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觀后感600字
寫觀后感可以提升你的寫作水平,同時讓你真實地記錄下自己看完一部作品的感受。優秀的《三國演義》觀后感600字應該是怎樣的?快來學習《三國演義》觀后感600字的撰寫技巧,跟著小編一起來參考!
《三國演義》觀后感600字篇1
翻開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陣陣書香迎面撲來,讓我不禁迷上了它。
書面,白綠相映的底色配上黑色字體,一切都是那么的賞心悅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行宋體大字:三國演義。書頭標注著: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名師1+1導讀方案。封面上的諸葛亮面如冠玉,頭戴綸巾,手持羽扇,飄飄然如神仙一般。
這本書講述的是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一百年的.歷史,反應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以及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和轉化。作品以描寫戰爭為主,大概分為黃巾之戰、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等五大部分,對后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書中有上百個鮮活的人物,如勇者張飛、氣量狹隘的周瑜、陰險狡詐的曹操、忍辱負重的孫權······這些人物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所有人物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諸葛亮和關羽。
先說說諸葛亮,他生前火燒新野、舌戰群儒、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大破曹營、空城退敵······他足智多謀,為了光復大漢王朝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據說一輩子都沒有打過敗仗。
再來談談關羽,他溫酒斬華雄、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水淹七軍、刮骨療毒、秉燭達旦,對君主劉備忠貞不二、萬死不辭,由此可見他十分勇猛、忠誠。
通過閱讀《三國演義》這本書,我感覺在生活中一定要學習諸葛亮的善于觀察,機智勇敢的優秀品質。在學習上我們要學他兢兢業業、善始善終的敬業精神;長大后一定要學習關羽忠貞不二的優秀品格,為“中國的夢”殫精竭慮、多做貢獻。
《三國演義》讓我越看越愛看,每次讀它都有不同的體會、不同的樂趣。人們常說“開卷有益”,我們只有多讀書、讀好書,才可以在古代先賢的智慧光芒下健康成長!
《三國演義》觀后感600字篇2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知識的海洋,更是我們的精神食糧。
這個寒假我看了很多的書,可最經典的就屬《三國演義》了。它是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羅貫中,書中主要描寫的是都埋東漢末年,魏國、
蜀國、吳國,三國爭霸統一歸西晉的歷史故事。
打開《三國演義》細細的品讀,一場場激烈的打斗,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一個個陰險狡詐的計謀,仿佛把我帶進了歷史的長河,讓我流連忘返。
書中有許多經典的故事,如:三顧茅廬、苦肉計、借東風……這些故事都是我們所熟知的,但讀起來還是讓我大開眼界,尤其是草船借箭這個故事讓我受益匪淺,周瑜因妒生很想害死諸葛亮,設下圈套讓諸葛亮三天之內
造出十萬支箭,并且不給他造箭的材料,沒想到諸葛亮滿口答應,并立下軍令狀只要二十條船和一些草把子,三天之內如數上交。前兩天諸葛亮沒有任何動靜,到了第三天夜晚諸葛亮把二十條船綁在一起,插上草把朝北開去
。并且讓士兵在岸邊敲鼓吶喊助威。生性多疑的曹操以為有人偷襲,但當時滿天大霧看不清敵情,曹操不敢出兵只能放箭。這時箭如雨下……就這樣諸葛亮輕而易舉地“借”到了十萬支箭。
從這個故事中我獲得了兩點啟發,一是當別人比自己強的時候,我們不能嫉妒,要虛心學習,用自己的實力超越別人。二是,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是跟他平時的努力分不開的。
《三國演義》不僅讓我開闊了視野、獲得了知識,還讓我累積了古人的智慧,它是一本值得品讀、收藏的好書。
《三國演義》觀后感600字篇3
最近,新版《三國》風靡全國,這勾起了我對原著的一些回憶,于是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再次翻開這本書——《三國演義》。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又浮現在我的眼前,曹操的陰險狡詐,劉備的意氣風發,關羽的堅貞不離,諸葛亮的機智勇敢……
他們都曾經手握大權,都為了國家而戰,可我們也不難看出,里面的每個人物也都有精神上的區別。
所謂“智不劃謀,勇不當敵,文不拿筆,武不動槍”。劉備當年也只是一個小官,可他心懷天下,有愛民之心、仁義之心。所以,劉備注定會獲得大家的追捧。而曹操呢,只是一味的欺壓百姓,用懷疑的目光看著每一個人,讓人見了他就覺得害怕,于是衷心便也一去不復返了。
可曹操并不也全是缺點,從后面的故事中我們發現最終還是曹操贏得了勝利,這又是為什么?答案就是——正是機智,幫助他奪得權位。因為他曾在幾年的奮戰中攻下過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許多的人都信他,這就為今后的魏國打下了創建的基礎,之后,他又用計謀得到了當時皇帝的信賴,這更有助于他與其他兩國對抗。后來,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復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獲得了許多勇士,形成猛將如云的氣勢。
我們評價曹操為梟雄,劉備是英雄,但那都只是歷史了,我們能做的只有吸取前人的教訓,學習他們的精神,為自己的明天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國演義》觀后感600字篇4
今日,我又讀完了《三國演義》。這已經是我第9次合上這本書了。但我不管看若干遍,都看不厭煩,都有很深的感覺。特別是對諸葛亮這位大智大賢的化身,更是敬佩有加。他洞曉三韜六略,胸中藏戰將,腹內藏雄賓,神機妙算,只令人惋惜他沒有一統中華,復興簡稱蜀。這當初他一輩子最大的憾事。
有一句話,不知大家聽沒聽說過:“少不看‘紅樓’,老不看‘三國’”。“少不看‘紅樓’”我答應;但“老不看‘三國’我卻反對。《三國演義》這本書不是像有點人說的那樣子,叫服老奸巨猾。有人說,小說著意描畫了簡稱蜀,而最終,簡稱蜀卻打出了投降旗,這樣沒勁的故事物節,有啥子藝術可言?我們本想看見確乎實沒有看見,但這是一種“撕碎的世術”,他的悲劇結末比大團圓的結末深長不是嗎?《三國演義》奉告我們一個道理:“不可以因小事大”。“一失腳成千古恨”嘛!書中劉備因東吳殺了自個兒的二弟關羽和三弟張飛,就一負氣率領七十五萬蜀軍進擊東吳,最后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且燒得片甲不留。那一仗,就關系到蜀國的命數。七十五萬大軍,為了一口沒掙到氣而殞命泉下。令人惋惜啊!壓根兒,蜀國食糧豐足,兵多將廣,五有五兔,文有臥龍鳳雛,但自打那一場仗后,就起步了下坡路。
做人就應當能屈能伸,劉備就是為了二弟和三弟得死而賠上了更多的昆季。這真的不值當。能屈能伸,還得小心;否則你便會錯過眾多眾多!
《三國演義》觀后感600字篇5
《三國演義》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史冊,是一幅惟妙惟肖的畫卷。在這里,我們可以領略到明槍暗箭的殺戮,品味到正義凜然的.故事,也可以感受到劉備的謙虛,曹操的詭詐,諸葛亮的智慧,趙子龍的忠誠……在這本書里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三氣周瑜”。
這一章說的是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阻止了周瑜取荊州的詭計,這讓身中毒箭的周瑜非常生氣,又非常嫉妒,最后毒箭攻心,氣絕身亡。
雖然每個人都會有被激怒的時候,但只要寬宏大量,以靜制動,才可以贏得最終的勝利。一個人是否擁有寬廣的胸襟,極其重要,這關系到他的事業,關系到他的家庭,關系到他一生的成敗。
記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吵架了。吵著吵著,竟然吵到了絕交!雖然我非常想向她道歉,但是我一想到她說的那些過分的話語,就非常生氣,一點兒也不想理她了——我沒有勇氣寬容她。突然,一只手拍了我一下,
我回頭一看,是我的好朋友!只見她低著頭,說:“對不起,是我的錯,請原諒我。”我的好朋友用她那獨特的修理手法——寬容,把我們友誼的道路修好了。
被朋友誤會時,我們需要寬容;被父母責備時,我們需要寬容,被老師批評時,我們也需要寬容。只有擁有寬容的心,我們才可以積累成功的資本,為自己將來的勝利贏得先機。所以從現在開始,我要讓自己的心胸寬廣
起來,要樂觀地看待事件,不要輕易生氣,萬事都去沉著應對。
寬容就像一支蠟燭,看似微小,卻蘊含著滿滿的愛;寬容就像一次撫摸,看似普通,卻含蓄著無限的慈祥。讓我們一起寬容身邊的人和事吧!
《三國演義》觀后感600字篇6
有一回,我、爸爸和媽媽在飯桌上一起吃了頓火鍋。里面有肉串、有雞翅,有紫菜、有各式各樣的丸子和青菜等等。當時,電視里正在播放《三國演義》。這下,爸爸就非要搞個有獎搶答,他問:“誰在桃園結為兄弟啊
?”我們無一人回答,“誰?你們說!”他急不可耐的又說了一次。我聽著很煩,就說:“劉備、關羽、張飛。”爸爸一聽,立刻將準備好的的東西給了我,我一看,竟是一個白丸子,一個牛肉黑丸子,和蝦仁紅丸子,紅丸
子下方還包著紫菜。我過了一會兒全知道了,白丸子就像是劉備的臉,紅丸子加上紫菜就像關羽的臉和長胡子,黑丸子就像是張飛的臉樣。仔細一想,老爸還挺有創意的嘛。
突然,節目演完了,我們十分失望。這是,爸爸又笑著說:“我來講下面的內容吧!”雖然故事情節我都知道,但我還是想聽聽這個“催眠機”能說些什么,就說:“ 好吧!”我趁爸爸講故事,把菜都吃完了,一開始我
就笑嘻嘻的。爸爸“哼”了一聲,就開始講:“孫堅打撈到了傳國玉璽,回到了東吳 ,建立了吳國,卻被劉表射殺,孫堅死后將東吳給了孫策,孫策得知許貢要殺他,便殺了許貢。”到了這,我問:“許貢是誰啊?無間道?
”爸爸說:“是孫策的一個謀士,他見孫策勢力大,想殺了他。”他說完,笑著又繼續講:“之后,被許貢的朋友殺死,從此,東吳托付給了孫權,讓他又是解決不了可以問張昭,也可以問周瑜……”我聽著聽著,眼皮上像
有幾頓重的東西拉著,像快睡著了。因為一點趣味也沒有。
這就是我們家在飯桌上聽《三國演義》的故事。
《三國演義》觀后感600字篇7
《三國演義》人物眾多,頭號反派人物要數曹操。曹操人稱“奸雄”,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多疑”。
曹操到底怎么個多疑法?看幾個例子你就知道了。
第一個例子。赤壁大戰前,曹操令荊州降將蔡瑁、張允訓練水軍,又派蔣干以老同學身份過江勸東吳大將周瑜投降。周瑜見蔣干到來,一面命人假造蔡瑁、張允連結東吳、大罵曹操的來信,一面在營寨大擺宴席,宴請蔣干,吃完飯又裝作大醉,拉蔣干同床休息,使他有機會偷看機密文件,還叫人半夜來“悄悄”報告說江北蔡、張要動手了。等蔣干溜回曹營一報告,曹操疑心大起,立即斬了蔡、張二將。曹操這次疑心病發作為他種下了赤壁之戰失敗的禍根。
第二個例子。曹操率大軍與劉備軍隊隔漢水對峙,諸葛亮命令將士夜夜擊鼓鳴炮,搞得曹軍心驚不已。曹操懷疑諸葛亮可能有詭計,就后撤三十里,劉備軍隊順利渡過了漢水。劉備過江扎下營寨,曹操見劉備背水扎寨,又懷疑起來,不敢主動進攻,使劉備從容站穩了腳跟。等到兩軍交戰,劉備率部沿江逃跑,丟下許多軍器在路上,曹兵紛紛去拾,曹操懷疑諸葛亮有詐,反而命令退兵,被敵人趁機反攻,大敗而逃。真是應了諸葛亮那句話:多疑多敗。
第三個例子。關羽兵敗麥城被孫權殺害,孫權把關羽首級獻給曹操。曹操自從見了關羽首級后大受驚嚇,頭痛得要命。曾為關羽刮骨療毒的名醫華佗被請來替他看病,華佗說曹操的病要打開腦殼才能根治。一貫多疑的曹操大怒,以為華佗是想替關羽報仇,把華佗關進監牢。一代名醫很快不明不白死在獄中,不久,曹操也病死了。他的這一次疑心病發作,把自己的性命也給斷送了。
曹操生在一個群雄并起的亂世。戰爭中的多疑,可以看作謹慎。但是多疑卻不能明斷,還一意孤行,那就是害人害己了。
《三國演義》觀后感600字篇8
懷著高興的心情第2次翻開古典文學著名《三國演義》。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
從天下大亂到。從三國鼎立到重歸統一;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這是一段歷史;這是一些引人入勝的故事!!!如果說魏國在三國里智力最強,一點也不對。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再說蜀國,首當其沖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無不讓后人嘆為觀止。還有像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世界聞名的孔明。一個占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寫了多個人物形象。它講了從東漢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的故事。;
在三國中,我最佩服的人就數關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品也很好。在跟曹操打仗的時侯,他因為帶著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著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嫂,他也沒有忘把二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的好漢。他忠于以前的主人,因戰敗降于敵,但一得知以前主人的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
《三國演義》中的人各有一個特點!讀過這本書之后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非常值得我學習!
《三國演義》觀后感600字篇9
關于《三國演義》的歇后語和故事我早有耳聞,可是真正得讀一遍整本書還是覺得非常精彩。它講述了三國時期,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結拜為兄弟,建立蜀國,后與魏、吳共同歸晉的故事。讀完此書,我真心感嘆作者羅貫中的手筆,把故事情節描寫得曲折生動,有時讓人敬畏,有時又讓人感動,只要讀這本書的人,無不被其中的`內容所吸引。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不僅多,而且性格各異,使書充滿了感情色彩。人物有“三絕”:“奸絕”曹操、“義絕”關羽、“智絕”諸葛亮。同時,還有仁義的劉備、豪爽的張飛、忠心耿耿的趙云等等。
《三國演義》不僅人物多,精彩的故事也很多,這些故事往往能發人深省,包含了許多道理。比如:“草船借箭”是非常著名的事例,它講述了東吳受諸葛亮的建議把沒有人的草船給曹軍當“靶子”射箭,然后把這些箭收為己用。它告訴我們物資困乏時可以利用敵人,就地取材。空城計:諸葛亮在被司馬懿逼得走投無路時,大開城門,假裝無兵,使司馬懿心中生疑,以為有詐,不戰自潰。它告訴我們:迫不得已時可以虛張聲勢,利用敵人的疑心使敵自退。七擒孟獲:諸葛亮七次抓捕孟獲,有六次是放他走的,孟獲終于感動,臣服于諸葛亮。它告訴我們:要想使人心服口服,就要欲擒故縱。
再說說我。眾多人物中,最讓我敬佩的是諸葛亮,他熟讀兵法,飽覽詩書,諸多戰例中都能看出他的智慧。還有他寫的《前出師表》、《后出師表》也表現出了他的忠誠。他跟隨劉備,為之賣命,堅定之心從未動搖,危難到來總能解決,這樣的人,不僅值得我,也值得大家去學習。諸葛亮,是我最好的榜樣。
去看看《三國演義》吧!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戰斗,不一樣的故事,不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