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內容觀后感
通過收看王亞平、王傳喜等代表的感人事跡,我深深體會到榜樣的精神力量,堅定了向榜樣看齊、做合格黨員的決心。
我覺得在以后的生活中應當做到以下三點:一要堅定夢想信念,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斗終身。二要以感恩之心對待群眾,樹立寬廣博愛的胸懷,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覺悟和個人修養,切實做到讓組織放心、讓群眾滿意,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我,發揮應有的模范帶頭作用。三要不忘初心,造福于民,用心系群眾的真情實感和實際行動樹立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
榜樣內容觀后感篇2
信仰,是人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選擇和追求。過去的士大夫以“貧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為人生信仰。于是,就有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有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
我們黨為什么能夠取得開天辟地的輝煌成就?我們黨在長達60多年的執政中,為什么能夠始終保持蓬勃的生機和旺盛的活力?答案顯而易見——因為中國共產黨是由具有堅定信仰的人組成的。回顧黨的光榮歷史,在千千萬萬個共產黨員中,具有堅定共產主義信仰的人比比皆是。如革命先驅蔡和森、何叔衡、惲代英、彭湃等等,他們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執著于信仰,不怕困難,勇于犧牲;再如一代楷模焦裕祿、孔繁森、任長霞等等,他們同樣忠誠于信仰,不畏險阻,敢于拼搏,樂于奉獻。同樣,在《榜樣》節目中,羅官章、支月英、李萬君、苗振水、吳孟超、李貝、王恩東等這些普通的黨員,以他們平凡的事跡,再次為我們詮釋了信仰的偉大力量。是啊,新中國正是在這樣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共產黨員引領和奮斗下,才能夠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和挑戰,創造出美好、燦爛的今天!
“民之難即黨之憂,黨之憂即我之責”。共產黨員的信仰是馬克思主義,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執政為民,立黨為公。這種信仰,既是對共產主義事業的無限忠誠,還包含對生命、對責任的一種敬畏,一種如履薄冰的責任心態。我想,我們每一名黨員干部都應該永遠堅定共產主義信仰,時時刻刻牢記自己的入黨誓言,做一名“仰不愧黨,俯不愧民,內不愧心”的共產黨員。
當前,社會上有一些人總是在抱怨,覺得每天忙忙碌碌卻不知道為了什么,感到物質豐富了但卻找不到精神寄托。于是,這些人就認為:現在的這個時代是一個缺少信仰的時代。但現實真是這樣嗎?絕對不是!我們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信仰,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她一直都具有偉大的力量!
榜樣內容觀后感篇3
榜樣的力量,就是一面旗幟,感召著身邊的人,而一代代的優秀共產黨員身上的優秀品質和精神風范,也凝結成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榜樣》節目中提到的一位老人,她在最花樣的年華里響應國家的號召:“到祖國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去”,她以醫者仁心守護著佳縣百姓的生命健康。在退休后的22年里,她仍不忘初心,義診的患者超過15萬人次;還組建了志愿服務隊;為留守兒童、貧困學子等送溫暖獻愛心,帶動身邊更多人參與公益活動。
路生梅用了50年的堅守詮釋了__強調要發揚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這“三牛”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也讓我更加堅定我要扎根于我所熱愛的幼兒教育事業!
榜樣內容觀后感篇4
幼兒時,我的榜樣是父親,我認為他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小學是,我的榜樣是老師,我認為她博古通今,知識淵博。現在,我的榜樣是我最親的母親。
我的母親是一個最平凡的人,卻有是一個最不平凡的人。
朝夕相處使我時常忽視了她,一個賦予我生命的偉大的人!她的愛總是那么無形與無私,以至于我總不能發現。
春日,百花齊放,當我還在蒙頭酣睡時,你已早起,為我做早餐;當我已經欣然入睡時,你依舊在燈光下不知疲倦地忙碌。
夏至,烈日炎炎,我照例背著李白那難懂的“德之休明,不在位之高下…”孰不知你在背后默默地為我端水扇風,多少個日夜,就是這么過來的!
秋臨,秋風颯颯,你不辭辛苦地日夜陪伴在我身邊,雖然你在學業上幫不上我,卻又盡最大努力使我無“后顧之憂”。
冬夜,寒風呼嘯,你白天為我織毛衣,晚上為我蓋被子。我的手在你的精心呵護下沒有受到“冬之神”的壓迫,依然白皙,然而,母親,偉大的母親!你的手卻日益蒼老。
花開花落,春去秋來,“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風吹散了,如薄霧,被風吹散了……”“月朦朧,鳥朦朧”
如今,女兒已長大成人,而你也早已不再風華依舊,母親啊!你為我付出了多少啊!
母親,我身邊的榜樣!
榜樣內容觀后感篇5
在張富清身上,集中體現了“奉獻精神”。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奉獻勇敢,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后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榮譽稱號;到地方,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他奉獻的是默默奮斗,淡泊名利。奉獻是張富清的靈魂,張富清是奉獻精神的使者。新時代,我們要學習張富清奉獻精神,凝聚新時代奮斗力量。
學習張富清一輩子堅守初心的奉獻精神。革命戰爭年代,勇敢沖鋒;和平時期,不怕偏遠。初心在心,始終如一,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永遠是奉獻、奉獻、再奉獻。在張富清身上,奉獻就是底色,奉獻就是追求,奉獻就是夢想。深藏功名,堅守奉獻,這就是新時代我們奔跑者應該具備的精神,奔跑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人民,為了國家,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奉獻精神是奔跑的營養,奔跑有奉獻,奔跑有力量,有速度。新時代,我們都在奔跑,我們應該用奉獻精神去奔跑,奔跑出一個輝煌的成績。
榜樣內容觀后感篇6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央電視臺聯合錄制的《榜樣》專題節目于13:00在中央新聞頻道重播。鄉政府副鄉長劉建組織全體在鄉干部和駐村工作隊員一起在鄉一樓食堂觀看了專題節目,共19人參加了收看。
“榜樣”專題節目以“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主題,以“向榜樣看齊、做合格黨員”為主線,邀請部分今年表彰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代表到場,通過典型訪談、老黨員現場講述、先進事跡再現等形式,生動詮釋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忠誠擔當的精神風采,是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節目從“信念、堅守、作為、奉獻、責任、擔當、創新”等幾個方面介紹了羅官章等榜樣的事跡,彰顯了共產黨員在平凡的生活中不平凡的事跡。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就像“奉獻老師”支月英一樣,中國共產黨員在生活中的任何崗位上都有著默默奉獻的人存在。“身教重于言教”,在實際生活中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積極無怨的為身邊的群眾做貢獻。就像節目中說的一樣“每一個誓言都能看到你的初心,每一道掌紋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榜樣來給我們精神動力,也需要堅定的追隨他們的腳步。
在收看完專題節目后,廣大干部職工感覺到,榜樣們只是億萬普通人當中平凡的一員,但他們又是偉岸的,他們是十三億國人的驕傲,是民族的脊梁。他們不忘初心、樂于奉獻,開拓進取的精神深深地感染著我們。
我們作為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同時作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而深感責任重大,不禁油然而生的敬意產生了向他們學習的沖動,廣大干部職工紛紛表示也想成為他們那樣的人——崗位可以平凡,但不能甘于平庸,將平凡做到極致,同樣可以干出令人囑目的成績,同樣可以成為周圍人的榜樣。
榜樣內容觀后感篇7
在大家滿懷豪情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我們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歷史總會在一些特殊年份的時間坐標上鐫刻下熠熠生輝的印記。艱辛歷程載入史冊,這是中國人民艱苦卓絕抗疫斗爭的輝煌篇章,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必將折射出更多戰疫戰貧、決戰決勝“中國精神”的璀璨光芒。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在這次疫情防控中,有1.2萬名“90后”白衣戰士,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退無可退的戰場上沖鋒、拼搏、奉獻,誓死捍衛醫者榮光。“我們已經長大了,該我們挺身而出了。”“我們雖然年輕,但我們可以讓國家放心!”年輕醫者剪掉秀美的長發,甚至剃成光頭;滲著血跡的“口罩勒痕”和護目鏡壓痕,令人心疼不已;“比星星還亮”的眼神向患者傳遞著溫暖信心與力量。我們欣喜地看到全國各地眾多的“90后”無懼生死地沖鋒在前,扛起大梁充當生力軍,把理想抱負踐行在抗擊疫情一波波最硬核的操作中,并得以拔節成長,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成為新時代共和國的脊梁。
作為當代大學生,作為青年中的中堅力量更是祖國的未來,肩負著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時代重任。在疫情防控中,廣大青年大學生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的責任擔當。其實,在疫情防控中大學生不僅要擔負一定的社會責任,而且要注重磨練自己,不斷為青春增添信仰、奮斗、素質“底色”,從思想到實踐全面升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