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后感后天怎么寫
觀后感后天怎么寫篇1
假如大自然報復人類,此刻弱小得不能再弱小的我們,該怎么辦?——題記
連續三個浮標的警示,讓觀察人員起了疑心并向上報告,發出警報。可是自大的人們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隨著暴雨、暴雪、海浪、冰川的泛濫,整個紐約城、甚至整個美國“死不瞑目”。大批人被凍死,一個個被埋在冰坨子下面……被困在圖書館里的一小部分人靠燒書烤火、砸柜取食等方式,勉強活了下來。這場災難中,美國足足死了將近一半的人口,連最后向墨西哥逃難的總統先生也在途中死于非命……
這,是為什么?
是天神在搗亂?是天氣大變引起的禍患?或是人類滅亡的預兆?
其實,這都是人類在自作自受!
我想,當初女媧造人的時候,一定想著讓人類勤勤懇懇、關愛世界,與自然界和諧相處,沒想到事與愿違。自大的人類以為自己是至高無上的,開始動身前往森林,砍伐大批木材、由林成漠,只為選幾根自己需要的木頭當自家最好的大梁;干凈的池塘、河流,是小魚兒、水生植物的家園,自私的人類卻自以為是地建設排水系統,將污水排入河流,使清水成為毒水,讓各類水生動植物痛苦地死去;兇殘的人類到處獵殺虎、象、豹,嚴重破壞生物鏈,致使動物死亡或者失去了自由,可人們卻覺得自己了不起,在為民除害,可以凌駕于所有生物之上。如今,許多動物消失了,再也沒有出現……不僅如此,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熊、海豹等也漸漸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環境。
怪不得大自然要造反!
醒醒吧,人類!現在從自大的夢中醒來還來得及,不要讓這個后天成為真正的后天!
觀后感后天怎么寫篇2
看完后天我感觸頗深,第一次才敢覺到,人類是多么軟弱無助,在地球上隨心所欲的消耗著地球的資源,隨著腳下的土地一片一片的減少,森林逐漸的離開了我們的視野,身邊的空氣……有什么我們沒有破壞到?別讓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成為我們的眼淚,看來我們只能請求上天原諒我們的無知。
這個電影的主演是美國的丹尼斯·奎德,演的是一名天氣學家他的兒子山姆知道世界的大災難要來了。所以他不顧一切去救身在紐約的女友,但是他父親不放心也跟著他的兒子去了紐約。
當災難來臨的時候。美國的自由女神像,在洪水中搖搖晃晃,車子翻了,許多人被龍卷風卷走了,還有人被洪水淹死了,更有許多人,被突如其來的冰雹砸死了。
當我看到一位日本上班族的叔叔前一秒還在與妻子談話,后一秒就被冰雹砸倒在地,那一刻人類的生命是多么脆弱啊!
無法抵抗的龍卷風,襲擊了洛杉磯,狂雪掩蓋的尤,下著葡萄柚大小冰雹的東京,而紐約卻在一天的時間里從炎熱速降為酷寒。
我清楚的記的,美國副總統發表的一句話:“我們曾經以為我們可以無節制的去消耗地球的資源,但我們錯了,包括我……”這一幕,對驕傲的美國人而言,很是侮辱。
我們要保護地球資源,不然這就會是我們的“后天”!
觀后感后天怎么寫篇3
我是他父親,我絕不能食言。
當暴雨來襲,海水洶涌,風暴肆虐,氣溫以每秒十度的急速下降,這種危機情況下,還看到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在你的面前被凍死,在這個時候,你會如何抉擇?是選擇等死,還是積極地反抗,用盡全身力氣去與大自然抗爭,相信自己可以活下去。
不管你怎樣抉擇,但我看到電視里《后天》的主人公桑姆并沒有放棄,全球變暖導致氣溫驟降,第二次冰川時代即將到來,但很多人都被蒙在鼓里,桑姆跟隨隊友去往紐約參加知識競賽,全然不知即將發生的災難,而桑姆的爸爸是一位氣候學家,他深知災難即將來臨,卻未料災難來得飛快,轉眼海嘯在紐約肆虐,暴風已經形成,他為了他兒子而感到憂心忡忡,焦急萬分。
當我看到一股股龍卷風合為一體,汽車,房屋,人群被大自然肆情摧毀,只留下一片廢墟,不禁為桑姆由衷地擔心,這種災難恐怕是常人無法承受,而桑姆出乎了我的意料,當海水呼嘯涌進城市,看到十幾米的浪朝他撲來,他并沒有就這么逃走,還是奮力跑向自己的隊友,將她拉著一起逃進了圖書館,如果不是他,隊友可能已經命喪黃泉,現在想起來,當時是勇氣與情誼讓他這么做,當看到災難來臨,誰還會想去救自己的隊友呢?恐怕早已四處逃命,而桑姆的理智與勇氣讓他成功了,我還看到,當隊友因傷口發炎而得病,他又勇敢地站了出來,跑到寒冷的外面去尋找藥物,還奮力與狼進行搏斗,在溫度急降之用,他沒有放棄與自然搏斗,燒書取暖,這是何等的勇氣,他是多么勇敢這一點,不正是我們這些青少年應該學習的嗎?在災難來臨之時,理智思考,表現出無盡的勇氣,我們這些人,能做到的又有幾人?我們,難道不應該進行反思嗎?
電影最令人揪心的,莫過于桑姆與爸爸的承諾,電話里,桑姆爸爸聽到兒子的現狀,立即做出了帶上自己在北極時的行裝,從華盛頓去遙遠的紐約營救自己兒子的決定,并向兒子承諾一定會救他兒子。而桑姆也保證在圖書館中等待他的父親,父子兩人的承諾交替,讓我覺得溫暖。原來這便是愛,父子之間濃濃的愛。我看到桑姆父親不顧家人與同事的勸阻,以及官員友好的警告,跋山涉水,踏過冰原,走過雪影,他的朋友因跟隨他而喪生,喪友之痛之余,又踏上征途,我不禁為這個平凡而又偉大的父親感動著,父親為了救桑姆,差點喪了命,這是對兒子多么濃烈的愛!這才發現,其實為人父母者都是一樣,愿意為了孩子舍棄了一切,記得桑姆父親在雪原帳篷里的一句話:“我是他父親,我不能食言。”就為了對兒子的一個承諾,費盡心思,不顧生命危險,去救不知是否在世的兒子,這才發現,父母,是如此的偉大,對孩子的承諾,愿用生命去達成,當桑姆與他父親緊緊擁抱在一塊兒的時,我被這幕幸福場面感動了,或許,當災難來臨之時,會不顧一切救我們的恐怕也只有我們的父母,即使之前一直不合,即使從未長時間獨處。
災難,是難免的,勇敢地面對災難才是戰勝災難的唯一法寶,即使明天世界將毀滅,后天我們便不在人世,但努力過好每一天,做好自己的承諾,去愛自己的父母。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做的。
觀后感后天怎么寫篇4
最近,我看了一部美國科幻災難片《后天》。在《后天》這部電影中,主人公賀爾教授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風暴將到達美國,于是他馬上報告副總統,要求把人們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否則將會死傷無數,但是副總統并不相信這些。這時,賀爾的兒子森姆正乘飛機飛往紐約,在途中他乘坐的飛機遇到一股強大的氣流,森姆特別害怕,不過最終他們還是到達了紐約。
就在他們到達紐約的晚上,在北極的研究人員給賀爾發了一個電報,上面說,海洋的溫度直接下降了十三度,風暴來臨了,人們四處逃竄。這時政府才知道這是一個巨大的災難。他們找賀爾教授做分析,分析出來的結果令人難以想像,這個巨大的風暴將把整個歐洲的北部全部封凍。這時,賀爾教授想起正處在風暴風眼中的兒子森姆,于是他馬上動身,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把兒子與他的伙伴救了出來。
從這部電影中,我看到了父愛的偉大與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在片中賀爾教授為救兒子不惜一死,而且在途中一名同伴死去了,但他并沒有害怕,冒著危險仍然堅持去紐約。人們常說母親的偉大,而在這部片子中體現了父親同樣是偉大的。森姆能有這樣的父親真是幸福啊!
巨大的風暴是因為人們隨意破壞環境而造成的,這叫自食其果。今日種下惡因,明日自食惡果。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但又太容易受到傷害。人們只有保護好環境,人類才能在地球上繼續生存。
請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吧。
觀后感后天怎么寫篇5
一陣轟隆隆的響聲,震驚了正在冰川上考察的科學家,一條貫穿整個冰川的裂痕使極地被分成了兩半,場景的恢宏,內容的超現實,使我們不得不對我們所處的地球、我們所處的環境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了,《后天》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種美國大片的視覺享受,我不禁為這個電影幕后制作團隊而喝彩,更為導演的細節處理、編劇的構思、震撼的特效而折服,更讓我們去認清自己的使命,告訴我們應該怎么去對待我們的地球,怎樣去保護我們的環境!
懷著這種心情,我觀看了《后天》這部環境大片,故事的開頭就是一系列的有關環境的惡化,在印度的首都新德里,迎來了這幾年最寒冷的冬天,下起了很到的雪,因為新德里地處南亞,屬于熱帶氣候,但由于的氣候的反常,致使冬季異常的寒冷;在美國東海岸的喬治地區,溫度也比往常時候下降了很多,海上也刮起了狂風,導致過往的船只出現故障;在東亞的日本首都東京,由于氣候的反常,竟然下起了很大的冰雹,導致了多人的受傷;杰克的兒子去參加問答活動,在飛機上遇到罕見的大氣層流等等一系列的惡劣的天氣情況,都讓我感受到了氣候真的在改變,我們人類的生存環境在改變。
在《后天》這部電影中,全球氣候溫度的變暖是一個主要的題材,但是影片并不是探討全球的氣候變暖的問題,而是人類的現在及未來的命運,影片的主人公一直將災難與史前的冰川世紀做比較,這是一種地球的輪回,即使沒有全球溫暖化,宇宙也終將變化,我們的地球或許在很多萬年以后,也會變化成影片中得那樣,現在的我們無法去預測,我們現在看到的表面現象就是我們的環境在不斷地惡化,我們周圍的河流在不斷的斷流,我們周圍的生物在不斷的消亡,我們人類對地球的索取已經遠遠地超過了她自身的修復能力。
在影片中,美國豪華的大都市紐約遭受了大災難,在一天之內,紐約就變成了一片的汪洋大海,變成了冰天雪地,到處都是白雪一片,道路不能行走,人們真正的感受到了冰天雪地的難處,氣溫的驟降讓任何一個從未感受到這種天氣的人都受不了,在圖書館里,我聽到了這樣的聲音:‘再加點書’,人們開始用書本來取暖了,在紐約的海岸邊,原本就是美國象征的自由女神像,也早已變成了冰雕一般,佇立與冰天世界中,半空中的星條旗,也被瞬間石化了,快活、奔放的紐約,仿佛那早已經是幾千年前的幻境了,而我們看到的猶如是化石一般。
也許電影中的場景我們永遠也看不見,我們永遠也感受不到,但是它卻給我們人類提了一了醒,我們要愛護我們的環境,我們要對我們自己負責,也許電影就是我們地球的未來景象,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議,因為我們生活在環境中,我們要愛護我們的環境,真的當我們不去愛護我們的環境,肆意的毀壞我們的地球時,我們的地球母親會給我們以懲戒的,真的到了那時候,我們什么的還手能力都沒有了,給我們的只能去逃,可是往哪里逃呢?我們值得深思………..
《后天》給了我很震驚的感受,從工業革命開始,人類對于環境的要求比以往人類發展幾千年都還要多,各種的工業廢氣被排放到大氣中,工業廢氣是全球變暖的直接殺手,全球氣溫的變暖有利也有弊,它在滿足了更多人的要求時,也很大的傷害了很多人,是啊,溫度提高了,地球上擁有了更多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但是南極、北極的冰塊卻在慢慢的融化,大量的融化水涌入海洋中,致使海平面上升,很多緯度較低的國家和地區被淹沒了,很多的人無家可歸,我們何時能警醒呢?
當災難真正的來到時,世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平等,沒有了高低貴賤之分,在災難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想成為哪一個幸運的人,可是希望同樣同運氣一樣,很渺茫的。在災難面前,我們人類是那樣的渺小與不堪,我們曾經的口號與破壞環境時的勇氣哪里去了呢,我們肆意的屠殺野生動物的力量哪里去了呢,我們肆意揮霍環境資源的力量哪里去了呢,都消失了,逃命已經成了一種奢望。
朋友們,醒一醒吧,不要再自己給自己挖墳墓了,我們浪費的不是自愿,而是我們的生命啊,我們不能再對我們的環境那樣的無禮了,我們要學會對自然有一種親人的感覺,善待人善待己!
為了我們的未來,愛護環境,從一點一滴做起!
觀后感后天怎么寫篇6
電影結尾,山姆等到了前來營救他的父親杰克,紐約劫后余生的人們等到了營救他們的直升機。這是一個撫慰心靈的結尾,這樣的結尾讓心兒繃得緊緊的我長吁了一口氣。人類總是害怕災難,但是當災難真正來臨時誰也無法避免,因為災難是不為人所左右的,災難是沒有預見性的。影片中山姆得到了來自父親的承諾,父親沒有棄自己的兒子不顧。可是,如果有那么一天,我們能像山姆那樣慶幸嗎?我想答案肯定是“不會”,因為自然一直承受著人類給它的極大傷害。
電影《后天》講了美國科學家發現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即將造成一個冰川時期的到來,但是當人們對這一理論還將信將疑甚至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災難就發生了,而且就發生在“后天”。災難來得實在太快了,因為人們一直以為災難會在他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甚至是很晚很晚以后發生,可是很遺憾,就在后天。
紐約在一天之間變成了--,變成了冰天雪地。白雪覆蓋了一切:道路、白宮、城市……冰雪讓世界變成了白色,氣溫驟降讓在圖書館里的美國人不得不靠焚燒書籍來取暖,氣溫驟降讓美國國旗凍結在半空,讓直升機的螺旋槳和燃料都被凍住,讓摩天大樓的玻璃窗層層碎裂……這種景象我們前所未見。這場災難是人類自己造成的',而且并不能用人力來解決,此時的人類所能做的只是逃、逃、逃……
當災難來臨時,人與動物恢復了最原始的關系;當災難來臨時,人與人終于平等了,人們都希望自己是幸運兒;當災難來臨時,人的生命與人創造的文明成果產生了矛盾;當災難來臨時,親情、友情、愛情被殘酷地考驗著。此時的人類之間異常團結,人與人之間,甚至是目中無人的大國與小國之間。因為人類對這種災難的無能為力,因為人類逐年累月對環境的傷害一夜之間就降臨了。
觀后感后天怎么寫篇7
今天聽老師講了可持續發展,看了美國大片“后天”。感觸特別深。
影片描述的是人類末日,由環境污染使人類進入第二次冰河紀,在這種情況下表現出來的世人百態。主角氣候學家杰克營救兒子的那段情節讓我很感動,可能是看影片太少了,但的確值得人深思。
我覺得自己很自私,而且不夠堅強,是很不堅強。看問題也很片面。
首先,如果我遇到了影片中的情況,
第一種可能的結局就是——我被嚇死了,可能性50%,遇到突如其來的災難,我會很害怕,而且總往壞處想,很悲觀,反正怎么做都是死,干脆等死好了,而不是冷靜的分析主要矛盾,看清形勢,盡力求生;
第二種可能的結局是——我隨波逐流,跟著大多數人走,我愛隨大流,很多時候沒有自己的思想,總是覺得大家都這樣,那我也這樣好了,也許有時候這是對的,但沒有自己想本身就是很危險的。
第三種可能的結局是——我生存下來了,可能性為0。至少目前我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所以我需要正視這個問題。
其次,對于影片中的危難時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很感動。羅拉是個品學兼優的女孩,她為了自己的未來拼命的學習,參加競賽,競爭各種各樣的榮譽,但是被圍困在圖書館后,她發現自己沒有未來了......;森愛上了羅拉,所以他參加了競賽,在與羅拉一起被困后,表現出了巨大的勇氣,過人的智慧和冷靜。森說“我爸爸一定會來救我的,我相信!”正是這個堅定的信念使他頑強的度過難關,最后見到了來營救的父親;杰克答應了兒子去救他,于是歷經千辛萬苦,盡管種.種跡象表明兒子生還的機率為0,他仍然信守諾言,找到了最后一刻,終于相逢了!杰克的妻子在危難的時刻堅持留下來照看生病的小孩,不僅僅是母愛使她這么做,而是她原本就有一顆無私的心.....弗蘭克為了不拖累隊友自己割斷繩索,那位老年科學家平靜的面對死亡......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感動,讓我反思,如果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我會怎么樣?我會不會為了男友冒死去找藥品,我會的,因為我愛他;我會不會在朋友危急的時候挺身而出,我也會的!我會不會在危急的時候留下來照顧一個陌生的患絕癥的孩子?我不知道,所以我的愛是狹隘的,至少在現在,我覺得自己是很自私的那種,是一直以來的生活環境或者是別的一些原因造成了現在思想上的諸多毛病,也不是一時能改掉的',我討厭自己的這種小氣和自私!
如果不從思想上改造自己,讓積極向上,熱情無私的堅定信念充斥身心;如果不用知識武裝自己,讓自己至少具有生存的常識和本領,至少要有一顆有思想的腦袋!
今天就先寫到這里,我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因虛榮而說的不切實際的話,因狹隘的私心而做的不對的事情,真實地面對自己的生活,面對困難,想想...,沒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
好了,那就靜下心來,真實一點,坦誠一點,好好做自己的事情吧,好好學習,耐心思考。
觀后感后天怎么寫篇8
日本的大地震是預兆全世界將有一場災難嗎?這些令人無法預測的問題,在我的心中產生了一個大大的問號。災難離我們有多遠?相信有許多人,關心這個問題,包括我在內。瑪雅的預言難道真的要成真嗎……!
有一部家喻戶曉的災難影片——《后天》真實地反映出一場海嘯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全球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最后造成了無法阻擋的海嘯。這一場海嘯沒有什么預兆悄無聲息地來了。它的威力是那么的巨大,它就像全世界發瘋的野獸一起沖向了陸地。把無數人的生命掠走!只有兩天,世界就成了冰河世紀。為什么會造成這樣毀滅性的后果?毋庸置疑,貪心的人類,把地球破壞地無可救藥。砍樹、開車、不節約用電…………一些破壞行為,在人類的手中上演。災難來臨時人們不知所措,兇猛的海水瘋狂地吞噬著人們的生命!這個電影原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也就是明天之后的意思。看完這部電影后我也明白了,是想告訴大家災難就在不久的將來,那是因為貪婪的人們無情地傷害大自然。災難并不是遙不可及,而是隨時都可能發生的……
人類肆無忌憚地破壞地球和生態環境,使得我們地球母親臉上的“皺紋”每日劇增!她不再擁有往日的美麗!一次性筷子,難道就不能少用嗎?難道就不能少開車,多乘坐公共交通嗎?難道就不能……許多近在咫尺的環保行為,為什么有的人就是做不到呢?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是不是全世界都在進行環保活動宣傳呢?不是的,依然有人亂砍亂伐,依然有人使用一次性筷子,依然有人過著浪費的生活。如果災難來了你只會說:“大自然,怎么這樣無情!”不是的,只有做了對大自然不利的事情,大自然才會讓人們嘗嘗破壞生態平衡的苦果!大自然,也是迫不得已的。為什么不先檢討一下自己呢?人類就是這樣自私,為了一點小小的利益,就不想后果的'破壞環境!如果人類還是這樣無情、自私的話,不久的將來,或許明天、后天,災難終將會降臨在人類的頭上。不要再破壞我們的環境了!不要只顧著一時的利益了,是不是也要想想“后天”的災難呢?
災難離我們并不遠,就像電影名字《后天》一樣。如果人類積極去保護環境,災難就會離我們越來越遠!明天之后,我們這個地球又會變成什么樣子的呢?如果我們人人都能夠保護環境,相信地球母親會慢慢好起來的,讓我們一起期待吧!讓我們一起做到低碳生活,綠色出行!讓天更藍,水更輕,地球的皺紋慢慢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