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葉問觀后感
寫觀后感不僅可以提升你的寫作水平,還能讓你真實地記錄下自己看完一部作品的感受。這里給大家分享作文葉問觀后感,方便大家寫作文葉問觀后感時參考。
作文葉問觀后感篇1
完結(jié)篇沒有葉問第一部那么驚艷。依舊設計了多場葉問與各類高手過招、打擂臺的情節(jié),看得很爽。雖然知道情節(jié)可能是虛構(gòu)的,還是忍不住回來查了一下歷史,發(fā)現(xiàn)葉問確實是跟日本憲兵隊的高手打過,而美國人之類的,并沒有真正在擂臺開打。電影有意把葉問塑造成人民英雄、時代英雄,葉問作為電影的主角也應該是最強的。所以, 電影嘛,肯定要把葉問夸張和虛擬化,不然就不夠戲劇了。
電影里面有一場戲我有些動容,可能是年紀大了淚窩淺吧。就是葉問打越洋電話給兒子,兒子得知父親得了癌癥后,在電話那頭說會聽話、要父親早點回來的那段對話。這一段,雖然年輕的演員表演有些青澀,不過我能體會到大洋彼岸那頭一個老父親的關(guān)心與擔憂。葉問作為父親話不多,只是緊緊的叮囑幾句,對兒子的一切關(guān)懷,都隱藏在行動里,不明說卻盡在不言中。這種克制式的父愛,不知道是不是葉問作為練武之人獨有的表達情感方式。
吳樾飾演的萬宗華,從開始對葉問的誤解,到后來二者產(chǎn)生共鳴,惺惺相惜,二者結(jié)下深厚的情誼。葉問第一次見萬宗華,倆人意見不合卻不大肆爭吵,而是在圓桌上進行輕微的武力僵持。這一幕,讓我想起了第二部和洪金寶在圓桌上驚險對打的經(jīng)典場景。圓桌玻璃兩端的均勻震碎,也寓意著二者武功不分高下,為后期二者在中華總會比武時難分高下,埋下了伏筆。而葉問也重申自己的觀點,即比武分輸贏意義不大,應該團結(jié)一致,把中華武術(shù)發(fā)揚光大,一致對外抵抗不友好的洋人。
結(jié)尾用閃現(xiàn)的方式,快速回顧了葉問系列的精彩片段,讓我很是觸動。想想葉問就要完結(jié)了,葉問年紀大了得癌去世,讓人很是傷感和不舍。看到張?zhí)熘尽⒖吹饺ナ赖钠拮訌堄莱桑钊藨涯畹囊荒荒灰u來,終將塵埃落定。也告訴我,葉問系列是時候結(jié)束了,但葉問的故事,還永遠留在我心里。電影對葉問塑造的勇敢又愛國,長情又戀家的形象,與真實的葉問雖有出入,但不影響葉問在影片故事中的美好人設。甄子丹飾演的葉問,這個容貌與形態(tài)之根深蒂固,我想,我是很久都揮之不去了
作文葉問觀后感篇2
最近爸爸媽媽帶著我看了《葉問4》這部電影,是甄子丹老師主演的,因為在此之前我看過前三部,覺得每一部都很精彩,所以這次也非常的期待。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葉問為了兒子在海外學校就讀的事情。他只身來到美國唐人街,本來想請華人會長萬宗華寫封推薦信,卻沒想到卷入了民族事件當中。在當時那個年代,我們國家還比較落后,在美國當?shù)厣畹娜A人雖然很努力但不僅得不到尊重,還常常受到凌辱。比如影片當中反映出的幾代華工為了給美國修建鐵路,做出了很多的犧牲,可是美國政府一直都不承認他們的貢獻,還時常想把他們從華人街趕走。
而萬宗華會長為了維護華人利益在唐人街成立了華人會館,大家彼此照應、互相幫助。可是因為葉問的徒弟李小龍年輕氣盛,沒有和其他武館師傅們搞好關(guān)系,導致葉問沒有能夠給兒子拿到推薦信。本來心灰意冷的葉問都準備回國了,但無意中救下了被美國人凌辱的萬會長女兒,才讓劇情繼續(xù)發(fā)展下去。高潮部分是華人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那天,一幫反派們到唐人街鬧事,還借口非法移民問題抓走了很多人。幸虧葉問出手相救才把損失降到了最低。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段,那個美國軍隊的大反派為了證明自己才是最厲害的,讓萬宗華會長和他決斗,結(jié)果把萬會長打傷了。葉問很是氣憤,為了維護我們?nèi)A人的權(quán)益和尊嚴,不怕強大的對手,不顧個人的安危,毅然前往軍營去找大反派切磋,經(jīng)過一場大戰(zhàn),最終把他給KO掉了。之后萬會長和葉問冰釋前嫌,還給他兒子寫了推薦信。
看完這部影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他告訴我們民族團結(jié)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特殊時期,大家更是要拋棄雜念牢牢地站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有力量去和外部勢力抗衡。還有就是要像影片中說的那樣,做人遇到不公義的事情就一定要站出來,不光是為別人,也是為了自己,維護民族大義敢于和不良行為做斗爭,葉問精神永遠值得我們?nèi)W習!
作文葉問觀后感篇3
這個電影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小時候看的《霍元甲》《陳真》,擂臺上,我國武林精英屢遭外國選手挑釁,屢戰(zhàn)屢敗,武林被嘲笑,國人被藐視,忍無可忍之時,武林英雄現(xiàn)身,險勝對手,為國爭光。
武打片,不僅僅展示武術(shù)的手眼身法步的絕美,還表現(xiàn)武林英雄的精神,比如隱忍,比如博愛,比如愛國。電影院幾度響起掌聲,為葉問的高強武藝,為葉問戰(zhàn)勝美國空手道選手,教師們在為祖國的藝術(shù)鼓掌,為自我的愛國之心鼓掌。
葉問和美國選手的對決,其實是空手道和中國武術(shù)流派之詠春拳的較量。中國軍官堅持把武術(shù)引進來進行訓練,美國軍官只承認空手道。其實空手道的起源與中國武術(shù)關(guān)系密切,早期空手道被稱為“唐手”。如果當時的沖突是真的,美國軍官絕對不會想到,此刻的“ChineseKongfu”多么受世界青睞,好萊塢有多少的武打動作來自于中國武術(shù),連美國迪士尼動畫片也引進中國武術(shù)題材拍攝《熊貓1》《熊貓2》。當然,那些只傳授武術(shù)給中國人反對教授外國人的華人,也絕對不會想到此刻的中國,有多少地方分布著跆拳道、空手道的學習場所。觀念的分歧,往往是因為不夠了解文化的滲透只是時間早晚的事。
電影也加入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成分,葉問與兒子葉正,美國中華會館萬會長和女兒之間,關(guān)于下一代的愛好及發(fā)展,作為長輩不等把自我的意愿強加給孩子,否則雙方都徒增煩惱,影響情感,最重要的是誤了孩子的前途。
電影的故事性還是很強的,葉問到美國為兒子找學校,與華人會館產(chǎn)生誤會,又無意遇到萬會長女兒與同學發(fā)生矛盾,繼而同學矛盾上升為民族沖突,當?shù)匾泼窬譀Q定逮捕華人會館所有人,美國軍官與中國軍官意見分歧,美國軍官意欲和中國武林人士決一勝負……曲折跌宕,扣人心弦。
每月一場電影,是一次團體休閑;每月一場電影,是一場視覺盛宴;每月一場電影,是一堂精品好課。
作文葉問觀后感篇4
今天,我在看了《葉問4》這部電影,這部電影非常的好看!
事情是這樣的,我閑著無聊就幫我媽媽拖了一下地,又幫媽媽洗了一件衣服。于是,我媽就非常的開心。她開通了超級影院讓我看電影,超級影院里的電影大多都是在電影院里才能看的。
我在里面翻到了許多在電影院才能看的電影,比如:《戰(zhàn)狼2》、《飛馳人生》、《流浪地球》、《鼠膽英雄》,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很多,而這些我以前都看過了,在茫茫的電影中我一下就看見了《葉問4》這部電影,我心想:這不是在新出的電影嗎?于是我就看了看,我看完之后感覺我自己都會詠春拳了。
電影內(nèi)容是這樣的:葉問的兒子葉正在學校打架被校長學,葉正因只想學習武術(shù)與葉問吵起來了。葉問想讓葉正去美國上學,葉問去了美國的唐人街想讓唐人街的館長幫葉正寫一封推薦信,可館長因葉問的徒弟李小龍教華人武功而拒絕幫葉問寫推薦信。在一次偶然的相遇葉問認識了館長的女兒若男,若男也很想幫葉問,可她父親不同意。
有一次李小龍的徒弟想把詠春拳帶到部隊里去,可美國人只認為跆拳道才是最厲害的,部隊的首領(lǐng)就派跆拳道教練在中秋節(jié)的武會上去砸場子,到了中秋節(jié)時教練將臺上的人全擊倒了。然后,葉問上去將教練打敗,首領(lǐng)發(fā)火了。最后,首領(lǐng)到了唐人街將館長打到了醫(yī)。這時葉問看不下去了,他前去部隊與首領(lǐng)決斗。在葉問九死一生的時候,首領(lǐng)罵我們中國人是懦夫還說中國武術(shù)是最差的武術(shù)!葉問發(fā)火將首領(lǐng)擊敗,此時部隊里掌聲一片。于是,館長寫了推薦信給葉問,而葉問并沒有拿。
葉問知道自己活不久了,就立刻飛回中國香港與兒子見了最后一面將詠春的精髓教與兒子葉正,隨后,葉問就去世了。
作文葉問觀后感篇5
在寫作這組讀后感的日子里,我和兒子一起看了電影《葉問4》。影片開場是葉問與醫(yī)生的對話,葉問已經(jīng)得了癌癥,這為整部影片定下了悲傷的調(diào)子。
葉問已然喪妻,兒子正在青春叛逆期,在學校打架,被學校開除了。葉問想到美國看看,能不能為兒子找出一條求學之路。
葉問來到舊金山,拜訪位于唐人街的中華總會,期待萬會長能為兒子寫封推薦信。中華總會中的武術(shù)師傅們,一向只向華人傳授中華武術(shù)。可是葉問的徒弟李小龍,卻兼收白人、黑人。
首次會面,萬會長與眾位師傅們,希望葉問勸說李小龍“改邪歸正”。可是葉問卻以為,雖然美國社會對華人,有排擠歧視的行為,但是可以利用武術(shù),打破這個隔閡。大家不歡而散。
葉問找不到合適的人,為其寫推薦信。滯留美國期間,見到了李小龍。李小龍有個徒弟是海軍陸戰(zhàn)隊中的士官,非常熱心,想在軍營中推廣武術(shù)訓練方法。
《葉問4》將主要情節(jié)置于種族歧視的背景之中。萬會長的女兒在學校里,受到了同學間的歧視欺辱。李小龍徒弟的做法在軍營里,受到了“美國隊長”的打壓。兩個矛盾,最終爆發(fā)成移民局對中華總會的圍捕,而萬會長被迫來到軍營,與強悍的美國隊長比武后,身受重傷。
之后是影片的高潮。葉問來到軍營,與美國隊長進行比武,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打斗,葉問為中華武術(shù)贏得了美譽。
影片結(jié)尾處,葉問認識到,他鄉(xiāng)并非出路。他回到香港時,兒子已能體會到父親之愛,葉問開始教兒子練習詠春拳了。
近代史上類似的武術(shù)故事,主角有霍元甲、陳真、黃飛鴻等等。在我年輕的時候,這些人的故事,都讓我激動不已。那流暢的武打動作,更令人熱血沸騰。
今天,我?guī)鹤涌础度~問4》,顯然,我不希望他僅僅被武打動作所吸引。更希望他看出,父親遠走他鄉(xiāng),為孩子尋找出路的為難。還希望他思考,父親拼死一戰(zhàn),未必一定能贏的結(jié)局。
而我呢,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喜歡,葉問淡定的神情。他與萬會長同是華人,所以他與萬會長比武時說:“輸贏有那么重要嗎?”這讓我想起,在《葉問1》中,葉問打敗金師傅之后,金師傅說:“今天,北方拳輸給了南方拳”,葉問卻說,“這不是南北方拳的問題,是你的問題。”
身為武林中人,如何看待競技目標?不把別人當做輸贏的對象,那么,練習武術(shù)的目的是什么呢?其實,所有的武打片,都回答了這個問題。可是我們的情緒,總是被輸贏的結(jié)果所左右。
在觀影中,忽略了故事真諦的人,在生活中,也常常被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啊。
作文葉問觀后感篇6
在這個暑假我看了不少電影,其中就包括了《葉問》。這篇電影主要的資料是:
一九三零年代,中國武術(shù)之都的佛山,武風頂盛,各門各派為廣納門徒,經(jīng)常團體比斗以顯實力。葉問習得一身武藝但為人低調(diào),故未有設館授徒,只待在家中與友人閉門切磋、鉆研武術(shù)。
好景不常,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佛山淪陷,葉家大宅被日軍強占,葉問被迫帶著妻兒移居廢屋。葉問一家生活艱苦,但葉問仍進取應對,一改闊少的態(tài)度,到煤炭廠當苦力,自力更生。眾中國人默默耕耘之際,一批日軍卻前來生事,陪伴著日軍主任佐騰旁邊的翻譯官,竟是昔日的佛山巡警李釗!
日本將軍三蒲是一名武癡,故以白米作獎賞,邀請中國人到打斗場與日軍切磋,藉以觀摩中國武術(shù)。日本將軍三蒲是一名武癡,故以白米作獎賞,邀請中國人到打斗場與日軍切磋,藉以觀摩中國武術(shù)。葉問的好友武癡林于打斗場內(nèi)侮辱三蒲,被活生生擊斃!葉問為尋找武癡林,到打斗場查看,甫一進場即見廖師傅被佐騰無理射殺!葉問遂把心中悲憤于打斗場上發(fā)泄出來,以一敵十,痛擊日本人!三蒲對葉問的身手大為欣賞,并表示期待與葉問一戰(zhàn)。
三蒲帶兵至棉花廠捉拿葉問,要求葉問向日軍傳授中國武術(shù)。葉問不甘作漢奸,且欲替中國人挽回尊嚴,遂公然挑戰(zhàn)三蒲,要以雙拳喚起中國人的團結(jié)心。三蒲自視甚高,為保名聲毅然應戰(zhàn)。佐騰為保三蒲勝出竟暗設埋伏,葉問未知已身陷危機,以詠春力戰(zhàn)三蒲的空手道,二人在擂臺上展開激烈生死決戰(zhàn),最終打贏三蒲。當佐藤要開槍射死葉問時,翻譯官李釗在這危急的時候出手相助,救了葉文一命,打死了佐藤。可是葉問還是受了傷。之后他們一家去了香港……
這篇影片有表現(xiàn)了葉問武術(shù)的高強,又包含了不少幽默的臺詞,還表現(xiàn)出日軍侵略時人民的苦。
當一伙北方人來佛山踢武館時,許多武館都打可是他們。當他們?nèi)ヌ魬?zhàn)葉問時,葉文不費吹灰之力,沒一會的功夫,就把他們打敗了。可見葉問的武藝多么高強。
在日本侵略時,民不聊生,正如臺詞里所說:“如今人人都沒有一頓飽飯吃啊!”而葉問去了挖煤廠工作,還把每一天少得要命的飯菜,留一點給老婆孩子。當棉花廠出事時,葉問為了他們不再被欺負,教大家武功。去比武時,他以一套以柔克剛的詠春拳,精彩,快速的打敗了10個日本軍,發(fā)泄了心中的怒氣。
最終與三蒲比武時,雖然明白自我贏的話有生命危險,可是他想:不能為中國人丟臉,必須打敗三蒲!最終,他將三蒲打得鮮血直流。
《葉問》真是一部好電影!
作文葉問觀后感篇7
前幾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叫《葉問》。
葉問是詠春拳一代宗師,是李小龍的老師。練詠春拳、和武館的館主比武占用了他的超多時光,所以他很少陪在他妻子、兒子身邊,但他的武功好得不得了。有幾個北方佬到佛山來到處踢館,甚至鬧到葉問家里和葉問比武。葉問沒辦法,只好使出詠春拳,幾招就把北方佬打趴下了。葉問成了佛山人民心中的英雄。這時正是三十年代,日本人打進中國。他們早就聽說過葉問的厲害,三浦想讓葉問當他們的武術(shù)老師。葉問拒絕了,但和三浦比了一場武。結(jié)果可想而知:葉問贏了,可被日本人開槍打傷了,他的朋友就把他們一家轉(zhuǎn)移到香港,一家人最后團聚了。
葉問是一個正義的人,他詠春拳練得極好,打壞人,為佛山人民做了許多好事。他十分地愛國,日本人讓他做皇軍的武術(shù)老師,他想也沒想就搖頭了,他是不會當叛徒的,他絕對不會背叛自我的祖國。應對日本人的恐嚇,葉問沒有退縮,照樣打贏了三浦,受傷了也不遺憾。
我們此刻生活在和平年代,已經(jīng)感受不到戰(zhàn)爭的殘酷。如果問你,應對日本人的侵略,是像李釗那樣屈服當漢奸,還是像葉問那樣挺下去反抗,就算受傷甚至死也不足惜呢?我想大多數(shù)人大概會回答,學習葉問選取后者,那是因為我們有一顆正義的心!但是,真的有一把槍頂在你胸口,你會不怕死嗎?(lz13)你會不屈服嗎?會像葉問那樣勇敢嗎?我想,很多人肯定就會害怕了,就順從了。因為我們根本沒有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沒有感受過那樣的恐怖,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許多人會因為一點困難而退縮,應對一點挫折就喪氣,缺乏勇氣迎戰(zhàn)。所以,愛國也是需要勇氣的,不是光嘴上說說的。
《葉問》告訴我,如果你有足夠大的勇氣,能夠為國家犧牲一切,那才叫真正的愛國!
作文葉問觀后感篇8
“詠春,葉問!”這句臺詞已經(jīng)成為了該系列IP的經(jīng)典名句。每一部的重頭戲決斗前,都會這樣來自報家門,有著傳承中華武術(shù)精粹的使命感,有著不畏風雨不懼挑戰(zhàn)的勇氣,更有著開山立派的豪邁與自尊心。在惡戰(zhàn)之前的儒雅、古樸而又簡潔、明快的自報家門,仿佛高手論劍琴箏和鳴的詩意吟唱,致敬了傳統(tǒng),也締造了傳奇。
參加《葉問3》的看片會前,我又重溫了下兩部《葉問》的前作。總體風格上還是一脈相承了,從08年至今,綿延八年的武林宗師形象,已成體系。導演依舊是葉偉信,他演繹自我心目中的艱難時世、門派江湖、朝堂市井、黑白邊際,有著自我獨到的構(gòu)筑與思考。
甄子丹顯然已經(jīng)成為了葉問的代言人,《葉問:終極一戰(zhàn)》中黃秋生演的老年葉問和《一代宗師》中梁朝偉演的傳奇詩意版葉問都不如甄子丹的演繹深入人心。第一部里他說過“沒有怕老婆的男人,僅有尊重老婆的男人”,含蓄內(nèi)斂,溫情脈脈的儒雅宗師形象躍然于銀幕之上。第二部里他愛護徒弟、噓寒問暖的師徒之情,扶危濟困的江湖情義,不畏暴力的民族氣節(jié),也都形象豐滿。在這第三部中,導演期望深入刻畫葉問與夫人張永成之間的感情,尤其是在應對絕癥病魔之下的感情演繹。心理的刻畫,感情的描繪,有幾段戲還是不錯的。能夠看出甄子丹期望努力修正自我武大于文的戲路短板。熊黛林的表演尚可,但妝容造型難以令人相信這是患不治之癥已趨晚期的病人。
此片最值得大書特書的就是動作戲,因為,這一部的武術(shù)指導是袁和平。袁和平導演整部戲的水平不濟,作品諸如《蘇乞兒》、《臥虎藏龍2:青冥寶劍》都極其平庸,但他作為武術(shù)指導則換了天地,絕對是全球第一武指,當之無愧。他設計的武打動作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影史的經(jīng)典場面,他也能深刻的理解每個導演的意圖,并將各種意境及思路用絕佳的動作設計表達出來,縱橫數(shù)十年,武指水準上影視圈無人能出其右。
《葉問1》和《葉問2》的武術(shù)指導是洪金寶,打戲設計得很不錯,可謂先聲奪人。我印象最深的幾場戲,第一部里單拳暴打一堆日本人那場,以及金山找與葉問在家中的切磋戲,第二部里甄子丹與洪金寶的圓桌大戰(zhàn),都是令人過目不忘的動作經(jīng)典。洪金寶在前兩部里的動作設計寫實性很強,但有許多地方和場面吊威亞的痕跡過重,為了好看,明顯不貼合牛頓定律和重力法則,仔細推敲下,不合常理。所以某些地方看上去略顯滑稽與突兀感,與塑造真實人物寫實的風格不夠搭調(diào)。在《葉問3》中,袁和平的動作指導方向上仍舊延續(xù)了前作硬橋硬馬的寫實風格,并且力求在好看的范疇之下更加雄強剛猛,更加貼近真實,最大程度上摒棄了脫離地球引力的動作設計。破壞的視覺沖擊力更強,打斗的緊張度節(jié)奏感更進一步。前作的連環(huán)疾速快拳,快拳對拼,都有呈現(xiàn),雨點般的速度,搏命廝殺,虎虎生風。
片中設計的幾場動作戲,各具特點,互不雷同。開場高速攝影機下李小龍?zhí)邿煛⑻卟杷募毠?jié)特寫很有創(chuàng)意。葉問在電梯里,在狹窄的空間里,一邊保護妻子,一邊痛擊泰拳高手,也拓展了動作設計的新穎度。
泰森客串主角,我印象中是美國公路性喜劇片《宿醉2》片尾出來客串了一把,一個無關(guān)緊要的主角。這次他演一個壞老板。甄子丹和泰森的打戲,攀跳騰挪,注重下盤。泰森打法剛強猛烈,疾速出拳,快如雨點,渾厚霸氣。片中極力呈現(xiàn)千鈞之力帶來的真實的承受本事和破壞性。硬碰硬顯然是不行,不貼合東西方人的生理構(gòu)造。過度自嗨顯然不是導演期望達成的效果,在弱勢之下,努力打成平手還是比較不戲說的。需要用四兩撥千斤之巧勁,出其不意,攻其無備,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片中多次突出肘部對于強大沖擊的抵御本事。快速剪接的鏡頭,緊張的音樂節(jié)奏,打斗雙方的近距離表情特寫,突出打斗現(xiàn)場的壓迫感。與東方人與外國壯漢對打獲勝的場面不稀奇,《霍元甲》里李連杰打德國大力士,《葉問2》里甄子丹對打英國拳擊手,《蘇乞兒》中蘇乞兒打俄國大力士,托尼·賈在《冬蔭功》里也有對打外國壯漢的場面。但過于民族主義的精神勝利并不夠客觀評判,超越體質(zhì)生理極限的意淫與自嗨顯然也不可取。堅持了三分鐘并未分出明顯高下,在泰森一笑之間,有一種握手言和、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姿態(tài),也是值得欣慰的。看著那飄起飛升的紅氣球,泰森對女孩說:“隨它去吧!”這個情節(jié)設計得妙,一語雙關(guān),也有尊重對手、消泯恩仇的隱喻。
此片中張晉帥爆了,可能受關(guān)注度會超過甄子丹。《一代宗師》、《殺破狼2》中,張晉已經(jīng)嘗到了自我飾演狠辣而帥氣的反面主角的帶來的受歡迎度,那種“壞壞的、狠狠的、帥帥的”形象漸成張晉的新式標簽。片中飾演的張?zhí)熘臼莻€復雜的人物,出手狠辣凌厲,面無表情,如第一部的樊少皇演的金山找般的武癡,拉車窮怕了,打黑拳,在脅迫和金錢的壓力下也會干壞事,愛徒弟,又有必須的正義感。
甄子丹與張晉的終極對決,精彩紛呈,堪稱一場功夫的盛宴。拼棍法,拼刀法,拼拳法,拼腿功。場面緊張刺激,令人眼花繚亂。詠春八斬刀,雙刀搏殺,猶如殺破狼里甄子丹用甩棍與吳京用短刀在小巷中的那場交鋒。高手拼殺,電光火石間。場面狠辣凌厲,虎虎生風。終極絕殺,寸拳力道驚人。映出的刀光與刀刃摩擦的聲音效果令人震撼。
武功沒有優(yōu)劣之分,武德卻有高下之別。以德服人,武德比武功更為高貴。
影片期望說明一個道理,暴戾與征服不能帶來幸福與歡樂,真情與陪伴才具有永恒的價值。納蘭容若詞曰:“當時只道是尋常”。尋常的身影,溫情的陪伴,在時間的軌跡中或許輕描淡寫、平淡無奇,但這些終究要比“武林至尊”、“詠春正宗”之類的名頭有意義得多。人們總是事后后悔當時不夠好,不夠珍惜,不能理解柴米油鹽的小幸福,不能擺脫追逐名利的羈絆。片尾,葉問對張?zhí)熘菊f:“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還是身邊的人。”鏡頭隨即滑向了兩個臺階上悄悄觀戰(zhàn)的小孩。啟示意味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