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大全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作文大全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篇1
金秋九月,一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開學季,在這天中小學生期待的教育綜藝節目——開學第一課如約而至。開學第一課節目的主題不同,故事內容也不同,有著不一樣觀看體驗,其中傳達的知識內容也讓人獲益匪淺。
開學第一課是一檔央視和中宣部聯合播出的教育類節目,在每年的八點半左右于cctv頻道播出;開學第一課是極具教育意義,它每年都在激勵著同學們積極向上的成長,其中的故事也使我們獲益匪淺,受用終生。
今年是黨的100周歲生日,是極具歷史紀念意義的一年,所以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理想照亮未來,同時節目組也邀請到了張桂梅、李宏塔、楊利偉、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鞏立姣、楊倩、李亞中、彭潔、謝興昌、何曉莉等新時代奮進者群像,其中的我最深刻的是湯洪波,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他帶著許多的故事來到節目,為我們一一講述,頓時使我獲益良多。
開學第一課課程的學習,讓我見識祖國偉大的發展歷程,黨的艱苦奮斗史。看到了許許多多的先烈為祖國的繁榮發展前赴后繼,不畏艱險。這些故事使我感到深深的震撼,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無時無刻的在沖涮洗滌著我,讓愛國這兩個深深的刻我的骨子里。我也認識到了愛國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是新時代青年的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愛國不是口號,是要做出行動的。愛國的方式有很多,但我覺得最直接最有效的是不斷努力的學習,完善自身的能力,提高個人的社會價值。只有自我的知識能力的不斷提高,才能為祖國貢獻出巨大的價值。
經過開學第一課節目的教學,我逐漸懂得要把愛國從口號變成行動,是需要不斷的完善自身;所以作為學生的我們,當前要做的是勤奮刻苦的學習,并且在空余時間也要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我們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和未來建設者,身為當代的新青年是有著屬于我們的任務和使命,那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是一項偉大而又艱巨的任務,是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去完成的。所以為了我們的祖國,我們的理想一起加油,一起奮斗吧!
作文大全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篇2
今天是我上學的第一天,9月1日8點整,20_《開學第一課》如約而至,主持人是康輝和撒貝寧,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理想照亮未來”。立足“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致敬中國共產黨100周年!節目開始由一群學生唱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緩緩引入,看完后,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沒有一個人實現理想的過程中是一片坦途的,只有不斷堅持才能有可能實現。
今年正值_之際,在這一百年期間,我們的新中國就是一步步從百廢待興到如今的繁榮。正如主題宣傳所說的,理想的火焰,一經點燃就不會熄滅。百年崢嶸,我們一步步從不可能到可能!看著祖國日漸強大,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這是先輩們的功勞,而我們更要好好珍惜,因此在很多時候,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努力學習,增強自身知識,隨之就是好好的報答祖國的栽培。
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家強,我們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正因如此,我們心中更要有理想,為著祖國下一個百年奮斗!這次的開學第一課,激勵著我不斷向前成長,我的學習目標更加目標明確,我將為未來祖國的建設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回顧歷史,不僅是緬懷黨的光輝業績,更重要的是著眼新世紀,作為新一代的青年。我們要肩負起黨和祖國人民的重托,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作文大全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篇3
2020年春季開學第一課觀后感
第一篇
今天,我們全班在老師的帶領下觀看了《新春第一課》,觀看后,我有許多感想,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胡振浩老人。
一位老人用半個多世紀的執著和相守,將峽江號子,這長江邊上船工們代代傳唱的歌,演繹成了獨具魅力的表演藝術;從三峽深處,唱到了大江南北。他就是有“峽江號子王”和“三峽號子活化石”之美譽的胡振浩老人這位把一生的心血獻給“峽江號子”的老人,在把號子文化讓大江南北領略到時,曾以116.7分貝的聲音吶喊著峽江船工號子的胡振浩,在走完了他86年的生命歷程后自己卻因病辭世。后于4月4日,在告別儀式上,淚花紛飛,那首蜚聲中外的峽江號子成絕唱。
一個老人辛辛苦苦,只為了那蘊含著濃濃的巴楚文化的峽江號子不在自己手里失傳,拖著那沉重的身體一直唱到最后一分鐘,是何種魅力讓他如此著迷?——巴楚文化。作為巴楚文化發源地的我們的故鄉,我們應愛學習巴楚,傳唱巴楚,頌揚巴楚,愛上巴楚!
第二篇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老師給我們播放《新春第一課》視頻。我了解到了巴楚文化、峽江文化、三國文化三種宜昌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周立榮、胡振浩、汪國新三位堅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宜昌人先進事跡讓我觀看后無不引以為傲,受益匪淺。我要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發揚傳統美德,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從小樹立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理想信念。
第三篇
開學的第一天,我們全體同學在教室里一起觀看了《新春第一課》宣教片,該片主要講了宜昌大城夢的宏偉藍圖。在未來的城市建設中,要把宜昌建設成特大美麗城市,主城區要延伸,不僅有現在的老城區,還要涵蓋部分點軍區、伍家區等。未來的宜昌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將更方便、更快捷、更先進、更時尚、更健康……
希望宜昌的大城夢早日實現!
第四篇
看了開學第一課我發現,我們居住的宜昌三峽為我們帶來美麗的景色還帶給了我們無限的自豪,讓我們可以驕傲的和別人說我是水電之都——的宜昌人。
三峽的山峰聳立懸崖峭壁像是被人切了一般,河水咆哮像黃河那樣,又像那杭州西湖一般寧靜。似有天上的神仙故意給我們設立了這道天險,但又賜予我們了怪石奇洞,走過這條天險便是那遼闊的江漢平原,逆流而上,走過這條天險便是巍峨峻拔的峨眉。
三峽的斷臂懸崖相距只有一百米寬,山峰高聳入云,直插云天,似屏障,擋住了云彩。而河流在山底盤旋,激起的浪花夾雜著一些細膩的土黃。浪花拍打著岸邊的礁石.古人曾經就在《水經注》里說過: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皇帝宣命的八百里加急也還是沒有江水的速度快,那李白詩句中的“千里江陵一日還”和“輕舟已過萬重山”也不足為奇了.
是誰在歌唱?岸邊的纖夫唱著號子,用著堅實的身軀接受著自然對他們的磨練,三峽的石灘上遍布著他們的腳步,遠處的帆船乘風破浪在江水里搏斗。土家的吊樓上唱出了土家族的熱情,美妙的歌聲在河谷中回蕩,這是他們生活的記憶,這里我們民族的搖籃,這里還傳承著最美麗的最古老的巴土文化。
在那山的另一邊,一座小學的教室里,墨香充斥著整個校園,學生們揮灑著手里的毛筆,這些墨沒有固定的橫豎撇捺,而是顯得那么浩氣沖天,墨汁像是在水缸里不停的變換,幻化成不同的樣子,似駿馬,似長江,似三峽。濃墨重彩雖只有黑白,但有著樸素的雅致。
所謂宜昌,就是怡人之地,昌盛之城。開學第一課給了我們講述了一副多么美妙的畫卷啊!視頻里的美麗風光就在我們周圍,就在我們的腳下,我們是巴楚文化的代言人,我們是三國文化的代言人,我們還要成為中國的代言人!
第五篇
“叮鈴鈴,叮鈴鈴”,只聽這清脆的一聲響,新春第一課開課了。本次新春第一課的主題是“弘揚傳統文化,熱愛美麗宜昌”。我們的家鄉---宜昌,是諸多文化的發祥地,有巴楚文化、峽江文化和三國文化。
周立榮,一個普通人,他卻寫了很多書來描繪家鄉的美麗,如《蝶血戀歌》、《山騷》、《巴山文化叢書》等,這些書讓這個位于清江江畔的小縣城----長陽出名了,游客紛至沓來。但他不僅僅局限于寫書,他的舞蹈作品《巴楚戀歌》榮獲全國“五個一”文化獎,他十分了不起。
一生熱愛“峽江號子”的胡振浩,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了那高亢激昂的峽江號子。在他高中畢業后,他來到了長江三峽,那里的纖夫一邊拉著船,一邊喊著號子。因為三峽大壩的建設,高峽出平湖,江面變得平坦寬闊,峽江號子也隨著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是胡振浩老人讓它又重獲新生,并再次登上了舞臺。他是我國第一批非物資文化遺產的繼承人,他的“西陵峽江號子》六次在中央電視臺播出。
最后一位是國家一級美術師任國新,他的畫表現了長江風情。他對關工非常崇拜,主要畫作基本都是以關工為原型,都是三國歷史題材作品。
這一次新春第一課真有意義,教會了我關于----宜昌的許多知識,你呢?
第六篇
今天看了開學第一課,讓我對宜昌這個地方又有了新的認識。
我們美麗的宜昌是世界水電之都,擁有三峽大壩和葛洲壩兩個水利樞紐工程,一共擁有三百零八座水電站,讓我一下明白了,世界水電之都不是吹出來的。三峽分別是巫峽,西陵峽,瞿塘峽,其中西陵峽最為險峻,上面有無數的淺灘和淤泥,纖夫基本上都是手腳并用,纖夫拉船時都要喊,有一位老人——胡振浩特別喜歡,他把《三峽船工號子》從小唱到老,唱遍了大半個中國,后來,《三峽船工號子》還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架起了一座世界文化之橋,退休后,他在秭歸又唱了二十二年,八次獲得國家省市級獎。
還有一位老人名叫汪國新,他一生中最敬佩的就是關公,是中國關公文化第一人,連續創作了《桃園結義》、《同行漢土歸一統》、《朋友》等,在萬壽橋小學還專門建立了汪國新畫室。
還有周立榮,他非常熱愛巴楚文化,還寫過許多關于巴楚文化的作品集、歌曲。
這么多熱愛著我們宜昌的人,我們更應該熱愛著自己的故土宜昌。
第七篇
看了開學第一課我發現,我們居住的宜昌三峽為我們帶來美麗的景色還帶給了我們無限的自豪,讓我們可以驕傲的和別人說我是水電之都——的宜昌人。
三峽的山峰聳立懸崖峭壁像是被人切了一般,河水咆哮像黃河那樣,又像那杭州西湖一般寧靜。似有天上的神仙故意給我們設立了這道天險,但又賜予我們了怪石奇洞,走過這條天險便是那遼闊的江漢平原,逆流而上,走過這條天險便是巍峨峻拔的峨眉。
三峽的斷臂懸崖相距只有一百米寬,山峰高聳入云,直插云天,似屏障,擋住了云彩。而河流在山底盤旋,激起的浪花夾雜著一些細膩的土黃。浪花拍打著岸邊的礁石.古人曾經就在《水經注》里說過: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皇帝宣命的八百里加急也還是沒有江水的速度快,那李白詩句中的“千里江陵一日還”和“輕舟已過萬重山”也不足為奇了.
是誰在歌唱?岸邊的纖夫唱著號子,用著堅實的身軀接受著自然對他們的磨練,三峽的石灘上遍布著他們的腳步,遠處的帆船乘風破浪在江水里搏斗。土家的吊樓上唱出了土家族的熱情,美妙的歌聲在河谷中回蕩,這是他們生活的記憶,這里我們民族的搖籃,這里還傳承著最美麗的最古老的巴土文化。
在那山的另一邊,一座小學的教室里,墨香充斥著整個校園,學生們揮灑著手里的毛筆,這些墨沒有固定的橫豎撇捺,而是顯得那么浩氣沖天,墨汁像是在水缸里不停的變換,幻化成不同的樣子,似駿馬,似長江,似三峽。濃墨重彩雖只有黑白,但有著樸素的雅致。
所謂宜昌,就是怡人之地,昌盛之城。開學第一課給了我們講述了一副多么美妙的畫卷啊!視頻里的美麗風光就在我們周圍,就在我們的腳下,我們是巴楚文化的代言人,我們是三國文化的代言人,我們還要成為中國的代言人!
作文大全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篇4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獨立,則國獨立。”一個人的夢想與他的祖國是息息相關的。新學期,央視的《開學第一課》就是以“乘著夢想的翅膀”為主題,向全國中小學生闡述了“夢想”的意義。
節目被分為三小節課。分別是“有夢就有動力”、“有夢就要堅持”、“ 有夢就能出彩”。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一位位傳奇般的人物。
節目伊始,航天員王亞平便給我們上了一課。王亞平的出現使我一下子興奮了起來。“我們今天不做實驗,而是聊夢想。”王亞平說,她從小的夢想不是當飛行員甚至航天員,而是做一名教師,不曾想,最終教師夢隨著航天夢一起都實現了。10年前,王亞平作為一名飛行學員,和戰友們一起觀看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發射,楊利偉成為了中國首位航天員。“看著火箭燦爛的尾焰,我的藍天夢更高更深邃了。那年我23歲。”10年后,當初在電視機前滿懷憧憬的小女孩成為了中國首位太空教師。“夢想就像太空中的星辰,看似遙遠,只要努力,總有一天可以觸摸得到。”“追逐夢想的路上并非一帆風順,擦干眼淚不輕言放棄,就會離夢想近一點再近一點。”王亞平用親切的聲音對孩子們說。王亞平老師把自己的夢想變成了一個民族的夢想,是多么偉大呀!
接下來,一位位老師上臺,地震中受傷的最美舞者廖智、著名鋼琴家郎朗、一位幫助自閉癥孩子11年學會鋼琴的偉大母親鄭亞波……節目在《我的未來不是夢》中落下帷幕,我跟著歌曲一起唱起“我的未來不是夢,認真對待每一分鐘……”。
看完了節目,我的心中也不由地萌發了自己的夢想——我想當一名演說家。演說家需要能說會道、知識豐富。如果我將來成為了演說家,我一定要走遍祖國每一個角落,把夢想的種子撒滿大地,讓大地開滿夢想之花。為了實現我的夢想,從這一刻起,我要多練口才,博覽群書。那什么是中國夢呢?我認為中國夢就是全中國所有人的夢,那就是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美好、和諧。而要實現這一夢想,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尤其是我們小朋友,更要肩負起這一偉大的使命和重任,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學習。其實,我們的夢想就是中國夢。當你實現了這個夢想,用自己的能力在為祖國服務,那就是在實現中國夢。無數個小夢想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偉大的復興夢。
我的夢,中國夢。感謝《開學第一課》,我的夢想,從此啟航!
作文大全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篇5
晚上8點,吃過晚飯后,我就開始守在電視機旁。因為我每年都要看央視播出的《開學第一課》,而今年的主題是“理想照亮未來”。這節課讓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
節目邀請了脫貧攻堅模范、時代楷模、英雄航天員、奧運健兒……而讓我記憶猶新的就屬抗疫先進人物代表了。眾所周知,今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我們進行了一場又一場的殊死斗爭:醫務人員趕赴前線與病毒戰斗,各種后勤人員為前線提供物資……而對于我的小學生來說,老實呆在家中,就是對國家做出最好的貢獻,不出門,不亂出來走,唯有如此才能讓祖國戰勝新冠疫情打一個堅實的基礎。
疫情來勢洶洶,在人民最危險的時刻,英雄們挺身而出了,他們依靠自己的學識,為抗疫情的過程中,更有針對性與指向性,不僅節約時間,還挽救了很多正處于生死一線的病人,在祖國戰勝疫情中,做出了極大貢獻。
少年強,中國才會強。如今我們年紀還小,需要繼續努力學習成長,《開學第一課》教會了我很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給了我深刻的感受,激勵著我繼續前進的步伐。我一定會努力學習,成為一個能為祖國貢獻的人。祝愿我們偉大的祖國越來越好,越來越繁榮昌盛!
作文大全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篇6
2020開學第一課主題觀后感
:美就在身邊什么是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__開學第一課主題觀后感,供大家參閱!
20__開學第一課主題觀后感篇1
9月1日是我們全國中小學校開學的日子,在央視的熒幕上看到《開學第一課》,這堂特殊的“第一課”是由社會各界名人、奧運冠軍以及災區同學一起上的四節課。
《開學第一課》,它以生命意識教育為主題,“知識守護生命”,開宗明義地詮釋了珍惜生命的意義所在。倡議大家每年每學期都進行應急避險教育;這一特殊的公益課由“潛能”、“團隊”、“堅持”“生命”四節課完美組成:
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能量,潛能需要激發,潛能會贏得生命的機會。堅持可以創造生命奇跡,面對人生就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團隊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團隊成員犧牲自我,相反,揮灑個性、表現特長保證了成員共同完成任務目標,是一種真正的內心動力。
面對災難,團隊精神顯得尤為重要。快樂是健康的金鑰匙,追求快樂,懂得快樂、善于快樂實在是一種智慧。正如在這次災難中的幸存者更要笑對新的人生。
通過《開學第一課》,我明白了,我們應該樹立生命意識。樹立“生命高于一切”的觀念,尊重生命,同時,培養生存能力。
訓練應急避險技能。在汶川大地震中,安縣桑棗中學2200余名學生、百余名老師在1分36秒內,都有序地撤到了操場上,無一傷亡。這正得益于學校時刻把災難想在心中,決不把訓練當形式,走過場。
生命本身既不是禍,也不是福,而是盛載禍福的大容器,就看你將它變成什么。《開學第一課》讓每一個學生都加倍地珍愛自己寶貴的生命。
20__開學第一課主題觀后感篇2
央視一套9月4日晚8點播出了《20__開學第一課:英雄不朽》節目,這是央視少兒節目專門為我們中小學生策劃的開學節目。看完后,我感受到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我愛我的祖國。
母親賜予我生命,國家滋潤我成長,在歌聲嘹亮的時代,我要高呼:“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古往今來,有數不盡的愛國人士都想歌唱祖國。聶耳創作了《義勇軍進行曲》,它斗氣昂揚,豪情萬丈。唱出了作者的心聲,呼喚了人民群眾的心。難道他不是在號召大家一起歌唱我們的祖國,齊心協力保衛祖國么?
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掏出了文天祥埋藏已久的心。
說到底,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愛國。
我雖沒有他們那樣的豪情壯志,但我還是愛國的。祖國的美好山河孕育著我們世世代代。黃河母親是那么的慈祥與偉大,歷經滄桑卻依然從青藏高原出發,不受任何沙石的阻礙,一直沖,一直沖向前方,因為她的子孫在哭喊。
祖國五千多年的文化依然保留了下來,這些都是我們祖國人民思想的精華。這也足以在其他國家展示我們祖國的優秀,它應當獨霸武林。因此,外國人都得隊我們見面三分禮。我們變的至高無上。
現在,祖國更是迅速發展,讓生活在戰亂中的人們擺脫了外國的剝削龜殼。1949年,在開國大典上高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從此,人們都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現在,我們又向著共產主義邁進。那時,我們更能夠幸福、平安地生活了。而我是最好的見證人,我是21世紀祖國的花朵,我們正向著共產主義招手呢!繁榮昌盛的祖國也會笑著的。
歌唱祖國,是我此時的感受;歌唱祖國是時代人們的心聲。讓我展翅高飛,在廣闊的大地之上高唱:“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此走向繁榮富強。”
20__開學第一課主題觀后感篇3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美就在身邊什么是美?美是春天的繁花,是夏日的蒼籠,是金秋的碩果,也是寒冬的白雪。天空飄浮的白云是美的;山間清流的小溪是美的;樹頭萌芽的新枝是美的;秋天飄落的紅葉是美的。
當面帶微笑時,美就掛你我的在臉上。當你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時,美就蘊藏在你心里。只要我們擁有一顆向善的心,一雙溫暖的手,一雙發現美的慧眼,美就無時不在,美就無處不在。
當奧運冠軍站在最高的領獎臺上唱響國歌時,他們是最美的;當支教老師在邊遠山村播撒著愛的種子,領著孩子們唱歌識字時,他們是最美的;當司機吳斌用生命最后幾十秒創造奇跡時,他是最美的;當吳佩潔用弱小肩膀扛起困頓家庭時,她是最美的。
是的,美就在我們的勞動創造中,美就在我們的辛勤付出中。
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生活在這個和平民主的年代,處處無不體現著和諧之美。
美,來源于善于發現的眼睛;美,來源于勤勞創造的雙手;美,來源于懂得感恩的心靈深處。
這就是我觀看開學第一課-----美就在你身邊后得到的啟示。
注:昨晚接到班主任老師的電話,通知晚八點觀看cctv1開學第一課,同時要求孩子明天交一篇觀后感。于是不敢有半點怠慢,馬上吩咐孩子備好紙筆作好記錄。節目到晚十點才結束,觀后感只能放到第二天來完成了。
看了一遍自己寫的觀后感,感覺以四年級的標準..........
作文大全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篇7
開學第一課作為中小學生每年必看的節目,在九月開學季的第一天,就會與我們準時見面。2021年是一個值得我們所有人記住的日子,因為在今年是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第一百歲生日!也是我們偉大祖國發展建設至今,無數共產黨員共同的生日;身為祖國未來的花朵,我們在觀看完開學第一課后,都會為節目中先輩們的英勇事跡,深深的為之震撼。
2021年《開學第―課》有一篇是以“理想是火,點燃革命熱血”為主題,從一本距今已有101年歷史的《共產黨宣言》展開講述。讓我備受感動的是這本已經微微泛黃,僅有56頁的小冊子,指引著李大釗、毛澤東、陳望道等早期共產黨人探索救國救民之路,更點燃了百年來無數革命志士追求理想與信仰之火。
在觀看節目的同時,我深深地體會到,在祖國的發展歷程中,有那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事跡與精神。這也讓我們這些中小學生可以體會到:革命先輩為了我們如今這個美好的社會生活,到底都做了什么,又經歷過什么;可以說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如今這個和諧美好的新世紀社會。
我不僅為先輩們的愛國精神而感動,更深深地體會到:一個國家在建設發展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無數不計生死,不求回報之人的奮力拼搏,我們就無法擁有現在這個人人稱贊的新中國。
讓我們一起努力學習,掌握更多先進知識,這樣我們才能在祖國的發展道路上,也能用上自身所學,為祖國的前進航道上,貢獻出自己的那一份力量。讓我們一起加油,為新中國的美好明天,加油學習,建設出我們心中的社會主義新生活。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