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記觀后感500字
經常寫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寫作水平,包括語言的運用、結構的安排、主題的提煉等。如何才能寫出優秀的安妮日記觀后感500字?這里給大家分享安妮日記觀后感500字供大家參考。
安妮日記觀后感500字篇1
天空似乎突然黯淡下來,周圍的一切都扭曲了。安妮的日記沉重的讓我無法呼吸,似乎可 以感覺到硝煙無情地壓迫著心臟,每一滴血的流動都讓我疼痛刺骨。
可惡的納粹,竟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是無可比擬的優秀種族!殘酷地掠人國土、屠戮生命、 踐踏靈魂,甚至連孩子都不放過,這就是優秀種族之所為!他們的罪行罄竹難書!
納粹的無道,殘酷地剪斷了安妮充滿幻想的翅膀,花季年華的她再也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 帶著無比的恐懼和遺憾化作煙塵。
我不得不開始思考,戰爭到底有什么意義?人為什么無法和平相處?為什么直至現在戰爭的 硝煙仍然存在?我絞盡腦汁,卻無法作出解釋來說服自己。或許是人的欲望吧!倘若沒有人 性中的野心勃勃,你爭我奪,天空將會無比蔚藍。
這些深奧的問題使我窒息。人類歷史上血與火的戰爭屢屢爆發,鮮血讓歷史變得沉重。到底 是誰的錯?領袖?我無法判斷。但我深知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叫和平的人,正在那里慵懶 地躺著,睜著朦朧的雙眼窺視著,我相信他有一天定會覺醒,站出來,用犀利的目光盯著“ 戰爭,刺穿他,成為世界的主宰。我堅信,世界有朝一日定會鑄劍為犁,消滅戰爭,讓硝煙 徹底消失,世界再不會有安妮似的悲劇,和平將綻放迷人光彩。
安妮日記觀后感500字篇2
在暑假里,媽媽給我買了許多課外書,其中有一本是我最愛看的,名叫《安妮日記》,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安妮·弗蘭克的生活經歷和她的生活趣事。
安妮·弗蘭克是個猶太人,她十三歲生日那天,她的爸爸媽媽送給她一本粉色封面的日記本 ,安妮·弗蘭克不知有多高興,從那以后,她一直都把那本日記本當作是一個知心朋友一樣 ,把所有的秘密都寫在了上面,她還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基蒂。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 ,安妮·弗蘭克隨著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原來的快樂生活轉眼變成了整天提心吊 膽的過日子,這段時間,安妮·弗蘭克用筆記錄下在狹小的空間里自已的成長。在面對死亡 的恐懼中,她開始學會獨立思考,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對生命有感悟的人。
故事就是這樣的,我特別喜歡她說的一句話:“我能感受到百萬人所遭受的苦難,我常常沮 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在這 句話中,它讓我細細體會到:安妮·弗蘭克是個多么樂觀的人啊!雖然,她每天面對著恐懼 ,但她樂觀、向上,對生活充滿了希望,那些苦難的生活僅僅是一次有趣的冒險。我要向她 學習,像她一樣用良好的心態來面對以后的生活。
安妮日記觀后感500字篇3
今天,我把《安妮日記》這本曠世著作讀完后,深有感觸。
她是出生在德國法蘭克福的猶太女孩。13時她收到一個日記本作為生日禮物,從此 她用這個本子記錄了和家人為逃避納粹迫害躲在密室里度過的兩年隱蔽生活。在距離16歲生 日只差3個月的時候,她死在貝爾森集中營里。1947年,她死里逃生的父親將她遺留的日記出 版。這本被轉譯成幾十種語言的日記讓她的名字深深的烙在了人們的心中,她就是安妮·弗 蘭克。
安妮的日記從1942年6月12日寫道1944年8月1日,記載了她遇難前兩年藏身密室的生 活與情感。她一直對生活充滿希望,只是悲傷 。痛苦。別離讓她過早的體會到人生的苦與悲。 但她的文字讓我們看到了她的堅強和自信。
當我讀到“只要我還活著,能看到這陽光,這無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這句話時,我被深深震撼了,安妮是多么的堅強與自信,她對生活有多么大的憧憬,對外面 有多么大的向往。
當我讀完這本書,安妮這個名字在我腦海久久不能抹去她是多么的堅強啊!
安妮死后,他的日記被翻譯成55種文字,銷售約2400萬冊,成為僅次于圣經的一本 最暢銷的讀物。
在這本書中,我學到了堅強。勇敢與自信,希望你們也能讀讀這本《安妮日記》。
安妮日記觀后感500字篇4
在這個寒假里,我讀了〈安妮日記〉,《安妮日記》取材于二戰時期的真實事件。她在日記 中吐露了安妮與母親不斷發生沖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在種族歧視和戰爭迫害的社會大 環境中,藏匿且充滿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樸實流暢的筆下,深深地揪動著每一位讀者的心 。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戰爭的殘酷。
這本書主要記錄的是安妮在密室里的生活,盡管密室的生活是如此的枯燥無味,但在她的筆 下卻顯得生動有趣。在日記中,安妮表達了自己對世界的看法,也表達了自己對未來的憧憬 。13歲的她,卻表現得如此成熟,與她相比之下,我們是多么的幸福。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國 家中。我們擁有自由,我們可以上學,我們可以與自己的同伴一起玩,我們可以無限時的做 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們可以……
但是,在生活中,卻有許多人不懂得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我們總是常常抱怨自己, 抱怨他人。總是嫌這嫌那的,有許多的不滿,有許多的要求。但在安妮的一篇日記中,她這 樣寫道——只要我還活著,能看到這陽光,這無云的天空——只要這一切還在——我就不可 能不幸福。相比之下,我就覺得很慚愧。
以前,我總是對自己的父母大呼小叫的。一點都不懂的尊重他們,總認為他們對我所做的一 切都是應該的。但是現在,當我看了《安妮日記》后,我覺得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珍惜現在,珍惜和平,希望這個世界永遠和平!
安妮日記觀后感500字篇5
這一段時間,我讀完了《安妮日記》這本書。對于《安妮日記》,其實我早有耳聞。這本書根據一個猶太少女寫的日記編寫而成。它對我的啟發非常大。
本書主要講了:一個猶太少女記述二戰期間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實錄。安妮原來居住在德國 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后隨家人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在她生日時,收到一個日記本作 為生日禮物,從此開始寫日記。在漫長的25個月中,她用她的筆記錄了她在密室里的每一天 成長經歷,并對戰爭、反猶太主義、與父母的關系、自然性、宗教等問題進行了反思。
我了解到,自從1993年希特勒法西斯政權執政以后,開始對猶太人進行殘酷的迫害。一連 串的專對猶太人實施的專制出臺。法律規定,猶太人必須佩戴一枚黃星;猶太人必須交出自 行車,并且不許乘電車;猶太人只許在下午3——5點之間去買東西,而且只許進猶太人開的超市 等。
我覺得希特勒太殘忍了,猶太人也是德國人,為什么要這樣對他們?非要把他們趕盡殺絕 才肯罷休?在為猶太人抱不平時,我真正地領悟到安妮熱愛生活和學習的人生態度,永遠滿 懷著理想,身處險境不氣餒、不屈服。我要學習她善于思考、敢于深刻剖析自己、正視自己 的缺點的品格。
在此呼吁一句:愿天下永遠和平!
安妮日記觀后感500字篇6
今天我讀了安妮日記,書的作者——安妮,同樣是這場經歷的受害者。她以第二人稱的形式 將納粹分子的暴力行為統統記錄在日記本上,使后人有機會了解真實的歷史進程。同為猶太 人的安妮,十分怨恨納粹的不講道理的行為[將猶太人趕盡殺絕],她認為這是不人道的。
安妮是幸運的,她和她的家人以及爸爸同事的家人藏在了一個名叫‘’后屋‘’的地方,并 在此居住了很長一段時間,體驗到了生命的價值;安妮又是不幸的,她生得一副美人坯,卻 是無辜受害的猶太人,最終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憑什么,憑什么納粹可以隨便剝奪猶太人的生命?憑什么猶太人就要忍受滅族的悲慘命 運?可憐的安妮雖揭示了恐怖的歷史,但她并沒有改變歷史!我為此感到痛心:一個正值豆 蔻年華的少女竟如此失掉了生命,真是太遺憾了。回首想想我們這一代的孩子們,沒有經歷 過生離死別,天天生活在如此優越的環境里,竟忘了幾百年前一個與我們年紀相仿的少女在 為自己的明天發著愁;不知道明天能否繼續活下去,不知道明天是否就被別人告了密,被抓 到納粹集中營里去。這種對前途的渺茫的遐想,不知道現在有幾個學生會考慮這些。
安妮在日記里講述了自己對人生,愛情的見解[抑或說成感悟],讓我們重新解讀這個世 界,理解這個世界的種.種,讀來讓人獲益匪淺。
朋友,讀讀安妮日記吧,相信你也會因此變得更成熟,言語更富有哲理!
安妮日記觀后感500字篇7
假期里,跟媽媽一起去書店買回了老師推薦的《安妮日記》,看完后,我心情十分沉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有八個人為了躲避德國人的逮捕和屠殺,在朋友的幫助下躲進了一家 公司大樓的一處密室,做了“隱匿者”。其中就有安妮一家。安妮是一個13歲的猶太少女, 本來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過著富裕、舒適的生活。可是,由于戰爭的爆發,她不得不生活在 與外界隔離的小屋里,過著無聊、寂寞、充滿恐懼的日子。這時安妮得到一個日記本,從此 開始記日記。正是這個日記本陪伴安妮度過了最困難的時光。
從安妮的日記中,我感受到安妮是一個愛學習、愛思考的女孩。在那樣惡劣的生活環境里, 她還堅持學習英語、代數、歷史等知識。從安妮的日記中,我感受到安妮是一個非常堅強、 非常有個性的女孩,她能在痛苦的時候調整自己的心態,從容面對現實,不屈服于失敗。從 安妮的日記中,我還感受到安妮對生活的熱愛,她用精神上的充實來彌補肉體上饑餓,從不 抱怨。從她的日記中,我看到了一個擁有超強想象力、創作力的安妮,正像“譯本前言”中 說的“假如不是黑暗勢力扼殺了這個弱小生命,今天,世界上可能會多了一位出色的作家。 ”
當我合上《安妮日記》這本書,我為安妮的悲慘命運而惋惜,我痛恨戰爭,痛恨侵略者。
親愛的安妮,你已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安妮日記觀后感500字篇8
在混亂中,有一個聲音保留了下來——安妮。她講述了她所經歷的一切事情。
猶太人為國做了許多好事,卻被一句謊話變成了“千古罪犯”。而命運卻像開玩笑似的,把 安妮誕生在猶太人族里。安妮原本平淡的生活毀滅了。但是安妮爸爸好心的同事幫他們安了 家,于是安妮一家和范達恩一家“逃”到了“秘密后屋”躲避德國軍隊的追擊,經歷了許多 事情。在這些事中,安妮和雙胞胎姐姐瑪格特的感情好了起來,且被嘲笑不懂事的安妮越來 越顯得比同齡人要成熟得多。并且喜歡上了知心人彼得。
他們8人生活了25個月左右。他們早上不能有動靜,包括洗澡上則所;連晚上都不能開燈。
但好運不長,安妮和其他7人因有人告密而被抓。1944年10月,安妮,瑪格特和范達恩太太被 送往貝爾森集中營。而被留下來的弗蘭克太太絕食死了。最后,俄軍救了弗蘭克先生,使他 活了下來,但瑪格特和安妮——兩位花季少女先后死于疾病。那時的安妮還不到16歲。
安妮是多有個性的一個人啊!被祖國拋棄了,卻仍然愛著荷蘭,愛著祖國的語言;就算到了 秘密后屋,也把看書當成一種娛樂,一種放松身心的游戲;當別人再三嘲笑她的不足時,她 只是忍氣吞聲,盡量改正;她還把自己的感情和事情毫不留情的,毫無虛假的寫在了筆記本 上。
“我希望即便自己死后仍然繼續活著。”安妮已完成了她的心愿。我認為《安妮日記》會流 傳下去。而安妮也會留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