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的電影觀后感作文
她寫了日本有史以來銷量最大的一本書,她是亞洲第一位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她還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節(jié)目主持人,她就是小豆豆,一個因淘氣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孩子。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一所小學和在那里上學的一個小女孩的真實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曾經(jīng)只讀半個學期就被退學的小豆豆。故事發(fā)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前。小豆豆被退學后,媽媽把她送到了巴學園。這所學校和其他學校與眾不同,有著許多特殊的習慣,小豆豆在這里既開心又難過。
快樂的是在這里交到了許多好朋友,也參加了許多有意義而特殊的活動,學到了許多知識。難過的是小豆豆的朋友---洛基離開了她,去了更遙遠的地方。在巴學園,最有趣的是暑假生活:有一次,校長帶全體學生去野炊,媽媽幫豆豆做了肉湯,在野炊的地方,豆豆學會了野外生存和如何做飯。美好的生活在二年級的時候結(jié)束了,美國的炸彈從B29的飛機上投向了巴學園,毀掉了校長的夢想,也摧毀了孩子的樂園,舒適的環(huán)境,快樂的學習,幸福的成長都毀與一旦,豆豆哭了。
讀完這本書我陷入了沉思,,作者不光是在講述自己的童年生活,更是在呼吁,只有和平,我們才能在祥和穩(wěn)定的生活中暢游在知識的海洋,在學習中,我們應該理論和實際相結(jié)合,讓對世界,對學習充滿好奇的孩子們了解到知識奇妙,知識的深奧,從而產(chǎn)生無比濃厚的學習興趣,讓我們的學習生活豐富多彩。
300字的電影觀后感作文篇2
世界上總有一些人是有缺陷的,受到別人的歧視,甚至連自己的父母的不了解自己,老師給我們看的就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這片影片大致寫的是:一個患了妥瑞氏癥的青年——布拉德一直到長大,一開始布拉德的抽搐聲和甩腦袋,引起了所有和他相處的人的注意,他的爸爸有時候還在嫌棄他,當他考試是不停的抽搐引起了老師的注意,老師還認為是他故意的,可就是停不下來,直到他的媽媽去給學校解釋。他的媽媽認識到了不能夠這樣下去了,就帶他去了解這是什么病,終于找到了原來是妥瑞氏癥,他的媽媽帶她去與那些也得了妥瑞氏癥的人去交流,可總不那么理想。可是等他長大的時候,碰到了一個理解他的校長改變了他的命運讓他的才智得以了發(fā)揮,讓他成為了一個成功的人。
從這部影片我懂得了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優(yōu)點,只要自己去挖掘它就會顯現(xiàn)他的智慧。
300字的電影觀后感作文篇3
追了一路《大江大河》,追得辛苦也投入,同悲喜共命運,說聲再見,有些不舍,覺得著實是一部好劇。喜歡導演孔笙的作品,從《闖關東》《生死線》到《北平無戰(zhàn)事》《瑯琊榜》再到《大江大河》每一部都是值得一追的好作品。孔笙的大多數(shù)作品都是場面宏大,時間跨度大,人物眾多,是眾生戲。對場面的控制,對人物的把握,對故事的展開和敘述都挺到位。會講故事,能抓住受眾心里,能引領你一直追下去。注重大場面,同樣不忽視每一個細節(jié)。著重表現(xiàn)主要人物,也不敷衍每一個小角色。記得導演張藝謀說過:沒有不好的演員,只有不好的導演。足見導演在影視劇演繹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同樣是好劇本,好演員,怎樣呈現(xiàn)一部好的影視作品這就要看導演的功力。
《大江大河》應該是一部正劇,但不失輕松幽默,比如小雷家大隊,網(wǎng)友戲稱:雷嘿嘿領銜的鄉(xiāng)村版“德云社”小雷家日常真的可以追500集。雷東寶就是逗哏的,他的兄弟們就是捧哏的,就一群口,就這樣演500集也不嫌多。樸實的生活氣息,居家布置,一餐一飯,舉手投足,就像生活的記錄。鮮活的人物形象,可以感受到每位演員都投入了12分的力氣,沒有任何明星氣,盡量抹去表演的痕跡,好像就是劇中的人物,把你帶入劇中情境。比如雷東寶,從衣著打扮,到氣質(zhì)眼神,都沒有跳戲感。感覺楊爍就是雷東寶,是個糙漢子,有點土匪做派;是個急脾氣,話沒說完,人已在路上;有個人魅力,一好漢三個幫,能把兄弟們聚攏在一起;會用人,能看到別人身上的長處,只要能派上用場,都是可用之人;寵妻狂魔,愛老婆的典范,一切想老婆之所想,愛老婆之所愛;硬漢也柔情,用情專一,屬要問“世間情為何物”那一波。
宋運輝性情并不可愛,有點沒意思。拘謹內(nèi)向,又有點悶,有點軸。而且咱那高顏值也全讓那副大眼鏡給耽誤了,還有身上的泥土氣息,直到結(jié)尾似乎才脫干凈。怎么把一個很無趣的人演繹得有趣,觀眾愛看,還真是不容易。這里王凱的顏值是障礙,演技是助力。時不時擠鼻子托眼鏡的小動作,細膩可愛,很懷疑會落下毛病。這里已經(jīng)忘了他是那個《瑯琊榜》中讓女粉們瘋狂要當王妃的靖王,是《歡樂頌》中全世界的“王妃”們都從腳崴到了脖子的趙醫(yī)生。
工農(nóng)商,商界創(chuàng)業(yè)的代表人物小楊巡,抱著媽媽哭那場戲很是感人,也很有共鳴感。網(wǎng)友稱:雖然沒有出生在那個年代,但當下“飄”著為生活打拼的90后、80后們,也有很多像楊巡一樣對家里報喜不報憂,委屈困難都自己扛。
除了主角還有中途退場的宋運萍,離世那集估計觀眾一半哭聲一片,一半干脆沒敢看,真的是入戲太深。還有中途上場的宋運輝的媳婦程開顏,單純+萌+可愛。要說這宋運輝命還真命好,在家,姐護著,在大學,仨叔兒護著,在廠里,廠霸大尋罩著,水書記護著。連娶個老婆都是傻白甜,真懷疑把姐姐的運氣都給承攬了。
總之《大江大河》是一部好戲,可以夸上好幾集。再好的戲也有曲終人散時,最好的結(jié)局莫過于幕布落下,掌聲響起。
300字的電影觀后感作文篇4
主角阿舍爾·霍爾姆是一個110報警接線員,影片故事就是從他接到一個女人的報警開始展開的。
從劇情來看這個報警電話很簡單,就是一個女人遭到前夫綁架,但事情似乎遠不止此。。。
電影鏡頭在有限的空間里,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盯著男主的臉在做特寫,但影片的空間感隨著男主接打電話而拉伸、延展,變得極為繁復。
畫面從各種電話間,落在公路上一輛瘋狂奔馳的汽車里,里面出現(xiàn)一個喪心病狂的男人和一個孤苦無助的女人。
警官阿舍爾的一個同僚那里,他剛喝了酒,正為明天出庭為同事做證而苦悶。
在那個瘋狂前夫的住處,剛剛趕到的同事,被阿舍爾命令踹門,去找“可能會有”的證據(jù)。
在這個接警電話的外間,阿舍爾一再被提醒,今天是你接線的最后一天,明天出庭后,你就能回到警隊了。
在公路上那輛汽車最終駛向的終點,一個精神病院。
《罪人》只有阿舍爾和身邊道具意義大于生物意義的一個同僚,但影片要說的事,關乎所有人。
一方是有罪的人,報警電話里的嫖客、醉漢、開車的前夫。
一方是無罪的人,報警的女人,無辜的孩子,或者是阿舍爾本人。
《罪人》的主題建立在一個反轉(zhuǎn)的基礎上。本著不能再劇透了的原則,我略過這一點。
影片的主題非常宏大,說的是誰是罪人,判斷有罪的標準是固化或者是所看到的嗎?
在阿舍爾接到女人報警電話之前,他接了幾個電話,處理方式其實是他行事作風的展示,用香港電影的語言就是,“一個霹靂刑警”。
他為此付出的代價是,明天出庭,解釋在出警期間,開槍射殺一個年輕人的事。
那個報警的女人后來在電話里說,“他肚子里有蛇”,這句話也讓阿舍爾終于明白,“我也曾經(jīng)殺過人。他做了一件可怕的事情,我殺了他,我不應該撒謊,我不應該說我是自衛(wèi)。我就想,除掉一些雜碎”。
那個女人問,“他肚子里也有蛇嗎?”
有的人傷害別人是覺得別人肚子里有蛇,而有的人傷害別人是自己肚子里有蛇。
覺得別人肚子里有蛇的人,會受到法律制裁,是罪人。自己肚子里有蛇的人,先要接受道德的審判,但不一定覺得是罪人。
我們都是罪人,問題是,我們怎樣面對自己的罪?
300字的電影觀后感作文篇5
20--年第一周,我讀了心理學暢銷書《終身成長》。
該書作者是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她是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發(fā)展心理學領域內(nèi)公認的杰出學者之一。
她經(jīng)常為《紐約客》、《時代周刊》、《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波士頓環(huán)球報》撰寫文章。
在該書中,德韋克博士講述了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與成長型。
她說,我們獲得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賦決定的,而是受到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展現(xiàn)的思維模式的影響。
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人的能力是先天的,失敗是因為自身能力有限。
他們害怕冒險,害怕被評價,遇到挑戰(zhàn)就會退縮。擔心自己出丑,只做能力范圍內(nèi)的事,思想固步自封。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對任何事情都充滿好奇,他們不怕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困難和挫折,愿意接受挑戰(zhàn),而且會越 戰(zhàn)越勇。
他們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而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有多厲害。
書中有一段話描述了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大腦的發(fā)展變化:
很多人認為,一個人生來要么聰明,要么平庸,要么愚蠢,而且一生都不會改變。但是新的研究成果顯示,大腦更像肌肉——
它會發(fā)生改變,而且你越使用它,它就變得越強壯。而且科學家已經(jīng)證實,當你學習的時候,大腦會成長,會變得更強壯。
現(xiàn)實生活中,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比比皆是,隨處可見。
我剛學習寫作的時候,身邊朋友經(jīng)常對我說,“在單位,無論你文章寫得有多好,沒有關系,沒人賞識,也是混不上管理層。
作為老員工,你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得過且過,就可以了。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累,要知足常樂。”
開始,我還會反駁幾句。后來,次數(shù)多了,我發(fā)現(xiàn),之所以有分歧,其實是我們之間的思維模式不同。
我總是希望自己,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多學習一些知識,多掌握一些技能,希望通過學習,能讓自己變得學識淵博,更具有競爭力。
盡管寫作不能使我職位得到晉升,但是我發(fā)現(xiàn),寫作可以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的能力。
因為寫作,我需要多看書。這樣,使得我無暇顧及,生活中的雞毛蒜皮,減少了家庭矛盾。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發(fā)現(xiàn)自己比以前平心靜氣,思維敏捷,觀察事物,也細致了許多。
前幾天,我收拾兒子掉在地上的幾頁故事書,忽然看到,上面有幾句富含哲理的話語。
如果是以前,我可能看過之后,隨手一放就算了。
但是,這次,我卻毫不猶豫地把紙收起來,并把那幾句話認真地抄在了筆記本。心想,沒準兒,下次寫文章,這些文字,或許會派上用場。
自從學習寫作,我開始了持續(xù)不斷的輸入和輸出。每當我寫不出文章時,我就知道自己輸入不夠。這時候,我會更加瘋狂地讀書,讀一些以前沒有接觸過的書,從中汲取知識。
人一輩子是不斷學習的過程,如果我們過早放棄學習,那么,大腦反應會越來越遲鈍,改變?nèi)松臋C會,更不可能出現(xiàn)。
或許,有人會說,這個和思維模式有什么關系?
當然有關系。
德韋克博士認為,固定性思維模式,只是提供僅有專業(yè)技能或動力。或許,它能讓我們?nèi)〉脮簳r的成功,但,無法幫助我們盡可能維持成功。
而這成功,也包括大腦的成長。
成長型的思維模式鼓勵我們,要持續(xù)不斷的奮勇前進,要不畏挫折,不懼困難,要付出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要比別人刻苦,才有可能保持成功。
因為越努力,大腦成長機會越多,思考越快速。
越是愛學習的人,越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大腦越聰明發(fā)達,思維越清晰活躍,人越年輕有活力。
不知誰說過,人的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學無止境,學海無涯。就讓我們,從此刻開始,活到老,學到老。
300字的電影觀后感作文篇6
你還記得小時候的夢想是什么嗎?70后的很多人會回答:想當一名科學家,或者相當一名文學家,或者相當一名解放軍,想當一名醫(yī)生,想當一名新型的農(nóng)民(我有個小學同學真想當新農(nóng)民,他現(xiàn)在是一名廚師長)等等。
我們從小受的教育,就是希望能夠長大之后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沒有人會希望自己長大之后危害社會,成為社會的敗類。但是為什么有那么多人走上犯罪的道路,成為社會所不齒的人呢?因為他們背離了自己的初心。有的犯罪者會說自己是因為環(huán)境所迫,因為沒有錢,所以去搶去偷。但是沒有錢的人有很多,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去犯罪?所以人的犯罪和社會的環(huán)境有一定關系,不過主要是自己的意志力是否堅定。
我覺得人生很大的悲劇,就在于自己活成了小時候所討厭的人。前幾年在反腐斗爭當中落馬的某個“老虎”,說自己從小就痛恨貪官,想當一名清官,但是最后卻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成為一名貪官,成為一名小時候所痛恨的人,這種人背離了初心。
小時候的夢想總是純潔可愛的。我們對生活的渴望,就是能夠吃上白面饅頭,能夠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能夠坐上汽車。慢慢的,這一切都實現(xiàn)了,我們?nèi)匀挥X得自己不幸福,是因為新環(huán)境產(chǎn)生了新欲望,而新欲望如果不加以節(jié)制的話,就會使自己產(chǎn)生更多的痛苦。
2019年的1月1日,我陪孩子看了一部電影,就是《拯救圣誕記》。這部電影是2018年的11月22日在美國上映的,它的導演是電影《小鬼當家》和《哈利.波特》的導演克里斯.哥倫布監(jiān)制,并且由《憤怒的小鳥》導演克萊.凱蒂斯執(zhí)導,故事講述了泰迪和凱特兩兄妹,原本打算在平安夜拿錄像機拍下圣誕老人到來的證據(jù),卻陰錯陽差地踏上一段所有小孩兒夢寐以求的旅程。他們不但目睹圣誕老人駕臨,還偷偷坐了他的雪橇,不小心把雪橇撞毀了,最后就差點搞砸了圣誕節(jié),在這個瘋狂的夜晚,凱特和泰迪得見到了圣誕老人不為人知的一面,并和圣誕老人以及他忠心的小精靈攜手合作,齊力挽救了圣誕節(jié)。
泰迪和凱特的父母對孩子非常好,每年圣誕節(jié)都要拍錄像來紀念圣誕節(jié)。在兄妹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的父親因為是消防戰(zhàn)士,在搶救別人的過程中犧牲了。沒有了父親的管束之后,泰迪變得消沉,他認為父親不應該拋下自己、妹妹和媽媽去救陌生人。所以他和不三不四的人來往,成為小混混,雖然上中學,經(jīng)常溜出去喝酒,甚至偷別人的車。這一幕被他妹妹凱特無意之中發(fā)現(xiàn)了,并且錄了下來。
在圣誕節(jié)前夕,妹妹凱特在觀看以前的錄像當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神秘手臂的影子,她認為可能是圣誕老人,但泰迪認為圣誕老人是虛構(gòu)的,并不存在。但是凱特堅持認為圣誕老人存在,于是他們?yōu)榱巳〉米C據(jù),設置了一些圈套,這一情節(jié)讓人想起了電影《小鬼當家》里邊的類似橋段。當他們睡著之后突然聽見鈴聲響了,一看果然是有圣誕老人來過,就追了出去,發(fā)現(xiàn)了圣誕老人,然后混上了圣誕老人的雪橇,由馴鹿拉著在天空中飛翔。在圣誕老人駕駛雪橇的過程當中,他們尖叫起來,然后搞得圣誕老人出了差錯,雪橇被撞壞,他們就開始了一系列恢復雪橇的驚險歷程。因為圣誕節(jié)時間是有限的,圣誕老人需要把禮物送給所有孩子。在這一晚上他們經(jīng)歷了很多,一方面要找到那些馴鹿,找到馴鹿之后,要找到圣誕禮品袋,又要找到雪橇,經(jīng)歷了種.種歷險故事。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fā)現(xiàn)了社會當中一些丑惡現(xiàn)象,比如在監(jiān)獄里,他們發(fā)現(xiàn)有的人忘記了自己小時候的夢想,但是圣誕老人幫助他們回憶起來,自己當時是多么善良的一個小男孩或者小女孩。在監(jiān)獄里,圣誕老人和監(jiān)獄里的犯人開始唱起歌來,沒有樂器,圣誕老人就用魔法創(chuàng)造出樂器來,把每個人小時候希望得到的圣誕禮物,都像變魔術(shù)一樣變出來,送給每個人,讓每個人想起了自己的初心。
目睹這一切,泰迪發(fā)現(xiàn)自己在滑向罪惡的道路,有所醒悟,開始悔過自新,幫助圣誕老人和妹妹凱特實現(xiàn)圓夢圣誕節(jié)的想法。他倆幫助圣誕老人把圣誕禮物在天明之前送到所有需要的人家里面,他們也在這一過程中,慢慢發(fā)現(xiàn)了自己信仰的x教仍然是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的。而他們的初心也被喚醒。影片里的每個人都在圣誕老人的影響之下,從不信圣誕老人的存在,到轉(zhuǎn)變?yōu)榭吹狡孥E后相信圣誕老人存在。影片背后當然有西方x教背景,但是對每一個孩子來說,就像電影《哈利.波特》里面的魔法一樣,讓孩子感到世界是存在奇跡的。這是電影《拯救圣誕記》的目的之一吧。
在圓夢圣誕節(jié)過程中,無論是處于犯罪邊緣的泰迪,還是其他的日益世故圓滑、心腸堅硬的警察,都在圣誕老人和凱特的感召之下,找回了自己的初心,變得善良,對世界充滿了希望。拯救圣誕節(jié),表面上看是拯救圣誕節(jié),拯救每個人圣誕夢,實際上拯救的是每個人的初心,因為一旦背離了初心,人會變得丑惡,甚至變成罪惡,在拯救圣誕就是拯救自己純潔善良的心靈,拯救兒時的夢想,拯救曾經(jīng)單純善良的自己。這一切在故事圓滿結(jié)束當中得以實現(xiàn),讓人在歡笑之余,引發(fā)沉思,可能這就是西方圣誕賀歲片給人的啟發(fā),令人回想自己的初心是什么。
對于人生的初心,要經(jīng)常回想,才能夠牢記。對于年度的目標,也要經(jīng)常回想,或者把它打印出來,放在自己床頭,每天看看,就會激勵自己在實現(xiàn)目標的路上向前邁一步,就像我今天寫的這篇公眾號文章一樣。
300字的電影觀后感作文篇7
上小學那個年代,娛樂活動很少。當學校組織看電影時,同學們就像過節(jié)那般開心,歡欣雀躍,同時又有一種隱隱的擔憂,要上交一篇觀后感。如今看電影早已不足為奇,各大影院輪番上陣,有動作片、驚悚片,動漫片、科幻片……有國產(chǎn)片、進口片,國外的還分原版片、譯制片,應有盡有,任其選擇,只是沒了兒時的那種喜悅,當然更無寫作文的負擔,但是電影《網(wǎng)絡迷蹤》卻使“大媽有話要說”。
影片拍攝手法非常新穎,顛覆了我對電影的三觀。它表現(xiàn)形式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場景,從頭至尾觀眾始終面對著的是電腦屏幕。我是第一次看這種影片,當屏幕上出現(xiàn)WindowsXP的開機畫面時,心里“咯頓”一下,“放映出故障了?”隨著鼠標向左下角移動,點擊“開始”,故事情節(jié)就此逐漸展開, Google搜索、電視新聞報道、視頻對話、監(jiān)控錄像……仿佛我不是坐在影院里而是坐在電腦前,不斷地操動著鼠標,當移動到“關機”,放映結(jié)束了。雖然我稍知曉一些互聯(lián)網(wǎng)的知識,但是不斷滾動的視頻窗口、網(wǎng)頁瀏覽器窗口、對話窗口……還是讓我眼花繚亂,看起來很是費勁。比如搜索的信息一條條映入眼簾,全部都是英文,盡管關鍵詞有中文字幕出現(xiàn),仍應接不暇。再比如聊天對話框中打字,還沒來得及回車,“嘟”,對方一條消息過來,于是刪除,重打;“嘟”,再刪除,再重打,反復好幾次,自己的思維頓時變得不流暢,卡機了。這種全新的感覺迫使自己也要不斷地刷新,經(jīng)常升級,才能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
這是一部懸疑片。我喜歡這類題材,就如同我愛看阿瑟?柯南道爾、阿加莎?克里斯蒂、笹澤左保的作品一樣,總能讓人產(chǎn)生一種探索的激情,在人物言行舉止或字里行間尋找蛛絲馬跡,揭示真相。影片以女兒人間蒸發(fā),父親網(wǎng)上尋兇為線索,設置了一個又一個的疑團,讓觀眾隨著男主角在網(wǎng)絡媒體上的各種搜索,不斷發(fā)現(xiàn)新的跡象。情節(jié)一波三折,反轉(zhuǎn)合理又驚喜,真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劇情演繹中,充滿了懸念的營造和揭秘后的感嘆。它探討了目前人們普遍關注的家庭教育問題。比如為人父母如何與子女的溝通,對孩子的正確教育方法,共同記憶是家庭親情的紐帶等等話題。告誡人們在互聯(lián)網(wǎng)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不能完全依賴網(wǎng)絡上的互動,更要重視現(xiàn)實生活里的交往與理解,尤其是兩代人之間的交流與共識。
300字的電影觀后感作文篇8
《來電狂響》是由于淼執(zhí)導,張一白監(jiān)制,佟大為、馬麗、霍思燕、喬杉、田雨、代樂樂、奚夢瑤主演的喜劇電影。
該片講述了七個好友聚餐,有人提議大家玩一個將手機公開的游戲:與在場所有人分享當晚收到的每一通來電、每一條短信微信、甚至廣告彈窗,由此掀開了一場啼笑皆非的情感風暴。數(shù)字時代,小小手機隱藏著無數(shù)秘密,當聚餐局變成“揭秘局”,當通訊工具化身定時炸彈,嬉笑打鬧之后,甜蜜情侶和模范夫妻、多年死黨之間還能真誠相待、美好如初嗎?游戲引發(fā)三對伴侶之間的信任危機,每個人都發(fā)現(xiàn),原本自己無比熟悉的愛人和好友,其實都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這個電影從來不是去控訴手機的惡,人也不是在手機出現(xiàn)后才變得陰險狡詐心口不一,高科技沒有原罪,反而照出了人心的原罪。”
雖然說《來電狂響》是《完美陌生人》的翻版,但卻摒除了原版電影一些水土不服的尬聊,放大了中國式婚姻中的本土特色。完美擊中了各年齡段,各階層的典型中國人。中年夫妻、年輕夫妻、情侶和單身女青年面臨的問題,幾乎被一網(wǎng)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