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教師觀后感心得
寒假里,我看了《熱血教師》這部電影,為克拉克老師的教育信念所感動。
這是一個充滿愛心的老師。即使他知道自己任教的孩子大多是年級里的問題學生,但他從未因此放棄。為了讓孩子專注學習,他跟孩子打賭,如果全班認真聽講15秒他就喝下一盒巧克力奶;他讓孩子們教他學雙跳,如果成功了,那么孩子們要從他那里學點東西;莎美卡沒有完成作業,他就去家訪,發現孩子是因為“小保姆”耽誤了學習,他就幫孩子處理家事,找家長談心,以改善這樣的狀況。他愛學生,并努力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愛。他熱愛自己的教學事業,投入全部的熱情,他會編朗朗上口的說唱幫助孩子記憶美國的歷史;他會在生病期間錄四個小時的錄像,為了讓孩子不拉下課程……我想,他之所以能做到這一切,都是源于他的愛,因著對學生的愛、對教育事業的愛,他用積極的態度全心全意對待他的學生,永遠把他們放在第一位,永遠耐心教導——這是一個老師最基本卻又最難達到的境界。
這是一個因材施教的老師。問題學生胡里奧喜歡打賭,他就約他周六去咖啡館通過游戲教他數學;放學后在教室里為泰肖恩一直承受家庭暴力的補習功課,鼓勵羞澀的班得麗婭為自己的“醫生夢”努力……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克拉克針對每個孩子的不同情況,給這些孩子送去他們所需要的幫助,費盡心血尋找能提高孩子成績的教學方法,用自己的熱情融化他們心底的堅冰。這使得學生從心底深處接受了這位獨特的老師,喜歡上了這位獨特的老師。最終,這個曾被放棄的班級、這些被其他老師放棄的學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我想,這不是偶然的,而是因為克拉克老師通過自己的觀察采取了適當的方式、方法才創造了這樣的“奇跡”。可見,對學生因材施教是有效提高學生成績的途徑。
這是一個對自己的學生充滿信心的老師。他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可以改變的。即使學生自己也沒有足夠的自信的時候,他也是用積極的話語去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恢復自信,正確地認識自己。在臨近考試的時候,他說,只要他們盡力通過考試,就能知道在以后的生命中可以做到任何他們想做的事。可見,他是相信學生會創造“奇跡”,會通過考試的。試想,如果孩子總是在老師的批評指責中會有這樣的進步嗎?孩子的自信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于老師的,所以老師必須對自己的學生要充滿信心,要相信孩子的可塑性。唯有這樣的老師,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才能真正贏得學生的心。
縱觀整部影片,克拉克老師一直用自己的心在教學,用自己的一舉一動潛移默化地感染著學生。那么我呢,作為一個青年教師,我也在努力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好教師,但與克拉克老師相比,我做的還遠遠不夠:我會因為學生不認真聽課而著急生氣,卻找不到合適地好方法去改善這樣的狀況,只能笨拙地向家長告狀;我也會因為學生不認真完成作業而留學生補習,卻沒有像克拉克老師那樣去靜下心來了解一下學生不完成作業的原因……看完影片,我發現自己要學習的東西還那么多。我想,要成為一名好教師,就要像克拉克老師一樣,我的課堂不僅僅是在教室里,也可以在學校的任何一個角落、學生的家里、甚至可以是放學路上、公園里,要隨時隨地觀察學生的每一個細節,從細微處抓住教育學生的契機,表揚學生良好的表現,指出學生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果我們能細心發現,積極地鼓勵孩子,讓每個孩子能得到我們的真心贊美,那么學生的積極性一定會提高,如此學生一定會給我們帶來驚喜。“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只有走入學生的內心,才能感染學生,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讓他們樂于學習、善于學習。這是我看《熱血教師》這部影片的一點心得體會,我會努力向克拉克老師學習,向身邊的優秀老師學習,爭取做一名受學生喜愛的好老師。
熱血教師觀后感心得篇2
在網絡電影中看了中文字幕的美國片《熱血教師》,這部片子是根據美國克拉克教師的真實故事而編劇的,在網上了解到這部電影故事的背景發生在90年代。影片主要講克拉克為了追求個人價值,離開了出身的小鎮,來到了紐約哈林黑人區執教,美國黑人區充滿種族歧視、虐待、搶劫斗毆……各種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克拉克執教的是當時學校最亂的班級,學生大多是移民的子女,屬生活的底層,都有這樣那樣的不幸和無奈,在克拉克堅持不懈的努力之下,用勇氣智慧獲得了學生的信賴、尊重,使得這個看似不可救藥的班級成為了最好的班級。
看后影片,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平常遇到教育上的困境的時候,會想,做中國的老師真難,批評學生都不能理直氣壯,平時還要應付各種各樣的檢查,弄得暈頭轉向,似乎職業的幸福感離我們非常遙遠。看了《熱血教師》后,我被感動了。片中的主人公,讓我明白什么叫做對教育的熱愛執著,一往情深。看后我懷疑,美國怎么會不顧商業利益,拍出這么好的片子。這種片子不知在美國多人看嗎?
這部片子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學生之所以碰上了克拉克老師后,會發生那么大的變化,其中最重要的就老師想方設法地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有看過《優秀是教出來的》就更有體會了,這本書是克拉克的經典之作。
我們經常聽到也這樣說道,做學生工作的“原則”是“近一點、實一點、小一點”,這是很精辟的,但真正落實到教孩子如何做人上,卻顯得那么遠、那么地虛、那么地空,因為說得再小、再實,沒有去做都是虛的。而克拉克老師就是從小小的班規上,要求學生做到做好。對于郎當懶散慣的學生,克拉克老師要求他們要排隊去用餐,態度決絕,不做到就不能用餐,有學生插隊,他堅決不允許,正是他從生活的一個個細節入手,才將班風、學風扭轉回來。從影片中,可以學習到不少的教育技巧,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他的真心,也是讓學生感受他是如何遵守諾言,從而信任自己,他承諾,只要學生在課堂上認真傾聽,達到15秒鐘,他就喝下一瓶酸奶。學生為了看老師遵守諾言,竟然堅持了一節課不吵鬧。一節課下來,克拉克老師喝下一瓶又一瓶的酸奶,最終也贏得了學生的信賴。他非常愿意幫助學生排憂解難,而且主動暴露自己的弱點,如向學生學習跳繩,盡管學得笨拙,但他讓學生體會到教師是如何戰勝害怕的心理,去學習的過程。這都是令人難以忘懷。
這是一部“給力”的片子,最好能結合克拉克的《優秀是教出來的》一起看。
熱血教師觀后感心得篇3
《熱血教師》描述了那些被社會、學校、教師、同學甚至家人所放棄的孩子,在克拉克這位教師的教導下,從劣等生轉變成優等生的過程。這一部描述一個有熱情和耐心的教師的故事,對于教育人士很有啟發和教育意義。
一、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才能到達教育的目的。每個人從生下來,就注定有一張屬于自我的面孔,而這唯一的面容也注定每個人也就有了與眾不一樣的個性。并不是每個人都具有超人的智慧和本事,都是經過努力和學習得來的。在克拉克班級里的20幾個孩子,各具特色,都具有超越他人的本事,而未被發掘。克拉克在這個班級里也就是扮演了一個引導者的主角,把這些孩子的潛能激發出來,讓他們能創造奇跡,創造夢想,超越自我認為無法逾越的橫溝。但前期的溝通并不是那么順利,克拉克在這些孩子面前絞盡腦汁,想讓這些孩子能樹立自信,努力學習,可是方法卻不得當。在沒有辦法的情景下,用各種十分規的方式來教授,例如把美國歷史的重點編成RAP(說唱的形式)來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并用近似于自虐的方式,和學生打賭,以此來讓他們能專心聽課的方法。雖然在教育的方式和其他的教師有所區別,可是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沒有不好的學生僅有不好的教育
不拋棄、不放棄才能對學生施以深遠的影響。在教育這些孩子的同時,克拉克教師也很關心孩子們的生活和心理狀態。經常的家訪,學習的輔導,保護自我的學生不受到傷害,不論是肉體上的還是精神上的。這對于教育形式相對落伍的中國來說,是那些所謂的教師們很少能做到的,這點讓我覺得很受感動。克拉克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從他的學生那里學到了很多東西,例如那些孩子并不是沒有夢想和抱負,而是環境對他們起到了很壞的影響,而使孩子們放棄了本來屬于自我的夢想。在克拉克發現很多孩子的家庭或多或少的存在家庭暴力和父母對孩子的放棄的時候,他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幫孩子們化解煩惱和痛苦。讓他們明白,他們有人關心,有人不愿意放棄他們,有人對他們有很高的期望,讓他們樹立的自信。在不斷的學習交流中,克拉克也深刻的體會到孩子們的改變和提高。漸漸的班級氛圍變的很融洽,每個人都把對方當成自我的家人一樣信任和尊重,相互幫忙,相互理解。并在學習方面展現了自我的才能和潛力。
熱血教師觀后感心得篇4
當聽到老師說要我們寫什么《熱血教師》觀后感時,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這是什么呀,要怎么寫呀?”后來才知道哦!這原來是一部電影,名為《熱血教師》。一聽到“電影”兩個字我就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看了,因為我的最愛就是看電視、電影了,呵呵!很爛的愛好吧!切當今社會誰不喜歡看啊!所以下課回家后我就上網開始看這部電影了。
一開始我就抱著好奇心去看,結果當電影剛放映時,我一看是外國題材的電影,我的好奇心、興趣突然下降了,真是360度的大轉變。但是為了寫論文我還是堅持繼續看不過慢慢的我被劇情吸引了,俗話說女人就是善變,雖然我不是但(這時完全可以用這個次來形容)。最后在我的笑聲和感動中看完了這部電影。
后來為了更多的了解這位教師,我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羅恩·克拉克,出生在北卡羅來納州,大學畢業后周游列國,23歲開始在家鄉的一所鄉村學校任教,5年后來到紐約市哈萊姆區,取得巨大的教育成功。
對克拉克的最初印象總覺得他是一位幽默、風趣,有點神經質的老師。但看完整部電影后,我看到了這位外表普通的教師身上的光環,他開啟了孩子們對未來封閉的心,使他們不再懦弱,不再氣餒,不再“沉淪”,而是敢于在別人否定的眼光與評語中開始做夢,敢于冒險,去追逐自己人生中最渴望的東西。而在我教育教學中,恰恰缺少的就是這些,所以看了這部電影后對我的觸動很大,我一直在反思自己,電影中的情節如果換做是我的話,我會怎么做,帶著深深的思考欣賞著這部電影。其實我也是算是一名教師,雖然是一名小小的幼兒園老師。因從克拉克身上我看到了,身為教師自身要擁有優秀的素質和高貴的品格,更重要的是對待學生的態度:愛心、耐心、尊敬、信任,且對所有學生都一視同仁。這最后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在現實里幾乎很少看到,我想這也是電影中經常出現老師如何教育“壞”學生這一典型的一個原因吧。雖然我們班的孩子都是4~5歲的“幼兒”但是他們確實是非常的調皮,不過這也是他們現在年齡的體現和象征,可是有時候真是把你氣的哭笑不得。對待他們我總是大發雷霆,而不是像克拉克先生這樣有這么多的奇妙思想和獨特方法,我決定在以后的教育教學生活中我也嘗試一下克拉克先生的方法。雖然孩子的年齡段不一樣,但是我會從中找到感悟到適合怎樣教育幼兒的方法。
讓我對克拉克老師對佩服的就是這些地方:老師在管理常規的過程中,始終沒有一句對學生的侮辱、不耐煩、指責的字眼,而是始終用正面、鼓勵、引導性話語告訴學生,老師愛他們,大家是一個大家庭。因為老師的言行始終是流露出對學生的關愛和期待,老師是學生的榜樣,老師對學生的愛,學生感受到了,并給予回報。為了和學生拉近距離,老師和學生打賭,他向學生學雙跳,學生向他學知識。老師用自己開始的笨拙和后來的熟練,用自己學習過程中的艱難告訴學生,他們也會克服種種困難,取得成功的。
讓我最感動的就是這一幕:為了培養學生的信心,老師在教室中擺放一個大蛋糕,插上蠟燭,用自己跳崖的事例,告訴孩子,相信自己,相信老師。我想,如果學校里我們的班主任制定的班規能夠以為了他們能成為有用的人的愛心做基礎,并能詳細化,注重生活的點點滴滴,再配以耐心與堅持和正面的引導而不是一味的強制,我想我們的學生也一定能接受并遵守。
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種獨特的方式:巧妙生動地抓教學方法,克拉克老師想法設法用各種方法調動學生聽講的積極性、學習的熱情。為了吸引學生安靜認真地聽自己講課,他承諾,只要學生安靜地聽,每過15秒鐘,他就喝下一瓶酸奶。為了看老師出丑(嘔吐),也為了好奇,學生真的安靜地聽老師講課,當有人說話時,大家群起“噓”之。一節課下來按照30分鐘計算,老師喝掉了4_30=120瓶酸奶。難受嗎?當然難受,但是,老師讓學生看見了自己要他們學習知識的毅力和決心。為了讓學生記住美國的總統和歷史事件,老師自編了說唱,配上音樂,邊跳邊唱。當學生從驚奇、雀躍、參與中平靜下來之后,他們必定感受到了老師新穎的教學方法帶來的神奇變化,更感受到了老師為了讓他們學習好,所付出的努力。
讓我淚盈滿眶的是這里:當克拉克累倒以后依然沒有忘記學生,在自己家里讓朋友幫著把要講的知識錄下來給學生播放,學生此時也適應了這種學習方法,并逐漸隨著老師的熱情學習進步了許多。
老師最偉大的使命并不是聽命與領導,而是用自己的心去愛護、發現、尊重、理解自己的學生。克拉克的55條班規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并沒有按部就班地去工作,而是用自己的頭腦在思考教育,思考自己的每一個學生。當我站在講臺前的時候,所有的教育經驗其實都僅僅是參考,唯一的真理只有自己才能夠發現。
《熱血教師》描寫了那些被社會、學校、老師、同學甚至家人所放棄的孩子,在克拉克這位老師的教導下,從劣等生轉變成優等生的過程。這一部描寫一個有熱情和耐心的老師的故事,對于教育人士很有啟發和教育意義。
所以我會把《熱血教師》這部電影推薦給我的老師們看。當然我更想告訴全天下的老師如果你們真的都能像克拉克這樣細心、耐心的對待學生,那么估計天底下你們所謂的好學生就遠遠的要比現在多的多。
熱血教師觀后感心得篇5
今日我懷著學習的心態看完了電影《熱血教師》,我的心為之震撼。
電影中的主人公克拉克先生本是一位教育業績連續四年獲得第一的事業有成的教師,可他卻為了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毅然在慶功會上辭去了工作,來到紐約,開始了他的新生活。但這次,他應對的學生卻和以往不一樣,這是一群來自社會底層、無拘無束、自由散漫的學生們,他們在教室里賭博打架跳舞化妝,公然向新教師挑釁,將教師獨自粉刷一新的教室弄得一團糟,課上坐在桌子上聊天,完全無視教師的存在,從不遵守學校的紀律……應對這樣的學生試想如果是我,我可能會無可奈何,不明白該如何幫忙這些孩子。而克拉克教師卻懷著一顆熱忱的心與獨特的教學方法,用獨特的眼睛,看到了一群天真孩子完美的未來,用寬容的心開啟了孩子們對未來封閉的心,使他們不再懦弱,不再氣餒,不再“沉淪”,而是敢于在別人否定的眼光與評語中開始做夢,敢于冒險,去追逐自我人生中最渴望的東西。是克拉克教師讓我相信教師是一個能夠把人的創造力、想象力和全部能量、智慧發揮到極限的、永遠沒有止境的事業。讓我更加堅定了要做好一名優秀教師的夢想。
細細觀看該影片,反復思索著克拉克教師是如何來改變這些孩子的。
1、首先他用耐心與堅韌將自我制定的班規一條一條地滲透給學生,異常精彩的是克拉克教師用特殊的辦法聯合食堂工作人員讓這些頑皮的孩子乖乖的實行了第4條班規:吃飯時要排隊,不能插隊。
2、他用他的愛心與智慧,甚至不惜傷害自我,用獨特的教學方式感染了學生:為了吸引學生安靜認真地聽自我講課,他承諾,只要學生安靜地聽,每過15秒鐘,他就喝下一瓶酸奶。為了看教師出丑(嘔吐),也為了好奇,學生真的安靜地聽教師講課,當有人說話時,大家群起“噓”之。一節課下來按照30分鐘計算,教師喝掉了40=120瓶酸奶。難受嗎當然難受,可是,教師讓學生看見了自我要他們學習知識的毅力和決心。為了讓學生記住美國的總統和歷史事件,教師自編了說唱,配上音樂,邊跳邊唱。當學生從驚奇、雀躍、參與中平靜下來之后,他們必定感受到了教師新穎的教學方法帶來的神奇變化,更感受到了教師為了讓他們學習好,所付出的努力。這個教師在他們心目中也是有魅力的教師。
3、為了融入學生,他向學生學跳繩,學生跟他學知識,這在普通人看來似乎有些不可想象,可是我覺得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教師就應當和孩子像朋友一樣平等相處。
最終,在克拉克先生的教育下,這群孩子的成績獲得了全校的第一名,每一位學生都得到自我的特長獎,剛開始最叛逆的女學生兩門學科都是全市第一。
回過頭來看克拉克教師,他是一個凡人,所以他也會對著孩子生氣‘可是他又不是一個凡人,他心里有大愛有圣心,他當教師,源于對學生的愛;他遇到問題、處理問題,基于對學生的愛;他堅信,學生都是好的;他堅持自我制定的班規,堅定自我的目標。他是一個意志堅定的人,他是一個用心良苦的人,他是一個刻苦鉆研的人,他是一個熱愛學生熱愛教育熱愛生活的人。他是我敬佩的人。
再反思自我的教育,平常缺少了對學生的寬容、缺少了一些特殊的教育方式。缺少了和學生打成一片的狀態。可是我相信經過不斷地努力我也會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熱血教師觀后感心得篇6
《熱血教師》描述了那些被社會、學校、教師、同學甚至家人所放棄的孩子,在克拉克這位教師的教導下,從劣等生轉變成優等生的過程。看了這部電影讓我的感觸很深,尤其是我這位剛踏上教育工作崗位的新手來說真是受益匪淺。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一生下來就具備了他獨有的特點,并不是每個人都具有超人的智慧和本事,都是經過努力和學習得來的。在克拉克班級里的20幾個孩子,各具特色,都具有超越他人的本事,而未被發掘。所以作為教師就必須具有長遠的、智慧的眼光來看待學生,要善于挖掘學生的潛能,暫時的落后也并不能代表他的未來,教師首先不能把學生看死了,每個學生都應當是最優秀的,都各具所長。克拉克在這個班級里扮演的是一個引導者的主角,每一位教師都是引導者,克拉克他為了引導學生付出了他全部的心血,他在這些孩子面前絞盡腦汁,想讓這些孩子能樹立自信,努力學習,可是方法卻不得當。
在沒有辦法的情景下,用各種十分規的方式來教授,例如把美國歷史的重點編成RAP(說唱的形式)來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并用近似于自虐的方式,和學生打賭,以此來讓他們能專心聽課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教師用真心去付出了,孩子們肯定能感受到那一份愛,即使是再調皮的學生,因為僅有用一顆真心才能去感化另一顆真心!
要不拋棄,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的背后都是一個家庭的期望,即使再差的學生對于他的家庭就是全部,放棄一個孩子就相當于給一個家庭制造了一個杯具,對于社會來說更是猶如一顆定時炸彈。克拉克教師就十分關心孩子們的生活和心理狀態,在細節處博得孩子的心,更用心來保護每一位學生不論是肉體上的還是精神上的。他經常家訪,輔導學生的學習,在克拉克發現很多孩子的家庭或多或少的存在家庭暴力和父母對孩子的放棄的時候,他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幫孩子們化解煩惱和痛苦。讓他們明白,他們有人關心,有人不愿意放棄他們,有人對他們有很高的期望,讓他們樹立自信。
用我們的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樹立信心,都能插上夢想的翅膀實現自我的價值,都能擁有屬于自我的那一片天空!
總之,看了這部電影讓我在教育這條路上更具有信心,也更充滿力量,就像克拉克說的:“對我來說,教書就是制造驚喜,就是制造令孩子難忘的經歷。”只要我們付出所有,我們的學生也必須會帶給我們驚喜。
熱血教師觀后感心得篇7
當聽到老師說要我們寫什么《熱血教師》觀后感時,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這是什么呀,要怎么寫呀?”后來才知道哦!這原來是一部電影,名為《熱血教師》。一聽到“電影”兩個字我就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看了,因為我的最愛就是看電視、電影了,呵呵!很爛的愛好吧!切當今社會誰不喜歡看啊!所以下課回家后我就上網開始看這部電影了。
一開始我就抱著好奇心去看,結果當電影剛放映時,我一看是外國題材的電影,我的好奇心、興趣突然下降了,真是360度的大轉變。但是為了寫論文我還是堅持繼續看不過慢慢的我被劇情吸引了,俗話說女人就是善變,雖然我不是但(這時完全可以用這個次來形容)。最后在我的笑聲和感動中看完了這部電影。
后來為了更多的了解這位教師,我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羅恩·克拉克,出生在北卡羅來納州,大學畢業后周游列國,23歲開始在家鄉的一所鄉村學校任教,5年后來到紐約市哈萊姆區,取得巨大的教育成功。
對克拉克的最初印象總覺得他是一位幽默、風趣,有點神經質的老師。但看完整部電影后,我看到了這位外表普通的教師身上的光環,他開啟了孩子們對未來封閉的心,使他們不再懦弱,不再氣餒,不再“沉淪”,而是敢于在別人否定的眼光與評語中開始做夢,敢于冒險,去追逐自己人生中最渴望的東西。而在我教育教學中,恰恰缺少的就是這些,所以看了這部電影后對我的觸動很大,我一直在反思自己,電影中的情節如果換做是我的話,我會怎么做,帶著深深的思考欣賞著這部電影。
其實我也是算是一名教師,雖然是一名小小的幼兒園老師。因從克拉克身上我看到了,身為教師自身要擁有優秀的素質和高貴的品格,更重要的是對待學生的態度:愛心、耐心、尊敬、信任,且對所有學生都一視同仁。這最后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在現實里幾乎很少看到,我想這也是電影中經常出現老師如何教育“壞”學生這一典型的一個原因吧。雖然我們班的孩子都是4~5歲的“幼兒”但是他們確實是非常的調皮,不過這也是他們現在年齡的體現和象征,可是有時候真是把你氣的哭笑不得。對待他們我總是大發雷霆,而不是像克拉克先生這樣有這么多的奇妙思想和獨特方法,我決定在以后的教育教學生活中我也嘗試一下克拉克先生的方法。雖然孩子的年齡段不一樣,但是我會從中找到感悟到適合怎樣教育幼兒的方法。
讓我對克拉克老師對佩服的就是這些地方:老師在管理常規的過程中,始終沒有一句對學生的侮辱、不耐煩、指責的字眼,而是始終用正面、鼓勵、引導性話語告訴學生,老師愛他們,大家是一個大家庭。因為老師的言行始終是流露出對學生的關愛和期待,老師是學生的榜樣,老師對學生的愛,學生感受到了,并給予回報。為了和學生拉近距離,老師和學生打賭,他向學生學雙跳,學生向他學知識。老師用自己開始的笨拙和后來的熟練,用自己學習過程中的艱難告訴學生,他們也會克服種種困難,取得成功的。
讓我最感動的就是這一幕:為了培養學生的信心,老師在教室中擺放一個大蛋糕,插上蠟燭,用自己跳崖的事例,告訴孩子,相信自己,相信老師。我想,如果學校里我們的班主任制定的班規能夠以為了他們能成為有用的人的愛心做基礎,并能詳細化,注重生活的點點滴滴,再配以耐心與堅持和正面的引導而不是一味的強制,我想我們的學生也一定能接受并遵守。
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種獨特的方式:巧妙生動地抓教學方法,克拉克老師想法設法用各種方法調動學生聽講的積極性、學習的熱情。為了吸引學生安靜認真地聽自己講課,他承諾,只要學生安靜地聽,每過15秒鐘,他就喝下一瓶酸奶。為了看老師出丑(嘔吐),也為了好奇,學生真的安靜地聽老師講課,當有人說話時,大家群起“噓”之。一節課下來按照30分鐘計算,老師喝掉了4_30=120瓶酸奶。難受嗎?當然難受,但是,老師讓學生看見了自己要他們學習知識的毅力和決心。為了讓學生記住美國的總統和歷史事件,老師自編了說唱,配上音樂,邊跳邊唱。當學生從驚奇、雀躍、參與中平靜下來之后,他們必定感受到了老師新穎的教學方法帶來的神奇變化,更感受到了老師為了讓他們學習好,所付出的努力。
讓我淚盈滿眶的是這里:當克拉克累倒以后依然沒有忘記學生,在自己家里讓朋友幫著把要講的知識錄下來給學生播放,學生此時也適應了這種學習方法,并逐漸隨著老師的熱情學習進步了許多。
老師最偉大的使命并不是聽命與領導,而是用自己的心去愛護、發現、尊重、理解自己的學生。克拉克的55條班規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并沒有按部就班地去工作,而是用自己的頭腦在思考教育,思考自己的每一個學生。當我站在講臺前的時候,所有的教育經驗其實都僅僅是參考,唯一的真理只有自己才能夠發現。
《熱血教師》描寫了那些被社會、學校、老師、同學甚至家人所放棄的孩子,在克拉克這位老師的教導下,從劣等生轉變成優等生的過程。這一部描寫一個有熱情和耐心的老師的故事,對于教育人士很有啟發和教育意義。
所以我會把《熱血教師》這部電影推薦給我的老師們看。當然我更想告訴全天下的老師如果你們真的都能像克拉克這樣細心、耐心的對待學生,那么估計天底下你們所謂的好學生就遠遠的要比現在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