說,看來這個孩子只聽你的話,認得你了。我想,每個孩子都會是特別的,而我們應用友愛,包容,耐性,關懷的態度去看待那些"特別”的孩子,只要老師能擁有陽光的亮度,每位學生能會是一顆閃耀的星辰。
看完影片,我從尼克老師身上學到“讀懂孩子”和“不放棄”七個字。想想我們何曾真正地俯下身來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關注過他們真正的需要呢?沒有。我們都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維模式去考慮,卻不曾真正的懂得孩子,更缺少耐心和愛心。或許在班級中,我們很難做到真正的了解每一位孩子,那么對于那些相對特別的孩子們,應讀懂他們,從根本上了解他們,從本質上剖析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對策,顯得如此重要。在影片中尼克老師告訴我們,讀懂孩子,并不是單純的觀察孩子們平時的表現,用成績檢驗他們,而是應該永遠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永遠用寬容的心態面對孩子,在孩子們的每一個錯誤中,尋找共同點,找出隱藏在那些錯誤下的根本原因,給予孩子們更多的耐心、溫暖和愛,永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用一個擁抱,一個吻,一個微笑去關懷孩子,鼓勵孩子每一個小小的進步,讓孩子一點點的重拾自信,找到快樂。沒有愛就不能談教育,如果要讓一棵樹去撼動另一棵大樹,讓心靈去溫暖另一顆心,愛便是最好的靈丹妙藥,愛會讓天空中的每一顆小星星更璀璨,更閃亮!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5
電影的主線是圍繞一個有閱讀障礙的男孩子伊夏因為“特殊”而帶來成長中的陣痛、冷酷的摧殘打擊,而最終在愛里面被纏裹而重新啟航展開的。電影中的一大特色是以音樂喜劇的形式展現了孩子豐富的想象力和情感,讓觀眾隨著音樂的流動漸漸融入到伊夏的內心世界。
前面部分歡快、明亮地描繪了伊夏眼中浪漫的童年世界,水里的魚兒,教室外的蟋蟀,馬路邊的棉花糖,日常所見在伊夏的腦海里仿佛都可以編織出一篇美麗的童話故事,甚至連試卷上的數學題都可以被他聯想出一場星球大戰。
可惜現實世界并沒有給這一份爛漫童真多少空間生長,沒有人真正關注伊夏的感受和需要,所有人都關心的是他是否正確、合標。伊夏在課堂上分神、答不出問題和可憐的分數,讓老師們頭疼不已,父母面對老師的指責也十分羞愧,結果就是各種罰站、呵斥、威脅,甚至伊夏被父母不顧自己的反對送到完全陌生又嚴格的寄宿學校,他的天性在成年人的規則和命令要求中被擠壓最終沉默地臣服,信心也在父母老師的責罵否定中被刺傷被摧毀。
直到出現一個與眾不同的尼克老師,關注到這顆即將沉淪的星星,孩子眼睛里無助的反抗和無聲的怒吼讓尼克老師看到了曾經的自己,他對這個在人群中孤獨封閉的孩子充滿憐惜,追尋之下他發現了伊夏一直以來被誤會為懶惰蠢笨調皮其實是因為有閱讀障礙——自閉癥狀,尼克老師克服種種攔阻為伊夏爭取學校和家庭的支持,并給予悉心栽培、發掘釋放了伊夏驚人的藝術天分,星星終于可以在屬于自己的夜空中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