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后感作文作文300字
傳說中是開放式結局,倒也不算,只是孫儷最后的眼神告訴觀眾,最后的那個門后仍然有個秘密。我想,門后是真正的王,影子依然是影子,是提線木偶。影子作為貴人的假面這一手段并非是子虞一家獨有,王并非不知道影子這一工具的存在,否則又怎會會懷疑足以亂真的境州?如此多疑的王又怎不會為自己造出影子?
“王被刺殺、刺客被子虞所殺”這樣的結局不難被預料。在最后的對決中,境州是唯一有選擇的。選擇子虞,做回影子,被奴役、被報復、被隱藏;選擇王,換個真身,依然被控制。怕黑、怕無聲的子虞有仇恨、有憤怒、有欲望,從來都不甘心只是影子,因此不用判斷到底母親被哪一方所殺、平安度日的希望被何人所滅,面前的兩個人都是仇人、都是障礙,所以都得死,必須死!
可惜,境州依然是影子,無法做境州,也無法做子虞。
是的,即使剛看完我依然沒能記住孫儷飾演角色的名字。一來是名字實在不容易被記住,二來是整個觀影過程中都記著這是孫儷。相比孫儷,很慶幸鄧超和鄭愷的角色地位、性格更具特點,否則真的是無法入戲了。一直以來都存在明星參加真人秀對演員工作反噬的說法,我想是存在的。在看《烈日灼心》的時候才意識到即使鄧超參加了那么多的真人秀,可是演技真的一直在線,不愧于演員的工作。鄧超憑借《影》被提名金馬影帝是當之無愧的,影片中演技很容易就使人忘記這是一人分飾兩角,也很容易在心里給超哥點贊。但是我看電影是為了進入故事、為了做夢,而非發現并驚嘆演員的演技、驚嘆造夢師手段高超。
其實本想就此告誡自己要抵得住誘惑、堅守并鉆研。然而,成功的定義是不同的,環境是多元的,選擇也就是多樣的。因此,做出選擇后要堅持、不猶豫、不回頭地走下去,勇敢地承擔選擇背后的舍棄、困難、風險和代價,唯有如此,才能果斷作出選擇、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當然,我真的沒有立場對你們個人作出評價,只是自己的一些想法而已,鄧超、孫紅雷我真的超喜歡你們的,畢竟你們的演技是真的剛,重要的是雞條沒了我會很傷心的。
最后稍稍夸一下也有點吐槽。
很喜歡電影的節奏,心里有過對黑白灰畫面的抵觸,可是很快就被情節和音樂吸引,很棒。
喜歡飛流,看好吳磊,一定要在中戲好好學習,和胡軍的對手戲一開口就高下立現。
總之,錯過了有點可惜,不過也是驚喜。電影院觀影效果畢竟要好很多,可是擔心期望過高會失去驚喜感。《影》——一部挺好的電影,推薦給你們看。
觀后感作文作文300字篇2
懷著好奇與激動地心情,我觀看了微電影《希望》。這部微電影由我校的領導和師生參與拍攝,講述了一個與奶奶相依為命的單親女孩趙向男的故事,塑造了一個拾金不昧、誠實守信、文明有禮、愛護環境的新時代好少年形象。
整部影片的故事情節雖然很簡單,但引發了人們的深思。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記者問趙向男為什么這么執著地尋找失主時,趙向男說:“這還問為什么呀!人家大老遠慕名來到咱梨鄉,在咱這里丟了東西,找不到會怎么想呀?咱要叫人家知道,咱梨鄉呀,不但梨好,人更好!”
她使我想起了我以前親眼看到的一件事。一個寒風凜冽的早上,我裹緊衣服走在街上。街上行人不是很多,一個個行色匆匆。走到十字街路口,我發現一個小姑娘正在四處張望,臉凍得紅紅的,滿臉焦急的神情。這時,我注意到,她那胖乎乎的小手緊緊地攥著一個包。
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走了過來,邊走邊四處找尋著什么。她小聲地詢問著行人:“我的錢包掉了,你看見沒有呀?”行人搖搖頭。老奶奶急得眼淚都要掉下來了。“老奶奶,這是你的錢包嗎?”正是那個小姑娘從遠處走了過來,老奶奶接過錢包,撫摸著小姑娘漆黑的頭發,激動地說:“是我的,是我的,你真是個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小姑娘羞澀的笑了,像開在陽光下的迎春花。
拾金不昧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金”不僅是指財物,而更多應該看到的是一顆發光發亮的金子般的心靈。我更希望通過觀看微電影《希望》,讓每一個人都能學榜樣,做榜樣,讓《希望》的希望落地生根,讓向男的精神內植于心,外踐于行,讓作為祖國花朵的我們競相開放,綻放出我們新一代好少年的光芒!
觀后感作文作文300字篇3
主角阿舍爾·霍爾姆是一個110報警接線員,影片故事就是從他接到一個女人的報警開始展開的。
從劇情來看這個報警電話很簡單,就是一個女人遭到前夫綁架,但事情似乎遠不止此。。。
電影鏡頭在有限的空間里,絕大多數時間都在盯著男主的臉在做特寫,但影片的空間感隨著男主接打電話而拉伸、延展,變得極為繁復。
畫面從各種電話間,落在公路上一輛瘋狂奔馳的汽車里,里面出現一個喪心病狂的男人和一個孤苦無助的女人。
警官阿舍爾的一個同僚那里,他剛喝了酒,正為明天出庭為同事做證而苦悶。
在那個瘋狂前夫的住處,剛剛趕到的同事,被阿舍爾命令踹門,去找“可能會有”的證據。
在這個接警電話的外間,阿舍爾一再被提醒,今天是你接線的最后一天,明天出庭后,你就能回到警隊了。
在公路上那輛汽車最終駛向的終點,一個精神病院。
《罪人》只有阿舍爾和身邊道具意義大于生物意義的一個同僚,但影片要說的事,關乎所有人。
一方是有罪的人,報警電話里的嫖客、醉漢、開車的前夫。
一方是無罪的人,報警的女人,無辜的孩子,或者是阿舍爾本人。
《罪人》的主題建立在一個反轉的基礎上。本著不能再劇透了的原則,我略過這一點。
影片的主題非常宏大,說的是誰是罪人,判斷有罪的標準是固化或者是所看到的嗎?
在阿舍爾接到女人報警電話之前,他接了幾個電話,處理方式其實是他行事作風的展示,用香港電影的語言就是,“一個霹靂刑警”。
他為此付出的代價是,明天出庭,解釋在出警期間,開槍射殺一個年輕人的事。
那個報警的女人后來在電話里說,“他肚子里有蛇”,這句話也讓阿舍爾終于明白,“我也曾經殺過人。他做了一件可怕的事情,我殺了他,我不應該撒謊,我不應該說我是自衛。我就想,除掉一些雜碎”。
那個女人問,“他肚子里也有蛇嗎?”
有的人傷害別人是覺得別人肚子里有蛇,而有的人傷害別人是自己肚子里有蛇。
覺得別人肚子里有蛇的人,會受到法律制裁,是罪人。自己肚子里有蛇的人,先要接受道德的審判,但不一定覺得是罪人。
我們都是罪人,問題是,我們怎樣面對自己的罪?
觀后感作文作文300字篇4
20--年第一周,我讀了心理學暢銷書《終身成長》。
該書作者是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她是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領域內公認的杰出學者之一。
她經常為《紐約客》、《時代周刊》、《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波士頓環球報》撰寫文章。
在該書中,德韋克博士講述了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與成長型。
她說,我們獲得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賦決定的,而是受到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展現的思維模式的影響。
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人的能力是先天的,失敗是因為自身能力有限。
他們害怕冒險,害怕被評價,遇到挑戰就會退縮。擔心自己出丑,只做能力范圍內的事,思想固步自封。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對任何事情都充滿好奇,他們不怕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困難和挫折,愿意接受挑戰,而且會越 戰越勇。
他們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而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有多厲害。
書中有一段話描述了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大腦的發展變化:
很多人認為,一個人生來要么聰明,要么平庸,要么愚蠢,而且一生都不會改變。但是新的研究成果顯示,大腦更像肌肉——
它會發生改變,而且你越使用它,它就變得越強壯。而且科學家已經證實,當你學習的時候,大腦會成長,會變得更強壯。
現實生活中,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比比皆是,隨處可見。
我剛學習寫作的時候,身邊朋友經常對我說,“在單位,無論你文章寫得有多好,沒有關系,沒人賞識,也是混不上管理層。
作為老員工,你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得過且過,就可以了。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累,要知足常樂。”
開始,我還會反駁幾句。后來,次數多了,我發現,之所以有分歧,其實是我們之間的思維模式不同。
我總是希望自己,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多學習一些知識,多掌握一些技能,希望通過學習,能讓自己變得學識淵博,更具有競爭力。
盡管寫作不能使我職位得到晉升,但是我發現,寫作可以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的能力。
因為寫作,我需要多看書。這樣,使得我無暇顧及,生活中的雞毛蒜皮,減少了家庭矛盾。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發現自己比以前平心靜氣,思維敏捷,觀察事物,也細致了許多。
前幾天,我收拾兒子掉在地上的幾頁故事書,忽然看到,上面有幾句富含哲理的話語。
如果是以前,我可能看過之后,隨手一放就算了。
但是,這次,我卻毫不猶豫地把紙收起來,并把那幾句話認真地抄在了筆記本。心想,沒準兒,下次寫文章,這些文字,或許會派上用場。
自從學習寫作,我開始了持續不斷的輸入和輸出。每當我寫不出文章時,我就知道自己輸入不夠。這時候,我會更加瘋狂地讀書,讀一些以前沒有接觸過的書,從中汲取知識。
人一輩子是不斷學習的過程,如果我們過早放棄學習,那么,大腦反應會越來越遲鈍,改變人生的機會,更不可能出現。
或許,有人會說,這個和思維模式有什么關系?
當然有關系。
德韋克博士認為,固定性思維模式,只是提供僅有專業技能或動力。或許,它能讓我們取得暫時的成功,但,無法幫助我們盡可能維持成功。
而這成功,也包括大腦的成長。
成長型的思維模式鼓勵我們,要持續不斷的奮勇前進,要不畏挫折,不懼困難,要付出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要比別人刻苦,才有可能保持成功。
因為越努力,大腦成長機會越多,思考越快速。
越是愛學習的人,越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大腦越聰明發達,思維越清晰活躍,人越年輕有活力。
不知誰說過,人的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學無止境,學海無涯。就讓我們,從此刻開始,活到老,學到老。
觀后感作文作文300字篇5
作為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是經歷磨練才獲得現在的成就。曾經三次參加高考并最終考入北大。這需要怎樣的勇氣和意志。正像俞敏洪先生說的那樣:“如果沒有二次高考的失敗經歷,就不會磨練我的意志力,更不可能有我現在的成功."
啟示一——年輕時的挫折是人生寶貴的財富,它會對人的一生有重要影響。因此,不要害怕困難,在困難與挫折面前要學會堅強。
“只要你心中有理想,有志向,你終將走向成功。”俞敏洪在演講中這樣說到。理想對每個人都很重要,正如赫伯特說的那樣:“對于盲目的船來說,所有風向都是逆風。”理想就是一座燈塔,為盲目的船指明方向。
啟示二——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因素是目標,要想取得成功的人生,目標的確立非常重要。因此,要學會確定一個適合自己、切實可行的人生目標,是人生成功的關鍵。
俞敏洪先生的成功,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他有一群得力的助手和團隊,這個團隊的成員多數都是他的大學同學。當時,同學們知道俞敏洪在國內創業時,分分從美國回到中國。有許多同學表示“我們之所以能夠回國,決定和俞敏洪一同創業,就是因為你在大學能夠幾年如一日的堅持給寢室收拾衛生,給同學們打水,我們都覺得跟你干不會錯的。”
啟示三——人的成功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要學會先做人再做事。只有學會做人,才能真正做好事。因此,在大學的我們,要學會與人溝通,這是你一生成功的基礎和保障。
觀后感作文作文300字篇6
下午刷微博的時候看到有人吹《驢得水》,晚上回來立馬在網上找來看了一下。
不得不說,確實牛逼。很久沒看過這么好看的電影了。近幾年的國產喜劇電影,要么刻意裝逼,要么難看得要死,卻整天發牢騷,說沒人懂得欣賞,要么全程穿梗,搞得情節支離破碎,甚至邏輯都難以自恰。《驢得水》卻能將可看性和深度結合得很好,全程沒有故裝深沉,偶爾的插科打諢,也是那么自然而然。
如果對情節感興趣,建議大家自己去看,畢竟一百個讀者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我這里就不贅述了。我只是想在這里分享幾點自己的一些想法而已。
首先,戲劇性。我們花2個小時去電影院或者在家里,安安靜靜地欣賞完一個故事,為的是什么?我想絕不會是為了看一日三餐,菜米油鹽來著,我們渴望看到我們日常生活中遇不到的故事,體驗那不同尋常的經歷。一個好的故事,必不脫一個奇字,比如灰姑涼嫁給王子,底層少年遇到種.種奇遇最終成為武俠高手,等等。一個離奇曲折的故事,讓我們暫時忘記了生活的平淡,還有無奈、無力。可以說,一個故事的生命力和張力,都在這個奇字上了。
在這一點上,這個故事可以說足夠離奇了:一個英語老師竟然是一頭驢,不對,是一個鐵匠。為了掩蓋這個謊言,眾人不得不撒更多的謊言,故事,就這樣被這個謊言帶著走。在面對謊言的時候,在真誠和利益的拷問下,每個角色都現出了自己最真實的人性。
其次,真實性。如果一味獵奇,失去了真實性,那么就不會讓人產生代入感,故事將不再是故事,電影也不再是電影,而成了一長串瑰麗的幻燈片了。這里的真實就是邏輯自恰的意思,不是說一定要和現實世界一樣。比如我看《長城》,就覺得很難受,完全沒辦法融入故事的情境中,整個故事的邏輯性一塌糊涂。比如讓女兵站在城墻外吊著圓環跳下去與異獸戰斗這個設定,讓我非常難受,這導演白癡啊,城墻的作用是什么,你跳下城墻與敵人戰斗,那要這城墻何用?《驢得水》這部電影,在我看來,就是太真實了,真實得讓人難以接受。
鐵匠一出場的時候,我一直以為后面他會成為逆轉局勢的正面人物,努力讀書,最后成為接班孫校長夢想的旗手。沒想到,鐵匠,他還是鐵匠。周鐵男,我以為他會強項到底,沒想到在子彈的威脅下,他也會認慫,不僅認慫,直接變成軟骨頭了。不對,應該說我沒想到編劇敢這么寫,因為其實周的反應才是一個正常人的,在那種情境下的人物應該有的反應。導演只是遵從了真實,但這個真實卻是那么地震撼,一點都不平淡。我承認,如果我在那種情境下,我也會認慫的,這才是最真實的人性。只是我們都很難承認,我們總是希望有一個勇敢的英雄可以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反轉劇情,很多故事就是這么寫的,但導演沒有這么干,這又是一“奇”。其他各個人物,他們的所有行為,雖然看起來讓人難受,但他們都嚴格遵守著自己的設定,絲毫沒有逾距,這就是講故事的時候需要的克制,很多導演和作者都沒有這個品質,想一股腦往作品里拉好東西,結果反而破壞了作品的一致性。
電影的最后,陸一曼用撿到的那把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雖然很傷心,但我仍能接受,因為我知道,這就是她的命運。不是死,就是瘋,沒有第三條路可以走。她在自己短暫的清醒時刻,用一種不那么痛苦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可能是導演最后的仁慈吧。
解釋一下為什么說陸一曼只有死和瘋兩條路可走。因為人物設定,或者說,如果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那么這就是她的真實歸宿。如果說,貫穿這個故事的引線是驢得水是英語老師這個謊言,通過這個謊言推動著整個故事的進展。那么,現實與理想的沖突,則是制造波瀾的力量。這個沖突,在陸一曼身上體現得最為明顯。陸在城里的事情故事里并沒有交代,但我推測可能是這樣的:陸在城里遭到了無法言說的侵害,她無法承接這巨大的羞恥感,所以只能合理化侵害,把自己變成一個蕩婦,否則她無法活下去。這種合理化,就像在說,看吧,不是你侵害我,而是老娘在睡你。后來,可能在城里實在混不下去了,她投奔了孫校長。所以,來到三民小學的陸一曼,其實是帶著蕩婦的面具來的,這個面具對她來說,是一個保護層。因此也可以理解,為什么裴魁山向她求婚的時候,她果斷地拒絕了。來到小學后,從電影一開頭可以看出,她活得還是很自在的,至少表面上如此。但是,當她尊敬的孫校長剪掉了她美麗的波浪長發后,她從鏡子中看到了血淋淋的自己,那個被隱藏的自己。 是的,頭發可以再長出來,但是,這個情境,肯定喚醒了被她小心翼翼地掩藏著的傷痛體驗。被侵害,但是無力反抗的傷痛體驗,意識的容器無法容納這巨大的沖突,為了保護自己,只能讓自己瘋掉,隔絕意識,從而也隔絕了這些痛苦的感受。影片的最后幾次插入了她想象著校服已經做好,幾位老師和孫校長一起照相的溫馨畫面,這是想象,可惜現實并沒有這么美好。當她看到掉到地上的那把槍的時候,她的意識突然那么一絲的清明,原來,還有另外一條路可以走。
當她拿起地上的那把槍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馬上把在場的所有壞蛋都給崩了。但她沒有,要是這樣做的話,她就不是陸一曼了,也不會來到這個地方了,她會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親愛的朋友呵,當你手中有一把槍,請把它指向你的敵人,千萬不要指向自己的大好頭顱啊。
整個電影看下來,沒感覺導演在批評誰,或者揭露誰,他只是在呈現。他好像在說,看,事實就是這樣。每個人在現實與理想的矛盾中,都選擇了自己認為正確的選擇。你能說想改變自己現狀的銅匠是錯的嗎?你能說為了理想委屈求全的孫校長是錯的嗎?你能說在生命受到威脅時屈服的周鐵男是錯的嗎?你能說完全臣服于現實的裴魁山是錯的嗎?不能,你不能。每個人都在他們身上看到了自己,而當你看到了自己的時候,你就會體驗到那種我們籠統地叫感動的情緒。這時候,這部電影便有活了過來。
做了選擇的人,命運亦為他們準備好了相應的歸宿。沒有誰是誰非,這只是生活本來的樣子罷了。
觀后感作文作文300字篇7
每個事情都有它的故事,比如是甜的、苦的、酸的今天我觀看了《超級演說家》里面的內容真是震撼人心。
《超級演說家》每輪有四人,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薛來。他的導師給他取了一個稱號叫“薛不來”,因為他為了這次比賽而突然失蹤。今天他講得是關于人能不能突破二維,二維指的是人的眼睛所看見的事物。由此而能把它畫出來。但盲人是看不見的,他只有思維。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正常人觸摸某種事物能把它一模一樣地畫出來,而盲人用他們的手去觸摸某種事物,卻畫的和我們不一樣。
我們能突破二維去看三維、四維嗎?薛來認為是有可能的。在二維中如果前面有阻礙就必須得突破它,這樣你的思維才能有所提高。薛來認為二維世界是一個正常人的一生,如果你沒有創造出奇跡,那么,你的一生也就平淡的度過了。
薛來可以說他是一個天才,他在科學的領域中暢通無阻,無論什么時候他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維。例如,這次的“我們能突破二維”。他就用自己獨特的思維把一個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可能,讓人們知道思維也是可以突破的。薛來的思維是獨特的,在人們眼中一切都是平凡的,沒有那么多的奇跡。可他用科學的方法,證明了這一點。他的導師認為薛來是科學界的王,他可以在這個舞臺上越飛越高,讓我們知道科學的力量是無窮的。
《超級演說家》這個大舞臺,凝聚了許多震撼人心的故事,也讓我認識到了他們演說的是一個故事,更是一個令人回味無窮的道理。舞臺對我們來說只是一個令人想往的地方,而對他們來說舞臺是一個神圣的地方,在那里停留一次也會令他們很滿足。但如果他們成功地站在那里,他們還會有許多神奇的故事。我們將深刻地記住他們的往事,也會讓我們在生活中得到啟示。
薛來的故事讓我明白了科學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只有你真正的去了解科學,才能明白其中的奧秘。
觀后感作文作文300字篇8
——讀《少年周恩來》有感 南京市浦口實驗小學一(4)班 解佑祺以前,我就聽爺爺講過周恩來的故事,知道他是億萬中國人心目中最敬愛的總理。現在我讀了《少年周恩來》的故事,讓我更了解周恩來的一生是為祖國強大和人民幸福而奮斗的一生。這個故事追尋了周恩來成長的足跡,講訴了他成長中的喜怒哀樂。周恩來出生于亂世之中,從小就對百姓生活的困苦、社會現實的殘酷感受很深,因此,他獨立自強,勤奮好學,從小就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大志向。文中還講到周恩來非常勤儉節約,他穿的衣服很簡單,夏天是一件白色大褂,冬天是一件藍色大褂。好幾次,家人要給他買幾件新衣裳都被他拒絕了,他很不解,干嗎要在這些外表的東西上花那么多精力。為了盡量給家里減輕負擔,他開始自己想辦法找些事情做,賺錢來補貼家用。為了省錢,只買豆腐店便宜的豆腐,星期日從家返校時,只帶一小瓶醬回校當菜吃。周恩來經歷的種.種磨難也激發了他努力拼搏、發奮學習的斗志。
看完這個故事,讓我懂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我們有些同學吃要挑三揀四,穿要名牌,不懂得珍惜,不刻苦學習,到將來后悔也晚了。我們每個人都要把勤儉節約這個美德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只有勤儉才能持家,只有勤儉才能強國。無論回顧過去還是面對未來,我們都要想周恩來學習,要牢記這一點,才能有所作為。
觀后感作文作文300字篇9
自電影《無雙》上映,好評不斷,千言一直想進影院欣賞此片。奈何一直忙于生計再加上找不到影友,一直拖著。昨夜花了5塊錢,電視點播,一人看至深夜。
看的很認真,突然想寫點什么,盡量不啰嗦。
影片本身的劇情不多做敘述,無非就是燒腦懸疑、緊張刺激、環環相扣、峰回路轉、引人入勝。確實算的上是一部用心的好電影,編劇質量過硬、演員演技更是到位。只是到了千言這等年紀,看電影早已不滿足于看電影本身,總是不自主的從電影里看到人生。
電影進行中,最開始讓千言思考的是發哥飾演的吳復生,如此風流倜儻、才華橫溢還不差錢,為何一定要去做偽鈔,就因為是祖傳的嗎?再難后他喪心病狂的殺了鑫叔全家、接著想置阮文、李問于死地。他想干嘛?做人做事一定要這么極端嗎,縱使人生如戲,明明自己有風流瀟灑的氣質,為何還要如此拘泥小節、睚眥必報?看到吳復生穿著警服進入大樓被制服的前一秒,我是不理解他的。
再后來,他被抓了,事情峰回路轉,根本沒無復生這個人,不過是畫家李問腦海里的杜撰。或是他人格分裂的一面,又或是他所向往的形象。這樣無復生的人生便不值得深究了,他如何天馬行空都是說的通的,因為他根本不存在。至此才震驚的發現深藏不露的daboss畫家李問的人性竟如此的驚濤駭浪,說他有才華吧,不會原創;說他沒才華吧,模仿能力冠絕天下,鈔票都畫的出來。幻想自己不為情所困,卻對愛情一眼鐘情、至死不渝;幻想自己江湖義氣,有生死相交的兄弟,卻視伙伴如工具草芥,棄之如履·····人性扭曲至此,看著都累。只是想問,他的人生追求的是什么呢?蕓蕓大眾所追求的金錢、愛情嗎?或許他想成為自己生活的主角,能掌控一切、叱咤風云瀟灑無拘的豪士,可惜的是始終擺脫不了他自己陰暗懦弱、癲狂如魔的性格。才是有才,人生注定悲劇。甚至都不敢去追求自己所認為的最好的,到頭來也不知折騰個什么勁。
再想想自己,自己活明白了什么呢,自己想要什么樣的人生呢? 能看透他人,卻看不穿自己。歲月不饒人,努力吧,做自己認為對的,追求自己認為好的。人生不過一場酣暢淋漓、瀟灑不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