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摔跤吧爸爸觀后感
觀后感可以記錄下觀影者對影片的印象和感受,同時也可以通過文字表達對影片或創作者的情感和態度。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些觀看摔跤吧爸爸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怎么寫觀看摔跤吧爸爸觀后感。
觀看摔跤吧爸爸觀后感篇1
周五的晚上,媽媽下班回家。她神神秘秘地掏出三張電影票,說給我放松放松。哇!有這樣的好事?我迫不及待地搶過電影票——《摔跤吧,爸爸》。太棒了!這部電影我早有耳聞,早就想一睹為快了。
電影開始了。活潑風趣、富有節奏感的印度音樂拉開了電影的序幕,我情不自禁跟著音樂的節拍扭動起來。這是一部喜劇嗎?我滿心期待。看著看著,我卻發現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電影講的是印度一個全國摔跤冠軍的爸爸,畢生的夢想就是站到世界冠軍的領獎臺上,然而,他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冠軍。不料,老天爺卻和他開了一個玩笑,讓他生了四個女兒。他徹底絕望了。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女兒有摔跤的天賦,于是他重新燃起希望,開始訓練女兒摔跤,想讓女兒變成世界級的摔跤手。在男權社會的印度,女孩子練習摔跤,引來了全村人的譏諷和嘲笑,姐妹倆也吃盡了苦頭,最終,他們排除各種艱難困苦,女兒終于成了世界冠軍,實現了爸爸的夢想。
最讓我難忘的是電影中爸爸讓女兒脫下美麗的長裙,換上男孩子的短衣短褲,還剪去了她們的長發,爸爸還要求她們每天早上5點起來跑步,還把她們丟到水里,逼著她們學習游泳……看到兩個女兒的無助、哭泣和憤怒,我震驚了:世上怎么會有這樣專制、冷酷無情的爸爸呀?影片中,女兒自作聰明地反抗,看得我哈哈大笑。那一刻我想到了我的自己。我的父母給我提供了最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條件,我坦然接受,我甚至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有時候我也會覺得苦、覺得累、覺得煩,有時候我也會耍小聰明,和他們斗智斗勇,為自己爭取玩的時間。自以為是的我還洋洋得意,殊不知,我的做法已經深深地傷害了父母,無知的我其實只是個Loser(失敗者、笨蛋)。
影片的結尾,女兒終于站在了世界冠軍的領獎臺上,看到這里,我不禁無限感慨: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別人成功以后的光鮮,卻不知道他們曾經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努力。我們羨慕別人考上清華北大,羨慕別人鋼琴過了十級,羨慕別人考試總得第一名,羨慕別人的作文上報紙……其實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玩耍,沒有一個孩子喜歡天天坐在琴凳上練琴,沒有一個孩子喜歡天天看書寫作業……如果沒有家長的嚴格要求,哪來的成功?所謂的天賦和神童,那只是傳說而已!再大的天賦,再神奇的神童,如果沒有后天的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古人寫過一篇文章——《傷仲永》,里面的主人公仲永就是一個后天不努力,最后庸庸碌碌、無所作為的神童。我們還小,還需要父母的督促和嚴格要求。對父母,我們應該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你是我的驕傲”——電影里爸爸的這句話,讓我熱淚盈眶:親愛的爸爸媽媽,總有一天,我也要成為你們的驕傲。電影散場了,我情不自禁地拉起爸爸媽媽的手,心里暗想:我也要給自己定一個夢想,然后朝著夢想努力前進,相信終有一日,我也會到達成功的頂峰。
觀看摔跤吧爸爸觀后感篇2
曾經是印度摔跤冠軍的父親,在為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之后,希望生個兒子來完成自己未實現的夢想,贏得世界級比賽金牌,但事與愿違,妻子連連給他生了四個女兒。一個偶然的機會,女兒在打架中戰勝了男孩,這讓父親眼前一亮,有了類似"花木蘭代父從軍"的靈感,決定對其中兩個女兒進行摔跤訓練,幫助他實現夙愿。
在現代家庭教育的語境之下,這位父親很容易被冠以"自私"、"偏心"、"虛榮"的帽子,以自己的權力改變女兒的命運,逼迫女兒做她們不喜歡的事情......
隨著劇情的發展,父親對女兒從事摔跤事業的規劃,其實是愛的成分大于父權的成分。印度的女性地位不高,常被當作家庭附屬品,很多女孩子未成年就步入婚姻,過上了繁雜而艱苦的家庭主婦生活。而影片中,摔跤老爸一直懷揣著冠軍夢,偏執地想將夢想延續到下一代,以"暴君"形象對兩個女兒展開魔鬼式訓練,甚至將女性象征的長發給一剪沒了,兩個女兒為此搭上美好的童年時光,乃至青蔥時光,不僅僅要承受著身體上的疼痛,還要飽受外界的非議和嘲笑。也許你會說,劇中父親獨斷專行,絲毫不尊重女兒們的個人意愿。但是,女兒們所承受的磨難,又何嘗不是別的女孩所仰望的幸福?他引導女兒們進入體育競技行業,徹底改變了女兒的命運走向,把女兒變成了一個擁有世界視角的現代女性。摔跤小舞臺,社交大舞臺,女兒所擁有的人生,其精彩程度要遠遠超過其他印度女性,這何嘗不是父愛的偉大體現。都說父愛如山,深沉而厚重,不像母愛那樣溫潤透徹,也許有時難以察覺,但只要你碰了壁受了委屈,他就一定站在你能看得到地方,為你加油打氣。
這就是父愛的力量,人生中最不可或缺的力量。
觀看摔跤吧爸爸觀后感篇3
今天上午,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起觀看了《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這部電影非常好看,讓我受益匪淺。下面讓我來介紹一下我的收獲。 電影介紹的是在印度的一個摔跤的摔跤手,他是一名獲得國家冠軍的一名選手。可是他的妻子不久就要生孩子了,于是摔跤手就把希望寄托在他們未來的孩子身上,于是他就不重視體育運動了。可是不盡人意的是他的妻子給他生的孩子是個女孩,這讓摔跤手很是失望。但是出人意料地是摔跤手在照看孩子的時候發現了孩子的天賦,她的摔跤天賦。于是摔跤手就精心的培養他的女兒,一心想讓他的女兒成為摔跤冠軍,摔跤手還把他的頭發都剪掉了,剪成了短發,女兒卻一直不理解她父親的良苦用心。
幸虧他的女兒在和朋友的一次談話中知道了父親的良苦用心,于是女兒積極的配合父親進行拳擊訓練,經過勤奮刻苦的訓練之后,他的女兒終于獲得了全國冠軍,不失所望,眾望所歸。女兒也如愿以償地進入了一所著名的體育學校進行教育,在學校老師的專業指導下和父親的全集經驗下,經過刻苦的訓練和摸索,女兒終于掌握了父親的拳擊技巧,最終獲得了冠軍。
這一部電影讓我感受很深,它使我明白了當一個人得到一定得榮譽之后,不要驕傲自大,謙虛才能夠使我們走向更輝煌的明天!所謂的勝不驕敗不餒就是這個道理。
觀看摔跤吧爸爸觀后感篇4
“你是我的驕傲!”
這是電影《摔跤吧,爸爸》最后一句對白,我被深深地打動了,它凝聚著幾十年的父愛。男主角馬哈維亞,以前是一個摔跤王,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放棄摔跤。他有一個夢想,期望生一個男孩,并把它培養成世界冠軍。他盡管用了各種生男孩的“秘決”,但是無法回天,一連生了四個女孩。在絕望中,他無意發現了兩個女兒的“打架”天份,就把女兒當成男孩進行嚴格的而殘酷的訓練和比賽。大女兒吉塔由于全部忘記了父親所教的技術,經歷了多次失敗后,在父親的鼓勵、指導下,過五閃斬六將,最終嬴得了英聯邦55公斤級的摔跤比賽冠軍,父親就對女兒說了這句話。
我對男主角的主角十分熟悉,感覺他有我父親的身影。他期望女兒實現他的冠軍夢,所以對兩個女兒個性狠。每一天凌晨5點,他就帶她們魔鬼訓練。女兒因為累而找各種放棄的理由,父親干脆把女兒秀麗的長發前掉。女兒自作主張休息一天,卻被父親嚴厲責備……我的父親也是一樣的,事事嚴格要求。
我寫作業最講究的是“快”,有時寫得又亂又臟。父親檢查后,不高興的叫我重寫,要求書寫規范,有條理。我不情愿地重寫,可還是沒有到達要求,只是比頭一回好一點。爸爸生氣了:“亂七八糟的,就算寫對也沒有用,老師批改時看不清楚,直接紅筆‘KO’,那你不是白寫嗎?平時不嚴格,就不會有進步”父親將作業本子拿到廚房當柴燒了。這火燒到我的心里,我最后懂得了什么是嚴厲的父愛。從那開始,我就認真對待每一次作業。
父親不僅僅在學習上對我嚴厲,而且在其他事情上也是如此。
周末,老師給我一個任務:下周一在國旗下講話《珍愛生命,嚴防溺水,交通安全》。我準備好了稿子,以為就大功告成了,就玩周日的半小時電腦游戲。父親看過稿子后,讓我修改。幾分種后,我還沉迷在游戲中,父親不由分說就強制關了電腦。我在難過中修改,朗誦了5次。父親說:“在全校師生面前,讀得沒有波浪起伏,沒有情感變化,誰會認真聽呢?誰又會被你的話打動而珍愛生命呢?”原先父親不止是要我完成講話的任務而已了。
周一的早上升旗時間下起了雨,老師讓我在樓道下演講,動情、傷感、激勵,不同的語調傳到了每一個教室。老師表揚了我:“老師十分認真聽,同學們也聽得很動情。如果參加玉州區比賽,肯定得特等獎。”
沒有馬哈維亞的嚴厲,就沒有吉塔的世界冠軍;沒有父親的嚴格要求,就沒我這天的“驕傲”。
觀看摔跤吧爸爸觀后感篇5
很久不寫影評了,懶是一個原因,最主要的還是沒有看完很想寫的欲望。昨晚看完《摔跤吧,爸爸》,回到家,特別想寫點什么。
《摔跤吧,爸爸》講的是印度一個全國摔跤冠軍爸爸,畢生的夢想就是為國爭光,站到世界冠軍的領獎臺上,然而他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不料命運捉弄讓他生了四個女兒,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女兒有摔跤的天賦,于是開始訓練女兒摔跤,努力使女兒變成世界級的摔跤手。在男權社會的印度女孩子練習摔跤,引來了全村人的譏諷和嘲笑,吉塔姐妹倆也受到了同學們的冷嘲熱諷,他們排除所有的困難,最終,女兒終于達成了爸爸的夢想。
這部片子中的爸爸,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為爸爸過于專治,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把愿望強加于女兒身上,并對女兒進行了慘無人道的訓練,有觀眾甚至認為這是一部家庭暴力片。可是我卻不認同這個觀點。
我們在羨慕郎朗高超的琴藝、某某又被清華北大錄取的同時,只看到了他們的光鮮,殊不知背后他們同樣付出了無數的汗水和努力。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玩耍,沒有一個孩子喜歡天天坐在琴凳上練琴,如果沒有家長的嚴格要求,哪來的成功。所謂的天賦和神童,那只是傳說而已,再大的天賦,再神奇的神童,如果沒有后天的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永遠都要記住“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
小的時候,我們往往責怪父母,管的太嚴,管的太寬,可是長大后,往往會感謝自己的嚴父厲母。影片中的女兒開始也對爸爸充滿了抱怨和不解,當大女兒吉塔取得全國冠軍離開爸爸,前往國家體育學院學習之后,脫離了爸爸的管理,她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甚至不屑于爸爸的教學方式,最終在世界賽中完敗。她懊悔的同時開始理解爸爸,在撥通爸爸電話的那一刻,她泣不成聲,電話那頭的爸爸也淚流滿面,而熒屏前的觀眾更是熱淚盈眶。
覺悟之后的吉塔,再一次開始按照爸爸的指導刻苦訓練,最終,終于在父親的不懈教導下站在了世界最高領獎臺上。那一刻,爸爸的一句“你是我的驕傲”,再一次把劇情推向高潮。
觀看摔跤吧爸爸觀后感篇6
上星期四下午,我和班級里的六個小伙伴一起去看了一場電影,電影的名字叫《摔跤吧,爸爸!》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在印度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個喜歡摔跤的人,他曾經得過一次冠軍,可是后來他再也沒有得過冠軍了。于是,他希望上天賜給他一個兒子,因為他想讓兒子幫他實現摔跤夢。可是,上天好像跟他作對似的,偏偏賜給他四個女兒,他只好放棄了這個夢想。有一天,他發現兩個女兒跟別人打架時很有摔跤的天賦。所以他決定嚴格訓練她們,因為他相信她們有朝一日會成為世界冠軍。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姐妹為了打敗她們的陪練,每天早上5點就開始刻苦地訓練。她們不僅堅持訓練,而且還仔細地觀察陪練的每一個動作,想找出他的弱點。在一次次的失敗后,她們終于成功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媽媽。他們平時也會嚴格地要求我,我有時心里還不服氣,現在我才知道原來這也是愛我的表現。我以后也會像兩姐妹一樣堅持不懈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觀看摔跤吧爸爸觀后感篇7
孩子是什么樣的人,取決于父母希望他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在滿足了兩個女兒痛快吃完油炸食品的夢想后,爸爸開始了近乎瘋狂的“改造計劃”,小村莊的麥田里,被父親開辟出一個露天摔跤場,侄子也被騙來,成了摔跤姐妹的陪練。家里經濟拮據,實在沒有多余的開支的時候,一臉嚴肅的父親會向小販壓低雞肉的價格,為姐倆補充營養。為了爭取到女兒跟鄉里男孩參加摔跤比賽權利,父親甚至不惜大打出手。父親嚴厲而又寡言少語,讀書筆記但再嚴厲也會默默心疼孩子,女兒們睡下后,他會悄悄按摩孩子們紅腫的手臂。雖然備受煎熬,但這個內心剛烈的男人明白,拿到國際冠軍不僅僅是自己的夢想,也是像他這樣生活在最底層的父親可以饋贈孩子的最大禮物——他要女兒們可以憑借一技之長,在這個重男輕女的不公社會里,擁有選擇過自由生活的能力。
所以,我們看到,當馬哈維爾的兩個女兒最后都成功以后,他們是可等的感謝這位當初不講人情的爸爸,因為他們的以后,就是父母希望的未來。
爸爸摔不過你,不是因為技術不行,而是因為老了
到處摔跤比賽而迅速走紅的大女兒吉塔在爸爸的培養下迅速走紅,當國內比賽的冠軍都被她收入囊中時,吉塔有了自己的夢想——上大學。他第一次接觸到父親以外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沒有嚴厲刻板的條條框框,可以自由逛街玩樂,不需要嚴守飲食要求,可以蓄長發、涂指甲油……
當教練告訴吉塔需要忘掉所有外人教過的技藝時,她照做了,所帶來的是對爸爸技藝的不屑,而且這種不屑很快被他摔倒爸爸的“成功”所驗證,她認為爸爸教的技巧真的過時了。
吉塔回到國家訓練中心,卻在之后的多場國際比賽中首輪出局,最為可怕的,比賽結束后裁判舉起對手的手的時候,失敗的屈辱好像也沒那么讓人徹夜難眠,吉塔墮落了……
終于,吉塔想起了妹妹的話,“爸爸摔不過你,不是因為技術不行,而是因為老了”,一個長途電話,使父女二人冰釋前嫌、重歸于好。
電影通篇勵志、戳人淚點,描寫的這位爸爸既不近人情,又細心倍至,最后女兒自助者天助,在沒有得到爸爸現場指導的情況下逆轉對手,取得國際比賽冠軍,從而圓了爸爸幾十年的夢想,故事圓滿結局。
觀看摔跤吧爸爸觀后感篇8
我看過很多電影,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摔跤吧!爸爸》,這是一個溫暖的勵志故事,它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影片中主要講述:馬哈維亞曾是印度的一名前途無量的摔跤運動員,因生活所迫放棄了摔跤。他最大的遺憾是沒有拿到國家金牌,所以把希望都寄托在未出生的兒子身上。哪知妻子給他連生了兩個女兒,讓他有點失望。誰知兩個女兒的摔跤天賦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看到冠軍希望的他決定不能讓女兒的天賦浪費,像其他女孩一樣只能十幾歲出嫁,洗衣做飯過一生。于是與妻子約定用摔跤手的標準訓練兩個女兒。時間慢慢地過去了,在父親嚴格的訓練下兩個女兒最終成為了摔跤手,并拿了很多國內比賽冠軍。大女兒還進了國家訓練的摔跤隊。一次次的榮譽讓她越來越驕傲,每次晚飯都吃比摔跤手標準多幾倍的食物,還喝酒。這樣下去,她的體重嚴重超出了摔跤手的標準體重……。因為驕傲放縱自己的大女兒在經歷幾次失敗后,終于在父親及妹妹的幫助下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最后在國際比賽中反敗為勝,獲得了國際摔跤比賽的金牌,實現了父親的夢想,成為了印度千萬女性的榜樣。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電影中的大女兒就象是我們的人生寫照。她告訴我們:要想實現目標,就要不懈的努力,一步一個腳印。不能被勝利沖昏頭腦,沾沾自喜。勝不驕,敗不餒,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