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日成立了!”電影《建國大業》在主席的莊嚴宣告中結束了,那萬眾歡騰、全國人民載歌載舞的場景,在腦海里久久回蕩,揮之不去。
《建國大業》是一部為慶祝新中國成立__周年而拍攝的獻禮影片,是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主旋律故事片??赐暾侩娪?,不禁讓人為之感慨,為之動容。
最讓人難忘的是,影片中,起到關鍵性淮海戰役結束后,主席,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我們敬愛的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那一刻,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懷著激動的心一齊喝酒,喝醉了酒的他們一齊擁抱,一齊歡呼的情景讓人感動萬分。那一刻,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
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一次次突破圍剿,一次次突破封鎖線,一次次穿過茫茫雪山,一次次穿過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紅軍由防御轉向進攻!讓他們再也克制不住自我的感情,一齊盡情的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我的眼睛也在這一刻濕潤,心中澎湃。
在國軍飛機轟炸共軍大本營時,主席剛剛吃了顆安眠藥。周恩來好幾個人冒著危險沖進主席的臥室硬是把主席給抬到了防空洞里。而主席的廚師卻為了為主席端走飯菜,被國軍那不眨眼的炸彈,炸死在廚房。主席還親自在安葬的那天和他告別??吹侥抢锶魏稳硕紩鳒I。
共產黨勝利了!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的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日成立了!!!萬眾沸騰。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團結的中國人最終打敗了小日本,推翻了殘忍的蔣政權,踏向了越來越完美的明天。
臺灣那邊,是落寞的蔣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電影看完了,我受益匪淺。共產黨才幾萬條破槍就把擁有飛機坦克的日軍、國軍打敗了,這靠的是什么就像吉鴻昌所說的:“日本有飛機大炮,我們有熱血,有四十萬萬人的熱血。中國人的憤怒已經到達極點,莫不抱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誓愿犧牲一切,為生存而戰!為真理而戰!!!”
是啊,中國人民不就是這樣才成功的嗎讓我們團結起來吧!!
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篇2
9月12日夜,我在上海大光明電影院觀看了首映的、翹首以盼、一票難求的國慶60周年獻禮大片《建國大業》。電影放映前舉行了見面會。導演黃建新周恩來、鄧穎超、宋美齡的扮演者與觀眾見了面;趕不及參加映前見面會的導演韓三平也放映結束后與觀眾見面互動,征求觀眾意見?,F將觀后感一吐為快。
《建國大業》是國產最_的獻禮大片。究竟“?!痹诤翁幥衣犜谙碌纴怼?/p>
一是影片主題牛?!督▏髽I》以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國體為主題,主題重大,集中、突出,類似反映建國題材的影片較之只能望塵莫及、自嘆不如。
二是主創陣容牛?!督▏髽I》云集了170多位華語影壇一線明星。明星眾多令導演在后期制作中十分為難“由于參演的明星太多了,有些人的戲份會被刪除,可我們真是下不了手?!北姸啻笈泼餍请y導演為難的同時,多至8位執行導演也有時令眾明星無所適從人。
三是劇情牛:電影《建國大業》再現了從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后,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波瀾壯闊的時代為背景,以宏大的歷史視野,正面再現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中,和衷共濟、團結奮斗,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艱辛直至取得最終勝利的光輝歷程。
四是表現手法牛?!督▏髽I》充分利用了電影蒙太奇手法將重大歷史事件進行宏觀和微觀間切換,增強了影片的歷史真實感和資料上的厚實感。同時,還用虛實相映的手法表述歷史事件,省去了很多篇幅,又到達再現歷史的目的。如李公樸被害是經過聞一多演講來展示,聞一多及之后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則以畫面來展現。又如用寫意的戰爭場面來烘托建國的艱辛。同時,以很多的鏡頭展現民主黨派、民主人士為民主建國做出的努力和犧牲,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敵機轟炸西柏坡x住處未爆炸的炸彈這一細節,給人以驚心動魄的歷史真實感。
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篇3
十月一日放假期間,我無意中發現了一部抗日影片,名字叫做《建國大業》??戳艘院罅钗沂芤娣藴\?!督▏髽I》講的是共產黨為了與國民黨抗戰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新中國的成立也有很多人做出了犧牲,比如,1946年10日,李先生被國民黨暗殺了,聞一多先生為李先生的死而感到憤怒,他當眾說:“李先生到底做了什么事被暗殺,他不過就是拿筆寫寫文章,用嘴說說話而已?!睆拇?,聞一多先生就成了國民黨的眼中釘,肉中刺。不料,聞一多先生當晚就被暗殺??吹竭@里,我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心里有充滿了惋惜。
經過不懈的努力,新中國終于成立了,天安門廣場上五星紅旗飄揚。人們的歡呼聲,鞭炮聲充斥了整片天空。毛主席在天安門廣場上說了一段慷慨的演講。此時,我的心情既興奮又激動。新中國終于成立了!新中國終于有立足的地方了!
看了這部影片,我懂得了建立新中國是多么的不易,明白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前輩的血換來的。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梁!
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篇4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日成立了!”電影《建國大業》在毛主席的莊嚴宣告中結束了,那萬眾歡騰、全國人民載歌載舞的場景,在腦海里久久回蕩,揮之不去。
《建國大業》是一部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而拍攝的獻禮影片,是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主旋律故事片。看完整部電影,不禁讓人為之感慨,為之動容。
最讓人難忘的是,影片中,起到關鍵性淮海戰役結束后,毛主席,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我們敬愛的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那一刻,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懷著激動的心一齊喝酒,喝醉了酒的他們一齊擁抱,一齊歡呼的情景讓人感動萬分。那一刻,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一次次突破圍剿,一次次突破封鎖線,一次次穿過茫茫雪山,一次次穿過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紅軍由防御轉向進攻!讓他們再也克制不住自我的感情,一齊盡情的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我的眼睛也在這一刻濕潤,心中澎湃。
在國軍飛機轟炸共軍大本營時,毛主席剛剛吃了顆安眠藥。周恩來好幾個人冒著危險沖進毛主席的臥室硬是把毛主席給抬到了防空洞里。而毛主席的廚師卻為了為毛主席端走飯菜,被國軍那不眨眼的炸彈,炸死在廚房。毛主席還親自在安葬的那天和他告別。看到那里任何人都會流淚。
共產黨勝利了!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的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日成立了!!!萬眾沸騰。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團結的中國人最終打敗了小日本,推翻了殘忍的蔣政權,踏向了越來越完美的明天。
臺灣那邊,是落寞的蔣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電影看完了,我受益匪淺。共產黨才幾萬條破槍就把擁有飛機坦克的日軍、國軍打敗了,這靠的是什么就像吉鴻昌所說的:“日本有飛機大炮,我們有熱血,有四十萬萬人的熱血。中國人的憤怒已經到達極點,莫不抱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誓愿犧牲一切,為生存而戰!為真理而戰!!!”
是啊,中國人民不就是這樣才成功的嗎讓我們團結起來吧!!
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篇5
__月__日上午錦州市統戰部組織各民主黨派召開慶賀建國60年大會,會后招待看電影《建國大業》。
《建國大業》講述1945年開始到1949年偉大祖國解放之間的幾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電影中最讓我們錦州自豪的是打遼沈戰役之時毛主席站房屋上,周總理問他在干什么?毛主席說在看錦州,周總理說這離錦州有一千里呢??梢婂\州在歷史上是有名的。可書上一筆。當年遼沈戰役的勝利對于全國的勝利起關鍵的作用。
《建國大業》以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國體為主題,主題重大,集中、突出,類似反映建國題材的影片較之只能望塵莫及、自嘆不如。
《建國大業》云集了170多位華語影壇一線明星。
電影《建國大業》再現了從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后,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一波瀾壯闊的時代為背景,以宏大的歷史視野,正面再現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中,和衷共濟、團結奮斗,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艱辛直至取得最后勝利的光輝歷程。
在解放上海后,戰士累的睡在大街上,這一細節感動著宋慶玲先生,才使她能來到她的傷心地北平,促進中國各民主黨派政治協商制度會議開始。
《建國大業》充分利用了電影蒙太奇手法將重大歷史事件進行宏觀和微觀間切換,增強了影片的歷史真實感和內容上的厚實感。同時,還用虛實相映的手法表述歷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達到再現歷史的目的。如李公樸被害是通過聞一多演講來展示,聞一多及后來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則以畫面來展現。又如用寫意的戰爭場面來烘托建國的艱辛。同時,以大量的鏡頭展現民主黨派、民主人士為民主建國做出的努力和犧牲,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敵機轟炸西柏坡住處未爆炸的炸彈這一細節,給人以驚心動魄的歷史真實感。
細節決定成敗。在炮火連天之時,讓你的心緊張,又來了一個浪漫的場面,主席和總理帶著兩孩子在挖菜,山花燦爛,家庭溫馨,建國之后的幸福生活應是如此。這一細節讓人看到了希望。
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篇6
“抹去歲月厚厚的封塵,一幅幅一幀幀不能忘記的畫面,引領我默默的前行。追尋我生命的那份純真,心中抹不去的那一片云彩,追尋那屬于我們那份無悔忠貞。我苦苦追尋那人世間的大愛無疆,大道無垠?!崩弦惠叺母锩?,也許就像這個詞中所述的那樣,在大陸上苦苦追尋救國救民的方法。就這樣,中國共產黨就這樣成立了。
嘉興紅船之上傳來低沉的《國際歌》,中國共產黨成立了。我坐在電視前看到這一幕不禁熱淚盈眶,“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他們真的做到了!老一輩共產黨人讓我們著著實實感動了!整部電影從1911年寫起,孫中山任民國大總統。到最后中國的第一屆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這段歷史,是讓我震撼。一開始出現,清朝幾百年的統治土崩瓦解。多么開心啊!封建社會崩潰是必然的。歷史的進步也是必然的。按照孫文先生的話來說:“結束王朝,停止戰爭,走向共和,皆可讓?!钡?,我們也看到了最后的皇帝,最后的太后,他們也有不舍。最后的一道圣旨,小德張的宣旨聲中,沖齡之年繼位,在朝堂之上還想玩蛐蛐。他只是個孩子。隆裕太后的一句“因為你是皇上”,加上濃妝之上的兩行清淚。她是一個悲哀的女人!這世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悲哀。
袁世凱繼位,不得不說這是一場鬧劇。封建王朝已是一捧碎土了,現在,在想著把他們組起,后果只有一個,被人民的洪流沖垮。許多人終于明白了自由的重要。一位位滿腔熱血的愛國青年投入洪流。湖南的同學決定去法國;中國首次以戰勝國的身份進入巴黎的和會;毛澤東,楊開慧都在李大釗的文章的影響下,認識到了共產主義,也就是“庶民的力量”;學生們形成愛國的洪流,展開了五四運動;毛澤東同志在湖南展開了驅張運動……青年的力量如此大。他們如此有作為,他們有自己的理想,可是他們沒有一個主導。
在一條大道上,李大釗和陳獨秀共同確定了共產黨的雛形。12位各地的先進代表來到了上海,幾經周折,共產黨宣言和國際歌響徹南湖!
整部影片震撼了我的心,這十二位優秀的共產主義先驅,將始終留在我們記憶中。
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篇7
國軍的軍裝還是比咱的漂亮,據說腕兒們今年搶著做國軍,就是為了跟劇組要一套衣服,整部劇中的明星大體掃一眼,兩伙陣營還是分得很明顯:我黨領導人還是那些特型演員,基本特征就是形神俱備,名氣就基本上扔一邊了;扮演國軍的諸人就是不折不扣的明星,范兒要緊,像不像就不算問題了,王學圻、尤勇、胡軍、李連杰、陳寶國、劉德華等人赫然在列,就是為了能壓得住場。還是有些演員的戲份被剪掉了,比如侯勇版的陳賡,李幼斌版的報社記者、鄧超版的徐悲鴻都沒了,那些有笑點的演員卻都還保留著,范偉、葛優、王寶強、郭德綱、馮鞏等人出來就是讓你樂,這也反映了咱們的“主旋律影片”向“主流電影”的跨越,《建國大業》告訴我們革命歷史題材不必瞪著眼握著拳看,咱們完全可以靠著椅背伸懶腰,可以大笑,還可以吃爆米花,所謂的嚴肅,都可以丟垃圾桶了。
除了國共兩黨,民主黨派的刻畫同樣很有力道,民革、民盟等黨派屢屢受主席邀請北上,雖心有所屬,采用的策略還都是打太極。張瀾、李濟深、宋慶齡等人還是很好的反射出“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以及他們的軟弱(這是主席說的),他們作壁上觀、靜待時局,不輕易為動,更加重了他們本身的復雜性以及身處這個水深火熱時局里的身不由己。這些民主黨派在大局落定之際投誠,主席不計前嫌親迎接納,并許以國家副主席和人大代表之席位,從而將共產黨、主席的豁達胸懷鋪展的淋漓盡致。影片最后以定國歌、國旗而結束,眾代表在激烈討論選定四星環繞的五星紅旗,只是再度重申了建國大業其實是人心所向的道理,在那個風口浪尖的年頭,也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電影《建國大業》觀后感篇8
從抗日戰爭勝利的重慶會談到最后新中國的開國大典,中間四年多時間中的共產黨,國民黨和各個民主黨派之間的種種變化,糾葛都一一的展現。有人在看完后說,電影顯得有些倉促,各個時期過的有些太快了,我只能說在兩個小時的時間里面展現出全景的建國過程,不管對誰來說都是相當困難的,韓三平的這種表現方式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我是接受了。
最讓人難忘的是,影片中,淮海戰役結束后,毛主席,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我們敬愛的元首,聽到戰役結束我軍大獲全勝,那一刻,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人十分的感動。那一刻,毛主席說,長江以北,再無大戰。那一刻,他們幾十年經歷的苦難,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發。五次圍剿,突破封鎖線,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無數人的生命,換來了這革命轉折的這一刻。讓他們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來,喝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
解放上海,我軍戰士,打仗累了,沒有占民宅,集體整齊的睡在馬路上。宋慶齡看到了,看到了為什么中國共產黨會勝利。這就是我們最親愛的人。更有無數的革命人士,為了政協會議的召開,奉獻了一切,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的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萬眾沸騰。中國人民從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越來越美好的明天。
臺灣那邊,落寞的是蔣介石那悲情的身影。我們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的生活更應該珍惜。因為這是用鮮血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