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貓》的觀后感
觀后感的目的是表達自己的觀點、評價和態度,同時也是一種學習和交流的方式,可以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寫作水平。怎么寫好《龍貓》的觀后感?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龍貓》的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龍貓》的觀后感篇1
龍貓這部電影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看過了,今年暑假,我又重溫了這部電影,使我感觸良多。
《龍貓》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和爸爸一起搬家到鄉下的兩姐妹小月和小梅。由于爸爸經常要去醫院看望生病的媽媽,兩個小女孩只得自己去認識周圍嶄新的環境。無意間遇到了正在搬家的龍貓,龍貓只有心地善良的好孩子才能看得見,在此期間發生了許多不可思議而且有趣的事情。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個夏天快過去的傍晚,妹妹和姐姐吵了架之后便獨自出走,去找生病住院的媽媽,姐姐找不到妹妹很擔心,無奈之下只能尋找龍貓幫忙,善良而溫柔的龍貓騎著龍貓電車帶著姐姐找到了妹妹。后來龍貓電車又帶著姐妹來到媽媽病房的窗前,遠遠看到一切平安的媽媽,姐妹倆不知道有多開心。
《龍貓》電影雖然很平和地講述了一個溫馨、天真的故事,卻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童話。
《龍貓》的觀后感篇2
一片漆黑中,目光的焦點聚集于那唯一發出光亮的銀幕,聚精會神的聽著從喇叭傳出的一字一句,深深的陶醉于各式各樣的情節.....沒錯!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休閑活動之一 -----看電影!
說 到電影,那么滿口電影經的我,就非得要談談我最喜歡的電影-----宮崎駿的“龍貓”啦!它的內容大致上是描述一對姐妹和父親一同搬到一間充滿奧妙的大房子里,并遇到了許多有趣且不可思議的事。后來妹妹因為媽媽病情加重而堅持要到醫院探望媽媽,卻不小心迷了路,最后藉著龍貓的幫助,姐姐終于順利找回走失的妹妹,并到醫院探望她們的母親。
在看完龍貓后,我好想化為一道清風,和故事中的姐妹倆一起探險那充滿神秘與驚奇的地方,一起搭乘貓巴士, 享受快樂的生活。在電影里,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一段是姐姐皋月焦急的尋找不見的妹妹小梅,并在找到妹妹后,兩人放下先前吵架的不愉快,重修舊好,姐妹之間 溫暖的手足情誼,令人感到十分溫馨。還有兩人在醫院窗臺上留下親手摘的玉米,并坐在窗外的樹上看著病房里的媽媽,那種滿心愉悅的感覺更讓人感受到濃濃的親 情,心情在不知不覺中也悄悄的被感染了那種歡樂的氣氛。這或許也是為什么龍貓令我深深著迷的原因之一吧!
在我當初看這部電影時,覺得皋月與小梅姐 妹倆及父親所居住的地方,有著鄉村的樸實風格以及無限的驚喜。屋內有著像是小黑球模樣的可愛“煤炭球”,還有著可以讓一家人一同泡澡的大浴室;屋外則有綠 油油的草地、大樹、茂密的森林,及小龍貓與森林的守護者“大龍貓”。宮崎駿用龍貓實現了我小時候幻想的鄉村別墅,并讓好久沒有沉浸于幻想之中的我,重新回 到了天馬行空的世界,找回了自己童年的天真活潑,也讓那顆被收藏在心底的赤子之心再次活躍。
看完“龍貓”后,體會到這個故事告訴著我們, 要與大自然和平相處并且互不攻擊與傷害,也提醒了我們保護環境的重要。例如電影中的那株雄偉壯麗的大樹,在現今的世界上,像它一樣的大樹不知道還有幾棵? 亦或我們已找不到如此高大的樹木了? 或許就像電影中說的一樣,“或許是我們不知道,也或許只是我們沒有察覺與發現,一些事物可能就因為這樣而被我們疏忽了”,如果人們只顧著自身利益,而不重 視這塊養育我們的土地,疏忽了它的存在,那么在某一天里,我們將會發現受到傷害的不只是這塊土地,我們也傷害到了自己?!褒堌垺边@部電影,令我體會到一個 道理-----如果我們與大自然和平相處,那么地球將會健康的永遠保存下去;相反的,如果我們人類繼續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破壞大自然,將會面臨被自然反撲的 惡果。
充滿想象力、撫慰人心,給予我保護自然的啟示,也讓我重新找回了赤子之心。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里,藉此獲得樂趣,從中領悟一些道理,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龍貓”。
《龍貓》的觀后感篇3
前從來沒有看過宮崎駿,覺得這是小孩子看的動畫片,最終耐著性子看了一部龍貓。
說實話我剛看見大龍貓的時候覺得大龍貓好難看,不像hellokitty那么可愛,可是。隨著劇情的進展,龍貓們被妹妹追著跑的時候異??蓯?。最讓我感動的一段是本來姐妹倆以為這個星期媽媽能回來,可是醫生說還要在觀察幾天,姐妹倆異常難過。姐姐大一些能明白道理,就給妹妹說要等幾天媽媽回來,可是妹妹抱著剛剛摘下來的玉米想給媽媽吃的,聽了之后很難過,就說不要。
姐姐因為自我心里也很難過,就沒好氣地對妹妹說,那你期望怎樣樣?媽媽要是強行出院,死了怎樣辦?妹妹一時語塞,兩難之下不明白如何回答,只能抱著玉米大哭了起來說:姐姐大壞蛋——.看的我極度震撼,如此細膩的感情對話居然能被這個片段完美表達出來。孩童之真,感人至深。
還有很多很可愛的小細節,比如小梅追著小龍貓無處可逃,袋子里橡果總是泄漏小龍貓的行蹤;大龍貓和小月一齊在站臺等車,大龍貓拿著雨傘很新奇使勁的一蹦,結果好多水珠落下;隔壁小男孩不好意思說話可是很幫忙小月,送給小月雨傘避雨。
《龍貓》的觀后感篇4
蔚藍的天空下,幾朵向日葵正朝著太陽茂盛地生長著,一陣輕風吹過,樹葉“嘩啦啦”地響著,一輛老舊的小汽車緩緩駛過,小女孩小月和妹妹小梅跟隨父親一齊搬入了鄉下的新居。
鄉下的天空是那么藍,就像是透明的'水晶,空氣是那么好,沁人心脾。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沒有高高厚厚的水泥墻。兩個女孩在美麗大自然的懷抱里,體會到了以前從未感受過的欣喜。
小梅遇見了毛茸茸的巨大龍貓,但是姐姐不堅信,只有父親安慰地說堅信她;下雨了,小凱把自我的傘借給了小月和小梅,自我卻冒雨跑回了家;得知母親的病情加重了,小梅準備把自我摘的玉米給母親,表達一下自我的心意;借了小凱的傘,小月和小梅穿著雨披把傘還給了他;龍貓給了姐妹倆樹種子,但是種下去一向沒開,直到一天晚上,龍貓一家圍著種有種子的那塊地蹦跳、參拜,種子很快的發芽、長大,長成了參天大樹,之后,它便帶著姐妹倆坐著陀螺飛翔在夜空……
這美麗的童話故事里,也許沒有什么明顯的主題。但是就是沒有主題,它仿佛就是在敘述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身邊的故事:平淡的開始,平淡的結局,總是讓人覺得親切,也總是有些期盼。
坐在貓巴士上飛奔,飛過田野、奔過山崗。在這一刻,孩子們感受到了樹的呼吸,聽到了風的歌聲?!?/p>
童真,永遠是那么地完美。就像是藍天里的白云,就像是和龍貓初次相遇,就像是純凈透明的水中有魚兒暢游,就像是陽光下有花朵盛放,就像是那幾粒小小的、載著期望的種子,這點點滴滴,這一切的一切,也許只是咱們兒時的美麗夢境,但它純真,倒映出了咱們完美的心聲,充滿了期盼、期望和驚喜。
咱們的永無鄉,也許就是這么普通,但是卻很美麗;也許就是這么幼稚,但是卻充滿了咱們兒時的全部夢想。那清澈的小河、美麗的森林、寬廣的田地、樸素單純的人們,那么簡單,那么完美。
有機會的話,我想親自去鄉下感受一下,看一看麥穗的舞蹈、蝴蝶的婀娜,聽一聽風的歌聲、樹的低吟,找回我那丟失已久的永無鄉……
《龍貓》的觀后感篇5
看完了宮崎駿的《龍貓》。起初是一種來自視覺和內心享受感的愉悅。因為故事寫的太精彩了!尤其是漫畫創作的更加是惟妙惟肖!這樣的片子,早已經讓我忘記了“小日本”的“殘暴”!然而事情往往就是這樣,當你過于沉浸其中時,便會發現快樂之后竟然是眼淚!我回想了兒時能夠讓自己振奮的動畫片,有《圣斗士星矢》,《足球小子》《變形金剛》。。。竟然都是那個“殘暴”的“小日本”創作的!
我的回想讓我不能夠安然的享受《龍貓》的喜悅的。我于是查閱了相關的資料,更加吃驚的發現:《龍貓》僅僅是宮崎駿1988年創作的作品!在20年后,這種“老”的動畫片竟然能夠給我征服,我更加的震驚!我查到,中國的動畫發展現狀,國產動畫片年產量僅為日本的1%左右。日本現人均擁有國產動畫5-8分鐘,而我國只有區區0.0012秒。我又看了熒幕上流行的動畫,國產動畫是如此“冷清”:《獅子王》、《海底總動員》、《蠟筆小新》等等“泊來動畫”迎來上座與收視狂潮的同時,國產影片的全年票房收入卻不到40%,更不用說僅有的幾部國產動畫片了。而電視市場的國產片比例一度只有10%左右。在音像市場、印刷市場、文具、玩具、兒童服裝等衍生產品市場以及漫畫書吧、卡通吧、電玩及娛樂網絡市場里,到處都是洋品牌的蹤跡。我國巨大的卡通市場潛力正被外商大力挖掘,每年造成直接損失數十億之多。不少專家在業界人士座談時都曾痛心疾首地表示,國內動畫的差距是在創作理念、臺本構思、后期制作以及發行銷售上全方位的落后,這不僅是每一個動畫人的悲哀,也是整個文化產業的痛處所在。
為什么是“小日本”贏了我們的動畫?是我們沒有人才?是我們沒有市場利潤的激勵?還是我們的文化不夠先進,沒有創作動畫的“養料”?
我要說的是,第一:我們有人才,一位業內人士在表述國內動畫人才流向時遺憾地說,在廉價勞動力的吸引下,國外制作單位紛紛把動畫片的動畫和上色兩個勞動密集型環節交由中國的動畫公司完成。因此目前的現狀是國內一二流的動畫人才都在給別人打工,三四流的人才從事國內動畫的原創。
第二:我們有市場。據權威的機構調查得出的結論是:我國動畫產業有1000億元產值的巨大發展空間!這么大的一個“蛋糕”!馬克思說:“如果有20%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就敢于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于踐踏人間一切的法律”。企業家都是為利而牟。所以不是市場的限制了我們的動畫發展!
第三:是文化嗎?這就更不可能了。幾百年前“小日本”都在學我們的文化!我國的動畫創作土壤應該更豐富才是的。
那么,我們的問題在那?為什么我國的動畫落后日本那么遠?用專家的話來說:落后的不只是二十年!我個人認為,是一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是我們的心態與意識的問題。正如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秘書長楊紅文說:"目前,中國有兩大動畫制作基地: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和中央電視臺動畫部。而他們開發意識不強,相關動畫片的衍生產品不愿意做,由于體制問題,他們靠政府撥款生存,不需要以贏利為目的。日常生活中根本看不到中央電視臺或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授牌的衍生產品。上海電影制片廠制作的《我為歌狂》只賣給了7家電視臺,當時浙江義烏一家做動漫衍生產品開發的民營企業,投資200萬元拍這部動畫片,獲得的回報就是獲得了這部動畫片衍生產品的開發權,但后來由于只有7家電視臺播放,并沒有產生很大影響,衍生產品的開發也毫無意義,該企業一下就虧掉了200萬。"同時致命的是:中國的動漫作品只注重教育意義,忽視市場,計劃經濟觀念還在影響著一些人。在國外,動漫畫形象設計首先考慮的是能不能做衍生產品,而中國設計動漫形象是看有無教育意義。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如果沒有優秀的原創動畫片及其成名的卡通明星,一切開發和經營都是一句空話!而日本的動畫卻樹立無數那個讓人耳熟能詳的卡通明星:如,星矢,哆啦A夢(機器貓),大空翼,等等。。。更讓人拍案叫絕的是,日本人把這些動畫明星都賦予了一定的精神內涵。這遠非我們所能及的。
第二,動漫產業不是個單純的孤立的生產鏈條而是一個連續的多元的產業鏈.從動畫的設計到演出到衍生品的開發,這是一個緊密的聯系的整體,缺一不可。在我國,動畫設計人才現狀是:中國的動畫產業人才還不到1萬人,平均學歷是大專。而影視動畫人才總需求量在15萬人,游戲動畫人才總需求量大約在10萬人,但全國動畫專業畢業生每年只有300人。同時我國動畫產業更是缺少衍生品開發的人才和團隊。
因此,我們的動畫要想發展就必須有一種全民的意識,在中國,動漫畫針對的主要群體還是學生,而在日本韓國是針對全民的,他們有少年漫畫、青年漫畫、成年漫畫、老年漫畫。李忠浩說,韓國政府在電視臺的播放、許可證的發放等方面都會給予動漫畫很大幫助,并成立了專門的機構扶持動漫產業的發展。這一點,我們必須承認,我們落后于“小日本”。本人非常討厭日本人,但我缺最喜歡日本人一個特點,確切說是優點。那就是愛學習!而且堅持不懈的學習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在古代學中國,在現代先學英法,后來英法國力不行了就學習美國佬。這一點真的讓人佩服!所以,我們不要帶有感情色彩去排斥日本的動畫,因為我們在排斥先進。支持國產,就要給他危機感,讓他去發展。真希望看到我國動畫業真正的強大起來。動畫產業屬于一個國家附加值非常的高的產業,遠非加工業所能夠比的。我也希望看見有中國的留學生到日本去學習動漫,學習動漫產業。不要留學日本總是學習機器人!加油,中國制造!龍貓會幫助我們動畫發展的!
《龍貓》的觀后感篇6
每個人都會有最喜歡的一部電影,而我最喜歡的電影是《龍貓》。
平常我們很少去電影院里面看電影,所以聽到可以去看電影的時候,我們就會非常開心。有一次考完試,媽媽就說要帶我們去看龍貓,我覺得龍貓這部電影非?;顫娍蓯邸?/p>
這部龍貓電影主要在敘述一對姐妹遇到龍貓后的一些趣事,有一天妹妹無意間走到一個樹洞,結果她鉆了進去,然后她見到一只巨大無比的大龍貓,因為大龍貓正在睡 覺,所以妹妹就咚!咚!咚!的爬上大龍貓的肚子上玩,并和龍貓度過了開心的下午,回到家里后妹妹就把看到龍貓后的事情一五一時的告訴姐姐,之后這對姐妹在晚上時都會跟龍貓小龍貓一起出去逛逛。
從這部電影中,我感覺到許多歡樂、自由,童年回憶也涌入我的心頭,記得以前我也像電影中的姐姐一樣,要照顧兩個弟弟,弟弟很頑皮,不聽話,活潑好動,常常跑來跑去,我也會擺出姐姐的威嚴,就像電影里的一樣,我們一起度過很快樂的時光。
這部電影讓我懷念那段童稚的無憂無慮,也幫我上了寶貴的一課。
《龍貓》的觀后感篇7
在同學的推薦下,我看了一部電影——《龍貓》。
電影講述了主人公小美和小月在媽媽住院期間搬到了鄉下的新家,房屋雖然很破舊,但田園景象非常秀美,使她們感到了從未體驗過的'快樂,姐妹倆看到了龍貓,和龍貓交上了朋友,龍貓能聽懂他們的話,他們也可以聽懂龍貓在說什么。龍貓總是帶著小月和小美玩。
這一切也許只是小孩子心里純潔、純真的幻想,像真的一樣,卻反映了她們純潔無暇的美好心聲。
電影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美迷路后,小月為了找她,坐上了龍貓召喚來的龍貓公車,公車在田野上飛馳而過,正在干農活的人們卻沒有看到,只覺得是一陣風掠過,是什么讓他們對這些美好的事物視而不見呢?或許是他們的童心不存在了吧。
趁著假期,我回到了老家,自從看完《龍貓》這部電影后,我一直盼望著有一天龍貓會出現,我總是在田地邊,在樹下,聽著風的聲音,希望可以聽到龍貓的呼吸。
多美妙、多純潔的童心!
《龍貓》的觀后感篇8
我們有多久,沒有細心聽過雨滴打在雨傘上的聲音?
我記不起來了,在看<龍貓>以前。
看<龍貓>的時候,我一半是小孩,為一伸懶腰就長大的橡樹而歡呼雀躍,另一半是大人,在伴著浪花的歡笑中想著自己的童年。
原來,小時候,世界上最珍貴的禮物,只是一包可以發芽的橡樹子而已。曾幾何時,我們也會拿著雨傘當玩具,我們也想要站在陀螺上飛翔。我們也是可以看到龍貓的純真孩子。
拋棄了緊張的劇情沖突,宮崎駿用一支生花妙筆在龍貓里給了我們一場最純真的夢,這讓這部電影有了難得一見的洗盡鉛華的樸素之美。
憨憨的龍貓,是不是像曾出現于童年夢中的精靈?我們的夢,是不是也有飛到橡樹頂端的奇異旅程?是不是也有一輛善解人意的貓bus車,總在我們困難的時候載著我們去想去的地方?
可愛的小梅,是不是象是童年時黏在身后的每個人的小妹妹?當她走丟時,我們跟著心急,當在池塘里發現了她的鞋子時,我們也暗暗地捏了一把汗。
而小月,一句“媽媽要是死了我怎么和妹妹說”一定打動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這其中,有對幼小的愛憐,有讓人動容的責任感,甚至有成年之后的我們才能體味的生存的辛酸。
也許我們,會因為長時間的孤寂寒冷,而被溫暖感動的泣不成聲。或許我們現在會回想,當我們還不諳世事時,最溫暖的親情,最純真的心——就如同姐妹倆的微笑。
《龍貓》的觀后感篇9
整部電影就是圍繞這個傳說展開的,女孩小月和妹妹小米跟著爸爸一起搬到了鄉下的新家,秀麗的田園風光使她們體驗到了從未感受過的快樂。在神秘高聳的老橡樹洞中偶遇龍貓,它像小山似的、胖胖的,十分可愛,姐妹倆就和龍貓交了朋友。龍貓帶她們在田間飛翔、跑到樹梢上吹笛子、光著腳打著傘在雨中聽雨……
電影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夏天快過去的時候,小月和小梅收到醫院的電報,媽媽身體不舒服,拖延了回家的時間,姊妹倆非常的擔心媽媽的情況,而小梅又抱怨姐姐不管自己,姐姐怪小梅不懂事,小梅哭著喊著跑遠了。 小梅失蹤了,原來她想走到醫院看望媽媽,可因不知道路而跑到了荒郊野外。就在這時,小月想到了龍貓,就這樣,龍貓喚來了貓巴士車,終于找到了迷路的小梅,之后,貓巴士車又帶著姊妹倆來到了媽媽的病房窗前,遠遠的看到一切平安的媽媽,姊妹倆不知道有多么快樂,小梅抱著送給媽媽的玉米走失在去看往生病的媽媽的路上時,一種曾被忘記的溫暖回到了身邊。把自己摘的玉米送給了媽媽,希望她早日康復。
在這部宮崎駿《龍貓》中,沒有一句臺詞甚至沒有出現過幾場的龍貓,成為我們永遠的至愛,當然忘不了還有貓巴士車。相信每一個看過《龍貓》的人一定會對那種單純深切的姐妹深情感到無比親切……雖然電影只是平和地講述了一個溫馨、天真的故事,卻讓我感受到什么叫真正的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