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觀后感150字
寫觀后感需要我們對電影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這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思考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這里給大家分享八佰觀后感150字,方便大家寫八佰觀后感150字時參考。
八佰觀后感150字篇1
8月最后一天,我來到電影院,看非常有名的電影《八佰》——一個抗日戰爭中的偉大歷史故事。
雖說我們現在的國家很繁榮,但也有讓人悲傷的一面啊!1931年9月—1945年8月,整整14年,我們中國都在被日本折磨,而我們國家的軍隊卻沒有在這種時候退縮。當日本打上海時,竟然有一位小孩也去跟著打仗了!
除了這位小孩,其他人也一樣勇敢。就在日本人開著飛機向國旗俯沖掃射時,一位年輕人毫不害怕,沖過去就開槍,最后把日本人打跑了!他高興得連自己被子彈打到了也絲毫不知道,真是一位愛國者!只是因為重傷,去世了……。看到這,我難過地流下了眼淚。
除了這位小孩以外,還有些人也一樣。為了炸掉日本人,軍人們把炸彈綁在身上,跳進敵人陣營,與日本人同歸于盡。一個一個的名字喊了出來,一個個軍人從樓上跳了下去!還有那些軍人留下的遺言,使人心里一陣又一陣的痛。
老百姓們也為這場仗幫了忙,國家的軍隊希望有工具幫助他們,于是老百姓一個個想沖過伏擊,跑去幫忙,結果都受了傷,或是直接被打死。
在最后一次戰斗中,軍人們都知道很難打贏,于是準備好了一切。軍人們說:“咱們!來日再見!”這句話說得如此堅定啊!打仗時,軍人只要有一口氣,就會吶喊出這一聲:“沖啊!”只要還有一絲力氣,他們就會沖向前方!
9月3日,是抗日戰爭紀念75周年,我向所有抗日戰爭中的軍人說一聲:“謝謝!我向你們致敬!"
八佰觀后感150字篇2
斷垣殘壁,鮮血狂涌。沒有什么風花雪月,生死就在一瞬間。真正的生離死別,沒有纏綿的告別,沒有長亭古道,太陽依舊升起,只是有人留在了昨天。
前段時間觀看了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電影《八佰》,深深撼動了我的心。八佰,四萬萬,十四億人的……中國!八佰而非八百,他是鮮活靈動的生命!千瘡百孔的城墻上是刻有那年代的熱血浪漫!國恥可以原諒但不能遺忘!
一條河為界限,橋的那邊是紙醉金迷歌舞升平的天堂,橋的這邊卻是血沫橫飛的地獄。他們鐵骨錚守四行倉庫,保衛自己的同胞,保衛租界的人民。為贏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中國軍民傷亡三千五百萬人以上。
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贏得了遠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抵御外侮的偉大篇章。何為中國?糜爛與繁華被揉碎,撥開年代上的腐朽古老的蛛網,從容不迫的戲腔和優雅綿長的外語歌喉化為震耳欲聾的戰士嘶吼出的“沖啊!”,凝聚空氣中的血霧最后匯成了東方大地頂天立地的一根錚錚鐵骨。這,就是中國!
吾輩自當強。總是在說現在的孩子是溫室里嬌貴的花朵,我們該長大該獨當一面,要用拼搏不斷書寫傳奇,擔起時代賦予少年的使命。九年沉淪書海,英雄志在揚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我們有我們的擔當勇于砥礪前行,應讓青春在家國中綻放,我們自強不息勤奮勇敢,面對新時代的浪潮要舉起傾斜卻從不會倒下的國旗,我們是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少年!刺向咽喉的刀是烙在骨子里永遠的傷,這盛世終不負英雄血淚,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敬那些為祖國犧牲的英雄。愿你們來生生世世活在陽光下,看中國繁榮昌盛,看人民安居樂業,看孩子們在學校學習知識,聽朗朗書聲。沒有戰爭,沒有死亡,沒有絕望。
八佰觀后感150字篇3
抗日戰爭勝利的第七十五周年,一部令人熱血沸騰的影片《八佰》上映了,今天,我觀看了這部期待已久的影片。
這是淞滬會戰的最后一役,國難當頭,八百壯士早已將生死置于度外,沖鋒陷陣,孤軍堅守最后的防線——四行倉庫,抵抗住了日軍多番進攻,足足留守了四晝夜。在這些壯士中,很多人都是無名小卒,但他們無懼強敵、孤軍奮守的壯舉,為中華民族留下一個有關血性和尊嚴的傳說。英雄本無名,中國一定強!
舍生取義
當天下午兩點,孤軍用架在樓頂的機槍伏擊并殲滅了第一波來犯的敵人。隨后,100多名日軍在鐵甲的掩護下再次向四行倉庫發起進攻。眼看日軍就要沖進倉庫大門,敢死隊成員陳樹生渾身綁滿了手榴彈和炸彈,從頂層躍下,與敵軍同歸于盡。陳樹生是四川人,生前他在一件白汗衫上給母親寫下血書:“舍生取義,兒所愿也!”
看到陳樹生如此壯烈犧牲,我的眼眶濕潤了。這是有多大的勇氣,才能讓他與敵人同歸于盡啊!他是不怕死嗎?答案當然不是。他的家里還有他的老母親等著他,等著他回去盡孝。可是為了倉庫不過早被日本人攻下,他已沒有時間顧忌生死。“人生自古誰無死”,為國而死,他是真正的中國人!我們永遠忘不了他們!
冒險送旗
當時中國軍隊都沒有攜帶國旗和軍旗,謝晉元突然提出希望有一面國旗懸掛在四行倉庫頂上,以振國威軍威。聽到這個消息,上海市商會迅速送來了一面大國旗。突然一名女童子軍楊惠敏,很勇敢地用油布包了一面大國旗,在槍林彈雨之下,跳入蘇州河,租界的外國人都用大喇叭朝她喊,讓她趕緊回來。可她卻像不要命了似地拼命往前游,最終成功泅水到達對岸,將她帶的國旗送入國軍手中。四行倉庫中所有國軍集體起立,向這位勇敢的女童子軍敬禮。
雖然她沒有像那些軍人一樣上戰爭殺敵,但是她做的事情極大址鼓舞了上海市民和守軍的士氣。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這個叫楊慧敏的女子,她也是我們的民族英雄!
誓死護旗
第二天,國軍早早地把軍旗插在了倉庫頂端,以示軍威。由于久攻不下,急眼的日軍派出了戰斗機,對著倉庫樓頂就是一頓狂掃,在樓頂的國軍來不及躲避,頓時傷亡慘重。而軍旗的旗桿也被亂彈射中,斷裂開來。就在軍旗即將落地的那一剎那,“羊拐”沖上前去,一把抓住旗桿,與此同時,又有幾個人沖了上來,盡管日軍的戰斗機無情地掃射著他們,但他們仍抱緊旗桿,紋絲不動。他們守護地不僅僅是軍旗,更是我們整個民族,整個國家的尊嚴,戰可以敗,士可以殺,但不能丟了尊嚴!“男兒七尺軀,愿為祖國捐!”“中華民族萬歲!中華民族必勝!”
看完電影后,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在想,如果我是四行倉庫保衛戰的一員,也許我就像“老算盤”一樣,連槍都不敢開,總是想著活命,想要逃出去。如果我是被迫到租界避難的平民,我只能隔岸觀火,不能上陣殺敵。
我十分慶幸自己出生在和平年代,出生在如今繁榮富強的中國。這些都是革命先烈們用自己的鮮血換來的,他們用生命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抵御外辱的偉大篇章。我們要銘記這段歷史,繼承先烈們的意志,為國家做貢獻。少年強則國強,只有國家強了,會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八佰觀后感150字篇4
2020年8月22日,我們班同學和段老師還有家長在德百影院觀看了《八佰》這部電影。這部影片,講的是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由管虎導演執導,是一部精心制作的華語戰爭大片。
一條蘇州河分隔了倉庫與租借,地獄天堂,形成強烈對比,南岸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北岸炮火連天尸橫遍野,讓我感受最深刻的是隊長說:“兄弟們,我們這些軍人,一步都沒有退守,東北淪陷了,華北淪陷了,但是現在,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這段臺詞,簡直將現場觀眾的愛國情懷和淚點激發到了極致。這樣一群卑微到塵埃里的普通人,誤打誤撞的來到四行倉庫,他們不完美,貪生、怕死、想逃走……但他們克服對死亡的恐懼頑強的抗戰,還有軍人們誓死護衛樓頂的旗幟不倒。在戰爭年代,即便是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只要有著一顆愛國的心,為國家人民奮戰到底,你們就是這個時代的英雄!中國正是有這樣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強大!
還有更多的感動,來自民族苦難的共情,也來自同胞向死而生的勇氣,小人物在家國大義面前,舍生取義。不讓四行倉庫變成400人的墳墓,只要有一個人在,就一定堅守陣地和敵人戰斗到底的決心。他們大多數沒有名字,但他們真實地活過。想到這里會覺得我們今天的生活實在是來之不易,這種感動化為一種力量,珍惜現在的生活,珍惜身邊的幸福,好好學習努力奮發向上。
八佰觀后感150字篇5
就在前天我和父母一同去看了《八佰》這部電影,網上都說這部電影十分好看,所以我們就前往了電影院去觀看。
故事原型為1937年發生于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戰,此戰為淞滬會戰最后一役,故事圍繞“八百孤軍血戰四行倉庫”展開。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附謝晉元率420余人,孤軍堅守最后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這部電影最讓我感動的便是幾位戰士背著炸藥包往下跳念名字的時候,想一想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們也是有父母妻兒的人,所以他們都在那個時候往下跳也是十分勇敢的。還有更多讓我感動的片段,他們400多名戰士都十分的勇敢,為了不讓四行倉庫變成他們的墳墓,他們只能在那里抵抗,最后他們贏得的勝利。
而這部電影充分的發揮了中華民族堅持不懈的精神。
八佰觀后感150字篇6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看了一部電影:《八佰》,看后覺得非常震撼和傷感。
《八佰》這個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案件改編的,故事發生在1937年,自從盧溝橋事變后,日軍一路向華北直撲西北,與中國軍隊在上海相遇,淞滬會戰展開。
中國軍隊在十月份撤出了戰場,讓八十八師奉命斷后,駐守四行倉庫。
第一天,戰斗徹底打響了。日軍開始進攻四行倉庫,企圖占領倉庫,但是卻并沒有成功,反而損失了許多兵力。八十八師僅剩下四百余人,但副團長謝晉元說:”這里有八百壯士。”
到了第二天和第三天,國民黨總統讓八十八師升起了他們的國旗。于是,在第三天四行倉庫發生了一場慘劇,在國旗下,有著幾十人的尸體,這些人都是為了守住旗而犧牲的。
不僅有這些慘劇,還有電影中八十八師過橋的場景,日軍在后面瘋狂進攻,到最后只活下了一百多人。電影《八佰》告訴了我們:我們要不想被人欺負就要變得強大起來,就像英國和美國的租界,日本人就不敢進攻。
八佰觀后感150字篇7
今天去看了《八佰》,看完后心情既沉重又感動。
在戰爭中,死亡是司空見慣的,但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死亡離我是遙遠的,絕不是我每天要面對的事。所以我對于片中人物的死亡,是不習慣的,心情壓抑的。
戰爭的殘酷可能遠超出我的想象。只是簡單的交火,在短暫的時間內就會有大量的傷亡,戰士們在這短暫的時間內結束了短暫的生命。死神盤旋在戰場上每個人的頭頂,不論年齡。這讓我想起故事的主角端午和小湖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直面大量的死亡,如果不是戰爭,死亡離他們是遙遠的。但是沒有如果,戰爭無情,或者說是侵略者無情,在這樣的環境下死亡之神離他們是如此的近。
正是這種民族團結凝聚的精神讓我感動。畢竟每個人的思想都不一樣。就像面對戰爭,有人沖鋒陷陣,有人臨陣脫逃。但在危難之際,大多數人的心都在一起:中華民族不亡。這樣自發的凝聚力讓我感動。
不止于此,每一位在戰爭中盡職盡責的將士都值得我的敬佩。正如片中所說:你們是英雄。他們在保護著我們。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罷了。抗日戰爭最終的勝利,離不開他們的犧牲。從短期來看,他們的犧牲毫無意義,國軍連走麥城,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但從長期來看,到了抗戰勝利,便就有了意義。沒有他們的堅持付出,就沒有后來的勝利。后來的后來,也許都不一樣了。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主人。
戰爭早已結束,電影也已結束,但斗爭還沒結束,國際上依然不寧靜。美國帶頭制裁抹黑中國屢見不鮮。弱小不一定挨打,但被打了就一定打不過。只有強大起來,才能盡可能地保護自己,予以還擊。
中國的發展有目共睹,希望我能見證新時代的到來。
八佰觀后感150字篇8
在8月23日上映了一部史詩級的國產大作,它一經上映便獲得了很多人的好評。這就是《八佰》。一部熱血的戰爭大片。
一開始,就是一場殘酷的殺戮。中國的軍隊遇上日本人以后,瘋狂的逃竄。
最后所有的逃兵都被當場槍斃,而引入故事的,就是幾個僥幸逃脫的逃兵。
逃兵來到了四行倉庫,成為了上海最后一批抵抗日軍的士兵們。剛開始,所有的人都在逃跑。只有勇敢的人,站出來阻止他們。不惜動用武力,也要死守上海。頓時,這幾百個人的生命,被緊緊地綁在了一起。
在經過第一天的磨練以后,所有的正式開始經歷了血性。他們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同伴被一各一各殺死。所以,沒有人在想逃跑的事。在四行倉庫的另一頭,就是法租界。那你對比喻這里來說簡直就是天堂。那也是戰士們的信念。
四天過后,犧牲了無數的戰士,但是一只冷眼旁觀的其他國家突然撒手不管。所有的士兵之后,奔向法租界。在最后出殼的過程中,我感到無比的震撼。這是多么偉大的戰士們啊!他們不怕犧牲,就好像是其他戰士們的縮影,就是為了守護著每一個人們。難道他們沒有怕過嗎?
八佰觀后感150字篇9
明天就是國慶節了,王老師為了培養我們的愛國情懷,在香江電影院包了場,帶我們班的同學們一起去觀看了電影《八佰》。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走進了電影院。
影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叫陳樹生的烈士。之所以對他印象深刻是因為這樣一個片段:當日軍要炸毀四行倉庫時,戰士們為了保住倉庫,陳樹生帶頭抱著炸藥包從樓上跳下去與敵人同歸于盡。在他跳下去的那一刻,他大聲喊出了自己的名字,隨著一聲巨響,我甚至都沒有看清他的臉,就這樣一位年僅21歲的小伙犧牲了,連一張照片都沒有留下,只留下了他的名字。像這樣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戰士還有很多很多,我們應該向他們致敬,把他們永遠銘記在心!
看完電影后,我深深地感受到: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長大了建設國家,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的更加富強,更加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