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900字觀后感
寫觀后感的過程是對于電影深層內容的分析和解讀,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思考電影背后所傳遞的信息和思想。小編給大家分享八佰900字觀后感參考,方便大家參考八佰900字觀后感怎么寫。
八佰900字觀后感篇1
昨天晚上觀看了《八佰》這部電影,電影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一部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可歌可泣的戰場故事。戰事的發生地在蘇州河邊,一邊炮火連天,一邊燈紅酒綠,在故事的推進中,人性不斷的升華:有人在慷慨赴死,有人在醉生夢死;有人膽小懦弱,心中所想皆是自己的利益,也有人將民族大義置于個人之上,不畏生死;當然所有人都是在戰爭中發生蛻變,與眾人產生共鳴,形成“蝴蝶效應”將劇情推向高潮。
劇中兩個劇情給自己感慨良多:
1、升旗事件,明知升旗是一種挑釁,會遭受毀滅性打擊,但還是堅定的舉行了升旗儀式,因為旗子代表著一種“舍我其誰,我們一直還在”的精神,代表著一種團隊凝聚力、感染力的呈現。
其實我們在生產管理中也是同樣如此,當我們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有時候結果不如意,不是我們的團隊能力不強,而是我們缺少一個“舉旗手”、缺少一面旗幟,沒有它們團隊就沒有奮斗的目標和方向,就沒有使命必達的決心了;因為“旗幟”很多時候就是團隊的一支強心劑,不是說它的本身有多強,而是在乎讓團隊每個人發揮出最強;旗幟就是一個風向標,代表著團隊奮斗的目標一直都在,我們不迷茫;旗幟是一種吶喊,讓別人都知道我們一直在努力。旗幟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的意義。
2、小人物們的成長:電影中基本讓每個人都在快速成長,小到怕死的小湖北,大到老兵油子“羊拐”,包括事不關己、開賭場的“容姐”,其實這些人快速成長(電影雖然有些夸張),離不開把自己當成事情的主角,避無所避之時,自然成長就快了。容姐因為小刀的死而改變;小湖北因為自己在乎的人不斷離去而快速成長;羊拐因為看不懂的幾封信而刺痛自己的內心,有了先大家后小家的概念。
在我們在做團隊管理和激勵也是一樣,戰火和責任不是我們某個人的,而是我們團隊每個人的,只是個人的能力大小、職位高低不一樣,所處的“戰斗”環境、所擔的責任大小不一樣而已,但所有人的行為一定是為團隊目標而戰斗,也只有在各自崗位上的戰斗,才能真正洗禮出我們需要的戰士,真正的戰斗才能快速提升我們每個人的能力。
一個時代需要英雄、舉旗人,一個團隊也需要英雄、舉旗人,因為有了他們,時代和團隊才能看到希望,在“戰火”中才能淬煉出我們的鋼鐵意志。
八佰900字觀后感篇2
今天上完了周末補習班,媽媽答應我的要求,帶我去看新上映的電影《八佰》。
電影開始之前的氛圍讓我震撼,每個人都屏住呼吸,盯著屏幕,現場氣氛安靜,雖然還沒有開始,甚至屏幕還沒有亮,大家都非常期待,因為中國軍人值得被期待。隨著安靜的氛圍,電影開始了,片頭的故事就非常激烈,被沖散的隊伍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休息,可是卻看到了日本人對中國軍人處刑,刑法惡劣,不忍直視,被發現后也沒能逃躲毒掌。
僅有的400軍人在四號倉庫,意味著中國軍人要面對四萬日本軍人,他們為什么要選擇留在倉庫,就是為了身后的平民,為了他們中國軍人沒有退縮,勇敢抵抗。四意味著死,中國軍人也有家,有妻有兒,可是他們肩負重任,在他們眼里只有國家,把生命于不顧,把身體當作一張紙,一個抗日工具。
一河之隔,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原本的農民也逐漸大膽,拿起槍對準敵人,拉起坂口。誰都會期盼天堂,就如現在的我們,沒有中國軍人的守護,我們可以在中國生活的舒舒坦坦嗎?不可能的。軍人也不想死,但是他們死了,死的人就會更多。中國軍人在那么小的倉庫里面對敵人的百萬大軍,日本人用車,用芥子毒氣,用戰斗機……可是中國軍人只有一把槍,一副精疲力竭的身體,但是卻可以守住好多天。電影中有一個小男孩叫小湖北,年紀可能和我差不多,甚至更小,可是他并不害怕,他的那一句話讓我觸動:老子不怕——一個正直上學堂的孩子說出了這樣一句話,他原本可以在家里好好學習,可是天有不測風,日本的侵略導致他們無論可退,只好為了國家做點什么。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為軍,為父報仇,為國盡忠,讓我子孫后代,再不受此恥辱。
《八佰》是一段真實的歷史故事,是屬于歷史的每一個人的故事,也是現在我們所要銘記的的歷史。通過觀看這部電影,使我深刻地體會到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要發奮圖強,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報效先烈,讓先烈們知道,中國不但保住了,而且更強大,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我們中國都走在了世界的最前面。
八佰900字觀后感篇3
這部電影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為守上海最后防線四行倉庫,僅與英美租界相隔一條蘇州河,孤軍奮戰4個晝夜,營造了罕見的被圍觀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佰人。
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感觸在于一河之隔兩種不同的景象,一半繁華景象和一半的戰爭場面給人帶來視覺沖擊。感觸最深的一幕是每個晚上四行倉庫的軍人們看著對面的繁華景象,那是他們向往的、想要的生活環境;對面的學生想要去到對面和軍人們為了這個國家去奮斗;一根電纜線看似平凡卻是用一個個人的尸體趟過去的,他是四行倉庫的軍人與外界聯系的唯一途徑,他是托起后半段劇情的重要紐帶。
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淞滬會戰便是這部電影的原型。從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以后,日軍就加快侵略中華的步伐,并且提出了三個月的計劃。為了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中國軍隊奮起反擊。從真實的角度上這部電影還原了真實的歷史事件,讓人們真實感受到了當時的歷史情形和人們苦難的生活環境,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1938年,淞滬會戰進入相持階段,為了掩護我軍的行動,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率軍駐守四行倉庫。然而此時的四行倉庫西面和北面已被日軍占領,東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與未被占領的中國地界完全隔絕,成為一個"孤島",進入四行倉庫,也就成了孤軍。部隊進駐后,謝晉元與一營長楊瑞符集合部隊作簡短動員,說明奉命掩護大軍撤退并據守四行倉庫--這個當時上海唯一屬于中國軍隊守衛的一塊國土,第一營已是離開大部隊的一只孤軍。他要求全體官兵,抱必死決心,與倉庫共存亡,剩最后一人,也要堅守陣地。
我想每個為了這場戰爭犧牲的人,他們的內心一定非常的強大,他們為了現在的繁華生活做出了很大的犧牲。沒有他們也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那些阻礙我們通往美好生活的事情,我們總會努力的跨過它,不論是經濟還是文化,我們中國一定會強盛起來,我們再也不是那個軟弱無力、任人宰割的中國。
八佰900字觀后感篇4
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故事。
其中的三個場面令我心中波濤洶涌,熱血沸騰。第一個場面是日軍來臨,他們有防彈盾,組成了一個大盾往倉庫里攻擊,國民黨用槍打不破,他們使用的方法是往自己身上裹炸彈,跳下去犧牲自己,炸了日本人。當時我的眼淚就已經繃不住了,嘩嘩的往下流。他們這種舍命為國家的精神,讓我感到由衷的敬佩。當然,有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槍,不敢往前沖的逃兵,也讓我心里對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屑一顧。
第二個場面是他們在第三日的時候。要把中國國旗立起來。當時是國民黨國旗,并不是五星紅旗,當時的國旗是另一個角上是藍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紅色的。他們說:在自己的領土,要立起自己的國旗,不能讓日本人給占領。日本人開著飛機用炮彈掃射他們,那個場面看的我氣憤不已,當紅旗緩緩落下的時候,有一名戰士雖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撐著,他不讓我們的國旗倒下。當時我真的情緒是非常的激動的。他為了自己的國家,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愿意讓國旗倒下。當時租界的對面,中國同胞都在看著他們。那些戰士們說,我們的同胞在看著我們,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我們要好好的守護著他們。
第三個場面就是英租界答應讓國民黨戰士沖向他們那邊兒,但是中途會有日本人用槍或子彈掃射他們。他們中途被射到了好幾個,但是戰士們拼命的往前爬,他們的團座說:“不要戀戰,不要回頭。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們每個人都活著。”聽到團座這句話時,我已淚流滿面。他們才是真正的中國人,他們是保護我們國家的真正的中國人。說愛國,護國不是口頭上的保護,他們是用行動這樣做的,當時我看到他們這種愛國情懷,不顧一切的往前沖的這種精神的時候,我已經泣不成聲。心想是什么樣的人這么偉大,為了我們不顧自己的母父親、孩子就這樣往前沖,只為的是保護我們國家,保護我們的同胞。
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我的口罩已經被我的淚水打濕。眼睛都已經哭腫啦!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達出來的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不單單只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我們整個國家!我愛中國!中國加油!中華加油!
八佰900字觀后感篇5
周末,我和家人一起觀看了《八佰》這部電影,看后,我深有感觸。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的最后一役,第88師262旅524團副謝晉元率四百二十余名戰士(對外號稱八百人),孤軍堅守最后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的故事。
躍
“賣報了!日本人說只用三個小時就能攻下四行倉庫!”這次的報紙在租界轟動一時,很多外國人都在下注,看看究竟是中國人能堅守抵抗,還是日本人會強行攻占。這邊是天堂,那邊卻是地獄。
四行倉庫的墻體正被敵軍扒開,并被粗魯地塞進了一個個炸藥包,只要外面一炸,里面的人就必死無疑了。但是,日本人還是小看了中國人民的精神,一個個戰士,背著炸藥包,一邊喊著自己的名字,一邊縱身一躍,在那些日本人驚訝的眼神前,綻放出自己生命中最后的光輝。我看到這里,不禁熱淚盈眶。是啊,假如沒有他們的跳躍,哪有今天中國的飛越呢!
舉
在面臨堅守兩天的重任的同時,團副謝晉元在征得了大家的同意后,毅然決然地命令士兵第二天一早,就將軍旗升起來,盡管這樣會激起日本人的怒火,但他們不怕,因為他們是中國人。
軍旗升起之后,果然激怒了日本人,敵人一次又一次地對軍旗進行掃射。我們的戰士,第一批死了,第二批補上,第二批死了,第三批再補上。這面軍旗,不僅是國人不屈精神的凝聚,更是用戰士的生命染成,高高地舉起來的。看到這里,我眼眶泛紅,淚水滑落了下來。
送
一根電話線,一座橋,一個狙擊手。
一根電話線是連接兩岸的工具,一座橋是連接兩岸的通道,但是一個狙擊手,他是阻斷連接兩岸的人。租界里的人,任務是跨越橋,穿過狙擊手的封堵,將電話線送進四行倉庫去。這談何容易?但是仍有一大批中國人請愿,去完成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槍,兩槍,三槍,四槍……橋上躺滿了尸體。終于,有人爬到了最后一個橋墩,但是在他向外爬出的那一瞬間,子彈擊中了他,他將手中的電話線,連同自己的生命,一起扔了出去。我的嘴角忽然一熱,滿嘴咸苦。
我想,電影開頭那只鉆入洞中的白鼠,不正是對那些躲在租界里的中國人的臆像嗎?但是,在中國士兵無懼生死、奮勇守衛的過程中,他們漸漸變了,變成了一匹匹白馬,馱著像趙子龍一樣的戰士們護國殺敵。
先烈們,中國已站起來了,已傲然挺立在這個地球上,愿你們安息!
八佰900字觀后感篇6
《八佰》這部電影是一部講述在1937年淞瀘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四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故事。
其中的三個場面令我心中波濤洶涌,熱血沸騰。第一個場面是日軍來臨,他們有防彈盾,組成了一個大盾往倉庫里攻擊,國民黨用槍打不破,他們使用的方法是往自己身上裹炸彈,跳下去犧牲自己,炸了日本人。當時我的眼淚就已經繃不住了,嘩嘩的往下流。他們這種舍命為國家的精神,讓我感到由衷的敬佩。當然,有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槍,不敢往前沖的逃兵,也讓我心里對他們的所作所為不屑一顧。
第二個場面是他們在第三日的時候。要把中國國旗立起來。當時是國民黨國旗,并不是五星紅旗,當時的國旗是另一個角上是藍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紅色的。他們說:在自己的領土,要立起自己的國旗,不能讓日本人給占領。日本人開著飛機用炮彈掃射他們,那個場面看的我氣憤不已,當紅旗緩緩落下的時候,有一名戰士雖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撐著,他不讓我們的國旗倒下。當時我真的情緒是非常的激動的。他為了自己的國家,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愿意讓國旗倒下。當時租界的對面,中國同胞都在看著他們。那些戰士們說,我們的同胞在看著我們,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我們要好好的守護著他們。
第三個場面就是英租界答應讓國民黨戰士沖向他們那邊兒,但是中途會有日本人用槍或子彈掃射他們。他們中途被射到了好幾個,但是戰士們拼命的往前爬,他們的團座說:“不要戀戰,不要回頭。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們每個人都活著。”聽到團座這句話時,我已淚流滿面。他們才是真正的中國人,他們是保護我們國家的真正的中國人。說愛國,護國不是口頭上的保護,他們是用行動這樣做的,當時我看到他們這種愛國情懷,不顧一切的往前沖的這種精神的時候,我已經泣不成聲。心想是什么樣的人這么偉大,為了我們不顧自己的母父親、孩子就這樣往前沖,只為的是保護我們國家,保護我們的同胞。
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我的口罩已經被我的淚水打濕。眼睛都已經哭腫啦!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達出來的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不單單只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我們整個國家!我愛中國!中國加油!中華加油!
八佰900字觀后感篇7
星期六晚上,媽媽帶我看了《八佰》這部電影,我覺得特別有意義。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之間只有一條河的距離,他們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戰爭,他們只有400人卻對外聲稱有800人。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故事,是日本宣稱三個小時讓上海淪陷,攻破四行倉庫。于是,英國人和日本人打下了賭,因為租界是英國人的地盤,所以他們有權接受。所有在租界的中國人,都跑出家門在圍欄邊觀看這一場戰爭。童子軍們正在積極的讓人們捐贈食物、錢財、水和藥品送到四行倉庫內。很多的士兵都留下了東西寄回家鄉,這是一場殘忍的戰爭。為什么呢,因為日本人要求用飛機重炮和挖掘機等重力武器來突破四行倉庫,但是會避開租界。這讓我感覺到,國家不強大就會到處被欺負,日本明目張膽的侵略中國,可是別的國家只是看熱鬧,所以,我發現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自己國家變得強大才是根本。
戰爭打響了。現在士兵只有300多人,根本不是日本的對手,但是他們永不放棄,一定不讓上海淪陷,不讓四行倉庫毀滅,他們在四行倉庫的樓頂,升起了國旗,謝團長謝晉元,讓所有的士兵舒舒服服的洗個澡,干干凈凈的去打仗,不要給國家丟面子。首先英國士兵鋪了一大面紅十字,這里就是安全區,之后,日本人的飛機會對四行倉庫進行慘烈的攻擊,士兵需要跑到租界那邊才有重生的機會。所有的士兵都在樓底下進行準備。首先,謝團長帶領敢死隊去探道,其他軍人再一排一排的過去。日本人的飛機上有重機槍,他不斷的瘋狂掃射士兵們,眼看著士兵一個個倒下,忽然,英國人也拿起了獵槍,他們幫助士兵攻打日本飛機。其中在租界有一個教授,他從家里拿來了一桿珍藏已久的獵槍,也開始射,有一個人聽見士兵需要藥品嗎啡了,也把家里的兩大箱嗎啡拿出來貢獻給士兵,2萬多中國人,都在為士兵加油。最終三小時到了,日本沒有攻下四行倉庫,全國人民都在為他們歡呼,中國勝利了!
我特別激動,因為中國靠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打敗了日本強大的軍隊。中國不亡,人民就不會亡。我以后也要做個軍人,保衛祖國,效力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