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觀后感3000字
通過寫觀后感,你可以了解其他觀眾的觀點和態度,從而更好地了解社會和文化背景。這里給大家分享后天觀后感3000字,方便大家寫后天觀后感3000字時參考。
后天觀后感3000字篇1
《后天》這一本電影,雖然有些不切實際,但也可能會發生。
是有關人類未來的思考。他將來會不會發生,但是我們為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但不管全球氣候變暖而坐之不理。雖然有可能影響不會向影片中如此大的規模,但有可能有生態危機出現可能。全球變暖,或許很遙遠吧,我的一舉一動,又能帶來多大影響呢。大自然對你可不會像西餐廳的服務員那樣客氣,他不會等到我們一切都準備好的時候再上菜,而是向老虎一樣憋足了勁,發出致命一擊,使我們無回天之力
在《后天》中。大自然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在極短的時間內將人類破壞的環境平衡恢復到另一個平衡點。在七到十天的時間內,通過颶風、海嘯、冰雹等等極端而恐懼的辦法,將整個北半球的溫度降到南極的水平。我們可以看到,正在飄揚的美國國旗,一瞬間被凍結,在空中飛翔的直升機,因為輸油管突然凍住而突然墜落,走出屋外,剎那間就會成為冰人。如果是在現實生活中,那會有多少人會向影片中的人,一樣被殘酷的大自然索取生命。
我們將對這些毫無辦法,只有等待,和像影片中的遷移,和默默的死去。
讓我們保護好大自然,我們哄大自然一下,大自然卻會哄我們幾個世紀。不讓大自然像影片中一樣“回報”我們.
后天觀后感3000字篇2
看完《后天》我感觸頗深,第一次才敢覺到,人類是多么軟弱無助,在地球上隨心所欲的消耗著地球的資源,隨著腳下的土地一片一片的減少,森林逐漸的離開了我們的視野,身邊的空氣……有什么我們沒有破壞到?別讓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成為我們的眼淚,看來我們只能請求上天原諒我們的無知。
這個電影的主演是美國的丹尼斯·奎德,演的是一名天氣學家他的兒子山姆知道世界的大災難要來了。所以他不顧一切去救身在紐約的女友,但是他父親不放心也跟著他的兒子去了紐約。
當災難來臨的時候。美國著名雕塑,在洪水中搖搖晃晃,車子翻了,許多人被龍卷風卷走了,還有人被洪水淹死了,更有許多人,被突如其來的冰雹砸死了。
當我看到一位日本上班族的叔叔前一秒還在與妻子談話,后一秒就被冰雹砸倒在地,那一刻人類的生命是多么脆弱啊!
無法抵抗的龍卷風,襲擊了洛杉磯,狂雪掩蓋的印度,下著葡萄柚大小冰雹的東京,而紐約卻在一天的時間里從炎熱速降為酷寒。
我清楚的記的,美國副總統發表的一句話:“我們曾經以為我們可以無節制的去消耗地球的資源,但我們錯了,包括我……”這一幕,對驕傲的美國人而言,很是侮辱。
我們要保護地球資源,不然這就會是我們的“后天”!
后天觀后感3000字篇3
今天我看到了關于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嚴重問題的影片《后天》,我不止一次的想起這個實在是令人不想看到的問題。《后天》描繪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地球各國,一天之內突然急劇降溫,進入冰河期的科幻故事。影片講述了當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時期時,全球氣候急劇反常,大水淹沒了紐約,日本天降罕見的冰雹,歐洲也在海水中不復存在,還有龍卷風、海嘯、暴風雪……自然界中幾乎所有的災難都在影片里一一展現,讓我們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大自然肆虐發威帶來什么樣的沉重打擊和毀滅。當這場災難來臨,美國南部的居民紛紛舉家逃往墨西哥,而北部的居民已來不及逃離劇烈的溫降與死神迫近。當日本的天空落下了西瓜大的冰雹,行人慘死在冰林彈雨中,我們為之驚嘆;當數股龍卷風襲入洛杉磯,樓房如圖釘一樣被拔去的時候,我們為之驚叫;當洶涌而來的海水淹沒整座紐約城,一艘龐大的貨輪若無其事悠閑的開進大街小巷,我們為之驚呼;當紐約變成南極的冰川,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變成一只甜筒冰淇淋,我們的心里的感想是怎么樣的呢?在《后天》一片中,人類面對的敵人是最具壓倒性、最無可抵抗的大自然本身:龍卷風襲擊美國洛杉磯、狂雪掩覆印度新德里、葡萄柚大小的冰雹重創日本東京,而紐約將在短短一天之內從炎熱急速降為酷寒!在這部各界期待、充滿特效的電影中,突如其來的氣候改變將對全地球全人類造成難以想象的災害…… 溫室效應,全球變暖,這是人類越來越關心的問題。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解決這個問題,人類的明天就像影片的宣傳詞“where will you be?”一樣發人深省。
根據資料顯示,大陸冰雹,歐洲水災、印度熱浪、美國一天16次龍卷風等,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指出,溫室效應是地球氣候異變的元兇。氣候暖化使得兩極融冰、海水增溫、洋流改變,世衛組織表示每年將有16萬人因溫室效應外圍影響喪生,2020年死亡人數更會加倍。海平面上升更造成2500萬人遠離家園,第三世界將因洪水、饑荒、干旱和農作物歉收大舉移民,歐洲老年人將死于熱浪。到2050年,125萬種生物將會滅絕;美麗的自然景觀將由于氣溫變暖而消失;由于氣候變暖,各種疾病將在這個星球上大肆傳播……
雖然美國的后天不一定是人類的后天,但人類的后天必定就是美國的后天。在當今全球化大潮日益深化的趨勢下,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立于外部世界而單獨生存。即使是最強大的美國,也一樣不能。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應當為全人類的未來承擔起相應的責任。美國是全球頭號能源消耗大國,也是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然而,面對《京都議定書》這樣的阻止全球氣候變暖、保護人類美好未來的國際合作協議,美國卻不愿意承擔它應當承擔的責任。為了不影響本國的經濟發展,美國政府一直在拒絕《京都議定書》。與此同時,在世界上一些本不該它負責的地方,美國卻又偏偏繞過聯合國的框架,單邊出頭,管得太寬,給當地的人民帶來麻煩,甚至災難。不管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不管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第三世界,不管是信奉上帝的西方人,還是虔誠的伊斯蘭教穆斯林,都同屬于一個世界,共同擁有一個地球,共同構成了完整的人類。整個人類應當擁有美好光明的未來。而那些災難:氣候變暖、戰爭陰影……,都應當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而一步步消退。
是的,現在我們無視對環境的污染,因為對環境帶來而恰恰能給某些人帶來方便或著是利益,但對我們人類說那是會給我們帶來嚴重的后果。環境的污染不近象影片只能感提到的那樣給我們帶來環境的惡化,它同時也給我們人類帶來了一種我們在短時間內不好發現的我們身體的嚴重危害,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有三個方面:(1)急性危害:污染物在短期內濃度很高,或者幾種污染物聯合進入人體可以對人體造成急性危害。(2)慢性危害:慢性危害主要指小劑量的污染物持續的作用于人體產生的危害。如大氣污染對呼吸道慢性炎癥發病率的影響等。(3) 遠期危害: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一般是經過一段較長的潛伏期后才表現出來,如環境因素的致癌作用等。環境中致癌因素主要有物理、化學和生物學因素。物理因素,如放射線體外照射或吸入放射性物質引起的白血病、肺癌等,生物學因放,如熱帶性惡性淋巴瘤,已經證明是由吸血昆曳傳播的一種病毒引素的。化學因素,根據動物實驗證明,有致癌性的化學物質達1100余種。另外,污染物對遺傳有很大影響。一切生物本身都具有遺傳變異的特性,環境污染對人體遺傳的危害,主要表現在致突變和致畸作用。今天我們享受著環境所帶來的舒適生活;如果明天我們肆意的破壞環境,那么后天就是末日浩劫。
所以我們為了自己的明天能不象影片中所描述的那樣,我們要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生命,善待地球。
后天觀后感3000字篇4
今天聽老師講了可持續發展,看了美國大片“后天”。感觸特別深。
影片描述的是人類末日,由環境污染使人類進入第二次冰河紀,在這種情況下表現出來的世人百態。主角氣候學家杰克營救兒子的那段情節讓我很感動,可能是看影片太少了,但的確值得人深思。
我覺得自己很自私,而且不夠堅強,是很不堅強。看問題也很片面。
首先,如果我遇到了影片中的情況,
第一種可能的結局就是——我被嚇死了,可能性50%,遇到突如其來的災難,我會很害怕,而且總往壞處想,很悲觀,反正怎么做都是死,干脆等死好了,而不是冷靜的分析主要矛盾,看清形勢,盡力求生;
第二種可能的結局是——我隨波逐流,跟著大多數人走,我愛隨大流,很多時候沒有自己的思想,總是覺得大家都這樣,那我也這樣好了,也許有時候這是對的,但沒有自己想本身就是很危險的。
第三種可能的結局是——我生存下來了,可能性為0。至少目前我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所以我需要正視這個問題。
其次,對于影片中的危難時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很感動。羅拉是個品學兼優的女孩,她為了自己的未來拼命的學習,參加競賽,競爭各種各樣的榮譽,但是被圍困在圖書館后,她發現自己沒有未來了......;森愛上了羅拉,所以他參加了競賽,在與羅拉一起被困后,表現出了巨大的勇氣,過人的智慧和冷靜。森說“我爸爸一定會來救我的,我相信!”正是這個堅定的信念使他頑強的度過難關,最后見到了來營救的父親;杰克答應了兒子去救他,于是歷經千辛萬苦,盡管種.種跡象表明兒子生還的機率為0,他仍然信守諾言,找到了最后一刻,終于相逢了!杰克的妻子在危難的時刻堅持留下來照看生病的小孩,不僅僅是母愛使她這么做,而是她原本就有一顆無私的心.....弗蘭克為了不拖累隊友自己割斷繩索,那位老年科學家平靜的面對死亡......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感動,讓我反思,如果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我會怎么樣?我會不會為了男友冒死去找藥品,我會的,因為我愛他;我會不會在朋友危急的時候挺身而出,我也會的!我會不會在危急的時候留下來照顧一個陌生的患絕癥的孩子?我不知道,所以我的愛是狹隘的,至少在現在,我覺得自己是很自私的那種,是一直以來的生活環境或者是別的一些原因造成了現在思想上的諸多毛病,也不是一時能改掉的,我討厭自己的這種小氣和自私!
如果不從思想上改造自己,讓積極向上,熱情無私的堅定信念充斥身心;如果不用知識武裝自己,讓自己至少具有生存的常識和本領,至少要有一顆有思想的腦袋!
今天就先寫到這里,我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因虛榮而說的不切實際的話,因狹隘的私心而做的不對的事情,真實地面對自己的生活,面對困難,想想...,沒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
好了,那就靜下心來,真實一點,坦誠一點,好好做自己的事情吧,好好學習,耐心思考。
后天觀后感3000字篇5
南極洲出現了冰縫拉開了《后天》驚心動魄的序幕。肆無忌憚的龍卷風,粒大如雨的冰雹,連綿磅礴的大雨,駭人聽聞的颶風,加上一秒鐘下降10度的氣溫,煉就了賀爾教授對兒子森絡言的堅定,煉就了森與羅拉愛情的堅貞,更煉就了大家的勇氣。
我佩服賀爾教授對科學研究的一絲不茍,對副總統的不畏強權,對兒子森的愛,對華盛頓到漫哈頓的勇氣,是他拯救了半個美國,是他拯救了自己的兒子,也是他打破了災難的語預言。他是一個成功的人,一個成功的氣候學家,一個成功的父親。
在整個影片中表現出來的愛情,友情,親情,最至善,也最至美。當然其中另一個政治思想焦點是墨西哥政府接納了美國南遷的難民。回想起以前都是美國阻止墨西哥的非法移民入境,而現在卻主謂顛倒,形成了“倒裝句”。美國總統在駐墨西哥大使館發表演說“感謝墨西哥人民。”我不由得想質問一下那些流離失所的,無親無故的伊拉克難民,又有誰會接納他們呢?
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層融化后流入大西洋,導致海水稀釋變淡,改變了大西洋的暖流,是得“鹽溫環境”停止流動。可想而知,后果將是如此的可怕:海洋溫度急遽下降,威力令人生畏的颶風將高緯度地區的冷空氣迅速南下,再加上海嘯和大冰雹,北半球發達地區轉瞬間變成了酷寒的人間煉獄。
如果你不是一個熱血澎湃的人,一出門,將可能被無情的寒風,殘酷的冰霜所凍結,那時你的生命就由此而暗淡。但是什么導致了家人流離失所,可愛的家園消失了呢?也許一切矛頭都指向全球變暖,但人們能否用推倒的方法思考一下,什么會引起全球變暖呢?歸根究底,人類的責任是不可推卸的。對于環保,我想我也沒必要再對此抒發感想吧。
雖然這只是科幻片,但這些天馬行空的想象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也許現在已經發生。有人可能會說,這只是虛構的,這么荒誕的想象簡直是天方夜潭,但你能說,在遙遠的時候,人們是否回幻想過今天會有電腦的出現,會有電燈的問世。他們肯定沒有預料到。相同的,現在的你,你能肯定嗎?如果還不注意環境的話,我們后天將可能更糟,也將可能沒有“后天”。
后天觀后感3000字篇6
我觀看了電影《后天》。
影片描述了當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時期時,全球氣候反常,大水淹沒紐約,日本天降冰雹,歐洲在海水中不復存在,還有龍卷風、海嘯、暴風雪……大自然中幾乎所有的災難都在影片里一一登場,讓我們身臨其境般感受到大自然肆虐發威帶來的沉重打擊和毀滅。當這場災難來臨,美國南部的居民舉國逃往墨西哥,總統為了全國避難,甚至承諾免除拉丁美洲所有國家的債務,而北部的居民已來不及逃離劇烈的低溫突襲與死神逼近。氣象學家霍爾在與災難搏斗的同時,奮不顧身前往營救被困的兒子。執著的信念,堅強的毅力,濃濃的父子深情,在影片中得到了體現。正如影片導演像要告訴我們的:“人性的光芒是我們遇到災難時的通天之梯,人性也包括我們對待生存環境的態度。”
《后天》的電影特效做得相當精致。當日本的天空落下了拳頭大的冰雹,行人慘死在冰林雹雨中,我們為之驚嘆;當數股龍卷風襲入洛杉磯,樓房如圖釘一樣被拔去的時候,我們為之驚呼;當洶涌而來的海水淹沒整座紐約城,一艘巨大的油輪順水的開進大街小巷,我們為之驚呼;當紐約出現南極的冰川,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變成一只甜筒,我們被這樣的特技所折服。如此大氣磅礴的制作,除了它的商業目的外,也到達了強有力的震撼人心的效果。
《后天》是一部優秀的商業電影。不僅僅在它的畫面制作上,也體此刻它那提前為人類敲響的警鐘上。正如導演所說:“問題就是在于這樣的事并不是聳人聽聞,這樣的事真的會發生。”也許,就在不久的將來。這天我們享受著環境所帶來的舒適生活;如果明天我們肆意的破壞環境;那么后天就是末日浩劫!
后天觀后感3000字篇7
大概人們一直以為人類作為地球上的最高級動物就是地球的主人大自然的主宰者。就可以肆意的破壞地球,虐殺大自然。還為眼前的利益貪婪地把大自然的血抽干 、了把大自然的皮扒光 、把大自然的肉啃光。跟本沒想過這將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還愚昧無知、 得意洋洋地宣稱要征服自然。哼,真是可笑。如果又一個冰河世紀在眼前,措手不及的人類將如何?人類還能征服自然嗎?不,暑期的開場大片——《后天》給了我們一個響亮而肯定的回答。這部可怕的災難片告訴了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自然永遠主宰著人。
《后天》這部電影描繪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內突然急劇降溫,進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氣候學家杰克.霍爾在觀察史前氣候研究后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主要是講人類不斷破壞美麗的大自然,然而受到了大自然嚴重的懲罰。冰雹 、閃電、 暴風雨、 龍卷風、 颶風 、洪水、 全球氣候變暖所造成南極冰融化等種.種災難降臨在人類身上時,人類才覺悟,才知道悔改,可已經太晚了。因為災難轉眼之間席卷而來,洪水,就在眼前;冰雹,就在眼前;一切不可抗力就在眼前。溫室效應將使冰河期重返地球。龍卷風 、海嘯、 地震……所以叫得出名字的天災都將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在影片中,你能看到紐約市被淹的鏡頭:慌亂的人群 飛起的汽車 破碎的玻璃,后面是樓一樣高的巨浪…你能看到發生在夏威夷度假海邊勝地受到颶風侵襲的場面。這就是破壞大自然的后果,這就是對人類的懲罰。幾千年來,人類在不斷吞噬自然的軀體,現在就要品嘗自然所釀造的苦酒了。
然而影片中有一個動人之處;人類在大災難面前,親情 友情 愛情——人類的情感經受了重大的考驗。人道主義精神激發出了人性的光輝。所以人在災難的面前都表現出先人后己的勇氣。有的人為了救別人,自己被凍死了;有的人為了不連累別人,放棄了生的希望。這點我非常的鼓舞。也許,人性真的只有在最危急的時候,才能顯現出來吧。但人類根本沒有任何方式和自然抵抗,能做的,只有躲避和逃跑。這時候人們應該明白:人類不是萬能的。自然可以隨時瞬間滅絕一個種族。記住: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小部分。
今天,人類比任何時候都能領略到氣候變化的威脅。全球氣候變暖對全球許多地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已經產生了影響。今天,人類不能再以一個征服者的面,目對自然發號施令,而必須學會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諧修復自然,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我們必須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只有這樣才能保護住我們的家園。 “環境保護思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提供一種幸福和沉穩的感覺 ”——這將是我們給自己的一個機會 、一種鼓勵 、一聲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