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觀后感簡單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觀眾培養自己的批判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其他觀眾的作品或場所。清明節觀后感簡單規范是怎樣的?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清明節觀后感簡單,供大家參考。
清明節觀后感簡單篇1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為了紀念英勇犧牲革命先烈,我們學校今天組織去烈士陵園掃墓。
我們四六年級的學生身穿校服,胸前偑帶著鮮艷的紅領巾,手里拿著親手制作的小白花,懷著沉重的心情,我們邁著整齊而堅定的步伐出發了,大約走了半小時,我們到了烈士陵園。烈士陵園是那么莊嚴、肅穆,迎門兩側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我心想:革命烈士呀!我們來看望你們了。我們現在的生活十分幸福。你們安息吧!
我們全體師生排好隊,在紀念碑矗立廣場中央26米,正面寫著“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個貼金的大字的大墓碑下,按順序在紀念碑前鞠躬、獻花,寄托對革命英雄們的崇敬和哀思!我們在英雄紀念碑前宣誓一定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一位烈士陵園的領導給我們講解了這塊大墓碑的來歷,包括上面的圖案和這塊碑是什么時候立的。碑的四個面還有不同的圖案。講完后領導又讓全體師生和在場的領導為所有的為革命而犧牲的烈士們默哀三分鐘,頓時在場的所有人都低頭默哀。默哀結束后老師就帶領著我們去給烈士們獻花。
到了大墓碑的后面是許許多多烈士的墓碑,墓碑是用一塊光滑的石頭而刻成的,上面還刻著烈士的姓名,我們圍著所以的墓碑走了一圈,也把我們自己制作的小白花放到了墓碑前,發現有的墓碑上沒有雕刻著烈士的名字,老師告訴我們這些都是無名烈士,我心想,為革命而犧牲還不留名真是佩服啊!
看完之后老師就組織我們班唱起歌來“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接著其他班也唱了起來。
通過這次掃墓,讓我知道了許多烈士的故事,同時,我還懂得了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快樂童年。
清明節觀后感簡單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杜牧的一首詩,描寫的是清明特有景象。春天到了,風暖了,花兒開了,城市逐漸蘇醒。清明節到了,我們心中總有那么一絲絲的沉重,因為每到這個時候我又想起了先烈們。
無數的革命先烈,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祖國的和平統一而舍生忘死,用鮮血染紅了我們的國旗,用生命創造出現在的輝煌。我們今天的幸福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代代相傳,記住這些為了新中國付出生命的先烈。
這個春天,我們記住了為我們開辟出春天的每一位英雄。中國剛剛經歷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打了一場疫情阻擊戰,在這場戰爭中有人永遠留在了這個寒冬,只為換來春天,他們用生命守護了萬家燈火。劉智明說∶“一張床位就是一條命,能多一張就能多救一條命!”夏思思的母親說“她還想著再上一線。”大年初八,本來會有一場婚禮,但是新郎的婚紗照,沒有擺在婚禮上,卻出現在了追思會上,他叫彭銀華。迎風堅守的90后藥劑師宋英杰,犧牲時不滿28歲。在這次疫情中有61位醫護人員付出了他們的生命,讓我們向這些英雄致敬!
在這次疫情中,有多少逆行者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沖在最前線,他們都是英雄,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他們并沒有離開,他們的英勇事跡傳遍大江南北;他們并沒有離開,他們的名字將永遠被銘記;他們并沒有離去,他們只是換了個地方住在我們心里,以后的每個春夏秋冬,家國永念!
愿逝者安息,生者將奮然前行。作為一名中學生我要努力學習。不負青春,不負時光,自將國強!
清明節觀后感簡單篇3
清明節放假,4月_日,我們一家人到九龍湖踏青去,清早,我們一家人駕著新買的車子出發了。
一路上我和妹妹都很興奮,坐在車上我們倆總是不停的說、笑、扭動著身體,阿姨說我快樂瘋了,哈哈……春風吹撫著我們,小鳥在天空唱歌,路邊的柳樹向我們招手,它們也告訴我春天多么美好。
路邊的田野里,麥苗碧綠碧綠的,金黃的油菜花全都笑開了臉,就像黃和綠組成美麗的圖畫。我們來到九龍湖,山上的人月來越多了,祭祖的人們穿行在綠樹和紅花之間,真是忙碌極了。
我們又來到了九龍湖五墓園,有很多人來燒紙上墳,爸爸說這叫祭祖,清明節在古代也叫鬼節,是紀念逝去的親人的節日。聽得遠處傳來的哭聲和鞭炮聲,我的心不由的有些悲傷,忍不住想起經典誦讀上的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真是一個讓人悲喜交加的節日呀。
清明節觀后感簡單篇4
當紅花攀在枝頭爭奇斗艷時,綠葉卻默默無聞地倚在角落,靜靜追尋著“葉落歸根”的心愿;當大河浩浩蕩蕩地向東奔流時,細雨卻悄悄地落下,滋潤著萬物帶來勃勃生機。而我們和平幸福的生活背后,又怎么離得開那些把生死置之度外,對任何困難都懷著無畏精神的英雄?
又是一年的清明節,我們懷著沉重的心情來到了烈士陵園,緬懷為了祖國解放和人民安寧而犧牲的烈士們。
來到烈士墓前,望著那一束束寄托哀思的菊花,我不禁回憶起他們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戰士們浴血奮戰的情景:他們冒著炮火硝煙,與敵人奮力拼殺;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奔向戰場。正是無數的烈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建起了新中國的鋼鐵長城。
微風輕撫過我的臉頰,吹散了發梢,也吹亂了我的思緒。在和平年代的今天,雖然不再有轟隆隆的炮火,但依然有血與火的考驗。
他們不害怕死亡的魔掌嗎?他們舍得就這樣離開家人嗎?他們也是血肉之軀,在他們的身后也一定有著提心吊膽等待著他們回家的親人。此時,在我的腦海里閃過新聞中那一個個年輕的臉龐,他們也有著想休假,想出去旅行,想陪一陪生病父親的愿望。而這一切,都變成了難以實現的遺憾。“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國家資源的保護和社會的安定,他們的死比泰山還要重。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人的生命是無價的,而他們卻舍身為國,赴湯蹈火,他們就是國之大義的英雄。
英雄也曾是平凡的人,只是有些事總要有人做,而他們做出了偉大的選擇。雖然他們的生命永遠地定格在了那一刻,但英雄的精神卻變成了火種,點燃了我們心中的信念。愿英雄們安息,向英雄——致敬!
清明節觀后感簡單篇5
又是一年清明時。嚴冬在春風中消退,歲月在奮斗中遠去,我們全校師生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來到了烈士墓前緬懷革命先烈。看著眼前的烈士紀念碑,聽著烈士的感人故事,我心潮起伏,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的心酸了,我的眼睛濕潤了……歷史的長河記載了多少英雄的事跡,有多少英雄為了保家衛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多少革命烈士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他們不惜自己的生命為我們開拓了一片廣闊的天空,讓我們無憂無慮地自由飛翔。而他們卻在這里靜靜地躺了下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烈士們做出了不平凡的壯舉。我們歌頌他們,他們的大無畏精神鋪造了我們這一代的光輝前程;我們緬懷他們,他們的堅定信念,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中華兒女。革命先烈為我們踏出了一條光明大道,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難道我們還有理由不報答祖國媽媽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嗎?
如今,我們作為跨世紀的一代新人,面對未來,祖國的前途無限光明燦爛,我們更應該具有愛國之情、樹立報國之心;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要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努力學習,奮發圖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今天在這里,面對一座座矗立著的豐碑,我們怎會不肅然起敬?他們是我們一代代中華兒女的驕傲、值得我們一代代人崇敬和愛戴!烈士的英名和業績,將與江河共在、與日月同輝!
先烈們,請安息吧!雖然你們離開了我們,但蒼天在上,英魂永存。我們不會忘記先烈,我們不會忘記歷史!我們要繼承先烈的革命傳統,發揚前輩愛國精神,用豐富的知識充實自己,為我們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祖國美好的明天!
清明節觀后感簡單篇6
今天是清明節,我高興極了,因為爸爸媽媽答應我出去掃墓、踏青、春游。
上午,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時,爸媽我三人先到花店買了花,然后去梅林的烈士陵園,對革命烈士進行緬懷。由于塞車9:30才到,沒去時想象不到人會這么多,到了才知道,成了人海花海的世界,有一隊隊學校的學生有組織的隊伍,還有好幾對的蝴蝶翩翩起舞,好象它也是悼念革命先烈的英靈。“吃水不忘挖井人,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獻花時爸重復了幾遍。
我認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烈士用生命換來的,我們的紅旗是用烈士的鮮血染成的。他們為我們拋頭,灑熱血。難道我們不能表達他們嗎?比起烈士們做的,我們做的事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呀!做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聽我爸說,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今天來深圳梅林的烈士陵園,對革命烈士進行了深切的緬懷,這是最有意義的。
下午,我們到了紅樹林,紅樹林位于深圳灣北東岸深圳河口的紅樹林鳥類自然保護區。紅樹林是以紅樹科植物為主組成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因樹干呈淡紅色而得名。這里自然生長植物有海漆、木欖、秋茄珍稀樹種,這里也是的鳥類保護區,是東半球候鳥遷徒的棲息地和中途歇腳點。地勢平坦、開闊、有沼澤、淺水和林木等多種自然景觀,我們雖然沒觀賞到落霞與千鳥齊飛、靜水共長天一色的自然美景,但對保護了生物鏈就是保護了我們的生態環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到了17:30走得有點累了,但累中有樂,因為增長了見識,今年的清明節真有意義,掃墓、踏青一舉兩得。
清明節觀后感簡單篇7
清明節到了,學校組織去掃墓。我們坐著班車,懷著沉重的心情來到烈士陵園,緬懷為了祖國的解放跟人民生活的安寧而英勇犧牲的烈士們,敬仰他們的豐功偉績。
烈士陵園是那么莊嚴肅穆。我們排好隊伍,緩緩入園。首先看到的是迎門兩側的松柏,一株株昂首挺立,像戰士一樣,守衛著墓園。
老師站在隊伍最前面,宣讀“悼念詞”,同學們靜靜地聽著,然后集體默哀三分鐘,表達對戰士們的崇敬。
我們排好隊形,繞墓行進,在每一座墓前,同學們獻上親手做的小白花,表達了對戰士們的哀思。
隨后我們又參觀了暴__館,里面是一些戰士的遺物,有刀子、舊書、老照片、書桌等等。通過這些,我們知道了戰爭年代的殘酷,知到了那個時期英雄人們的戰斗經歷,深受觸動。參觀結束了,同學們靜靜地做上了班車……。
這次掃墓活動,我們意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的確來之不易,我們必須牢記歷史,加倍努力,用先烈的精神激勵自己去學習,去奮斗,去成才。
清明節觀后感簡單篇8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來了,十字路口出現了行人們開始為自己已逝去的親人燒紙錢。但是,我認為我們應該換一種方式去祭奠我們逝去的親人——用鮮花代替紙錢;用燒香代替炮竹。之所以我這麼說是因為燃燒東西時會產生二氧化碳,這在無形之中對環境又造成一次傷害。我家今年的祭祀活動就進行了一次“改革”。
清早一起床我們帶著媽媽準備的鮮花去祭奠我敬愛的爺爺。一路上,我看到許多像我爸爸一樣身處異鄉工作的叔叔、阿姨們,都會來祭奠自己的親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跋涉,我們終于來到了爺爺的墳前。看著爺爺的墳頭,我想起了與爺爺相處的一幅幅畫面,我的眼睛慢慢的濕潤了,眼淚在眼眶里打轉,我強忍著不讓它流下來。我想爺爺也不希望我流眼淚吧,大家也不希望我掉眼淚吧。吃過午飯后,我們從老家往回走。一路上我看到許多行人都愁眉苦臉的,好像一個個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樣,哀思綿綿。我想這就是唐代詩人杜牧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所要表達的意思吧。
在這個悲傷的節日里,整個城市都顯示出一個悲傷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