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觀后感
觀后感可以鍛煉自己的寫作水平,同時能真實地記錄下自己看完一部作品的感受。怎樣寫《塵埃落定》觀后感?這里提供《塵埃落定》觀后感分享,供大家參考。
《塵埃落定》觀后感篇1
第一次看到“塵埃落定”這四個字是在小學時的一部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塵埃落定》里,那時的我還不太明白這是什么意思,只記得那里面有一個傻子,有著與我們童年一般清澈的眼神,單純的審視著周圍的人與事,甚至最后從容的面對死亡……當我再一次被這本著作的魅力所吸引,重新翻開書卷……懂得了塵埃落定的韻味,也漸漸的理解了主人公的大智若愚。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故事一開始, 看到的 便 是 了土司二少爺?shù)难劬ΑD鞘且浑p異常敏銳而深邃的眼睛——它“什么都看得見,不僅今天,明天也都全部看見了”。 如此神奇的眼睛,擁有它的二少爺又該是怎樣的人呢? 大家都叫他傻子,可是他真的傻嗎?不僅我們讀者會有這個疑問,就是他周圍的人也有在糾結這個問題吧!
然而,傻子也出乎意料的做了幾件聰明事,哥哥就懷疑他是“裝傻”,臨終前對傻瓜弟弟說“你知道這個世界我最怕誰么?我最怕的就是你。”父親為傻子的成功舉動欣喜若狂,以為他是“大智若愚”,但又搖搖頭說“究竟是個傻子。” 我們也是 直看到小說結尾才會嘆口氣“是傻,真的傻。”麥其土司戰(zhàn)死后,仇家要向他的傻瓜二少爺下手,這位傻子竟然自己躺在床上,擺好了姿勢讓殺手殺。塵埃落定,他就這樣死了。就是傻子也會怕死吧?誰都不會想到有這樣不要命的“傻”。于是,電視劇《塵埃落定》換了一種可以讓人接受的結局:西藏解放了,土司變成平民了,傻少爺也老了,一臉“傻”笑地接受藏民獻上的哈達。
可是正是這樣一個他, 以一種超脫于時代和家族的思維方式洞察著浮華背后的一切。他知道金錢和權力只不過是過眼煙云,也看到了籠罩在古老舊制上的慘淡夕陽,因此他將意念放在更單純而深遠的地方。他的思想與言行脫去了“聰明人”的虛偽矯飾,干凈得像高天中的流云,并時時閃現(xiàn)出未來的光弧。簡單地說,他活在自我空靈的世界里,滿是大徹大悟的清醒。土司們的官寨是一個個濃縮相連的世界。欲、陰謀、爭奪、猜忌在其間糾織彌漫。處于政治漩渦的權貴們終究無法從盛世之夢中清醒過來,更有一群自認為聰明的人,整日用那“傻乎乎的勁頭”為毫無意義的事上竄下跳,費盡心機——只有傻少爺?shù)男牡滓黄该鳌2抛屵@曲繁華落盡的末代哀歌有了絢麗的波瀾與光華。傻少爺,不失為一個感人的、成功的形象。正是 他那雙敏銳而深邃的眼睛 ,帶領著我們穿越時空、大地和民族,讓我們目睹了康巴土司制在崩潰前的最后幻象,見證了一個時代轉入另一個時代的喧囂和動 。
聰明總想表現(xiàn)自己的智慧,聰明就成了一種負擔。《紅樓夢》中有一首《聰明誤》:“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的性命……”這首歌是暗喻榮寧兩府的當權者鳳姐——王熙鳳的。聰明人最會盤算自己的利益,機關算盡,最終引來了仇恨,引來殺身之禍。麥其家大少爺為表現(xiàn)自己的聰明勞了不少神,也爭得了正統(tǒng)繼承權,他好戰(zhàn),好殺戳,最后被引來的仇恨殺死。卸去了聰明的包袱,聰明漸漸淡泊安靜下來,聰明人嘆口氣說:“難得糊涂”,旁邊便有人說聰明人“大智若愚”。其實,這不過是另一種聰明的方式罷了 。
塵埃無論飛得多遠,終究會落下。遙遠的青藏高原,神秘的血域之巔,文明與蠻荒共存。亙久的土司制度,強大的麥其家族,一個傻瓜少爺,一段蒼涼的夢境,訴說著一段塵緣歷史。
在美麗的高原上,罌粟略顯苦澀的香蓋過了糧食的清新的香。 傻一點,糊涂一點也未必會比聰明差。
《塵埃落定》觀后感篇2
《塵埃落定》是藏族的阿來寫的小說,并獲得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土司”是一種外來語,是古代對帝王的稱呼。
麥其土司引來漢人軍隊征服了貪婪的汪波土司后,壯大了力量,加上種植和販賣罌粟,于是空前強大起來,在改種糧食后所建立的糧食市場又使麥其土司獲得了更多的財富。但市場的繁榮卻又孕育出了梅毒、中日戰(zhàn)爭,國內戰(zhàn)爭,并最終導致了整個土司世界的覆沒。小說借助麥其土司的傻兒子“我”的經歷、見聞和感受,以麥其土司一家為中心,講述了康巴土司由盛至衰過程中愛恨情仇的故事。
《 塵埃落定》借麥其土司家傻瓜兒子的特殊視角兼用寫實與象征的手法,輕巧而富有魅力地寫出了藏族的一支 —— 康巴人在土司制度下延續(xù)了多代的沉重生活。作者以對人性的深入開掘,揭示出各土司集團見、土司家族內部、土司與其他統(tǒng)治的人民以及土司與國民黨軍閥間錯綜的矛盾和斗爭。并從對各類人物命運的關注中,呈現(xiàn)了土司制度走向衰亡的必然性,肯定了人的尊嚴。小說有豐富的藏族文化意蘊。清淡的一抹魔幻色彩,增強了藝術表現(xiàn)開合的力度。語言頗多同感成分,充滿靈動的詩意,顯示了作者出色的藝術才華。這是藏族作者首次獲得矛盾文學獎的文學小說。
我覺得本書中最聰明的人并不是那個故作聰明的哥哥,反而是那個人人都恥笑的傻子。他集運氣、時機、未卜先知的超能力于一身。他哥哥是麥其土司家的繼承人,而他因為是個傻子而命定與之無緣,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他的哥哥不幸被麥其家的仇人所殺,他的老父親因為裝病躲過一劫,而他則幸免遇難。后來因為一場罌粟花戰(zhàn)爭(他暗地里支持茸貢土司和拉雪巴土司打仗,并從拉雪巴土司那里救出了茸貢土司太太,)他娶了茸貢土司的獨生女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為妻子,不久之后他便可以順其自然的成為茸貢土司。當所有土司包括很多人都中梅毒時,他則沒有。他每一次做的決定都是對的,他讓麥其家中麥子而不是罌粟,結果來年大豐收,其他土司因為都種的是罌粟而不得不向他重金買糧食。
他是傻子并不是他的錯,而是他的父親在某次醉酒之后意外的才又了他。他的哥哥以前一直很愛她,沒有一絲防備,只因他是名副其實的傻子,但是自從他和哥哥開始為土司之位而展開爭奪時,哥哥又是如此的恨他。
確實,他是個眾人皆知的傻子,但他卻做出來聰明人也做不出來的事情的好一個傻子,善良的傻,至于后來人們都認為他是在裝傻,可是又不像,總之,他是個怪人。
他的土司父親叫他的哥哥去邊界修大房子,哥哥并沒有領會父親的真正用意,而是蓋成了和官寨一模一樣的堡壘,而傻瓜弟弟卻知道那是父親要蓋倉庫,用以囤放來年大豐收的麥子。后來他用自己的麥子救濟邊界的土司,民心所向,他獲得了大片的土地和新臣民。他懂得在邊境市場做生意,市場、銀號、店鋪、貨棧,妓院和為過路窮人布施的布施所,以此用交換來各種東西,并拿到漢人的地方換回各位土司們所急需的麥子,再轉手賣給他們,從中獲取銀子和財寶。只存在于土司最初的三代的書記官,也在傻子的要求下又重新開始存在了,他看到了書記官的重要性,這是很有遠見的做法。
滾滾的歷史長河,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國家總是會由更為強大的統(tǒng)治者來統(tǒng)一的,由此,土司制度的衰落則是必然的,傻子并沒有向其他土司那樣與共產黨軍隊拼死抵抗活著繳械投降,而是順其自然,無為而治,該來的總是回來的,即使是讓人看不清的未來,這也是他的又一聰明過人之處。
他雖然是使麥其家強大的功臣,但并沒有受到人們的看好和重視。他沒有強烈的權利欲,也沒有陰險狡詐的陰謀和手段。他的善良,救了他的父親,他的善良,收獲了愛情,他的善良,贏得了一大批甘愿為他赴湯蹈火的人的支持,他的善良,贏得了民心,他的善良,為他帶來了好運 ——
多行不義必自斃,善良的人,上天都會不忍心虧待你,多多行善,慈悲為懷,這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到的。
聰明反被聰明誤,那些自以為是的人往往不是落入別人的陷阱就是遭受嫉妒和打擊,結局悲慘。正所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鋒芒畢露,必被利刃所傷。要把握好度,懂得保護自己,謹言慎行謙虛待人,這樣才能贏得人們對尊重。而傻子,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令人敬佩。
麥其土司從來不能強大,不能統(tǒng)一整個土司的首要原因是,一旦他們成為了這片疆域的霸主,那漢人們則會立馬打過來,那才將是麥其土司真正毀滅的時刻。還有到后來,國民黨和共產黨打仗,不管土司們站在那一邊,到最后先進的社會制度也將必然取代這種落后的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是分等級和階層的,土司、農民和奴隸。其中,奴隸是最受壓迫和欺辱的,而且也是世襲的,他們任由宰殺打罵,手段十分的殘忍狠毒,沒有一點身為人最起碼的尊嚴。再加上土司首領們的奢侈生活以及自身私生活的混亂,最終的毀滅也就不足為奇了。
最終,傻子的母親自殺身亡,他的父親同其他人一樣,被共軍的炮彈炸死了,而他自己也被仇人所殺。存在于一時之久的土司制度徹底不復存在了,一切都消失了,塵埃落定,安靜的好像就像從來都沒有存在過一樣,但是這一切曾經卻是又確確實實的存在過。
書記官說的一句話:“你知道什么是歷史?歷史就是告訴人們什么是對,什么是錯,這就是歷史。”正所謂: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這樣人們可以認識自我,社會才能取得進步,民族才能團結一心,國家才能繁榮興邦。而拋棄歷史,就是對過去的一種背叛、否定和批判,忘記歷史就會重蹈覆轍甚至毀滅。
傻子說:為什么宗教沒有教會我們愛,而教會了我們恨?教派之間的相互仇恨,各自心懷鬼胎,自私自利。
小爾依說:“ 是行刑人就不會害怕,不是行刑人就會害怕。”正所謂:身在其職,必謀其位。這是一種高尚的信仰和端正的工作態(tài)度,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向著目標,積極前進。
人其實害怕真實的東西。人之所以活著有意義,是因為多少有點可以害怕的東西。但傻子偏偏怕的就是這個。
歷史讓我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就像一粒塵埃,但是即便這樣,也會有塵埃落定之時,但我只愿到那時,自己可以無怨無悔,對自己來這人世間所走的這遭沒有任何抱怨,有的只是那些曾經美好的回憶 。
《塵埃落定》觀后感篇3
慢慢地合上塵埃落定,好像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了一樣。是一種怎么樣的心情,?是傷心的還是快樂的?都不知道,復雜的心情。
我是抱著怎么樣心態(tài)去展開這本書的?好奇?還是因為大眾的評價吸引?但是我還是展開這本書,想去看看到底是什么塵埃落定?也許我就是被這本書的書名給真真切切的吸引了。
傻子?什么樣的傻子?書中的他永遠也不是傻子。為什么這么說?傻子怎么可以真真 的看清人世間復雜的錢,權,性欲?這些東西是聰明人一輩子的追求,一輩子也追求不玩,一輩子也看不清楚的東西,但是一個傻子卻是最充實的擁有,他是土司的兒子,有的是權,有的是錢,更有的是性欲。雖然在一開始他不知道這是怎么樣的一種感受。但是他卻在13歲的時候得到并且卻感受了。也許當很多人看到書中對于性方面描寫的東西的時候,興許會認為這是一種怎么樣的感受啊!但是就像是人們讀紅樓夢,不一樣的人讀到的是不一樣的東西。有的人認為它是一本史書,有的人認為是一本藥書,還有的人認為這是一本關于色情的書,不一樣的人看到的是不一樣的東西。傻子能體會到的是人們最初的感受,人類原始的一種性沖動,這是一些聰明的人掩飾不了,但是確實背地里不知道怎么樣的一種情感,但傻子就可以坦然的面對。這樣的傻子,真的是傻子?!他毫無掩飾的想著聰明人不敢想的,看著聰明人看不到也看不透的東西。有的時候想想魯迅說的話是對的。當時世界上的人都在睡夢中的時候,只有他一個人醒著,該是多么悲涼的事情啊!更加悲涼的是我們都認為他是睡著的,而我們自己是清醒著的。誰叫他是唯一的一個異類呢?我們都在傻笑著別人是傻子的時候,卻不知道真真是傻子的人正在笑別人是一個傻子!多么可笑的事情!
雖然他不是一個傻子,但是他裝成一個傻子,想想在今天的這樣的一個社會上面,有很多人明明很傻,卻是故作聰明,這樣子能帶來什么呢?有的時候為了裝聰明,去圓一個又一個謊言才是最可笑的。為什么不裝一下傻子呢?或者你在某一個時刻你就是一個傻子,傻子的有能怎么樣?被人恥笑?被人踐踏?那有怎么樣?只有低下去,才有站起來的機會。一直站著的人,跌下去也許就再也站不起來了。人生有的時候想想就是,是傻子,是聰明人不斷轉換的過程,一直是傻子的人讓人看不起,但得到的是別人沒有傷害的同情,你對他沒有威脅,同情必定是人的本能啊!一直是聰明人的人讓人厭惡,得到的必定是這個社會無情的傷害,太聰明的人讓人嫉妒不是嗎?人心必定是有那一個陰暗面的。
塵埃落定最后的傻子離開了,沒有見妻子最后一面,是想見,還是不想見?我覺得他必定是不想見。他想相信所謂的愛情,但是愛情又給他帶來了什么呢?是傷害?還是肉體的歡樂?一次有一次的傷害,相信在他的心里,他那最美麗的妻子究竟是在哪個角落?還是永遠的不見了。塵埃落定聰明的傻子是個聰明的人。
《塵埃落定》觀后感篇4
這是一本藏族小說,寫的是土司制度即將瓦解的那個年代,漢人帶著自己的文化、產物甚至是病毒滲透藏區(qū)。漢族女子機緣巧合成為土司的二太太,生下本文主人公傻子;漢人帶來罌粟種子,讓藏民一夜暴富又迅速鬧了饑荒;漢人草臺班子帶來了梅毒,讓一群土司病入膏肓。
傻子經常說傻話做傻事,一覺醒來不知身在何處,為了看漂亮姑娘直接讓人不要擋住視線,還自在地穿起死囚的衣服,但是他是一個經常讓人驚訝和感到害怕的傻子。他不用記得太多事情,但是知道周圍人的動機和態(tài)度;他精確的直覺,能夠決定種糧食而不種罌粟,從而成為周圍搶購食物的勝利者;他具有透視的本領,可以在自己房間就覺察到哥哥被復仇者所殺;他還經常大膽預言,一下子就說出十幾年以后這片土地將不再實行土司制度。塵埃落定,指的是活在土司制度的最后一代,有的為主子效忠而死,有的為外人入侵而死,傻子則是被早就彼此認可的仇人心甘情愿的殺死。于是,土司繼承人和土司制度終于在這片土地上消失。
這本書以傻子作為主人公,優(yōu)點特別多,因為好多事情傷得了普通人卻傷不了傻子,而他又是個屢屢語出驚人、看似胡亂作為卻總是運氣很好的傻子。他的大智若愚和未卜先知給本書平添奇幻色彩,跟莫言的《豐乳肥臀》有些類似,也許大家都是受了拉丁美洲的文學風格所影響吧。
另外,這本書寫的是少數(shù)民族在時代變革的一段經歷,又讓人聯(lián)想到《穆斯林葬禮》。所不同的是,《穆》非常沉重壓抑,說是霍達的泣血之作誰都不會懷疑;而《塵》雖然明明寫的是一幕衰落的悲劇,卻因為傻子的存在,多了幾許無奈和輕松的調侃,令人在平淡的情緒下接受了這個故事。
本書成名較早,其中的露骨描寫也不少,所以聽說在出版前頗為不順,好幾年沒有出版社愿意發(fā)行。但是一經推出以后馬上就成了暢銷書,各國爭相翻譯,還獲得了茅盾文學獎,金子終于發(fā)光了。
《塵埃落定》觀后感篇5
得也好,失也罷,富也好,貧也罷,天才也好,傻瓜也罷,不管茫茫人海中的你曾經多么輝煌,也不管你曾經多么慘敗,總有一天,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化作浮云,一切都會塵埃落定。
沒有誰會想到一個世人眼中的由漢人和麥其土司醉酒后生下的兒子——傻子,每天起床總會問兩個問題:“我是誰”,“我在哪里”,卻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什么都看得見,不僅今天,明天也看到了”,常常道破天機。而他的父親——麥其土司,是皇帝冊封的轄制數(shù)萬人眾的土司,是一個貪戀、占有欲強的王者,為了不讓其他的土司發(fā)展壯大,不顧喇嘛們的阻止,靠黃師爺引進的鴉片致富,成為最強的土王,為了一個漂亮的女人,不顧后果,殺了他那世世代代忠誠如一的頭人查查,還放過他的家人,引來他的孩子的復仇……他的哥哥,因為他傻,所以愛他,憐他,當然,也因為他傻,所以沒有像別的土司家庭一樣,為了繼承土司之位而不顧兄弟之情,殘殺同脈骨血,但,他始終為了繼承土司之位而奮斗。土司們的官寨是一個個濃縮相連的世界,貪欲、陰謀、爭奪、猜忌在其間糾積彌漫,處于政治漩渦的權貴們始終無法從盛世之夢中清醒過來,更有一些自作聰明的權貴們?yōu)榱撕翢o意義的事而用那“傻呼呼的勁頭”費盡心機。而作為傻子的他,心底一片光明,早早地明白金錢、勢力,不過過眼云煙,老一輩源用的制度早已不再適用,因此,他的思想脫去了矯情與虛偽,比其他的藏民更加超前,更加純凈,如同高空中的流云,沒有一絲雜質。
簡單地說,他是活在自己的那一片星空,帶著真誠、親善、大度,一種說傻又不傻,說不傻有非常傻的方式在無數(shù)權謀、殘忍的藏民家庭中理所當然、優(yōu)哉游哉地活著。即使偶爾手下故意以下犯上,他也不會怪他,因為他認為,即使是奴隸,也有權更被寵溺一點,就連當因為父親的緣故,仇家找上門,誓要殺他的父親和哥哥、甚至是在哥哥、父親沒了以后,仇人來殺他時,他還是那么理所當然、那么坦然地接受了,沒有一絲的幽怨,沒有一絲的后悔,“你該動手了”、“來吧”……說得那么自然,仿佛那人不是要殺他,而是他的好朋友,在幫助他而已。這是多么的不可理喻、出乎意料的思維與舉止?可他確確實實是這樣的一個人!知道他的父母、兄弟、朋友、對手的所有心計,也知道土司制度的最終走向,更用大部分的生命,安心地等待著失去雙親的復仇者的傻子。可他真的傻嗎?我懵了 ,看不清,也想不明白。如果他傻,那他為何又似熟知一切,只把一切都看做塵埃?如果他不傻,為何他又有傻得不能再傻的樣子,甘愿做一個傻子?
也許他就是這么一個又傻又不傻的人吧!隨著刀子的深入,他走了,靈魂掙脫了流血的肉體,“飛升起來了,直到陽光一晃,靈魂也飄散,一片白光,就什么也沒有了。”就這樣子,一切都塵埃落定,一切都順其自然……又還有什么可言?
《塵埃落定》觀后感篇6
我喜歡的兩句話:距離——是并不彼此了解的人在一起時必須的。是的,上天叫我看見,叫我聽見,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為了這個目的,才叫我看起來像個傻子。
讀這本書時間是20_2月12日,因為過年回家沒什么事情做,所以想找本書來讀,本來打算讀張愛玲的《半生緣》,老嬸知道我要看書,給我一本《塵埃落定》,但看著書名沒什么感覺,不過上面寫著矛盾文學獎。憑著這個噱頭我決定先讀讀這本書。
書的開始很平凡,是以家族土司十三歲的傻二兒子角度的視角來陳述。開始的時候是家族頂尖地位上的一個被看做是傻子的生活,緊接著便黃色的段子多些。往后便是傻子自己出去建立一個屬于的自己的領地,并且做的有聲有色,創(chuàng)造出他的父親還有那個聰明的哥哥也沒有創(chuàng)造的天地。擁有世間少有的美貌卻不忠誠的妻子。在與各種土司之間打交道。在抗日戰(zhàn)爭和內戰(zhàn)時期藏族人的興旺和塵埃落定。
讓我深思的一個問題就是:到底什么樣的標準可以判斷出一個人是不是傻子。是很多人說是就是嗎?就像真理一樣,并不是多數(shù)人認為或是說不是就不是了。只是普通人不能理解傻子的想法吧。
就像別人說主人公是傻子,最后跟著他的小廝也說了句把他當做傻子的話:“你要是連這個也怕,以后我就不和你玩了”,傻子想:他以為他不想和我玩和想和我玩是他自己決定的。傻子說:你不是陪我玩,而是在侍奉我!
以自己是傻子的身份狠狠的諷刺了那些看不起人的正常和那些聰明人。也告訴了自己,一個傻子都認為:一個沒有任何儀式就上到他的床上的茸貢土司美若天仙的女兒,沒有必要向她低頭和屈服。
在面對外敵時,自己的親人是重要放不下的,在權利和利益面前無論是哥哥還是父親還是母親都是自私。所以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面對別人時,你應該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了吧!在相對權利下說些好聽的話大多數(shù)情況下要比你對著來或是堅定是對的立場要好的多,對自己對對方都是好的。百家筆記網(m.simayi.net)除非你是佛教信徒不能做出對不起自己堅定的信念的事情之外。關系是自己精心呵護出來的。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就是那個傻子,反應比較持盾,但卻沒有大智慧能支持自己來得到別人的尊重。順著自己的心意,自己過得舒服,但是不要影響和傷害到別人。
永遠都要一視同仁,不要帶有色眼鏡去看人。不要因為別人看法影響自己的想法看法。
沒有什么事情是一個人死了之后都不塵埃落定的,而且你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死去。
我覺得人懂的道理很多,說起來可能會更多,但是實現(xiàn)的卻是很少的不是嗎?從今天開始每天或是兩天或是三天或是一個規(guī)定的時間來在自己身上實現(xiàn)一個道理,久而久之算是自己的修行吧。
現(xiàn)在我要實現(xiàn)一個道理:距離——是并不彼此了解的人在一起時必須的,省的傷到自己。
《塵埃落定》觀后感篇7
這本書里本來沒有愛情,只有欲望,許多赤裸的欲望。傻子對欲望的表白很直接,因為他傻。見到塔娜之后,他才很想坐下來好好說說話兒,好象找到了自己的所愛。而這個漂亮婦人不是貞的,多次背叛了他,傻瓜也心痛了。漂亮婦人象罌粟花,是有毒的,讓人象吸了一樣麻醉。其實,小說一樣開始就有一個不祥之兆,人們被有毒罌粟花麻醉了;麥其土司為了一個漂亮婦人央宗殺死了自己對忠誠的查查頭人,央宗很少說話,也沒有仇恨,只會用美色吸引這個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男人。如嘎濟活佛預測的一樣,一切禍源起于美麗而有毒的罌粟花,來自美麗的誘惑使人無法拒絕,欲望麻醉了,理性死了。
這個邊境小鎮(zhèn)染了這片土地從未有過的梅毒,這是欲望的誘惑帶來的。傻瓜二少爺本來不明白人世的誘惑,而身邊有了娜塔之后,就被迷惑了:由傻瓜變成了瘋子,瘋子又變回傻子,這與電視劇改編過的《塵埃落地》完全不同。愛與權力、仇恨、欲望誘惑交織在一起變成了有如罌粟花一般美麗,讓人欲罷不能,久食傷神。
傻子的母親臨終前吞了大量的鴉片,沒有痛苦的死了。在她死之前說出了自己的身世:她做過妓女,從一個下賤的女人變成了土司太太,變成了一個正經女人。
傻子是自己躺在床上被仇人殺死的,刀子,鋒利的刀子,像一塊冰,扎進了我的肚皮。不痛,但是冰冰涼,很快,冰就開始發(fā)燙了。傻子也是麻醉的,麻醉他的是仇恨,因為被仇恨殺死的人———不痛。血滴滴喀塔地落在地板上,店主朋友啞聲說再見;傻瓜的靈魂便與:欲望、誘惑、權力、聰明與仇恨一道說再見,他最后想喊一聲塔娜,終于也沒喊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