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影片觀后感
通過寫觀后感,你可以鍛煉自己的文字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從而更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優秀的狼圖騰影片觀后感是什么樣的?下面給大家帶來狼圖騰影片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狼圖騰影片觀后感篇1
在這個學期里,我讀了姜戎先生寫的《狼圖騰》,深有感觸。在這本書里,我讀到了游牧民族與狼之間深深的不蒂與不解;讀到了漢族人民對狼的厭惡與仇恨;讀到了狼的那種狡黠、狼的智慧、狼的軍事才能和頑強不屈的.性格;也讀到了草原人對草原狼的愛與恨。
在當今這個時代,社會在進步,科技在進步,但人們的精神依舊如前。恨狼、憎狼,漢族人民的那一種比鐵還硬的憎狼“精神”依舊根深蒂固。以至于兒童一出生就被灌輸這種意識,從小聽著《狼外婆》、《七只小羊》、《狼來了》、《小紅帽》這類故事,怎能不憎狼、恨狼?現在說什么與狼共舞、尊重狼道,都是精神上的虛假崇拜,暗地里呢?恨狼都恨得到什么程度去了。為什么一定要將狼趕盡殺絕呢?狼,有著很多人都不具有的才能和精神:尊重戰友、精通戰術、智慧。其實,人,才要去學習狼!況且,狼是怕人的,平時看見人就像看見瘟神似的,恨不得一溜煙跑個沒影呢!狼,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出手傷人!
在故事里,主人公陣陣是一位來到草原生活的知青。在草原上,他掏過狼洞,養過小狼,與狼戰斗過,也與狼纏綿過,并與他的小狼共同患難,經歷了一段極少人有過的時光。在這段奇特的經歷里,他認識到了狼的倔強、狼的頑強、狼的狡黠、狼的團結。最后,小狼因為不愿意勒破喉嚨而死。每讀到這一慘烈鏡頭時,我總是抑制不住奔涌而出的淚水,放聲大哭;仰或一邊仰天而嘆,一邊合上書,不忍心再看下去。是啊,熊可牽,虎可牽,獅可牽,大象也可牽,蒙古草原狼,不可牽!狼,寧可為自由而死,也不愿為囚徒而生!
狼圖騰影片觀后感篇2
五年前機遇巧合,我無意間閱讀了《狼圖騰》這本書。那時閱讀吸引我的是“狼性”,對于我,狼是陌生的、可怕的,是低級動物,是不如人的,可是當我看完這本書后,我改觀了,狼是聰明的,人在某些方面遠遠不及狼,甚至應該向狼學習。
今天我再次拿起這本書重新看,有些驚嘆,人在不同時期不同背景下所領悟到的東西,竟然也是不同的,感動的東西不再是映入眼前的“狼的表面的描寫”,而是一種真理的滲出。相信看過《狼圖騰》的人,都會被狼性的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打動。不管這本書的文字水平和敘事結構如何,這本書的許多東西值得借鑒。正如海爾集團董事主席張瑞敏看了這本書后的評論:其一,不打無準備之戰,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很有章法;其二,最佳時機出擊,保存實力,突然出擊,置對方于死地;其三,也是最值得稱道的,是戰斗中的團隊精神,協同作戰,甚至不惜為了勝利粉身碎骨,以身殉職,在商戰中這種對手最恐懼也是最有殺傷力。而作為我們醫務工作者會得到哪些啟發?我認為有這幾點:
首先,我們要了解所處環境,具備自知之明。狼都懂得熟悉環境,不打無準備之戰,懂得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道理,作為一名醫務人員,難道不應該了解自己,看清周圍環境嗎?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環境,如果我們沒有真才實學,就不具備謀生的條件,更不用談及所謂的成功。狼勝利的戰術不是憑空想出來的,是在殘酷生活斗爭中積累下來的。同樣,我們也應該在工作實踐中總結經驗,充實自己,不斷吸取好的經驗教訓為我所用,更好的為病人服務。
其次,我們要努力協作共同打造和諧、友善、互幫互助的團隊精神。狼在生存中捕獲食物都懂得集體的力量,有章有法,責任明確有大小強弱之分,作為我們醫務工作者更要知道團隊的重要性。和諧環境讓人賞心悅目,和諧的團隊更能把作用發揮的淋漓盡致。組建一支好的醫務團隊,我們必須從自身出發,相互之間要友善,工作中你弱我幫,你強我讓,你漏我補,擰成一體才能發揮集體的團隊作用。
再者,遵守紀律服從組織安排。狼群由狼王統一指揮,進則同進,退則同退,協同作戰,無往不利。比如圍捕黃羊的時候,有狼去尋找大雪坑,有狼去騷擾,有狼去伏擊,在總攻的時候也是井井有條,狂而不亂。更讓人稱絕的是,狼群即使在撤退的時候也井然有序,猛狼沖鋒,狼王靠前,巨狼斷后,完全沒有鳥獸散的混亂。狼是勇敢的, 組織性紀律性強,如同一支鐵軍,威不可當!所以我們的團隊更需要有組織有紀律!現實工作中,我們就要聽從組織安排,自覺遵守醫院規章制度。
最后,要學會與狼共舞。狼是可怕的,但是要戰勝狼,首先必須接近了解它。如同困難和挫折,學習工作中你懼怕就會退縮,如果你靠近它,磨礪自己,你就會越挫越勇。
有句話說的好: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心。不要在忙碌的工作中、競爭的壓力中埋藏了你的心,狼的心比草原大,我們的心更應該比天高!
狼圖騰影片觀后感篇3
絕大多數人眼中的野狼,是兇狠的,貪婪的。在草原蒙古人眼中,狼是智慧的,勇敢的。他們將狼敬仰為神。在他們眼中,“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不鳴則已,一舉成名”,那才是狼。
電影告訴我們人與狼群,食草動物與狼群之間平衡的食物鏈關系。狼捕捉跟牲畜們爭奪草料的黃羊,蒙古人保留狼群保存下來的黃羊,以免饑餓的狼群威脅到他們的牛羊馬。但蒙古族人長久以來保持的平衡卻被外來幫助開發蒙古這片土地的人破壞。從一開始偷走狼群儲存下來的黃羊,到受到狼的反擊后錯誤處理,在不合理的開發草原上最后一片草地后,狼群因沒有足夠的食物和棲息地,再次向人類居住的牧區靠近,大肆宰殺羊群。惱羞成怒的外來居民采取了極端的方式解決問題。獵槍,炸藥被做成各種陷阱來殺死野狼。很快,草原上最后一頭狼被驅趕到我國北方邊境。沒有過多血腥,但每一幀都是殘忍…有時候人比狼更加可怖。這無疑是那個時期那個地區的悲哀。
《狼圖騰》是以同名小說改編,中法合拍完成的影片。導演被稱為“世界上最會拍動物的導演”。他脫離了小說束縛,精心編織故事情節。使影片更加豐滿,現實意義更甚。
影片為背景,講述了陳陣與楊克兩個北京下鄉青年在蒙古的見聞。影片的亮點之一便是陳陣的扮演者馮紹峰和楊克的扮演者竇驍,丟下偶像包袱,以邋遢、滄桑的形象出鏡。陳陣對郎有著執著的熱愛,又陰差陽錯的養了一只小狼。隨著小狼的成長,天性日益顯出。在小狼傷害了族里的孩子后,反對陳陣養狼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昂貌毁M勁就到嘴的食物,不是毒藥,便是釣餌”。陳陣亦知小狼不會一直跟著自己。可狼群不會接受身上有人的氣味兒的小狼。陳陣便教它辨別陷阱,在水中捕獵,擔心它被人們傷害到…
影片將狼的狼性塑造得栩栩如生。影片最后陳陣在回北京之前去草原上尋找小狼。我們仿佛可以從那已經不在小的小狼眼睛中讀懂它的情緒,似乎是感謝, 似乎,是告別。短暫的目光接觸后,小狼轉頭奔向了草原,奔向那片屬于它的世界。這個片段是我尤為感動,狼其實并不冷血,這是它的情感付出對象不是你罷了。
最后的最后,電影也并沒有交代像外來干部告密狼群所藏黃羊所在地的蒙古人到底被人們調查出來沒有。但無論抓到與否,都告訴我們,人類學習狼的生存方法,學習它們的儲藏手段,卻唯獨學不會它們時刻團結一致的秉性。電影發人深省。
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隨便捕殺野生動物已經成為了違法的事情。但在政策下,難免會有漏網之魚。所以多拍一些類似《狼圖騰》這樣的電影來宣傳保護野生動物顯得尤為必要。
狼圖騰影片觀后感篇4
看完了《狼圖騰》很喜歡里面的狼和人的斗智斗勇,感受著血腥和不折的精神,讀來振奮。這是一種積極的精神,是優勝劣汰的法則的詮釋,是殘酷的淘汰,以保持一種相對的平衡,時髦的和諧的另一種解釋吧!
和對手一起成長,感謝對手,感謝在激烈環境下的競爭。即使體無完膚,也心甘情愿?;畛鲆环N坦然,也就是所謂的“亮劍”精神。即使面臨倒下,仍有不屈的意志,始終會戰勝自己,而主宰自己。
想起黨員的學習地——黨校。在追求的過程中,人就需要不斷的完善,不斷的充實,才能有一個鼓舞,我的學習地是什么?在書中,在平凡的世界里,在自己的積累的思考中。不需要鏡子也能知道自己的模樣,知道自己目前最需要的是干什么?那些高遠的理想只能放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或者酒喝多了的時候,暢想一番。做自己所做的,實際的,貯存自己的心智,我想,目前的我,這樣做,是明智的,也是的。
看那些心動的文字,讓思維穿越時空,眼界豁然開朗,也算是站起來的我的一種改變。讓我的信仰日趨完善,心理變得堅強,縱橫馳騁在自己的心田。
狼圖騰影片觀后感篇5
看過不少影片,一般看完之后沒有留下什么太深刻的印象。而今年寒假在家看《狼圖騰》,卻觸動了我的神經,像《狼圖騰》這樣讓人有所感觸、能引起人思考的影片不多。
有感1:《狼圖騰》中狼的團結勇敢機敏和草原上萬物和諧的關系,常常讓我覺得狼就是傳說中的人;而當人為了自己的一點眼前利益把草原上的精靈趕盡殺絕任意破壞自然的時候,那種貪婪兇殘本性暴露的時候,我往往是把人看成了傳說中的狼。這部大片三番五次地讓我把影片中的人與狼錯位。
有感2:世界上所有最偉大的文明,幾乎都誕生于一個民族從野蠻步入文明的時期,就是野蠻與文明各半的時期。孔子說“文質彬彬”,這個詞中的“質”本意就是野性,文質彬彬就是文明和野性各占一半,但被后人曲解了。
有感3:不管是傳說中的龍還是狼,其實都是野蠻時代的崇拜物,一個文明衰老不好,病態也不好,但它不是野性這些東西,而恰恰是現代文明規則的建立,是秩序、公平、公開的社會環境的追求,是對中國人那種陰謀文化的摒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有感4:一個人如何是年輕的,就是他還能對新鮮的世界,新鮮的知識感興趣,一個文明也是。眼睛去看新鮮的一切,就不會老,老是懷念過去,就會衰老。
《狼圖騰》中的狼雖然強勢、機靈等等,但我們不必去崇拜狼,做人要簡單一點,光明磊落一點,一身正氣多些,對自然界好奇心多一點,陰謀算計少一點,離現代文明規則就近一點,離衰老、病態遠了一點。
狼圖騰影片觀后感篇6
“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边@是我們印象中的大草原。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狼圖騰》,讓我對草原上的狼與人的關系有了全新的認識。
故事發生在一九六七年,陳陣和楊克為了響應上山下鄉的號召,從北京來到內蒙古大草原插隊做知青。在這里,他們結識了蒙族老人畢力格一家。有一次,陳陣見到了草原上最神秘的動物:狼。從那以后,陳陣對狼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冬天,草原上黃羊隊伍逐漸擴大,把草吃得一干二凈。饑餓的狼群在精心布陣后發動突然襲擊,一舉殲滅了黃羊。狼群吃飽后,把剩下的黃羊埋在雪地里,作為過冬的儲備。但是,它們的黃羊卻被追蹤而至的牧民給偷走了。后來,牧場場長包順貴帶人去掏狼崽,陳陣在參與的過程中偷偷抱養了一只狼崽,他想做科學實驗,想用它給狼狗配種并且馴養它。人們不知道,狼群把人們所做的一點一滴都看在眼里。雖然有人反對包順貴所做的事情,但是事實已無法改變。狼群被人類的舉動徹底激怒了,它們開始實施瘋狂的報復,牧民的牲畜損失慘重。但是,包順貴不知道,發生的這一切,都是由于人類破壞了草原的生態平衡,他領導牧民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滅狼行動。很短的時間內,草原上的狼就所剩無幾了。影片的結局不用我多說,大家也想象得到,由于食物鏈的破壞,草原受到了難以修復的創傷。最后,草原上空那一朵狼型的云,讓我潸然淚下。
影片結束了,可是我的心還在影片中蕩漾。這部影片給我的感悟就是:這一切的一切,歸根結底都是人類造成的。人的貪婪,人的無知,讓整個草原的生態系統遭受重創。草、羊、狼,缺少哪個環節,這條食物鏈都會因失衡而斷裂,而這恰恰是草原生態系統得以維持的關鍵。我既為狼的處境感到同情和悲憤,又為牧民的做法感到無奈和悲哀。
這部影片也讓我看到了與先前我從別人口中得知的不一樣的狼的形象,它們重情重義,聰明機智,富有團隊精神,并且有自尊心,跟人們所傳的卑鄙無恥的形象完全不符。我想,這就如老子所說,凡事都有對立面吧。
我認為這部影片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它讓我重新認識了狼,學習了狼的可貴品質,同時也認識到了生態系統的重要性。
狼,愿你做蒙族人民心中永遠的圖騰!
狼圖騰影片觀后感篇7
如果讀過原著再去觀看影片那絕對堪稱完美。一行行文字在腦海浮現,美麗的畫面就在眼前,就像夢想照進現實,沒有落差,只有驚喜。當一望無際的草原乍現,煙波浩渺的想象力瞬間就抵達天地交匯之間…汽車的轟鳴聲打斷了我夢一樣的存在感…
兩個帥氣陽剛的男子漢帶著對草原的憧憬和敬畏向這里走來。他們只帶來了支撐精神世界的食量。而熱情好客的蒙古人送給他們的見面禮就是捍衛生命和財產的防狼棒,這更激起了他們對這片未知領域的求知欲與新奇感。
無知者無畏的陳陣不聽阿爸的囑咐,抄了小路,不料卻與狼群狹路相逢,危急關頭想起阿爸的話,拿起腳蹬子用盡全力敲擊,刺耳的聲音響徹山谷,驚走了狼群。死里逃生的陳陣半天緩不過神來好像靈魂出竅,恍然隔世。他開始重新認識草原,他的靈魂從那一刻起也真正的走進了草原,他開始敬畏長生天,敬畏放了他一條生路的草原狼…
說起狼,人們立刻就會想到黑夜里散發綠色寒氣的光,讓人瞬間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但對于陳陣來說,狼,并不恐懼,非但如此,反倒對狼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開始觀察、了解、研究草原狼…
有一次冰天雪地阿爸陪同他一起用望遠鏡匍匐在高處看狼捕食,那一次陳陣真的被狼征服了…遠遠望去,狼群有條不紊的布署,居高臨下觀望,伺機而動,它們各司其職,只聽狼王一聲令下,狼群全速前進,圍攻驅趕獵物到事先偵查過的冰洞,不費吹灰之力,已為狼仔們準備好了開春的口糧…
對草原狼來說此次行動收獲頗豐,對牧民來說又何嘗不是呢,一部分野黃羊被牧民們裝上了車,還留下一部分是給草原狼的,若是草原狼沒有食物,必然會去騷擾牧民圈養的羊群,食物鏈,留余地,不能趕盡殺絕,這是長生天意…
陳陣親眼目睹了草原狼在槍聲中一一倒下,被追逐的草原狼為了捍衛尊嚴跳崖自殺。他的心在滴血,恨不能讓時光停下,讓這場慘絕人寰的屠殺停下,他不能,在那個時代,他沒有辦法…
他以為他會留下,草原會成為他的家,可如今他心中的那個家已成為痛心疾首的童話,草原對他來說已了無牽掛,如果有的話那就是那只在重重阻力和壓力下,省下自己的口糧喂養長大的小狼仔,將成為他對草原永遠的牽掛和永不磨滅的神話…
狼圖騰,是信仰,是敬畏,是規則,是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