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我們觀后感
當時的他是最好的他,后來的我是最好的我。 可是最好的我們之間,隔了一整個青春。 怎么奔跑也跨不過的青春,只好伸出手道別。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最好的我們觀后感,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最好的我們觀后感1
先說電影,很典型的B級片,講敘了一個高中班男女主角同學三年、辛苦學習、青澀初戀、激情理想的校園故事。最后男女主角終因男主母親身患絕癥最終沒能走在一起。此類青春類型片的劇情老套,主題單一,幾乎都是一個模式。再具體地分析劇情,這應該是一對高中生女追男的故事,從放映效果看女的對電影中的情節認同感多一些。
表演上女主荷藍豆要比男主演的好一些,雖然女的又矮又丑,但情感表現更到位一些,男主的表現缺乏張力很生硬。男主角是陳凱歌陳紅的兒子。
整部電影音樂制作很糟糕,與劇情不符,與節奏不符,既不浪漫也不美妙,又不悅耳更不深刻。幾個配角倒還演的不錯,正值高考日看這部電影時間還是蠻搭。幸好有一個意外驚喜:電影是在武漢拍的,好多熟悉的場景,武漢元素太多了!
這個片子和前不久于謙演的《老師,您好》相比,類型相似但本片明顯要遜色一些。但愿今天高考結束,高中畢業生為懷念高中生活,約著還沒來的及表白的心中那個她,一起去看看這部電影,這也是這部電影唯一能出票房的可能了吧!
本來是想看看惠英紅的作品,結果她是個配角。演的角色又是個悲慘角色。
再說惠英紅,祖籍山東,生于香港。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她不一定是大家熟悉的演員,我也是看了她作客《朗讀者》的節目才知道原來她就是我們兒時最愛看的《射雕英雄傳》里的穆念慈。她的人生經歷了香港武俠片的繁榮與衰落,她的人生比電影還電影。
她年幼家貧,三歲便跟著母親和妹妹去碼頭向美國大兵兜售口香糖,乞討為生,整整十年。
她三次獲得金像獎,1982年她成為金像獎史上唯一一個靠武打形象獲此殊榮的演員。九十年代,香港武俠片江河日下,惠英紅逐漸無戲可拍,巨大的心理落差和滿身的傷病,讓她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曾吞藥自殺,撿回一條命后,心結慢慢打開。2001年開始重出江湖從零開始,她不再介意出演配角,事業之門再度開啟,幾經沉浮重回主角。后來于09年和17年又兩次斬獲金像獎。此人沒上過一天正規學校,她已經走過的人生堪稱傳奇。鑒于此,我選擇看這部電影。結果,她仍是配角,卻不輸主角……
最好的我們觀后感2
最好的我們,這是一部青春劇,反應了許多人的高中生活,劇中的耿耿,余淮更是一對歡喜冤家,兩人初次相遇,余淮就見證了耿耿出丑的一面,腦袋被門欄夾住了,被余淮好一頓笑,最后把她解救出來。這也是她們兩個第一次相遇。耿耿初中學習成績不太好,用她的話說,就是走了狗屎運考進了當地最好的高中,振華,而余淮則因為失誤沒有進尖子班,耿耿余淮被分到了一個班,并陰差陽錯的成為了同桌。隨后兩個人慢慢的產生了感情,余淮想盡一切辦法幫耿耿提高成績,耿耿也是很關心余淮。
大二上學期,文理分科,成為了他倆的阻礙,耿耿理科成績不太好,她的家人,和她自己都有學文的念頭,但她舍不得余淮,終究還是沒有去學文,兩個人還是繼續坐同桌。除了這兩個主人公之外,帥氣的路星河,耿耿的強力追求者,在劇中也是層出不窮,各種大張旗鼓的追求耿耿。
三個人上演了一部完美的青春劇。在高考這條路上,可謂是都使出了自己的殺手锏,余淮熱愛物理,和他的好朋友周末一起進行了封閉式的訓練,訓練期間,因不讓玩手機而不能與耿耿聯系,導致心神不寧,展示了一段懵懂的愛情。結果自然而然的,一想便知,余淮物理競賽失敗。耿耿熱愛攝影,為了和余淮履行一起考入北京的承諾,決定放棄出國的機會,選擇了考北京電影學院,初試過了,但是復試沒有過,就這樣,兩個人又回到了振華,開始了和許多人一樣的,最原始的考大學之路。
如人所愿,耿耿經過不懈的努力,考上了北京一所不錯的大學,而余淮自高考過后就杳無音訊。直到十年后,兩個人在醫院意外碰面,說出了當時的真實情況,余淮說出了自己的難言之隱,而在這十年里,路星河對耿耿是百般的照顧,先后求婚就有五十六次,但最后還是抵擋不住余淮的一句話,對不起,我來晚了。或許這就是真愛的,我們替耿耿余淮,他們感到幸福,同時,也心疼路星河。
最好的我們觀后感3
因為偶然在愛奇藝上看到這部戲是根據八月長安的小說改編的,所以就去翻原著了,花了差不多一個下午的時間,跌跌蕩蕩、起起伏伏,我只想說,我羨慕那些人的青春。雖然說我現在才在初段。
我喜歡這本書中的耿耿和余淮。一個是中考撞大運考進省重點的普中女孩,一個是中考失利沒分進重點班的優秀少年。差別如此大的他們,最初形同陌路的他們,因為一張分班紅榜,因為名字的巧合,做了整整三年的同桌,辛苦卻歡樂的三年。從形同陌路到歡喜冤家,經歷了許多的點點滴滴。
耿耿和多數普通的女孩一樣,成績不夠優秀,卻一般還說得過去。長相一般,家境一般。她與前幾部主角不一樣,她的身上沒有那么多耀眼的光環,她的身上折射了我們太多的影子,她更真實,似乎觸手可及,好像就是我們的另一個自己。她很幸運,她碰到了余淮;她也很幸運,在高考發揮超常,考取了理想的大學。但我們不是每個人都這么像她一樣幸運,幸運地考進省重點,幸運地考上好大學,還幸運地碰到余淮。我們只有靠自己,不要說這個世界上沒有奇跡,你要知道,奇跡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是的,我們是和曾經的耿耿一樣的人,但也請記住我們不是耿耿,我們沒有她的好運,不要做著白日夢憑空想著一切。我們要做的是將自己逼到更優秀,更強大,像周周,像洛枳,以后才能保護自己想要保護的人,以后才會有資本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之前的我們不是最好的我們,現在的我們才是最好的我們。不要浪費大好時光,向夢想進發,即使沒有余淮我們照樣是耿耿!
最好的我們觀后感4
當畫面切到耿耿余淮高中相處的一幕幕時,我的確不免感動了。但是這樣的結局并不真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經歷著不同的愛情,但很少有愛情可以做到破鏡重圓。
世界是一個圓,我們卻走散了。
不是的,世界永遠不是一個圓,我們不會再一次走到原來的起點的。即使我們可以依照命運最后走到一起,那也絕不是當初輕易擁有的天真和純潔了。
當初的我們可能天真,可能會有許多幻想,但我們不得不相信生活的殘酷,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不得不向命運低頭。
我不愛耿耿和余淮,甚至我不愛耿耿和路星華。他們都太好,一個有著完美的曾經,另一個有著美好的現在和值得期許的未來。我更喜歡的是韓敘和簡單。是吧,韓敘很渣,韓敘傷害了簡單。但是那卻是真實的可愛的愛情。我和你一起長大,我喜歡上了你,你也喜歡著我,卻只是那一起長大的情誼而不是愛情。我愛你從來不累不倦,但我也不會一直等著你。我知道了你喜歡上了別人,我受傷了,不管那是我的好朋友也好,是我不認識的.人也罷,總之,都不是我。于是我總算死心了。你知道你傷了我,你很愧疚,你能記起我們相處的點點滴滴,但你不會找回我。
我們徹底陌路。
這樣很傷感,但是這樣很真實。我們中的有些人,就是會像簡單一樣,經歷了一次受傷的愛情,終于知道怎么保護自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有些人,會像韓敘一樣,經歷的一次自己傷了別人的感情,才知道應該怎樣去愛,知道陪伴的長久不是愛情的本質,知道自己的內心要什么。
但也有人吧,會像路星河一樣,傻傻的,真的可以一直堅守自己的喜歡,真的可以認清現實,而且用自己的力量去想辦法得到自己的愛情,那不是笨,也不是壞,也不是什么感動,而是他的內心訴求,你要知道,就算他最終被這段感情傷害、拋棄,他都是理智的,知道怎么恢復,知道要把自己帶到哪里去療傷。所以,當傷害造成,他反而會是好的最快的那一個。
這樣的人,實在太少,太珍貴了。
耿耿和余淮,是理想出來的。
好吧,要說他們的現實,也是有的。但是這樣的人,就是真的癡了。耿耿這樣的堅守,可以有,可以多。她變得更好了,她能夠選擇她所想要的了。但是余淮這樣的人,少年風光,一朝看盡長安花,最后他的人生,卻是要背著這樣的風光沉重的繼續走了。過去的美好,會全部變成負擔,變成一根根針,扎在心上,每當看到現在的自己,再想到以往的自己,都是一陣疼。如果不能在次翻身,那么一生都會籠罩在自己的陰影下,走不出來。
最好的我們之間隔了十年。
哪止十年啊,已經隔了重重山路了。
最好的我們觀后感5
這部電影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故事主人公耿耿是一個普通的高一學生,2008年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心儀的振華中學,于是和男主余淮偶遇,她們被分到了同一個班級,分座位后余淮要求和耿耿一起坐,而在同學們的起哄下耿耿極不情愿地去后面跟他做同桌。
這位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第一名居然和普通的高中生一樣上課時間睡覺,看課外書(其實是研究題目),而且不會說好話,大大咧咧的,于是耿耿開始對他有點反感。嘴上對她沒什么好話說,但是對她的關心與呵護是表現在實際行動中的,但是不會哄女孩子確實讓她不太喜歡(耿耿并不知道他只是不善于用言語表達)。
一次家長會過后,余淮的家長找到老師要求換座位,因為余淮撒謊說坐在旁邊的是個好學生。這一切都被耿耿看到了,于是對他非常反感。直到余淮說出實情并說“因為我想和你做同桌”,她才最終明白了余淮的所思所想。于是耿耿和余淮這天生一對感情漸漸升溫。
和他在一起逃課,奔跑,又吵又鬧,有說有笑,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一起揮灑青春的汗水,和她(他)在一起的我們,是最好的我們。
后來高考結束后,余淮讓她等著他,卻背著她換了手機號,也搬了家。雖然有他的理由,但是,他欺騙了她,害她等了七年。直到同學聚會之后,“墊底姐妹花”和班長單獨聚餐才真相大白,但是,就是因為沒有勇氣說出實情,讓她等了七年才知道事實的真相,雖然說不是欺騙了她的感情,但是,卻讓她心灰意冷,特別失望。
最后,在晚秋高地,曾經對未來的自己說出豪言壯語的地方,她們一起種下許愿樹的地方,耿耿的真情告白:“我白癡才喜歡你!”這一句話,喚醒在余淮心里沉睡已久的感情,就在曾經擁有純真感情的青春,七年之后,同一個地方,讓我們消除誤解,重新開始。
我是非常喜歡這部電影的。當時我也是面臨高考,面對未來充滿未知與迷惘的時候,這部電影告訴我,青春就是用來揮灑汗水的,就是追求夢想的時候,有夢就追,即使夢想沒有實現,也不會后悔與青春的碌碌無為。雖然這部電影不是告訴我們如何成功,而是一部愛情片,但它同樣告訴我們:青春有夢就追。
我喜歡這部電影的細節——各種各樣的學生,無論是誰都不會讓自己的青春碌碌無為,空空蕩蕩,青春沒有夢想,長大步入社會要安家立業,誰有心思天天去追求夢想?還有心理描寫——女孩子的細心與敏感,男孩子的直白與勇敢,我喜歡你沒有任何理由,喜歡你可以讓別人當自己白癡——我喜歡你也不需要什么甜言蜜語,只要和你在一起,就足夠了,用時間來證明我喜歡你。
雖然余淮為什么沒有勇氣告訴耿耿是一個我不太理解的地方,但是整體布局特別完美,讓人留有疑問卻很快解開,所以故事情節波動很大,讓人覺得足夠精彩,對于我來說,這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