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島余生觀后感1500字
寫觀后感可以提高人們的藝術素養和人文素養,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和欣賞藝術作品。寫好荒島余生觀后感1500字不是那么簡單,下面給大家分享荒島余生觀后感1500字,供大家參考。
荒島余生觀后感1500字篇1
《荒島余生》看了三遍,就我這水平,不管什么電影不看三遍,寫不出啥觀后感來。我這些淺見,僅供看過此片的人分享。
怪不得一開始會給那個十字路口還有莊園里的翅膀來個鏡頭,后來方知它們都影響著察克在不同境遇下會做出什么樣的人生決定。
彼得森太太:“好,星期四見”。是又見面了,不過是四年以后!
未見察克其人,先聞其聲,從一句“時間無情的支配著我們”開始讓我們逐漸認識到了他是一位聯邦快遞人員,因工作關系,一天到晚飛來飛去,接收郵件,分類郵件,送遞郵件,督導員工,種.種這些事情讓他必須和時間打交道,跟時間賽跑。“在那令人心驚,無情的監工試圖令我們失業之前,我們只有這么多時間.......”這是一句多么明確而有力的催
人努力工作的話。他是一位挺棒的工作者。
雖然工作緊張繁重,不過察克有信心和能力來有條理的很好完成它。同時他在其他生活上就沒有了太多的時間,以至于和未婚妻凱莉見面,約會都推到不能再推的地步。甚至對凱利準備的除夕禮物都沒有辦法等到那天給她。我猜那可能是求婚戒指,凱莉也應該是這樣猜的吧,不然在她看到這份禮物時怎么會帶有那么興奮的表情說:“我好緊張”。盡管察克很忙,但他懂得關心朋友,當得知朋友史丹的愛人瑪麗患病時察克就熱情的說“我聽說在亞特蘭大有個醫生.......我去找電話號碼”。察克也從未忘記給自己的未婚妻凱莉送去更多關懷,圣誕節為她精心準備的三樣禮物就足可見證:金邊筆記本——凱莉可以在上面寫上自己的化學論文;傳呼機——不管他們身在何方,距離多遠,都可以讓彼此聽到對方的聲音;毛巾——用凱莉的話說,當我洗臉的時候就會想起你。那么凱莉也是深愛著察克的,當察克看到凱莉送給他的圣誕禮物時說:“我喜歡這包裝紙......我喜歡這盒子”,對于在聯邦快遞工作的人員來說,值得他夸獎的包裝只有兩種解釋,要么愛屋及烏,只要凱立送的禮物就連包裝也會感到漂亮,要么就是確實很精美,看得出凱莉的愛之用心。再看里面是什么,一顆懷表,爺爺留下的懷表,鑲上察克最喜歡的凱莉照片,以后察克再飛來飛去的時候,一邊懷揣著懷表,一邊懷揣著凱莉真摯的愛。“我讓它保持在孟菲斯時間上——凱莉時間”。不用多解釋,誰都能感受到他們這份愛的別致,愛的愜意!
察克就是生活在這么一個緊張而又充實,忙碌而又快樂,愛其所愛的人而又被人愛著的世界里,他熱情的投入工作中,又欣喜的期待與凱莉完婚的美好明天。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這句話不得不老被人說起,事實就是這么個樣。或許你對自己的人生寄望并不很高,或許你并沒有抱怨自己的.生活有哪里的不幸,或許你只想著每天有活干,有東西吃,平平安安就別無所求了,可是不是,命運不因你的要求有多小就會給你的挫折少。在沒有多余征兆的情況下,察克所乘飛機失事,深夜里,南太平洋上,機上所有人員命在旦夕......!“意外”也是人生中的一部分,當它來臨時,躲也躲不掉。呵呵,去埋怨誰嗎,沒用。有人說“上帝在向你關閉所有門的時候不忘給你留下一扇窗”,飛機沉海后,被水壓沖破的倉頂是不是上帝留給察克的一扇窗呢,如果是,那么其他機組人員的那扇窗在哪里?好了,我在此暫停對命運公平的議論,察克要接受的事實就是只有他活下來了,而且要面對獨自一個人不知終期的孤島求生。
在沙灘上寫求救信號,試圖劃水離開,期盼哪艏順過的航船突然出現,慢慢的察克失望了。每日只有無情的海浪向著小島涌來又退去,卻不吞噬,大海呀,你就干脆連同察克一起把這小島給淹沒吧!
這兒只有察克一人,一個救生圈,一顆懷表,一只排球,一個蓄電不多的手電筒,他要在這里,這個荒島上,離開往日生活的喧囂,在無法想象的生存條件下,獨自度過沒有預期的生命歷程,甚至是余生!是的,他想過要自殺,粗劣的繩子剝奪了他選折如何結束自己生命的權利。或許他已經絕望了,也或許麻木了,然而懷表里的凱莉依然對著察克在微笑,頭頂落下的椰子正中察克頭上,“好吧,我還活著,我還需要吃的。”
荒島余生觀后感1500字篇2
作為一個從小理科偏科嚴重,文科一塌糊涂的男生,從來沒有寫過日記,更不要提什么勞什子的電影觀后感。就算到了高中,大學讀多了徐志摩、戴望舒、張愛玲之流偶爾騷性大法憋出幾句猶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之類的矯情文字,也不過是如孔雀開屏一般,為了吸引異性的眼光罷了。可上班之后卻又要被強制性寫一些跟我工作二十八竿子都打不著的觀后感,估計用腳后跟都可以想到我有多不情愿。
觀影的片名叫《荒島余生》,看之前掃了一眼簡介,講述一個年輕人遇到一次飛行事故,然后獨自流落到一個荒島上,經歷一系列的苦難后,最后重新回到以前生活的故事。簡介看完后我武斷的將其定義為一部猶如《羅賓遜漂流記》后傳的影片。可當我花費兩個小時將他完完整整看完之后,我發現它有著與《羅賓遜》不同的意義。而這也正是我現在所缺少的。
影片的男主查克是一個對時間精益求精又極度沒耐心的工作狂,他時刻關注著自己的工作,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支配自己的生活,就算與自己的未婚妻交換圣誕節禮物都要定時到“兩分鐘”。也正是這樣的性格,讓他在遇難之后吃盡苦頭,找不到食物,魯莽的逃脫造成自己受傷等等等等。
可在最后他卻用自己的能力創造了“火”,學會了捕魚,并在最后利用潮汐送來的“禮物”一塊鐵皮做帆板沖出了荒島,最后獲救。那么是什么讓這樣一個極度沒耐性又極度要求效率和生活意義的人在荒島上沉寂了四年呢?影片中的三樣物品給予了我們解答,查克未婚妻的照片、一個足球以及一個一直都未拆封的郵件。
在我的理解中,三樣不起眼的東西分別代表著我們生活中缺失卻又極為珍貴的三種意義。首先,未婚妻的照片代表者我們的情感寄托,小的時候我們跌倒摔疼,首先想到的是父母,渴望父母來扶起我們,給我們撫慰。成年了以后我們遭遇波折困難,最先想到的是愛人,期盼愛人抱緊我們,給我們溫暖。到了老年我們孤獨無助,最先想到的是兒女,盼望著兒女看看我們,給我們安慰。這也是在我們遇到困難時最先想到的精神稻草。
足球,查克給他取名叫“威爾遜”,猶如《羅賓遜》中那條老狗和星期五一樣的伙伴,在四年孤獨無望的荒島生活中,陪伴著查克。我賦予它的意義是“溝通”,當地處荒島,親人、愛人、朋友全都離查克甚遠,他選擇將一只皮球作為伙伴,作為自己精神的支柱和情感宣泄交流的出口。反觀我們,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下,我們有多少人能夠跟自己的親人、愛人以及朋友做好溝通?又有多少人沖父母發火,沖愛人撒氣對朋友耍詐呢?
最后是一封未拆封的郵件,為了能夠在荒島上生存下去,查克將自己本應送出的郵件逐一拆開,唯獨一封畫有翅膀的郵件留了下來,將它作為自己要逃出去的動力,我將它定義為“信念”,無論是生存的困難還是好奇心的驅使都沒有讓查克打開那封郵件,他始終沒有動搖自己的信念。而這也為他自己留下了希望。
因為當查克逃出生天幸運的回歸到以前的生活,他發現一切物是人非,作為第一根精神稻草的未婚妻老大嫁作他人婦,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第一精神寄托瞬間倒塌,于是他想到了那封未開封的郵件,他將它在時隔四年后重新送到它應到的地方,而就在送完郵件返回的途中它迷失在返回孟菲斯的十字路口,而就在精神和現實都找不到正確方向的時候,那對張開的翅膀和一個笑靨如花的女孩再一次指引了他生存下去的方向。
“信念”,多玄妙的東西,在物欲橫流的時代還有多少人能尋找到它而又能牢牢抓住他,當缺少信念的我們在追逐名、利、情、欲的路上迷失的時候,又靠什么找到生存下去的方向呢?
好了,說的太多了,看完之后我確實由衷感嘆:生活已是如此的艱難,不要在慌亂的生活中迷失掉自己,也許困難將我們壓得喘不過氣,但是不要放掉自己手中任何一根可以拯救我們的稻草,不要等到越錯越遠,孤獨絕望的時候才發現手中已空空如也!Ok!最后用查克劫后余生的一句話與君共勉:我知道自己現在要做什么-我要繼續呼吸-因為明天,太陽將會升起--誰知道潮水會帶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