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觀后感心得
通過寫觀后感,可以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總結經驗,發現自己的不足和進步,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如何寫出優秀的紅樓夢觀后感心得?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紅樓夢觀后感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樓夢觀后感心得篇1
我,一個愛讀書的小女孩。今年暑假我讀了許多書籍,有幽默無比的《淘氣包馬小跳》;有讓我笑口常開的《笑貓日記》;有描寫女孩心聲的《假小子戴安》;還有情節感人的《紅樓夢》。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紅樓夢》。
《紅樓夢》,相信大家對這個名字并不陌生,對作者曹雪芹爺爺也是一樣,我可以說,這是一本讓人回味無窮的書,一本影響我們一生的書,書中的賈寶玉有一個表妹叫林黛玉,她很愛哭,但很有才華,做詩、畫畫樣樣精通。她和賈寶玉很談得來,經常一起玩耍,兩小無猜。我覺得,自己也是一個樣樣精通的小女孩,愛好很廣泛,讀書、畫畫,踢毽子、跳長繩……。呵呵,好像跟林黛玉有些相似,我也很愛哭,而且,哭起來就會沒完沒了。不過,這些應該改正,生活在現代的我們要堅強些,不要那么多愁善感。在《紅樓夢》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林黛玉,就連最感人的也是林黛玉……
自從我看了《紅樓夢》以后就懂得了許多道理,我很佩服曹雪芹爺爺,他可以寫出這么好的作品,把里面的人物寫得那么栩栩如生,好像就站在我面前。我要向他學習,練好作文基本功,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加油!
紅樓夢觀后感心得篇2
有一本書世人皆知,讀過它的人都流下了或悲天憐憫或感動的淚水。這本書就是曹雪芹先生的著作,也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
《紅樓夢》這部古代長篇小說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生活為基礎,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以及寶玉和寶釵的婚姻悲劇為主線。“厚地高天,堪嘆古今情不盡;癡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償。”這副對聯就已經感嘆了寶玉和黛玉的悲劇。寶玉的身材飄逸、黛玉的純潔脫俗、寶釵的通情達理……都仿佛讓我進入了他們的生活環境。而大觀園中的每一個女孩都有辛酸的歷史,我好像就生活在她們之中,能感受到她們的純潔也能看到她們的悲苦。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這副對聯足以說明了那時的真實生活面貌。“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真的是讓我哭了許久,為曹雪芹先生,也為《紅樓夢》里的人物。有誰又能真正的讀懂作品的含義呢?
《紅樓夢》故事中的悲歡離合,一點一滴的進入了我的心中。這本書猶如一把鑰匙打開了我心中的.一扇門。
紅樓夢觀后感心得篇3
《紅樓夢》是一本特別的小說,始一開篇就講述了賈家的未來。元、迎、探、惜不止嘆息著自己的命運,更嘆息著賈家將來的命運。
在曹雪芹的筆下,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出現在眼前。有才華橫溢的黛玉,有心細如發的寶釵,有活潑開朗的湘云,有溫柔善良的寶玉……在他們身上又會發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翻開了《紅樓夢》這部巨著。
在《紅樓夢》中有四幅美麗的畫面。我最喜歡的是,在一個“落紅陣陣”的春天里寶黛共讀《西廂記》。哇,多美呀!還有,寶釵撲蝶、湘云醉臥、黛玉葬花。
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林黛玉,“兩萬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美麗動人,才思敏捷,所以贏得了無數讀者的喜愛。她是一個詩人、一個才女、一個促狹鬼……讓人愛也不是,恨也不是。
《紅樓夢》是一部百科全書,是一部值得一讀、再讀、終身閱讀的好書,是可以陪伴你一生的經典。讓我們一起與經典同行!
紅樓夢觀后感心得篇4
提起《紅樓夢》,人們總是想到電視劇,我個人頗不以為然。我認為一部好的小說,電視劇是演不出來的。電視劇眼的只是情節,而其中的感情是極難把握的。而且,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觀眾卻只有一個林黛玉,這時電視劇之所以不能稱之為文藝的原因,他的畫面感太強了,讓人無法聯想到別的。再者說,電視劇怎能不參雜著導演的感情?所以電視劇是萬萬不能代替原著的。《紅樓夢》作為我國古典文學的最高峰,經久不衰,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總之我建議大家都讀讀他,他真真正正是一部好書!
如果要分析一部小說就一定少不了人物分析。紅樓夢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林黛玉,這個人物我一開始是怎么讀怎么討厭她,但讀者讀者確實不由自主的喜歡上他了,我最討厭的人就有很多了……
《紅樓夢》的經典不僅僅是因為他描寫了許多生動的人物,還是因為它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紅樓夢所處的年代是中國最黑暗的年代,社會的矛盾不僅僅是婚姻自由問題,矛盾存在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紅樓夢看似隱晦其實一針見血的揭露社會的矛盾。這就是《紅樓夢》的魅力。
紅樓夢觀后感心得篇5
第一次接觸的是被拍成電視劇的《紅樓夢》,記得當時還是很有興趣的,想了解林黛玉的才華、薛寶釵的胸懷、賈探春的性格、王熙鳳的潑辣。。。。。。。。。。。。帶著這樣的好奇心,把《紅樓夢》看完了。但是,不知過了多久,突然覺得應該好好的看書上的原作,這樣才能真正了解其中所蘊含的種.種意義。
第一次捧起那本散發著淡淡墨香的《紅樓夢》時,有種前所未有的滿足感,想把它徹底看明白。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為賈寶玉,他應該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為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于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盡管看過了,但是書中有的描述還是演員不能及的,還是被書中所描述的傳奇故事所吸引。
既然描寫的那么好,其中的一些經典場景當然讓我難忘。如,黛玉葬花、湘云醉臥、晴雯撕扇、寶釵撲蝶、寶玉挨打等等。。。。
紅樓夢觀后感心得篇6
大家應該都聽過《天上掉下個林妹妹》這首歌吧。我們只要一看見這首歌肯定就會想到《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所以我今天要說的就是《紅樓夢》的讀后感。林黛玉所個紅顏多簿合的人,她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死了。賈寶玉從生下來嘴里就含著一快稀世寶玉,所以就起名叫寶玉。從小到大都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長大的。薛寶釵所賈寶玉姨娘家的女兒,薛寶釵從小知書達理、善解人意。很多人都很喜歡她。王熙風所賈老太太娘家的親戚。后來嫁給了賈鏈。做了賈家的二奶奶,她仗著賈老太太的寵愛很霸道,很壞,賈府的人都很怕她。
黛玉十幾歲的時候就搬到了賈府去住,所以她和寶玉從很小就在一起玩。感情非常的好。后來薛寶釵也搬進賈府,所以黛玉就因為這件事就落下了命根,寶玉因此也很擔心她。
后來因為寶玉的玉不見了就變得癡癡傻傻,賈老太太為了給寶玉沖喜,想讓寶釵嫁給寶玉。所以王熙風就想出一個掉包計,騙寶玉說,給他取的新娘所戴玉。就在寶玉的新婚之夜可憐的黛玉就歸天了。寶玉揭開蓋頭的時候看到不所黛玉非常的生氣。之后大病一場后就去出家當了和尚。
所以在人之間不應該一欺騙,都應該坦誠相對,才能一美好的大結局。
紅樓夢觀后感心得篇7
手捧一本書,在午后的陽光照耀下,獨自坐在陽臺上,聽著音樂,忽然一句“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麗無瑕”飛入了我的耳朵,思緒隨著這句話讓我想到了《紅樓夢》,在我的印象中《紅樓夢》是一本十分讓人為之掉淚的書籍。兒時總想讀完這本書,了解它的魅力。但我總是為自己找借口,也總是不讀完。至今,卻也只是看了一小部分,了解個大概。但,寶玉黛玉之間的感情卻又讓我感到太過悲哀。
這句詩是“黛玉葬花”時的句子。乍看時,心中就不免感覺有一絲悲哀。葬花時的傷感又有誰人知?黛玉竟由花想到了自己的命運。今日是她葬花,明日又是誰看她呢?我想在那個封建的社會,黛玉的哀愁恐怕只有與她相通的寶玉明白吧。你的哀愁恰似一朵蓮花,層層疊疊,相互交錯,最終凄美得卻又那樣動人。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
黛玉的哀愁顯而易見,她的感傷是可以被任何東西所感染。我能領會她在那個時代的悲哀與無奈。有人說:是她的自卑讓她糾結一生。我想,這也正是上天賜予她的。正是她的多愁傷感才會有《紅樓夢》的感人。使人同情與憤慨。你的哀愁好比一江春水,流流停停,或急或慢,最終流過之處卻又感人肺腑。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其中,黛玉的死最讓我無法釋懷,不過到最后,又只是感到悲哀罷了。在本應是最開心的時候,卻是最悲哀的時候。在那個當天,黛玉因傷心過度而無法自拔,最后遺憾.傷心而死了。寶玉卻又因此絕望了。你的哀愁正如曇花初現,悄悄綻放,不俗于世,最終讓人驚嘆凄美卻又過目難忘。
有人說: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麗無瑕。但,在我看來。黛玉,你的哀愁,一定會有人懂得。《紅樓夢》,你的魅力,也一定會有人欣賞來懂得你的哀愁。
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黛玉,我讀懂了你的哀愁!
紅樓夢觀后感心得篇8
最近,我在看一本名為《紅樓夢》的書,這可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十分有名!我讀了其中的故事感觸頗深,今天我就來寫寫關于這本書的故事和感受吧。
《紅樓夢》講述的是四大家族的興衰史,他們分別是:賈家、史家、王家以及薛家,他們之間發生了無數悲歡離合的凄涼故事。故事圍繞著賈家展開,賈家在這四大家族中是最有勢力也是最富有的家族,但因為賈家開支多,并且沒有節制,所以害的傾家蕩產,又因為賈家也曾做過許多貢獻,所以最后還是留下了一些家產。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家中許多人漸漸死去,賈家的大公子賈寶玉也看破紅塵,做了和尚。
這本書讓我體會了很多東西,其實古代和現代是一樣的,在故事當中,雖然這四大家族很有錢,權利很大,但最終還是落得悲慘結局!引發我思考的是,造成他們悲慘結局的原因是什么?看完一整本書之后,我才知道,原來就是因為有些官員總是自私自利,不顧百姓的安危和利益,一切從自身利益出發,貪腐最終不得善終!
我同時調查了一些關于這本書作者的資料,《紅樓夢》的作者原名曹雪芹,他本人就是這本書中賈寶玉的原型,他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警戒世人不要被名利迷瞎自己的雙眼,同時也反映出當時社會的黑暗和腐敗。
紅樓夢觀后感心得篇9
我覺得黛玉葬花這一章是對整部書的高度概括和暗示。作者安排林黛玉將那些落花葬入土中,讓其化作春泥更護花,而不要飄入一些骯臟的水潭里污染了她們。
在這里曹雪芹將那種世俗之物欲、權謀的東西比作了骯臟的臭水塘。而主人公又如何能落入那種骯臟的環境中被“污染”呢?不能,絕對不能,因為那種至情至性的東西太美好了,如何可以被污染呢?于是,主人公只有選擇死,或者進如空幻世界。當然,以賈寶玉和林黛玉之單純清潔,實在沒法生存于現實中,卻又不能永遠生活在大觀園中的理想幻境之中。于是,作者只能乘著即將被污染卻還沒有污染的時刻讓他們都有個歸宿吧!
《紅樓夢》太過傷情而沒能有結局,曹雪芹不愿意看到那個令人傷痛的結局。作品只能就此打住。
最后的思考:讀《紅樓夢》,讓人感到那個結局正好預演著我們這個時代。民族文化的底蘊嚴重的淡化,至情至性的屬于人生最美好最根本的東西被拋棄了。人成了金錢和機器的奴隸而不自知。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也越來越淡薄了。最后,又將是一個怎樣的結局呢?人類似乎已完全步入了曹雪芹筆下那種骯臟的臭水塘,曹雪芹愿意看到這樣的結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