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心理罪城市之光觀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電影心理罪城市之光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電影心理罪城市之光觀后感1
很幸運,在武大看了《心理罪城市之光》沒有看過原著的我,對電影更是多了一份期待。
電影一開場,米楠與小偷在游樂場的打斗映入眼簾,跳桅桿、爬摩天輪,警察的果敢、細膩被劉詩詩演繹的十分到位;
接下來則是四個引起極大社會輿論的案例,虐待老母的兒子、誣陷好人的律師……每一個案例都會引起觀眾的深思:對與錯、善與惡,到底孰對孰錯,到底每個人心底的天平在哪里,有誰會愿意去做那一枚砝碼?鄧超飾演的方木也褪去了二十多歲的青澀與狂妄,成為了一個沉穩、睿智的警察,大框眼鏡、胡茬、邋遢的外形將一個“瘋子警察”刻畫的更加形象;
與搭檔米楠的初識,方木似乎有一個刺猬一樣的外套,保護著自己卻容易扎傷他人,不過在接下來的工作、生活中,方木對米楠卻是小心翼翼的呵護著,面對生死一線,相互關心與牽掛,真正詮釋了“他是那個在你危險的時候真心保護你的人”,完美拍檔,不過如此;
接下來江亞(阮經天飾)的出場則將電影的氛圍推向緊張、激蕩,江亞的眼神、行為、心理都會讓你毛骨悚然,完美地演繹著那束被扭曲的“城市之光”; 電影自江亞出場一直保持著快節奏,犯罪的戾氣與殘忍充斥著你,就在你感到無法呼吸的時候,畫風一轉,米楠與方木的“楠木”的組合給大家帶來意想不到的笑點,米楠承包了電影中絕大部分的笑點;方木與江亞之間的周旋以及后期的打戲十分緊湊,心底里為真正的“城市之光”方木捏了一把汗,也許是對正義的向往,也許是對警察的崇拜,讓我們不忍方木離我們而去,結尾也是十分精彩,出乎意料又溫暖人心。整部電影下來,有好幾處差點落淚,“方木,你是警察,別把自己搭進去”,米楠在方木彷徨、迷惘、無奈時給予他支持和開導,方木是這座城市的光,而米楠是方木的光。
電影結束后,場內想起雷鳴般的掌聲,是對電影的肯定,亦是對正義的支持。不得不說,鄧超、阮經天、劉詩詩的演繹十分成功,
電影心理罪城市之光觀后感2
近日觀看了心理罪城市之光這部影片,國產電影中拍得還算不錯的一部。電影中其實蠻多人性的較量。
電影中的兇手城市之光江亞,因為從小受到家暴,所以心靈產生了嚴重的扭曲,是典型的反社會人格。他開通網絡選舉投票,對特別受到民憤的人進行以投票的方式殺害,整個過程神不知鬼不覺。看到這里的時候,往往我們會把正義與邪惡變得難以區分。正如電影的警長說的,難道我們要把這個為民除暴安良的蓋世大俠給殺掉嗎?但往往在現在的法制社會里,他挑戰的就是警察的權威。所以最終方木還是用法律準許的范圍方式來懲罰了這個犯罪分子江亞。
也許這個影片名稱就是心理罪,所以他對每個人物的心理細節都描述的特別好。他也把每個人的陰暗面和光明面都對立的表述出來,比如江亞,他具有反社會人格,對激起民憤的人是嫉惡如仇,甚至會殺掉。但是他對植物人妻子還是無微不至的照顧,對他店里的職員也見到了老板該負的責任,甚至還收養了一個智障兒童。所以說人性是極其復雜的,我們需要從多個點和面去評論一個人,而不是光從你所知道的面去看。
影片中還有一個女孩叫廖亞凡,她是一起強奸案中的女受害者,因為受到法院不公平你審判,她的媽媽瘋了,最終方木收養了她。因為受到傷害,所以對方木特別依賴,甚至要長大后嫁給他。讓我感覺完全不像一個13歲的少女。最后死于江亞之手,可惜了。
最后說到男主角方木,一個疾惡如仇的優秀年輕警官,為了廖亞凡一案沉倫了一陣子,不得不承認他對痕跡和案件有著高度的覺察力。為了將犯罪分子繩之于法不惜獻出生命,還好最后是大團圓結局。
不錯的國產影片,熱愛心理學的讀者推薦觀看,有些許燒腦。
電影心理罪城市之光觀后感3
不知道原著粉是怎么看的,但對于我這種非原著粉來說,電影真的很不錯了。唯一讓我覺得不太合適的就是劉詩詩這個角色,感覺有些多余,沒有她完全不影響整部影片的連貫性,反而后半部分她和方木的感情戲來的莫名其妙,也許書中描寫的更詳細些。整體節奏非常緊湊,沒有什么注水情節,也沒有套路情節。我和小伙伴早就想上廁所了,但硬生生忍了將近一個小時,生怕回來跟不上情節。
給我最大驚喜的是阮經天,審訊室里和方木的對手戲簡直叼炸天。對他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命中注定我愛你”里面囧囧的眉毛,真的沒想到演技已經這么叼了。那種一開始被愛人背叛的難以置信,到后來你奈我何的變態,真的看的人超級過癮。
超哥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面對小女孩兒尸體的時候。不是聲嘶力竭的哭喊,在看到尸體之前是手足無措的茫然,而拉開拉鏈看到小女孩的臉的那一瞬間,只有一聲短促的“啊”,包含了難以置信和不知所措,繼而才失聲痛哭。總之我是被鄧超帶入了情感當中。
最后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后和阮經天的打斗,不是炫技式的打斗,而是實實在在的要致對方于死地,下死手的打。有個鏡頭是頭朝下落地的,從梯子上頭朝下的滑下,頭部狠狠地砸在地上。相比較一些有技巧有招式的動作戲,這樣的打斗更能讓人感受到真實,以及不要命的狠勁。
以上是我對這部影片內容和演員演技上的一些看法,只是我的個人感受。而這部影片所要闡述的內涵才是最讓人值得細細思考的,我還不知道怎樣說服自己放棄以暴制暴的觀點,因為我也認為,法律制裁不了道德敗壞之人。而道德敗壞之人所帶來的傷害,甚至高于犯罪。
電影心理罪城市之光觀后感4
哇,還是要趕緊寫一寫。有一天,我總會忘記的,一點不剩。這個電影真的是觸動到我了。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想將來要成為飛鷹女俠,慢慢地成熟了覺得那不太實際,高中想還是當一名警察,或者特種兵之類的吧本質一樣的,但已經不很強烈了。然后高中因為報志愿錯過了提前批,就隨波逐流現在在一個財經類大學讀經濟讀金融,我之前已經很大程度上認為剩下的這輩子我會和金融打交道,也會有意無意地逃避自己最初的夢想,從不和別人提起這些。不過我也超級羨慕那些在我這個年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去追逐自己夢想的人,就像shinda;但他家里有條件支撐他的夢想……
說什么外因呢,如果真的愛,就去,沒人阻擋得了 做想做的事情
江亞 可憐也可恨 被江亞欺負和殺害的人也可憐 可恨 除了無辜的小姑娘
江亞,他從小在一個畸形的家庭長大 暴力 冷漠 內心是好的 希望這個城市變得友善和諧 卻用了太極端 惡毒 殘忍 冷血的方式 現實中的很多犯罪都是這樣 初心很簡單 很友好 卻為了達成目的 超級變態
方木,勇敢 正義 有智謀 冷靜,應該來自于一個充滿愛的環境 為了發掘真相 防止悲劇重演 搭上自己性命又如何
最后的橋段感覺好倒胃啊 如果江亞真的離開了 多好呀 他的犧牲反而能彰顯他的英雄本色 可是他還在
輿論的力量太大了 甚至會毀了一個人……
電影心理罪城市之光觀后感5
冬日,寒風呼嘯,樹枝無力地抖動著,時不時發出沙沙的響聲。我端坐在電影院里,手拿著一杯熱茶。眼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里面正在播放《心理罪之城市之光》
一個連環殺人犯,目標為輿論所唾罵的負面人物本人,犯罪時十分注重儀式感。他自稱為城市之光,時不時在論壇發布關于負面人物的貼子。為了捉捕他。主人公方木通過多起案件,關于他自己的信息,鎖定犯人。為了有一個證據能進行定罪,他決定犧牲自己。成為定罪城市之光的物證······
正義,一個所有受苦難的人們都渴望的一個詞,所有的人都希望它來解決世間的一切不公。可它從不經常出現,即使出現過了,也有可能過了幾十年后才會再次出現。為了這兩個字,那些人們忍受著常人無法想象的苦難,卻常常一輩子沒有遇上,含恨而終。
為什么正義如此重要?是因為它榮耀?還是因為正義十分光榮?沒有了正義,人們會怎樣?
如果沒有了正義,我們的世界將變得十分黑暗。小偷,強盜到處都是。生命變得如此之賤。只要有人有了一定的力量,還有一定的恐懼,到處射殺鄰居。那么大家只能屈服于他。可還是不能保證我們的生命安全。一旦沒有了正義,我們甚至連正常的一日三餐都能吃到。很可能得轉行做強盜了。
在這部電影里,令我最記憶深刻的是城市之光。他小時候受盡虐待,僅僅因為種族歧視。在他的故鄉,沒有正義,只好自己充當正義。他嫉惡如仇,遇上一些法律沒有辦法的人,他必定想方設法讓他受到懲罰。他為了給黑暗中的人們送去光明,自己自甘隕落,將心愿交給了方木······
如果城市之光沒有在論壇中發表這些人的罪惡,可能大眾永遠無法知道他們,讓他們永遠逍遙法外,將這樣的事繼續做下去,卻不會受到懲罰。
在生活中,有許多類似那些,為了自己,將別人推入深淵的人。有一次品德課,我們正在專心致志地看書。忽然,我聽見一陣輕微的叫罵聲。我將頭一扭,看見一個同學正生氣地揮動著手掌,另一個同學拿著她的本子,嘻嘻哈哈地笑著,怎么也不肯把這些東西還給她。
她生氣了,礙于是好朋友,沒發火。可另一個同學變本加厲,將本子扔到了一個搗蛋鬼的桌子上。那個搗蛋鬼一見她的本子,像是見到了他自己的真愛一樣,拿起水筆,搓了好幾個洞。那名同學心中有一股無名的怒火燒著,隨手抓起一把刻刀,徑直往那個搗蛋鬼的手上插去。
那兩名同學很快被帶去醫院了。可那一名中介,卻依然嬉皮笑臉,仿佛跟她完全沒有事一樣。老師正在批評那兩名同學的時候,她也一樣。因為老師,只批評這兩個人,絲毫沒有點到他的名字。
如果人有了正義,敢于跟黑社會作斗爭,黑社會就不會再做傷天害理的事了。
有一次,我坐在公交車上。有一個中年男子上了車。那人頭發亂糟糟的,眼睛滴溜滴溜的,像是在尋找什么東西。我咽了一下口水,這人不會是黑社會吧?希望他別在公交車上對我下手。
公交車緩緩起步,我坐在位子上,目不轉睛地盯著那個中年男子,生怕他突然找個茬來對付我。那人不知為何,一直緊盯著我。仿佛是一匹餓狼在盯著一只獵物。
突然,我感覺背包的拉鏈不知被誰拉開了,說時遲,那時快那名中年男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然靠在了我的旁邊。抓起一只手。咦,不是我的手啊。我回過頭來,看到一名大叔在掏我的背包。一只手被那名中年男子牢牢握住,徹底無法動彈。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城市之光說到底,其實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普通人。為了聲張正義,只好以暴制暴。殊不知,在以為在伸張正義的同時,也將正義推入了深淵。真正的正義到來之后,把自己也判定成了黑暗的一員。
正義不會缺席,只是會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