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門的世界觀后感450字
實話,我一開始還真沒怎樣看懂,還以為是紀錄片,實在是領悟本事不行啊。
其實從電影標題中就應當能推斷出一些東西了,既然敢說是某某某的世界,那要么是為一個人單獨安排一個外在世界,要么就描述一個人的內心世界,這部電影開頭看起來并不像描述一個人內心世界強大的,那答案顯而易見了,當然,楚門的內心世界在影片中肯定是涉及到的,沒有對他內心世界的展現,楚門就不會發現自我被困在那個人造的世界,更不會走出那個世界。
劇情應當不復雜,但這種題材或者說是這個故事卻給人一種極其新鮮的感覺,就好像是真的發生過一樣,這也是我一開始以為是紀錄片的原因。如果一個人在一個封閉的而周圍全都是預先安排好的演員中活上30年,讓全世界觀眾每一天24小時看這個人的一切生活,如果不出意外甚至能從出生一向看到死亡,那是一種什么情形呢我明白雖然并沒有多少人愿意當楚門,但卻有不少人期望有人能記錄下自我的一生,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享有這種所謂的特權的。
我想如果沒有楚門對真相的苦苦追尋,那這部電影的魅力肯定會大打折扣,淪陷到一出不折不扣的真人秀。楚門的這種執著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去斐濟找自我心愛的女人,而正是這一原因導致他發現了自我世界的秘密,最終走了出來,離開了楚門的世界,走向了更大的人類世界。
在楚門走出門的那一刻,除了導演和劇組人員外,所有人都在為楚門歡呼喝彩,很顯然他們是支持楚門這樣做的,他們期望看到的是活在他們周圍的楚門,楚門那走出門的一小步就好像人類在月球上邁出的一小步,從此楚門有了一片嶄新的天地。
當然,從這部影片中還能看到很多東西,例如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演員,雖然不像楚門的世界中的演員聽從導演的統一調度,但每個人都是有自我的主角的。還有一點就是,楚門的世界只是人類世界的縮小版罷了,放大來看,其實我們人類也像楚門一樣活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不明白有沒有更高智慧的生物在對我們進行全天24小時的錄像,想起了《黑衣人》中的場景,地球在外星人看來只是一個彈珠罷了,外面的世界,大千世界其實永遠都沒有盡頭,沒有什么天涯和海角。
楚門的世界觀后感450字篇2
你有想過嗎?你的一舉一動都被監視著,大到國家機密,小到雞毛蒜皮。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20年前的一部類似真人秀的電影就反映了這種猜想。這部電影的名字絕對令你如雷貫耳——《楚門的世界》。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個叫楚門的人,他的日常生活,一舉一動都無時無刻地不在全世界直播著,但楚門對于這件事毫不知情。終于有一天,楚門發現了蹊蹺并決心逃離那里。但心狠手辣的導演不想讓自己的“搖錢樹”逃走,于是就想方設法地阻撓他,楚門可謂是經歷了一波三折。楚門一直對一見鐘情,兩情相悅的施維婭念念不忘,這促使他克服苦難,打開了通向真實世界的大門。
這部電影深深地撼動了我的心,劇情可謂是跌宕起伏,驚心動魄啊!尤其是楚門發現蹊蹺,將計就計,騙過導演時,真的讓人不得不為他的聰明、勇敢而鼓掌。
整個故事順水推舟,把一個個人物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楚門,聰明機智,沉著冷靜;導演,心狠手辣,喪心病狂;妻子,漏洞百出;施維婭,雖然是群演,但她十分真誠。
導演是本片的第二個主要人物,有著很強的控制欲,總想利用這巨大的影棚來控制楚門,但他千算萬算,也不會算到楚門竟然會喜歡上一個群演!兩人一見鐘情,正因為這樣,施維婭才不忍心將楚門蒙在鼓里,于是將一切都告訴了他。知道真相后的楚門愈發想要逃出這個世界。從這里,我們又一次感受到了導演的狠心與施維婭的真誠。
開頭的那一盞燈(其實就是為后文作鋪墊),讓人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我覺得這盞燈其實是照亮了楚門心中的黑暗。在人生漫長的道路上也是這樣,只有放手一搏,才有可能成功。
楚門的世界觀后感450字篇3
前段時間我看了由喜劇大王金·凱瑞主演的電影《楚門的世界》,看完后我不禁對主人公楚門的遭遇產生了深深的同情,同時也對我自我生存的這個世界的現狀陷入了思考。
劇中的主人公楚門看似是一個正常的美國公民,他每一天的行為與他人無異。可是,總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事發生在他身上。比如:他曾看到在他小時候就溺死的父親,他的女朋友莫名其妙的失蹤。最終有一天他發現似乎總有人在監視他,于是他開始刻意的躲避。之后,他悲哀的發現他生活的小鎮只是一個攝影棚,他從小到大的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現場直播,他從出生起就生活在這個攝影棚里,他的父母,朋友包括這個小鎮的所有居民都是演員。最終,他最終沖出了這個殘酷可怕的“世界”。
這個電影本是要反映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可是由于金·凱瑞的出色演出,讓觀眾在觀看時笑著流淚。他表演出的楚門可愛趣味,與他所生活的殘酷的“世界”產生比較,使得觀眾從中看出了強烈的反差,使得本片的效果又提升了一個檔次。
看完這部拍自年的影片后,我覺的本片所反映的社會現狀真的是很現實的。現如今的社會到處都充斥著攝像頭、監視器,再加上互聯網的蓬勃發展,人們早已無保密可言了。就比如人肉搜索,雖然大多都是由于網民對當事人的不滿、憤怒造成的,可是這其實已經嚴重的侵犯了他人的保密了。這種現狀很讓人擔憂。沒有人愿意活在眾人的監視之下,每個人都是需要自我的小空間的,在那里他能夠遠離現實世界的喧囂,趨于平靜。
所以,隨著社會的現代化程度越高,我們失去的東西就越多。怎樣才能在這樣一個世界不迷失,這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楚門的世界觀后感450字篇4
今日向大家介紹一部電影,名叫《楚門的世界》。顧名思義,這部電影描繪的就是一個以“楚門”為中心的“世界”。
“楚門”,一個普通的年輕人,在一次事件發現了自我生活的世界是虛假的,小鎮上的一切都是人演出來的。開始藯是想要逃離這個“完美”的世界,幾經波折,楚門最終克服了領導成為,從這個世界逃離了出去。
除“楚門”外,整部電影最受爭議性的人物就是《楚門的世界》的導演基斯督。基斯督,這個在幕后控制楚門一生的人,在影中得到了前任演員(楚門的初戀女友)的痛斥,在影外更是得到觀眾的無數差評。
但仔細想想,基斯叔其實人并不壞,他除了為了真人秀而欺騙楚門外,并沒有做出其他的傷害楚門的事情。
說實話,基斯督是那般地接近為人父母。不是嗎,他在“暗處”默默地陪伴著楚門,看著他出生,看著他學會走路,看著他入學,看著他走入婚姻的殿堂······能夠說是他見證了楚門的一生,這完美地貼合了一個為人父母的形象。
更何況他給楚門的愛并不少于其它父母。從楚門剛出生,基斯督就為他創造了一個世界---桃源鎮。在桃源鎮,那里沒有爾虞我詐,沒有勾心斗角,沒有欺騙,沒有利用,正如其名,宛若世外桃源。不僅僅如此,基斯督更是為了楚門砝碼就了一幅完美的人生藍圖,如果不出意外,楚門的人生將一帆風順:事業成功,家庭圓滿。
盡客他為楚門付出了這么多,可他仍不是一位成功的父母。他犯了一個許多父母都會犯的錯誤:干涉得太多!
何曾不是這樣。自我的朋友,另一半、家人和人生道路都是他人(基斯督)已經物色好了的,自我只需順著走下去即可。當楚門發現這個驚天大欺騙,極期憤都是毫不奇怪。當你發現你自我原先只是一枚棋子,被別人掌控在手中,你難道不會為自我被糟蹋的一生感可悲嗎?
不僅僅是在電影里,在現實生活中,父母這個主角,往往是傷害我們最深。從何得來,大部分父母都喜歡像基斯督一樣為我們規劃事情,為我們安排人生,選擇職業,什么醫生啊,教師啊,律師啊····等等。都是父母腦海里子女的夢想工作。可他們沒有想過我們要什么,想成為什么。不顧我們的想法,就將他們的愿望壓在自我的子女身上,增加他們身上的負擔。更為可怕的是我們身為子女這個主角,從傳統禮儀上來講,是不能違逆父母的,何況他們的想法是為你好。這時候,深沉的愛就成了利劍,一把把插在身上,無法拔下。
這時候,擁有孝心的我們為了自我的夢想也需要叛逆一回。記住,別被愛傷害。
楚門的世界觀后感450字篇5
第一次聽到這個電影的名字是聽朋友的推薦,因此在看電影之前腦子里想的還是他的滿口吹噓之語,直到看了之后才知道確實名副其實。
首先先談一下這部片子吧-《楚門的世界》是派拉蒙影業公司于1998年出品的一部電影。由彼得·威爾導演執導,金·凱瑞、勞拉·琳妮、艾德·哈里斯等聯袂主演。該片于1998年6月1日在美國上映。影片講述的楚門是一檔熱門肥皂劇的主人公,他身邊所有的親人和朋友都是演員,但他本人對此一無所知。最終楚門不惜一切代價走出了這個虛假的世界。該片獲得了第71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金·凱瑞憑借此片獲得了第56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演員獎。
接著看一下這部影片的人物,導演彼得·威爾并不是科班出身,但同樣留下了許多經典的影視作品。作為一個世界級的澳洲導演,他的作品風格并不是以奇幻莫測,標新立異著稱;而是更重視人類的內心與影片的精神內核。《楚門的世界》是一個典型,也為他拿下了許多桂冠。接著說到演員,艾德·哈里斯作為老戲骨,演技依舊到位,感情一直在線,自不必多說。倒是金·凱瑞令我刮目相看,眾所周知,金·凱瑞一直以浮夸的演技,天馬行空的思路著稱,比如其代表作《變相怪杰》,但是在這部作品里,他卻反常的“正經”,無論是臺詞還是演技都很能把人帶入進劇情,讓你如同劇中的觀眾一樣,不自覺地為他難過,為他捏汗。待我仔細看影片賞析時,聽到樓主說:“這是金·凱瑞這輩子表先最正經的電影了”,不禁會心一笑。
最重要的部分-影片的細節梳理與人物刻畫。這部電影在一開始其實給了很多暗示,第一次看會讓人摸不到頭腦,比如最開始的對導演的訪談,我先入為主的以為他是老年的楚門,類似《兄弟連》這類,其實不然。然后,影片在對楚門生活描繪時,也多次用到了“鏡頭”;以及每當楚門遇到困難時,總有人幫助他,這種戲劇化情節。還有就是對楚門父親最后結果的模糊不清;這都是作者對楚門生活世界的暗示。在楚門第一次懷疑自己生活的地方是虛假的世界之后,有一段劇情很好,就是他載著他的“妻子”在公園打轉,其實很好的刻畫了當時楚門內心的彷徨、不安與憤怒。這段也是最體現金·凱瑞演技的時刻。整部電影其實主要刻畫了兩個人的形象,一是導演冷漠、自以為是、嚴格的形象,其次便是楚門對熱愛生活,尊重生命,熱情的形象。這兩個形象反差很大又相互襯托,也是導演對人物刻畫的獨到之處。
最后談一下我的看法吧。劇中,楚門每天都會和鄰居打招呼、上班、買報紙,難過時與朋友傾訴,作為中產階級雖然承受著生活的壓力但是從未放棄去斐濟的夢想。而反觀導演,他每天生活在監視臺,壓抑而沒有生氣,每天為了收視率而操勞,雖然功成名就,但是生活失去了熱情,更談不上夢想。然而就是這樣,諷刺的是,楚門的世界是虛假的,而導演的世界卻是真實的。自以為是小人物的楚門,卻被從小就被70億人關注著,而這也意味著巨大的名譽與財富,在得知這樣巨大的反差之后,楚門依舊抱著失去生命的代價想回到真實的世界。其實楚門真正難能可貴的是對生命對自由的熱愛與向往,試問誰在得知自己的世界是虛假的還能保持淡定,冷靜在真假之間做出抉擇。
最后送上電影的經典臺詞,“如果再也不能見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楚門的世界觀后感450字篇6
透過這部片子我喜歡上了金·凱瑞題材很獨特影片反映了人類的期望和焦慮,同時也因觸及到當今最敏感的社會問題而備受矚目。門是個普通人,普通得就像生活在我們身邊。他有許多的欲望,又很容易滿足。因此,他有時欣喜若狂,有時如喪考妣,大多的時候則彷徨郁悶,不知所措。這時,天才的導演又有了用武之地,他不斷地制造新的刺激,使他的長劇變得波瀾起伏,吊人胃口。他在楚門快樂的時候便給他制造些麻煩,在其沮喪的時候,則不失時機地給其開啟一線生機。他讓金發女郎如言情小說般突然出此刻楚門的視線中,開啟他愛欲的閥門,又讓她突然離去,使其心靈墜入無底的深淵;他讓楚門從未謀面的“已故父親”突然現身,夸張滑稽的相認場面令其熱淚盈眶,同時也賺取了電視觀眾的熱淚;他又讓楚門的知心朋友在其情緒惡劣的時候去關懷他、開導他,令其感受到這“荒漠中的甘泉”而重生信心,雖然那位朋友只是一個演員,而且正背著大段臺詞。
很佩服電影中那位才華橫溢、不可一世的天才導演,他讓人想到了上帝,同時看到那個軟弱、疲憊、徨惑的楚門被一次次的虛偽所玩弄,還是對生活和前途充滿了樂觀時,我的內心就一陣陣地酸楚,我不忍應對——不忍應對一個真實的“我們”!
電影的末尾,楚門是覺悟了的,他對著攝影機,真的向“上帝”罷演了。天才的導演恐慌了,他將失去觀眾,他竭力挽留楚門,告訴他離開了導演控制的世界是很危險的,但楚門還是走出了那扇門,走向那個黑漆漆的未知世界,他說不管那個世界中等待他的是什么,他都不在乎。佛家有“頓悟”一說,并說人的本性自足圓滿,是人世的塵埃覆蓋了它,使它迷失。看來楚門是頓悟了,他要找回那個失去的自我,那個自足圓滿、自由自在的本性。
楚門的世界觀后感450字篇7
電影《楚門的世界》是個虛構的故事,楚門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他是一個電視長劇的主角,卻不明白自我的演員身份。電視劇的導演是個超級天才,他讓楚門從剛出生起就在他的鏡頭前長大,竟讓他蒙在鼓里近30年,在這么多年的時間里,這個電視直播節目全天24小時滾動播出,從不間斷。這個天才導演制造了整個“楚門的世界”,他派出了許多演員去充當楚門的母親、朋友、同學、同事、初戀的情人、失而復得的父親、缺乏共同語言的妻子……他的攝影棚是個龐大的空間,他讓楚門每一天生活在這個虛擬的空間中,一切都是制造出來的,包括空氣、大海、城市、打雷和下雨……
楚門是個普通人,普通得就像生活在我們身邊。他有許多的欲望,又很容易滿足。所以,他有時欣喜若狂,有時如喪考妣,大多的時候則彷徨郁悶,不知所措。這時,天才的導演又有了用武之地,他不斷地制造新的刺激,使他的長劇變得波瀾起伏,吊人胃口。他在楚門歡樂的時候便給他制造些麻煩,在其沮喪的時候,則不失時機地給其開啟一線生機。他讓金發女郎如言情小說般突然出此刻楚門的視線中,開啟他愛欲的閥門,又讓她突然離去,使其心靈墜入無底的深淵;他讓楚門從未謀面的“已故父親”突然現身,夸張滑稽的相認場面令其熱淚盈眶,同時也賺取了電視觀眾的熱淚;他又讓楚門的知心朋友在其情緒惡劣的時候去關懷他、開導他,令其感受到這“荒漠中的甘泉”而重生信心,雖然那位朋友只是一個演員,并且正背著大段臺詞……
很佩服電影中那位才華橫溢、不可一世的天才導演,他讓人想到了上帝,同時看到那個軟弱、疲憊、徨惑的楚門被一次次的虛偽所玩弄,還是對生活和前途充滿了樂觀時,我的內心就一陣陣地酸楚,我不忍應對――不忍應對一個真實的“我們”!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哲人如此感嘆,但人生舞臺上的演員――我們,是不是時刻都有一種演戲的自覺呢?還是在上帝的欺瞞和安排下,忘我地做著無意義的事呢?歡樂,不
足以使我們熱愛這個世界;挫折,不足以使我們拋棄這個世界。上帝就像那個天才的導演一樣,掌握著很好的度,他明白該在何時給我們當頭一棒,何時又給我們燒起暖暖的火爐,他使我們在痛苦中堅持期望,在期望中忍受痛苦,因為痛苦制造著劇情的波瀾,也制造著收視率,期望則是賞給我們的出場費,使我們不至于中途罷演。
電影的末尾,楚門是覺悟了的,他對著攝影機,真的向“上帝”罷演了。天才的導演恐慌了,他將失去觀眾,他竭力挽留楚門,告訴他離開了導演控制的世界是很危險的,但楚門還是走出了那扇門,走向那個黑漆漆的未知世界,他說不管那個世界中等待他的是什么,他都不在乎。佛家有“頓悟”一說,并說人的本性自足圓滿,是人世的塵埃覆蓋了它,使它迷失。看來楚門是頓悟了,他要找回那個失去的自我,那個自足圓滿、自由自在的本性。
《金剛經》語:“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戲裝遲早要褪去,布景也遲早要撤下,演戲的時候則生龍活虎地演一場,只是別忘了過過看戲的癮,隨時讓另一個“我”――本我,走下舞臺,在觀眾席上,呷一口茶,看看戲臺上的“我”和“他們”,鼓幾下掌,流幾滴淚,明白了這一點,便接近頓悟了。其實,我們跨不跨出那扇門又有什么關系?因為我們的心靈已經跨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