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電影觀后感200字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你培養自己的藝術品味和判斷力,讓自己對不同類型的影視作品都有更好的認識和理解。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些愛國電影觀后感200字,方便大家學習怎么寫愛國電影觀后感200字。
愛國電影觀后感200字篇1
對《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我觀望已久。祖國七十年艱苦奮斗,七十年披荊斬棘。我們的祖國,經歷了七十年的洗禮,迎來了煥然一新的面貌。而這部講述祖國發展的類紀錄片,我從第一版宣傳到上映,一直在雀躍等待。學校的這次活動,正好從了我的心愿。
觀影過程中,《護航》真的讓我看的異常滿足。《護航》很颯,真的很颯。尤其是我在大屏幕上看到宋佳帶上墨鏡,帶上了頭盔,帶著自己的女隊,慢鏡頭颯爽英姿的走來。我忍不住捂住自己的嘴巴,憋著想要喊“太帥了吧”的沖動,瘋狂抖動雙腿,以發泄我的激動。呂瀟然很拼命,當然她也有一個好爸爸。支持她剪短頭發,在和男生打架以后選擇不打不罵,還載著她回家。后來呂瀟然成為女飛行員隊長,和男飛行員較勁,和自己拼命。面對感情和事業的兩難,她選擇了繼續飛翔;閱兵盛典,作為最好的飛行員卻要執行備飛任務,她心中不甘,流著淚選擇接受命令。如果人生就是選擇題,呂瀟然永遠用“拼”和“爭”做答案,每一次選擇,都是人物形象的一次塑造。可是在最后關鍵時刻,她明明有機會代替飛機出故障的隊友參加心心念念的閱兵,她卻選擇了幫助戰友排除故障,助力戰友前行,自己安靜返航。如果之前的選擇,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絕不言棄的錚錚女性形象,而這最后一次的選擇,則是呂瀟然形象的一次境界的升華——隊長,就是要翼護隊員,她成全的是戰友情,成就的是自我的大格局。最后,男飛行員給她的敬禮,是尊重,更是敬意。也是我們所有觀眾的敬意。
第一篇章《前夜》給人以莊嚴之感,令我尤其激動的是那個360度的旋轉鏡頭,就在那一刻,也許這輩子都不如天安門國慶的國旗顯眼和備受關注的他,仿佛和國旗一起,永恒的飄揚在祖國上空。當電影結束,我們起立并齊聲高唱我和我的祖國,當千萬張臉出現在大屏幕上,當我們隨著音樂揮起小紅旗,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從我的腦子里消失而去了。我的腦海里只剩下“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只剩下了驚喜激動還有心潮澎湃!“紅色血脈,永遠傳承”,“東風浩蕩,雷霆萬鈞”。生為中國人,不得不贊嘆:萬水千山最美的真的是中國道路。
《我和我的祖國》是給我們00后的一個特別的成人禮,我們在熱淚盈眶的同時也明白要跟著中國前進的腳步,持續相依,繼續揚帆遠航!
愛國電影觀后感200字篇2
《長津湖》講述了的那段抗美歷史,以伍千里和伍萬里為視角,呈現了中國志愿軍抗擊美國北極熊兵團的動人心魄的過程,講述了志愿軍的厲害。
伍萬里一個淘氣的毛頭小孩,偷偷跟著哥哥伍千里去參軍,從一開始的懵懵懂懂,都不知道為何要打仗,到成為一位真正的戰士,也算是一邊經歷一邊成長。
伍千里剛剛結束解放戰爭回家,就接到新的出征任務,義無反顧,立馬執行,保家衛國,毫不含糊。
整個影片有三個最讓人記憶深刻的場景,一是戰士們在火車上打鬧,伍萬里吵著木去了,猛地推開火車的門。瞬間,整個長城的風景呈現在眼前,戰士們都看入迷了。我想,他們此刻一定在想,如此美好的國家,一定不能讓外國人侵略。
也在此刻,每個戰士臉上都被晚霞照紅了,他們知道他們的使命很重要,保家衛國,義不容辭。
第二是戰士們只能吃冰掉的土豆,而美國人則舉行了圣誕節,吃著大魚大肉,他們還穿著厚厚的棉衣,在帳篷里烤著火,而我們則穿著單薄破爛的衣服,坐在地上過夜,甚至直接拿起雪往嘴里送,用來解渴。
第三就是最后一幕,戰士們不畏嚴寒的精神。1100米的高地,零下40多度,一個連的戰士堅守在此,都凍成了冰人,姿勢依然是隨時準備戰斗的狀態。美國軍隊在撤退時,看著眼前的一幕,也情不自禁地摘下了帽子,敬了軍禮。
中國,正是有這么一群可愛的人,為了國家的安寧,沖鋒陷陣,不顧個人安危,拋頭顱灑熱血,讓我們國家不再受外來侵略和欺壓。
幸好我們生在了新中國,但是我們依然不能忘記革命烈士,曾經那樣英勇和偉大,因為有他們,才有我們現在美好的國家,美好的生活。
愛國電影觀后感200字篇3
愛國電影地道戰觀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影片,片名是《地道戰》,這是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電影講述了在1942--1944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進行“大掃蕩”時,高家莊的村民毫不畏懼,團結一心,在地下開鑿地道,利用自己的智慧,消滅了狡猾的日本鬼子,把侵略者趕出了高家莊。在這部電影中我認識了智勇雙全的高傳寶,一片忠心的老鐘叔,可惡的漢奸湯司令以及窮兇極惡的日本山田隊長。
地道戰,顧名思義,是在地道里進行的戰爭。地道戰開始前,高家莊的村民用一些土辦法來對付日本鬼子,土辦法就是拿鞭炮放來放去,鬼子很怕死,把鞭炮聲當作槍聲,瘋狂的逃跑。當鬼子被趕走后,村民們意識到再用土辦法是不行了。到底該用什么辦法呢?最后,大家想出了個絕妙的辦法,就是挖地道,經過了幾番更改,地道變成了能防水、防火、防敵、防毒、防堵的地道,并且家家相連,戶戶相通,地上地下連為一體,地道里的機關、陷阱環環相扣,能攻能防,令鬼子有來無回。最后村民們把地道通到鬼子的作戰基地里,一舉把鬼子的窩掀翻了。這部影片告訴我們:群眾的力量是巨大的,他們甘于奉獻,敢于用自己的生命去和敵人作斗爭,只要把群眾動員起來,就會取得勝利。
這部影片中,有一幕令我終身難忘。鬼子趁村民們不備,準備偷襲高家莊。正在巡邏的老鐘叔看到鬼子進村,便不顧生命危險,直奔大樹,解開繩子,用力地敲響了警鐘。突然,一顆罪惡的子彈,穿透了老鐘叔的胸膛,噴涌而出的鮮血染紅了他的衣襟。可是,老鐘叔并沒有倒下,他奮力站了起來,在生命的最后瞬間,拉響了手榴彈,朝敵人扔去,最后光榮犧牲……看到這里,我不禁掉下了眼淚,恨不得鉆進屏幕,親手扛起槍,把鬼子打個稀巴爛!
老鐘叔是這部影片中最令我感動也最令我敬佩的人。在我們周圍,還有很多像老鐘叔這樣舍己為人的平民英雄。當危險降臨的時候,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我們現在美好幸福的生活,都是許許多多的英雄用智慧與鮮血創造出來的。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努力學習各種本領,為祖國出一份力量。我在學習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困難,我要從克服小困難開始,使自己慢慢成為一個勇敢堅強的人。
這部電影既驚險又有趣。比如:村民們為了不讓敵人發現地道的入口,便把入口改到鍋子的下面。敵人看見整個村莊空無一人,便先在一戶人家的鍋子上燒菜做飯吃,正好這時,洞里的村民想出去看一下情況,便把鍋往上用力一頂,跳了出來,那只鍋正好砸在一個日本鬼子頭上,這個雖然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但令人忍俊不禁。看到村民用墻上的小眼兒左打一槍,右放一炮,鬼子們在十字路口竄來跑去,我捧腹大笑。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當電影里再次傳來堅定、雄壯的旋律,我不禁跟著哼了起來。——————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埋伏下神兵千百萬……”每次聽到這個雄壯的旋律,我的心中都熱血沸騰……
電影《地道戰》演的是發生在冀中平原上的抗日故事。劇中,高家莊群眾在黨支書高老忠、民兵隊長高傳寶的領導下,隨機應變,因地制宜,把地窖改造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的多口地道,在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的形勢下利用地道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屁滾尿流。
小小的屏幕牽動著我的心,時而激動緊張、時而放松開懷。看到老鐘叔英勇就義,我內心無比憤慨;看到高家莊的群眾用墻上的小眼兒左打一槍,右放一炮,搞得小鬼子們在十字路口竄來跑去,我捧腹大笑。此刻,我恨不得鉆進屏幕,親手扛起槍,把小鬼子打個稀巴爛!智勇雙全的高全寶,一片忠誠的老鐘叔,漢奸湯司令,以及那個窮兇極惡的山田隊長,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著電影中老百姓們表現出來的機智、頑強和英勇,我的內心無比自豪。
如果說高家莊的地道是奇跡,那么我要說冀中平原的勞動人民們才是奇跡!他們憑借自己的雙手,一鍬一鍬地挖,一擔一擔地挑,一寸一寸地推進,硬是在地下創下了如此宏偉的抗敵工程,這不得不讓我肅然起敬。雖然他們沒有高科技的武器,但他們有最“聰明”的“土”辦法——地道。他們有共同的民族魂——愛國情,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自己的家園和祖國!
零零后的我們,生活在和平時代,沐浴著美好的時光。但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我們要以英烈們為榜樣,好好學習,增強知識。如果有一天,外國人侵略我們,我們就用高科技打敗他們,我相信,像《地道戰》那樣與敵人斗智斗勇的故事仍會上演!————
愛國電影觀后感200字篇4
暑假里我和家人一起觀看了電影《閃閃的紅星》,影片反映了黨和紅軍為了窮苦人民翻身得解放,打土豪,分田地,同敵人進行著艱苦的斗爭。冬子的爸爸在戰斗中負了重傷,為了省下麻醉1藥給其他紅軍傷員用,堅持不用麻醉1藥動手術,手術中他渾身冒汗,但他咬緊牙關沒發出一聲呻吟。這需要多么堅強的意志啊!冬子的媽媽為了掩1護群眾轉移,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最后在烈火中光榮犧牲,看到這我流下了眼淚。潘冬子從小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有志氣,有膽量,勇敢的完成了給山上紅軍送鹽的任務,巧妙地躲過了敵人的搜查。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紅星閃閃放光芒,紅星燦燦指路程”的歌聲總在我耳邊響起,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來之不易,它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應該加倍珍惜。看看過去,比比現在,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里,是在父母、學校和社會的呵護下長大的,每天在明亮的教室里學習,同學間還為了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做事不為對方和集體著想,太自私;在生活中不愛惜糧食,挑食,穿名牌,不愛惜書本和文具,真是不應該。我們應像冬子那樣時刻不忘自己肩負的重任,從嚴要求自己,好好學習,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爭做一名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才能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愛國電影觀后感200字篇5
近日上映的電影《大有大無--身邊人眼中周恩來》是流著淚看完的。_的“六大無”:死不留灰、生而無后、官而不顯、黨而無私、勞而無怨、死不留言;“六大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大愛、大德。沒有哪一點不是人生之制高點,沒有哪一點不讓后人為之頂禮膜拜。被周恩來總理對國家對人民那份博愛所感動的同時,更讓我思考一個優秀的審計干部真正給人民帶來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是國家的繁榮富強;是人民的濃濃愛戴,是人民的深深眷戀。周恩來總理一生都忠誠實踐著一個共產黨人的崇高宗旨,體現著一個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作為全黨楷模,周恩來總理是忠實、高效、廉潔的人民公仆,真正做到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勤政廉政。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影片中的_給出了答案:我們是人民的公仆,我們為了群眾,我們依靠群眾。
為了誰?__反復強調,我們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這在《大無大有周恩來》中得到了生動的詮釋,文章和影片生動體現了_“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大雨之夜,_不顧疲憊虛弱的身體,帶著工作人員與群眾搶救地瓜苗,徹夜總結梳理調研中發現的問題,與_通話匯報情況……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為人民服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領袖人物與普通百姓間零距離的接觸和坦誠的交流對話,是一種自覺置身于群眾之中、“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老百姓的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讓廣大黨員干部傳承和發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精神,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撲下身子,從小事做起,真心解決群眾遇到的困難,化解各種社會矛盾,讓群眾生活更加幸福。
依靠誰?黨群關系是黨的生命力之所在,血溶于水的黨群關系是我們黨戰勝一切困難的堅實基礎,文章和影片深刻詮釋了我黨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我們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魚水之情是多么的淳樸和真摯。_走街串巷,深入田間地頭,了解村民生活的事實真相,真正做到了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群眾冷漠,會離心離德,黨亡政失;群眾支持,則同心同德,國強民盛。在當今時代,這份黨和群眾的固有真情我們應該倍加珍惜、發揚光大,應該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四風”,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時準確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以身作則帶領群眾把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
我是誰?周恩來總理曾經說過:“我們國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應該和群眾同甘苦,共命運”。“我是總理,老百姓的生活出了問題,就是我的責任啊”!人民公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必須廉政,以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濫用、私用人民賦予的權力。一是廉身,即在生活方面要廉潔,不搞特殊。_常用孔子的“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雖令不從”的話告誡領導者,并提出過好“五關”的要求,即思想關、政治關、社會關,親屬關、生活關。二是廉職,即身在崗位,要想到權力來自人民,只能用來格守職責,服務人民,造福人民,不能以職務權力謀取私利。三是廉于社會,就是要先天下之憂而優。領導干部的一舉一動都要有利于社會,不能損害社會。領導者應多關心群眾的生產安全,以及災害、醫療、住房、交通等問題,他還主張領導干部下去工作要輕車簡行,不能講排場,浪費國家財物,要千方百計地減輕人民負擔。縱觀總理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民公仆的光輝形象。作為新中國的第一任總理,為改變中國貧窮落后面貌,他嘔心瀝血,勵精圖治,即使在身患絕癥的情況下,_仍頑強堅持工作,履行著“為人民服務而死”的諾言。他時刻保持人民勤務員本色,時刻將人民的痛苦掛在心上,在細微之處對人民群眾關懷備至,體貼人微,為人民創造幸福生活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無私奉獻了自己的一切。
“人民的總理人民愛,人民的總理愛人民!”是的,這就是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這樣一個愛人民勝于愛自己的好總理,這樣一個人民心目中親人般的好總理。他的一生,不正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最好的寫照?每當提起周恩來總理的時候,總會油然而生一種感動與敬意,追思偉人胸懷、緬懷偉人功績、弘揚時代主題,我們審計人應該向周恩來總理學習,把個人的成長與國家的富強緊緊聯系在一起,面對新世紀的挑戰,“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決“四風”問題,去更好地實現為民務實清廉,讓我們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真正實現!
愛國電影觀后感200字篇6
我在課堂上聽老師講過長津湖戰役,當時頗受震撼,心里萌生了更全面的去了解這段歷史的想法。10月1日正值祖國72周年華誕,電影《長津湖》上線,愛國氣氛的烘托加之心底想法的促使,我和同學一起去看了這部電影。隨著電影進度的不斷向前,坐在影院椅子上的我,越發深刻的感到——原來那段歷史不是教科書上的一段冰冷的文字,試卷上的一道簡答題。文字的背后是鮮活的生命,是中國軍人跨過寒冰冷水的無畏與在烈火蔓延里仍保持靜默的鋼鐵精神。
影片開始美軍跨過我國邊境轟炸無辜平民,美軍摧毀力極強的武器被用來攻擊我國,傷害我國百姓,讓我憤怒的同時也讓我感到戰爭的殘酷。美軍所展現出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當時我國軍隊所不具備的,兩軍裝備差異懸殊,一股無力感,為我軍擔憂的情緒油然而生。
印象最深的鏡頭是感恩節當天,美軍利用戰爭間隙享受著豐美的食物,吃著烤火雞也不忘暢想凱旋而歸的喜悅場景。另一邊,我們的戰士每人只能分配到一個的發霉土豆,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戰士把這僅有的食物讓給傷員。雙方軍隊作戰裝備與物資補給的強烈對比,讓我感到很揪心很痛心。
電影結尾時,美軍司令向雪地里保持戰斗姿勢的我軍將士尸體敬禮,那一刻我的眼淚決堤,感慨我軍將士作風的同時,在心里為他們敬禮。
影片的戰爭鏡頭十分慘烈,我軍傷亡慘重,甚至有戰士將自己當誘餌引誘敵軍深入。“如果我們不打這場仗,那就會是我們的下一代打”,“希望后代們永遠不要經歷戰爭了”,影片中我軍戰士的對話讓我覺得我們沒有權力也沒有資格忘記那些為祖國,為人民戰斗過的英雄,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上才夠到的。
拂去歷史的屈辱,咽下血腥的過往,新中國在一條前無古人,后也難有來者的道路上坎坷又堅定的走了72年,終于無比接近世界舞臺中央,無比接近建成社會主義強國的目標,無比接近中國夢的實現。行百里者半九十,和平年代的我們不要忘記前輩們流過的鮮血,要不斷進取,為祖國的發展奉獻力量,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只有祖國強大,人民才能安居樂業,人民才能不受到外敵壓迫。
我很自豪,因為我是中國人!我們理應自豪,因為我們是中國人!
愛國電影觀后感200字篇7
今天我和媽媽共同觀看了《長津湖》這部戰爭歷史影片,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當年中國人民的艱難和困苦。
雪地里埋伏,死傷慘重,血肉模糊,尸體被炸的滿天飛,就這樣他們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慘烈的戰斗,無數的無名英雄倒下了。在那么條件惡劣的情況下,吃著冷冰冰堅硬的熟土豆,穿著薄薄的破棉衣,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我們的戰士也毫不畏懼。再看看那些美國大兵他們還喝咖啡、吃肉、吃罐頭、吃巧克力,穿著很保暖的衣服,用著先進的武器對付我們的戰士,就這樣他們狂妄計劃著要鏟除我們,萬萬沒有想到我們的戰士是那么的勇敢、強大、戰無不勝。
我們的戰士憑著驚人的執著精神,以及不怕犧牲不怕困難勇于斗爭的奮斗精神,讓美國大兵斗志全無,他們也佩服我們的戰斗力,還向我們的戰士敬禮,這更證明了我們的戰斗精神是多么的偉大。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我們勝利了。
愛國電影觀后感200字篇8
《建國大業》這部影片,集中反映了自1945年抗戰勝利國共兩黨重慶談判,一直到新中國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五年間的風云變幻,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磅礴的歷史畫卷。《建國大業》充分利用了電影手法將重大歷史事件進行重現,增強了影片的歷史真實感。如李公樸被害是通過聞一多演講來展示,聞一多及后來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則以畫面來展現。又如用寫意的戰爭場面來烘托建國的艱辛。同時,以大量的鏡頭展現民主黨派、民主人士為建國做出的努力和犧牲,這也是空前的。如展現了敵機轟炸西柏坡某住處未爆炸的炸彈這一細節,給人以驚心動魄的歷史真實感。
影片的重點,是國共兩黨的實力如何從勢均力敵、針鋒相對,到最后共產黨技高一籌,三大戰役的決定性勝利讓歷史的天平終于傾向在共產黨一邊,中國的歷史從此改變了前進的方向。 共產黨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從《建國大業》一片來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調始終灌注整部影片,當時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產黨陣營 。相比之下,另一陣營的國民黨,派系紛爭內耗,一黨獨攬,自挖墻腳,眾親叛離,諸如蔣經國、白崇禧等經世之才的一度無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民族危機,內外戰爭不斷,人民出于水深火熱之中,在這個曾經一度輝煌耀眼的東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戰火,滾滾的狼煙。
看著電影,想著歷史,心中無限感慨。 我們的生活來之不易,更應該珍惜,因為這是用鮮血換來的。祝我們偉大的祖國__歲生日快樂! 祖國,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