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的觀后感200字
寫觀后感可以是一種社交活動,可以和其他人交流思想,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感受。那要怎么寫后天的觀后感200字呢?這里提供一些后天的觀后感200字,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后天的觀后感200字篇1
大年初二,我懸著一顆心看完了災難片《后天》。電影結尾,山姆等到了前來營救他的父親杰克,紐約劫后余生的人們等到了營救他們的直升機。這是一個撫慰心靈的結尾,這樣的結尾讓心兒繃得緊緊的我長吁了一口氣。人類總是害怕災難,但是當災難真正來臨時誰也無法避免,因為災難是不為人所左右的,災難是沒有預見性的。影片中山姆得到了來自父親的承諾,父親沒有棄自己的兒子不顧??墒?,如果有那么一天,我們能像山姆那樣慶幸嗎?我想答案肯定是“不會”,因為自然一直承受著人類給它的極大傷害。
電影《后天》講了美國科學家發現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即將造成一個冰川時期的到來,但是當人們對這一理論還將信將疑甚至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災難就發生了,而且就發生在“后天”。災難來得實在太快了,因為人們一直以為災難會在他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甚至是很晚很晚以后發生,可是很遺憾,就在后天。
紐約在一天之間變成了汪洋,變成了冰天雪地。白雪覆蓋了一切:道路、白宮、城市……冰雪讓世界變成了白色,氣溫驟降讓在圖書館里的美國人不得不靠焚燒書籍來取暖,氣溫驟降讓美國國旗凍結在半空,讓直升機的螺旋槳和燃料都被凍住,讓摩天大樓的玻璃窗層層碎裂……這種景象我們前所未見。這場災難是人類自己造成的,而且并不能用人力來解決,此時的人類所能做的只是逃、逃、逃……
當災難來臨時,人與動物恢復了最原始的關系;當災難來臨時,人與人終于平等了,人們都希望自己是幸運兒;當災難來臨時,人的生命與人創造的文明成果產生了矛盾;當災難來臨時,親情、友情、愛情被殘酷地考驗著。此時的人類之間異常團結,人與人之間,甚至是目中無人的大國與小國之間。因為人類對這種災難的無能為力,因為人類逐年累月對環境的傷害一夜之間就降臨了。
后天的觀后感200字篇2
今天,上課時老師讓我們看了一個名叫《后天》的電影。
講的是因為人類對地球污染太大,最終得到了大自然的報復,一些地方下起了很大的冰雹砸死了很多人,一些地方刮起了龍卷風,還有一些地方發生了海嘯。
當我看到的這種情景的時候不禁嚇一跳,災難好可怕啊,當時連動物也焦燥不安的,不停的叫著,因為動物有預感,它們知道災難將要發生,而知有人類不知道的,該干什么還干什么,完全不知災難要發生。
當時他們還興致勃勃地開著舞會,完全沉于幸福之中,哪知外面已烏云滾滾,閃電一個接著一個,好像要把天劈開,陰森的恐怖至極,就像可怕的森林。
當人看到時,只見遠處的不知什么咆哮起來一下子飛出幾丈高,咆哮著發起進攻,啊龍卷風來了,一下就毀了幾十座房子,它像發瘋似的兇殘地向人們卷來,人們頓時驚慌失措,看到幾萬丈高的龍卷風,嚇傻了只知道逃命,遠處的兩個龍卷風漸漸地合二為一,更兇猛了,把汔車一下吹到幾丈遠,它咆哮著,來找人類報仇了。
人們都看著兇猛的龍卷風,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看著被吹塌的房屋一時之間都嚇傻了。
大自然不給人類一點喘息的機會,海嘯發生了,大海變的波濤洶涌,當時還下著雨,人們都躲進了圖書館避雨,而這時的大海一浪比一浪高,最終瘋狂地朝人類住的城市發起進攻,它是那么的兇,飛快地向人類逼近,人類嚇得什么也顧不得,只是逃命,但還是不少人結束了生命,大海頓時吞食了整個世界 ……
看完這個電影后,我知道災難多么可怕,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地球,不讓它受傷害,大家一起行動起來保護吧。
后天的觀后感200字篇3
在浩瀚如海洋的星空中,有一顆美麗的星球,它像一顆藍色的寶石,靜謐地躺在銀河的懷抱里,仿佛鑲嵌在太空里幽藍的眼睛,閃著迷人的光芒。
它是人類的家園。它叫地球,我就住在這里。地球上有海洋、森林、高山、湖泊、草原、雪地、冰川??諝?、陽光和水孕育了數不盡的生命物種。與地球幾億年的歷史相比,人類誕生的時間非常短暫,人類文字出現不過五千多年,大熊貓都在地球上生活八百萬年了。但人類作為有智慧的生命體,雖然歷史短,卻創造了巨大的文明,科技帶給我們幾乎無所不能的生活,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欲與天公試比高,百萬千萬的人群涌入城市,享受城市工業創造出的一切果實。
但在人類絞盡腦計想從地球身上榨取更多時,一部電影讓我陷入了沉思……
就像我們曾經聽說的世界末日已來臨,而造成這種狀況的罪魁禍首恰恰就是我們——人類。我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過度地砍伐樹木,開采石油,浪費水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等,讓地球忍無可忍。它怒了,開始咆哮,怒吼!
人類,趕快醒醒吧!努力做到愛護環境,并爭作保護森林的.先鋒吧!看到地下的紙屑,你是否自覺地撿起來了呢?你是否種過一棵小樹苗呢?你是否呵護過一朵小花呢?我們都知道要呵護自身的健康,可我們忽略了一點,誰來呵護我們的大家庭——地球?
如果我們不珍惜現在的生活,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海嘯、地震、龍卷風、大雨、冰雹……
如果要享受自在的生活,便要懂得付出更多。目標是我們的“愿望”,奮斗是我們的船槳。讓我們劃動船槳,勇擔愛護地球的責任,乘風而行吧!
這是一堂特別的作文課,老師并沒有像往常一樣在講臺上嘮嘮叨叨,而是陪著我們安靜地觀賞,眼睛帶著我和我一樣的思考。他雖然沒有要求我寫多少字,但我卻有很多話想說,為了地球不會在未來變成宇宙中傷心失落的一滴眼淚,我寫了這篇文章《責任、地球和我》。
后天的觀后感200字篇4
《后天》是一部有關地球氣候變化的科幻影片。杰克博士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預言不久后地球會進入冰川期,可是他的言論卻遭到大家嘲笑。豈料幾天過后氣溫真的急速下降,速降的溫度能瞬間將人凍死,人類即將面臨極大的災難……
這部影片反應了地球氣候變暖后帶來的全球性氣候變化,這是一個預演,更是一個警告。全球氣候變暖,不是一個人兩個人造成的,也不是一個國家、兩個國家造成的,是全球所有人類共同造作的結果。影片是一個現狀寫照的縮影,當科學家反應了氣候變暖帶來的后果時,并沒有引起政府的關注,更多的人則是忽略它。當預言成真時,人們措手不及,被動逃生、生命財產瞬間灰飛煙。
是自然沒有預警嗎是科學預測不到嗎不是的。為什么災難會重復上演為什么災難會愈演愈烈
眾多表象皆指向一個事實,我們破壞了地球生態圈的平衡。過度的污染及廢棄排放,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引起極地冰川融化,帶來的后果不僅僅讓人類飽受苦果,更讓萬物生靈慘遭不幸。
我們不能僅僅只是被動忍受,我們不能只是為結果來被動調整。
應對地球災劫的調整,我們更需要的是用心主動分析災劫產生的原因、研究相應的解決方案。未雨綢繆,做好充分的準備。而不是災后賑災,治標不治本。更不要在同一個石頭上反復跌倒!
改善我們的生活習慣,合理利用現有能源,并研發新的環保替代能源,逐步減輕廢氣排放污染。
植樹造林。植被是凈化空氣、平衡生態的救生員。她們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當人類大片的破壞山林、良田,建造高樓大廈,直接破壞生態平衡時,平衡的反作用力就會現前。
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改變自我開始。節儉一滴水、一張紙,為環保多做一點點。每個人做到一點點,就會改善一大步。
將這光愛傳遞出去,讓節儉、環保成為你生命中的好習慣。你的改變,會影響你身邊的人的改變。大多數人的改變便會影響地球及人類的未來改變。
后天的觀后感200字篇5
《后天》這一本電影,雖然有些不切實際,但也可能會發生。
是有關人類未來的思考。他將來會不會發生,但是我們為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但不管全球氣候變暖而坐之不理。雖然有可能影響不會向影片中如此大的規模,但有可能有生態危機出現可能。全球變暖,或許很遙遠吧,我的一舉一動,又能帶來多大影響呢。大自然對你可不會像西餐廳的服務員那樣客氣,他不會等到我們一切都準備好的時候再上菜,而是向老虎一樣憋足了勁,發出致命一擊,使我們無回天之力
在《后天》中。大自然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在極短的時間內將人類破壞的'環境平衡恢復到另一個平衡點。在七到十天的時間內,通過颶風、海嘯、冰雹等等極端而恐懼的辦法,將整個北半球的溫度降到南極的水平。我們可以看到,正在飄揚的美國國旗,一瞬間被凍結,在空中飛翔的直升機,因為輸油管突然凍住而突然墜落,走出屋外,剎那間就會成為冰人。如果是在現實生活中,那會有多少人會向影片中的人,一樣被殘酷的大自然索取生命。
我們將對這些毫無辦法,只有等待,和像影片中的遷移,和默默的死去。
讓我們保護好大自然,我們哄大自然一下,大自然卻會哄我們幾個世紀。不讓大自然像影片中一樣“回報”我們.
后天的觀后感200字篇6
今天聽老師講了可持續發展,看了美國大片“后天”。感觸特別深。
影片描述的是人類末日,由環境污染使人類進入第二次冰河紀,在這種情況下表現出來的世人百態。主角氣候學家杰克營救兒子的那段情節讓我很感動,可能是看影片太少了,但的確值得人深思。
我覺得自己很自私,而且不夠堅強,是很不堅強??磫栴}也很片面。
首先,如果我遇到了影片中的情況,
第一種可能的結局就是——我被嚇死了,可能性50%,遇到突如其來的災難,我會很害怕,而且總往壞處想,很悲觀,反正怎么做都是死,干脆等死好了,而不是冷靜的分析主要矛盾,看清形勢,盡力求生;
第二種可能的結局是——我隨波逐流,跟著大多數人走,我愛隨大流,很多時候沒有自己的思想,總是覺得大家都這樣,那我也這樣好了,也許有時候這是對的,但沒有自己想本身就是很危險的。
第三種可能的結局是——我生存下來了,可能性為0。至少目前我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所以我需要正視這個問題。
其次,對于影片中的危難時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很感動。羅拉是個品學兼優的女孩,她為了自己的未來拼命的學習,參加競賽,競爭各種各樣的榮譽,但是被圍困在圖書館后,她發現自己沒有未來了......;森愛上了羅拉,所以他參加了競賽,在與羅拉一起被困后,表現出了巨大的勇氣,過人的智慧和冷靜。森說“我爸爸一定會來救我的,我相信!”正是這個堅定的信念使他頑強的度過難關,最后見到了來營救的父親;杰克答應了兒子去救他,于是歷經千辛萬苦,盡管種.種跡象表明兒子生還的機率為0,他仍然信守諾言,找到了最后一刻,終于相逢了!杰克的妻子在危難的時刻堅持留下來照看生病的小孩,不僅僅是母愛使她這么做,而是她原本就有一顆無私的心.....弗蘭克為了不拖累隊友自己割斷繩索,那位老年科學家平靜的面對死亡......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感動,讓我反思,如果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我會怎么樣?我會不會為了男友冒死去找藥品,我會的,因為我愛他;我會不會在朋友危急的時候挺身而出,我也會的!我會不會在危急的時候留下來照顧一個陌生的患絕癥的孩子?我不知道,所以我的愛是狹隘的,至少在現在,我覺得自己是很自私的那種,是一直以來的生活環境或者是別的一些原因造成了現在思想上的諸多毛病,也不是一時能改掉的,我討厭自己的這種小氣和自私!
如果不從思想上改造自己,讓積極向上,熱情無私的堅定信念充斥身心;如果不用知識武裝自己,讓自己至少具有生存的常識和本領,至少要有一顆有思想的腦袋!
今天就先寫到這里,我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承認自己因虛榮而說的不切實際的話,因狹隘的私心而做的不對的事情,真實地面對自己的生活,面對困難,想想...,沒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
好了,那就靜下心來,真實一點,坦誠一點,好好做自己的事情吧,好好學習,耐心思考。
后天的觀后感200字篇7
周六下午,我懸著一顆心看完了災難片《后天》。電影結尾,山姆等到了前來營救他的父親杰克,紐約劫后余生的人們等到了營救他們的直升機。這是一個撫慰心靈的結尾,這樣的結尾讓心兒繃得緊緊的我長吁了一口氣。人類總是害怕災難,但是當災難真正來臨時誰也無法避免,因為災難是不為人所左右的,災難是沒有預見性的。影片中山姆得到了來自父親的承諾,父親沒有棄自己的兒子不顧??墒?,如果有那么一天,我們能像山姆那樣慶幸嗎?我想答案肯定是“不會”,因為自然一直承受著人類給它的極大傷害。
電影《后天》講了美國科學家發現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即將造成一個冰川時期的到來,但是當人們對這一理論還將信將疑甚至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災難就發生了,而且就發生在“后天”。災難來得實在太快了,因為人們一直以為災難會在他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甚至是很晚很晚以后發生,可是很遺憾,就在后天。
紐約在一天之間變成了汪洋,變成了冰天雪地。白雪覆蓋了一切:道路、白宮、城市……冰雪讓世界變成了白色,氣溫驟降讓在圖書館里的美國人不得不靠焚燒書籍來取暖,氣溫驟降讓美國國旗凍結在半空,讓直升機的螺旋槳和燃料都被凍住,讓摩天大樓的玻璃窗層層碎裂……這種景象我們前所未見。這場災難是人類自己造成的,而且并不能用人力來解決,此時的人類所能做的只是逃、逃、逃……
當災難來臨時,人與動物恢復了最原始的關系;當災難來臨時,人與人終于平等了,人們都希望自己是幸運兒;當災難來臨時,人的生命與人創造的文明成果產生了矛盾;當災難來臨時,親情、友情、愛情被殘酷地考驗著。此時的人類之間異常團結,人與人之間,甚至是目中無人的大國與小國之間。因為人類對這種災難的無能為力,因為人類逐年累月對環境的傷害一夜之間就降臨了。
后天的觀后感200字篇8
有沒有感覺到我們的生活環境有何變化?猶記得去年是11月5日下了第一場雪,而今年,直至此刻已經12月了,依然不見雪的蹤影。越來越溫暖了,不是嗎?其實作為一個北方人來說,我更喜愛這樣的暖冬。但是暫時的舒適背后是否隱藏著危機呢?對于這種明顯的變化,不知人們是否有所思考。
最近看了一部很好的電影,片名叫《后天》。它是美國今年暑期的一部大制作科幻片。該片講的就是氣候變暖的始因---溫室效應,帶給人類的巨大災難。該片的切入點是:一位古氣候學家發現并預測了溫室效應引起的持續全球變暖將使北極積雪迅速融化,而地球為了自我調節直至回歸平衡,會進入冰河期,人類將在最后一個冰河期生存。但是他只猜對了結果卻估錯了時刻。正因這場災難不是在若干年后,而是此刻。
就在后天預測成真。柚子般大小的冰雹襲擊了東京,一位極普通的日本上班族前一秒還在和妻子談話,后一秒已被冰雹砸倒在地;地處熱帶的南亞次大陸竟然被大暴風雪所覆蓋;冰川融化后的巨浪把整個洛杉磯撕裂殆盡。最令人震撼的是紐約市“速凍”前后的畫面:沖天巨浪狂涌進紐約市,自由女神被淹沒了,萬物瞬息沉沒在汪洋之中,一艘萬噸巨輪竟然被沖進了樓宇之間,而轉瞬間,氣溫驟降,浩瀚汪洋之中的紐約又變成了一個冰封世界,茫茫冰原上只剩下了自由女神的頭像,象征著人類禮貌的紐約城大半永入冰雪之中。
看過影片,那可怕的場面真使我有一種十分強烈的感同身受的懼怕。原來人類和人類所創造的一切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全球變暖帶來的危害將是比起其他任何威脅人類生命安全的恐怖事件或突然到來的天災人禍更能迫使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人聯合起來,拯救地球的大問題。
此刻真的不得不關注和憂慮這個大問題了。一項嚇人的統計令人震驚:2003年,歐洲有將近2萬人死于氣溫過高。不難想象氣溫的增高將給我們帶來什麼!陸地將被淹沒,生物將要死絕,我們那些美麗的自然景觀將要消失殆盡,地球上將大肆肆虐著各種各樣的疾病------真到那一天,我們將何去何從?
影片中主人公們在避難時,一個黑人男孩說:“嘿!那邊有一些稅收條例和法律條文,讓我們燒了取暖吧!”在美國,法律是神圣的,而在那種關頭,它算什麼?它的利用價值只是在于承載它的那些紙,那能夠使火燃燒的材料。想想美國總統布什的環境政策吧,他拒絕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正因會影響發展經濟,去絲毫沒顧及到將帶給環境的惡果。真到災難降臨的那個時候,那起到維護社會基本秩序的法律條文和稅收條例還能保護經濟的發展嗎?別提經濟了,他為人們帶給的只是維持生命的那一點點火焰!——影片中更為諷刺的是正因北部寒冷,超多美國公民往南部城市撤離,而南部城市超多的美國人來到墨西哥尋求避難,應對緊閉的邊境大門,美國人甚至丟下車,背著行李淌過邊境河,非法入境。也許像我們第三世界的人民看到這一幕會覺得異常解氣。美國,想當年,想要進入你的門檻是多麼得難,一張美國綠卡以前是多少人畢生的夢想,然而此刻,以前無上光耀的美國公民卻成了美國難民。我明白了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美國人組織游行反對布什的環境政策,正因他們也明白,發展經濟并不是第一位,而破壞環境就是在毀滅自己。在看到“美國難民”們逃命的同時,我不禁想起了那時的中國,雖然影片中沒有提到,但是想必不會比美國幸運吧!真的很恐怖,正因全球變暖是全球性的災難。當整個星球都被洪水埋葬,人們真不知將要逃向哪里。
我以前在看過《彗星撞地球》后,做過一個夢。我夢見有一個大火球從天空中緩緩降落,我心中知道那是什麼,我想逃,但是無路可逃,到了哪里都一樣,整個星球都要毀滅的。因此我只能看著它離我越來越近,我能感覺到生命在漸漸消逝------在天地一片白的那一刻,我猛然驚醒。我想生命的最無助感就來自大自然最嚴厲的懲罰吧!
后天的觀后感200字篇9
過去的幾個星期里讓我們感到,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我們是多么的渺小。多年來,我們一直以為,我們可以不計后果地揮霍我們星球的自然資源,我們錯了,我錯了!
看了災難電影《后天》,一樣震憾的災難場景,一樣驚心動魄的情節,一樣充滿了人在絕景中的頑強和奉獻精神,是對生命終極價值和意義的深刻思考,以及關于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訴求。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其實我們都很少真正地去思考明天,雖然都知道生命有限,但更多的時候我們只是熱衷于不斷地計劃,在有限的里面不斷添磚加瓦,構筑無限的人生華廈,雕梁畫棟,庭臺樓閣,從小到大,我們就被教導,要把自己人生的每一個細節,每一級臺階都安排得一絲不茍,環環緊扣?,F代人的通病就是活著就象永遠都會有明天,活著就象永遠不會死。沒有幾個人愿意在生活平順,意氣風發的時候,去思索死亡這件事情,這個世界有很多的不公,但在死亡面前我們是平等的,從古至今,煉丹尋藥,積德修行,窮盡智慧,沒有人能夠徹底地逃脫死亡的羅網。很多人每天勞碌奔忙,周而復始地為營生打點,耽于安逸舒適的生活,沉迷在世界的聲色犬馬,功名利祿的爭斗中,傾盡所有,耗去一生,不外乎是為了在那金字塔的世界里占得一個較能居高臨下的席位。在生命的盡頭面對真實的自我,是每一個人都無法避免的,有趣的是,在電影里,不同種族不同階層的人在死亡臨到之時,并不是去數算他們的存款和房產,也沒有翻出厚厚的職場履歷來緬懷,反而是尋找疏離已久的親人,又或是為了捍衛至親好友,以及人類的生命而頑強奮斗,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于是,我明白了,人類最高的道德情操是體現在為他人謀福利這件事上面的。人之所以是人,不是動物,不是體現在直立行走,運用語言等生理差異上面的,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自由的意志,能夠選擇無私奉獻,舍身忘己,在生命的最深深處涌流出上帝的普世之愛。一切都會過去的,在人生的某一個轉角,崢嶸歲月,綺麗人生,浮華歲月最終都會如云煙逝去,到了明天的明天,到了終結在即,繁華過盡,到底那時的你又是否真的能夠坦言無懼,到神的面前,去交待和算數自己的一生呢?
“生命不勝于飲食么,身體不勝于衣裳么,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處呢。人還能拿什么換生命呢。耶穌說過,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神)那里去。親愛的朋友,周末來臨了,我們也是否應該放松我們忙碌的心靈,卸下一切的重擔,在神的面前,低頭思考一下人生,想想什么才是生命里最值得珍惜和守護的東西。
電影結尾,山姆等到了前來營救他的父親杰克,紐約劫后余生的人們等到了營救他們的直升機。這是一個撫慰心靈的結尾,這樣的結尾讓心兒繃得緊緊的我長吁了一口氣。人類總是害怕災難,但是當災難真正來臨時誰也無法避免,因為災難是不為人所左右的,災難是沒有預見性的。影片中山姆得到了來自父親的承諾,父親沒有棄自己的兒子不顧。
電影《后天》講了美國科學家發現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即將造成一個冰川時期的到來,但是當人們對這一理論還將信將疑甚至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災難就發生了,而且就發生在“后天”。災難來得實在太快了,因為人們一直以為災難會在他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甚至是很晚很晚以后發生,可是很遺憾,就在后天。
當災難來臨時,人與動物恢復了最原始的關系;當災難來臨時,人與人終于平等了,人們都希望自己是幸運兒;當災難來臨時,人的生命與人創造的文明成果產生了矛盾;當災難來臨時,親情、友情、愛情被殘酷地考驗著。此時的人類之間異常團結,人與人之間,甚至是目中無人的大國與小國之間。因為人類對這種災難的無能為力,因為人類逐年累月對環境的傷害一夜之間就降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