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電影觀后感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和欣賞本民族的文化作品,從而增強人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好的封神演義電影觀后感要怎么寫?小編給大家帶來封神演義電影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封神演義電影觀后感篇1
《封神演義》想必大家也曾聽說過。書中的楊戩,哪咤通過《西游記》的宣傳更是成為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雖了解這兩位,但眾多人對《封神演義》的了解卻只有“姜太公釣魚”,實在是太膚淺了。
其實,真正的《封神演義》并不只是封封神那么簡單。主要劇情大概是這樣的:紂王被狐妖妲己迷惑,終日飲酒作樂,不顧國家安危。姜子牙下山接榜,得罪紂王,被一次又一次圍攻……在付出慘重的代價之后,兵伐朝歌,除暴安良,終于大獲全勝。而各路被殺害的魂靈也在封神日前“復生”成神……
這本《封神演義》是明朝許仲琳的杰作。別看我把內容概括得如此簡單,其實這整本書充滿了殘酷和血腥。紂王被妖妃妲己迷惑,發明了烙炮、肉林等極其殘忍的手段來判死刑,看得讀者心驚肉跳。而且,就連他的國家也將也繼承了這種風格。什么太陽神針啊,瘟黃大陣啊,都是用最血腥的辦法讓人當場斃命!而西岐居然要面對這樣可怕的武器,真是太麻煩了。幸好有姜元帥和十二大弟子的鼎力相助,整個西岐才得以安寧。
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朝歌城雖派出了各種厲害的武將,但各自也會有西岐的對手,且每次都是姜子牙獲勝。雖然各路仙人本不該大開殺戒,見鬼殺鬼,見人殺人,但他們也是被逼無奈。因為對手都是封神榜上的名將。而沒上封神榜的,也會自動歸降。
我想,這本書中的一些事,肯定也包含了勞動人民自己的心愿。紂王是個 暴君,幾乎沒人敢招惹他,而姜子牙卻大膽地提出反抗。這代表:無論邪惡勢力有多強大,都不會在世間永存,正義必定會憤然而起,不顧生死安危,勇敢地去打敗邪惡,獲取光明。紂王的軍馬強大,但必定也會失敗;而光明雖弱小,卻因順從民心,會變得越來越亮,越來越有希望。在《封神演義》里,在劇情的不斷發展中,我們無處都會感到勞動人民的這種“渴望光明,憎恨黑暗;相信正義,不畏邪惡”的心態。
正義對抗邪惡——誰會贏?正義!這,才是《封神演義》中真正想要表達的真理!
封神演義電影觀后感篇2
在這個樂趣多多的暑假里,我不僅出門遠游,也讀了一些課外書,倘佯在這些書中,我十分快樂幸福。
我在書柜中找到一本媽媽給我買了許久的《封神演義》,這讓我有點興奮。很快我就沉迷在這本精彩的書中。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商朝末年,武王伐紂,神通廣大、力大無窮的各路神怪斗法,光怪陸離、奇幻無比的法力爭斗令人眼花繚亂!少年英雄的哪吒、神兵天將雷震子、智勇雙全的二郞神楊戩、神機妙算的姜子牙、地行千里的土行孫,還有昏庸無能的商紂王、詭計多端的妲己、拍馬屁的費仲、尤渾、惡毒的通天教主等這些經典的形象早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這些一幕幕驚心動魄、接連不斷的故事情節,使人銘記在心。在這個色彩斑斕的奇妙世界里,我們不僅可以了解一些中國古代豐富有趣的宗教知識,還能從中體會到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要想使國家強大富有,就要團結一心,君主一心為民。這樣人民就有了信任,人民就有了依靠,最終江山才能得到穩定。
我在書海中取長補短,增長見識。我要多讀書,提取書中的精華,搞懂意義所在,用學到的知識來報效祖國。
封神演義電影觀后感篇3
這學期我讀了一本課外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封神演義》,是我從 3 月 13 日開始讀的,直到 4 月 31 日才讀完。它一共有四十二章。其中,對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四十二章。
這章的題目是姜子牙岐山封神。講的是把那些戰死疆場的亡魂封為神的故事。子牙一共封了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其中,黃天化、黃飛虎、崇黑虎、聞聘、崔英、蔣雄為三山五岳正神;聞仲為九云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率領雷部二十四元催云喚雨的護法天君;殷郊、楊任分別為執年歲君太歲和甲子太歲,坐守日月星辰,掌管人間時令;鄭倫鎮守西釋山門,保護法寶,為哼哈二將之神。總之,其余眾人都各自封神。
讀完這個故事,我感覺《封神演義》寫得很好,正義的一方是姜子牙,邪惡的一方是申公豹。我認為,正義一定會戰勝邪惡的。最后,正義真的戰勝了邪惡。
封神演義電影觀后感篇4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封神演義》。《封神演義》是一部神話故事,故事的內容是以商滅周興為歷史背景,以武王伐紂為時空線索,從女媧降香開書,到姜子牙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結束。我最喜歡《哪咤鬧海》這個故事。
《哪咤陳塘關出世》這個故事講的是:李靖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叫金吒,二兒子叫木吒,三兒子叫哪咤。哪咤的出世很奇怪,他在媽媽的肚子里待了三年零六個月,而且一出生就是在圓圓的肉球里這個肉球還會發光,從肉球里跳出來就會走路還會說話,他的肚子上圈著混天綾,手上拿著乾坤圈。
有一天,天氣很熱,哪咤去外面玩,他看到有河就高高興興地跑到河玩,他拿出混天綾在河里攪動,河水突然變成了紅色,河里住著龍王,龍王的水晶宮突然旋轉起來,東西倒得東倒西歪,龍王就叫三太子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三太子出了水面看見有一個人在玩水就生氣的問:“你是何人競在此討搗亂。”哪咤說:“我叫哪咤,你又是誰。”“我是龍王三太子。”……他們打了起來,三太子打不過哪咤,被哪咤抽了龍鱗死掉了。龍王知道后暴跳如雷,去找李靖叫他把哪咤交出來不然就水沒陳塘關,哪咤知道后就跑到河邊對龍王說一人做事一人擔,跟陳塘關的百姓無關,我一命換一命,說完就拿氣劍自劍了。他媽媽傷心欲絕,太乙真人出現把哪咤的七魂六魄收到蓮花里,蓮花就變成了哪咤的化身,然后把火尖槍和風火輪交給了哪咤,把他帶走修行了。
我最喜歡這個故事里的哪咤,因為他雖然是一個小孩但也是一個敢作敢當、懲奸除惡的小孩。
封神演義電影觀后感篇5
當我剛拿到《封神演義》這本書的時候,光樂是它的名字就很吸引我,可是我有個地方不懂是什么意思,就是封神這兩個字,不過,我相信等我把這本書看完就明白了。
我剛開始看就知道這肯定是非常有趣的一本書。爸爸告訴我這是一本神話故事,是由真實改編的。很多人物都是神仙、道士。爸爸還說:文中的姜子牙等,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姜子牙。因為他為人正直、正義、而且他了推翻商朝,經歷了很多困難,都沒有放棄,反而一直堅持。他還經過了多次死而復生。聞太師和姜子牙一戰,聞太師用金鞭打得姜子牙等人只得鳴金收兵。姜子牙總結經驗:這次戰敗是因為他們太大意了。他們雖然輸了,但是他們決定要在夜晚還要去偷襲。夜晚時分來臨,戰爭正在水深火熱之時,聞太師又使出他的金鞭,姜子牙一直等著聞太師出手,這個好機會他怎么可能會錯過呢?果然,還沒等聞太師出手,姜子牙就使出了神鞭,只聽空中一個霹靂響過,聞太師的金鞭就斷成了兩截了。聞太師被打得十分狼狽,他突然想起可以找道兄幫忙,聞太師的道兄們早已知道了。他們說:“師兄,我人的十絕陣已練成。”他們在西岐城外擺好了十絕陣,喊到:“讓姜子牙出來破陣!”姜子牙為了不讓他們看不起自己,假裝能破陣,最后在眾道士的幫助下成功破了陣,我最討厭的人是紂王,因為他為了自己的一時之樂,殺害百姓、忠臣,弄得民不聊生,而且紂王還貪圖美色,惹惱了女媧娘娘。姜子牙經過了重重了困難之后,來到紂王的宮殿外,紂王出了宮殿來應戰。紂王看見他,二話不說,拿起劍,要殺姜子牙,姜子牙的各個將領們看見紂王來殺他,也都沖了上去。可是才打了幾個回合,就開始力不從心了,手忙腳亂了,身上還被砍了幾刀。他知道自己一個人打不過這么多人,他急忙逃回了宮殿。妖怪兩姐妹去出戰了。可惜最后被女媧娘娘給收服了。紂王看到倆姐妹死了,哭了好長時間,他叫人堆好木柴堆,點了火。這火足足燒了一天。最后紂王也被燒死了。我現在終于明白封神是什么意思了。是封為神仙的意思。
讀了《封神演義》這本書,將軍們戰斗的場面在我的腦里揮之不去。我知道:正義是永遠能戰勝邪惡的。
封神演義電影觀后感篇6
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封神演義》,我讀了一部分,現在已經讀到魔家四將了。
魔家四將講的是姜子牙遇到了魔家四將,與他們展開了斗爭。姜子牙聽說魯雄兵敗,落荒而逃,后來遇到魔家四將。魔家四將老大叫魔禮青,手持一把青云劍,輕輕一揮,可刮出黑風一片;老二叫魔禮紅,掌控一把混元傘,一張開就天昏地暗,山崩地裂;老三叫魔禮海,有一面琵琶,一彈便會;刀矛齊發;老四叫魔禮壽,有一個花狐貂的怪獸,一放開便張開血盆大口,能吃掉上千人。第一次姜子牙他們大敗,第二次他們請來了楊戩,楊戩先讓花狐貂吃了自己,然后在它的肚子里碎了它的心,斬破肚皮出來了,再變成花狐貂的樣子,趁魔家四將睡覺時偷走他們的武器。第二天打仗時,魔家四將不見了自己的法寶,心急如焚,這時,天化使出三根鉆心釘,三將倒下,魔禮壽放出花狐貂,楊戩現身,斬了魔禮壽。
《封神演義》里的故事很多,每一篇都很精彩。讀了這篇故事,我知道了一個道理:做什么事情要學會智取,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封神演義電影觀后感篇7
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記》是家喻戶曉的一本書,但是有一本神魔小說卻能將《西游記》比下去,那本書就是——《封神演義》。
許仲琳寫的《封神演義》很大膽,當中有:哪吒逼父,楊戩反殷等都是當時的舊禮教所不能容忍的。《封神演義》中還刻畫了許多有個性的人物,如:土行孫機智幽默,英勇好戰,但是又貪戀美色,貪圖錢財。聞太師一身正氣,卻一味愚忠。申公豹聰明機智,能文能武,可是心術不正,好勝心過于強,報復心強。
讀《封神演義》可以使我們領略經典魅力,品嘗名著精髓,汲取歷史智慧,提升人文素養,它是中國古典小說中歷史與神怪題材相結合的完美典范。
《封神演義》為什么能將《西游記》比下去?因為《封神演義》是歷史與神怪的結晶,不但將我國歷史完美的展現出來了,還將神話與傳說凝結在一起了,而《西游記》雖然同樣有歷史和神怪,還有佛教精神,但是,卻不能完美的表達出來,讀了《西游記》只認為這是一部很有趣的幻想長篇小說,并未聯想到歷史事件,這就是《西游記》的一大缺點,但是也因為有這一缺點,讀起來才使人感覺很特別。
封神演義電影觀后感篇8
前幾天我把《封神演義》看完了,這本書寫的商朝的事,紂王暴虐無道,欺壓百姓,是個暴君。為了鏟除紂王,姜子牙帶兵起義。他的手下有:哪吒、雷震子、楊戩等等。紂王為了不讓姜子牙攻進都城,就設了很多關卡,可姜子牙都一一攻破,最終攻進了都城,把紂王鎖在星月樓上,然后派人用火燒死了紂王。
讀完這本書,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是我非常欣賞姜子牙,他原本是一個很平常的小人物,但他關心百姓的疾苦,不畏權勢,不怕犧牲,聯合所有神仙,共同討伐紂王,拯救百姓,最終取得了勝利。另外,姜子牙是一個心胸寬廣,處事不驚的人。他還是一個不貪戀權力的人,在消滅紂王之后,將本屬于自己的王位讓給了武王姬發。
二是紂王在沒有皇后的時候,還是一個比較清明的帝王,國家治理得也很好,可以說是國泰民安;但是自從取了皇后之后,就改變了很多,整天沉迷于女色和享樂,不問朝政,還變得非常暴戾,經常懲罰大臣,不得人心,最終落得個國破人亡的悲慘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