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觀后感400字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接觸到更多的電影作品和文化知識,從而擴展我們的視野和知識面。寫圓明園觀后感400字要注意什么?這里給大家提供圓明園觀后感400字下載,供大家參考。
圓明園觀后感400字篇1
今天我們學習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它使我感受到了當時清政府的昏庸無能,軍民的懦弱,更讓人可惡的那些無恥的英法聯軍。
圓明園本是一座皇家園林,那里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然而就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來到了圓明園,他們在園內隨便燒、殺、搶、掠……
金碧輝煌的殿堂沒有了,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沒有了,珍貴的歷史文物也沒有了,留下的只有一片荒墟。1860年10月6日,這可恨的一天,我們怎能忘記?
學完了這篇課文,我對圓明園的毀滅感到無比的痛心和惋惜,我痛恨這黑暗的清政府,更痛恨那貪婪的西方惡勢力。圓明園的毀滅在祖國歷史上是不可估量的損失,在世界歷史上也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學完這篇課文,我不禁想:英法聯軍為什么來侵略我們呢?原因是我們太懦弱了,為什么我們不強大呢?因為我們不和諧,要是我們團結起來,強大起來,他們還敢在中國的地盤上肆意妄為嗎?所以在他們腦子中,只要落后就得挨打。
今后,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為祖國效勞,不讓祖國再受侮辱,讓祖國這條東方巨龍永遠昂首挺胸。
圓明園觀后感400字篇2
我讀了圓明園的毀滅后,感到無比的憤怒與可惜,外國侵略者真是太可惡了,竟然毀了那么美麗的圓明園。
圓明園是著名的皇家園林,它有幾百公頃,相當于好幾個福田花園呢!圓明園里的建筑大多是仿造各地名勝建造的,以前的皇帝真聰明,居然把許多地方的名勝搬到了圓明園,讓妃子和自己大飽眼福,不用去別的地方,就能看見各地名勝。不幸的是,圓明園卻被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給毀了。
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他們見了那么多的寶物,瞬間瘋了,拼命地搶奪寶物,東西也拿了,還要毀壞建筑。這幫可惡的強盜,還在圓內放大火,大火連燒三天三夜,小火連燒了五天五夜,圓明園只被留下了幾根燒不毀、炸不掉的殘垣斷壁。
當我來到圓明園,站在這些殘垣斷壁前,就能回想出,當時英法聯軍毀掉圓明園的情景,我覺得非常可惜。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回報祖國,讓祖國強大起來,不能讓圓明園的事件在中國重演。
圓明園觀后感400字篇3
今天,我們學完了這篇文章《圓明園的毀滅》,它使我感到了當時清政府的昏庸無能,軍民的懦弱,更可惡的就是那無恥的英法聯軍!
圓明園曾經是一座金碧輝煌的皇家園林,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的精華,圓明園不僅美麗,而且聚集著我們偉大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珍貴歷史文物,是舉世聞名的當時最大博物館、藝術館。
然而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來到了圓明園,在園內肆意燒、殺、搶、掠,出園時每個人的腰包都鼓鼓的,甚至還放火將這具有無限價值的圓明園付之一炬。
學完這篇課文,我對圓明園的毀滅感到無限惋惜,而當時無能的清政府,竟屈服在了這些萬惡的洋人的淫威之下,下了不抵抗命令,把洋人做靠山,想依靠洋炮來掃除國內的革命勢力。我痛斥這黑暗的清政府。
可是最可惡的是萬惡的洋人,他們不但隨意侵略中國,還把我國的名勝古跡燒毀或破壞,他們還讓我們簽下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使我國的國格受到了莫大的悔辱。
英法聯軍為什么來侵略我們呢?原因就是我們太落后了,要是當時我們強大,他們能敢嗎?所以落后就得挨打。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為祖國效勞,讓祖國永遠列強國之首!
圓明園觀后感400字篇4
圓明園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有“萬園之園”的美稱,又稱夏宮。
圓明園的毀滅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計的損失。圓明園在18世紀康熙年間(公園1709年至公園1809年)才基本建成的。
圓明園于1860年遭到引發聯軍的.入侵,士兵們手持長槍,面對敵人的先進武器,難以制勝,導致全軍覆沒,英法聯軍把圓明園內的東西統統掠走,統計約有150萬件,上到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年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西郊皇家園林再遭劫難。在抗戰時期,又遭到了不同程度破壞。最后在“文化革命”期間,圓明園也受到破壞。在英法聯軍侵入圓明園是,皇上此刻正在避暑山莊避免戰爭。
火燒圓明園后,英法聯軍又威脅清政府,如果再不屈服便要攻入城內,將清宮也焚毀。腐敗無能的清政府馬上簽訂了割地賠款的《北京條約》,以此換得侵略的撤退。
圓明園觀后感400字篇5
學了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我感慨萬千。
本文寫的是在北京西北郊曾經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它過去是一座皇家園林;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由于帝國主義的侵略,圓明園遭到毀滅。
可以說,圓明園是中國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是我國建筑和文化的典范。不僅如此,圓明園中還珍藏著無數的無價之寶,更有極為罕見的歷史典籍和豐富珍藏的歷史文物、金銀珍寶、宋元陶瓷、歷史書畫等,堪稱人類文化的寶庫之一。然而,這美好的一切為什么會不復存在呢?又是誰下此毒手呢?英法聯軍把圓明園洗劫一空之后,為了銷臟滅跡,掩蓋罪行,竟下令火燒她,大火足足燒了三天三夜,大地在顫抖,人們在哭泣,舉世聞名的圓明園從此變成了廢墟……
讀完了《圓明園的毀滅》,我在沉默。這是一種被刺痛后的沉默,內心像在被火燃燒。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的恥辱!這樣的恥辱在舊中國又何止這一次呢?為什么堂堂的中華民族會有這么屈辱的一天呢?是閉關鎖國,是政治黑暗,是封建專制……我們應該牢牢記住這一歷史,我們應該更加奮發圖強,再21世紀成為真正的世界強國。我們應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圓明園觀后感400字篇6
今天我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心中充滿了惋惜和憤怒。惋惜那美麗無比的圓明園變成如今的廢墟,憤怒那可惡的強盜把我們中國的寶物都占為己有。
當時,漂亮的圓明園是我國最棒的皇家園林,也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修建圓明園,耗費了150多年的時間。但是,中國人民的心血,在1860年10月6日,遭受英法聯軍的破壞。此后,恢弘而又神奇的圓明園就只留幾根殘柱了。
當我讀到“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走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就任意破壞,毀掉”時,我的五臟六腑都絞在了一起,腦子里一邊想象那種悲慘的場景,一邊自言自語:“這些侵略者真是太該打了,這樣欺負當時的中國,這種以強欺弱的野蠻行徑,真是可恨。明明是我們國家自己的寶貝財產,怎能讓別的國家想拿就拿,想毀就毀呢?”
這篇課文使我想起,在一則資料上看到強盜們搶走我們中國的寶物后,進行拍賣的場景,他們利用我們的珍寶得來大量的金錢。原本是我們中國的寶物,如今想要從他們手里再拿回來,還得支付昂貴的費用。唉,這些都是強盜們的罪惡呀!
以前的中國確實太弱了,不過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為我們的中國做貢獻,讓我們銘記國恥,振興中華!
圓明園觀后感400字篇7
今天我看了《圓明園》這部電影,看完后我感到無比的惋惜和憤怒。
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在眾多園林中鶴立雞群,匯集了天下的風景名勝,將中西建筑風格融為一體,還集中了華夏民族五千年來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它的存在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可是,這樣一座有著一百五十多年歷史的皇家園林,卻在英法聯軍的一把火被燒成一片廢墟。當我看到“那些侵略者見到園中的奇珍異寶都驚呆了,瘋狂地將貴重物品據為己有”的片段時,我的肺都快氣炸了,我們這個擁有黃河、長江和萬里長城的民族,這個擁有億萬錚錚鐵骨兒女的民族,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座“萬園之園”化為灰燼……
看完影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小小心靈受到無比的震撼,為了中國的繁榮富強,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學好本領,努力為我們偉大的祖國貢獻一份力量!
圓明園觀后感400字篇8
讀了《園圓明的毀滅》這文,我從心底里感到無比憤怒;為什么在它們進園圓明時;為什么在它們搶園圓明東西時;為什么在它們燒園圓明時,沒一場拼搏;沒一個中國人反抗。
圓明園是萬園之園,其中的許多名勝古跡和很多物品,都結合了中外從古至今建筑和寶物的精華。我為身在有圓明園這樣被世界稱為“世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的園林,而驕傲,而自豪。
可是,今日的圓明園已失去了昔日的輝煌。它已被該死的英法聯軍掠走了所有可以掠走的東西。為了銷毀證據,它們放了火燒了圓明園,燒了萬園之園一一圓明園。
吾想:英國法國還算什么講文明,有教養的國家呢?據吾分析只有兩種可能:
1,他們是海盜,不自己勞動,習慣性地搶別人東西。
2,它們嫉妒我們祖先聰明,給我們溜下了成千上萬的寶物;而恰恰反他們祖先笨,沒給他們留下寶物,就來搶我們的寶物。
為什么它們不在唐,宋,元,明,以及前清來搶中國東西?是因為中國變弱了。要怪還要怪清朝政府,若不是他們花錢如用水,對百姓不好,當時的民心也不會大反,中國就不會變弱。
圓明園觀后感400字篇9
今天我讀了一篇課文,名叫《圓明園的毀滅》。讀完后,我的眼淚流了下來,心情也像打翻了五味瓶。侵略者不僅搶劫我們圓明園的文物,拿不走的還用火燒,我真是痛恨清政府的無能。
圓明園的設計結合了中西文化,耗時150多年,里面有許多奇珍異寶、歷史文物……可是擁有這么深厚文化的園林,卻被無情的英法聯軍燒毀。
當我讀到“大火連續燒了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時,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片戰爭的畫面,英法聯軍拿著先進的武器來攻打大清朝,而清政府從上到下所有人不是勇敢的戰斗,卻逃來逃去,不敢面對戰爭,只會退縮,最終讓這座具有中西文化結合的圓明園被毀滅。
現在我們的祖國已經逐漸強大、厲害了。科技、經濟的發展使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當時那幾十個洋人拿著區區幾只槍就可以把這么大的地方占領,讓自認為刀劍厲害,不思進取的清政府傻了眼。如果可以穿越時空的話,我一定會回去,學習先進的兵器技術,用我們國家的強大的實力來讓他們投降。
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后,我下定決心,以后一定會更加努力學習,保護我們的名勝古跡,保護我們的文化,保護我們的國家,做一個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