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電影觀后感范文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實習生》電影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習生》電影觀后感范文1
這是我看過的美國電影當中感覺很清新、很健康、很陽光、很善良、很溫暖的一部電影。這才象正常人之間的相處、相生、相愛,而不是美國其他片子那樣的狠毒、冷漠、變態、打殺不斷。
不認在美國還是在中國,象朱爾斯一樣創業和守業的人性都是少數,且家庭見外風險重重,實屬不易。
社會雖說在進步,女性獨立性越來越強,各方面的才能展現也越來越充分,所謂的女強人、女漢子、白骨精等越來越多,但,縱觀天下,自在各行各業頂峰位置的女性畢竟還是少數。我不知道未來還會如何變化,目前這種成功男人遠多于女人的狀態應該不會在短時間內改變。這是不對女性的歧視,也不是社會學家的預測,只是感覺個中還是有原因繁多的問題,阻礙著女性能完全象一個男人那樣快意人生,盡展所長。
有時,象我這種還比較傳統的人,心理上不太喜歡在女人領導下工作和生活,也不太喜歡與強勢的女人打交道。可能潛意識里覺得:女人還是應該陰柔一點,好好享受陽光與生活,沒有必要打拼得那么辛苦。養家糊口畢竟是男子應該擔當的事情。
我知道自己的這種觀念會招到很多女性的斥責,但是只是一人之見而已,不想冒犯誰。我自己就是這樣對待自己妻子的,不希望她活得太累,工作太辛勞。等我干不動了,她再多付出點吧。
女性創業者,可能更需要人們的支持與理解。不論是長幼,只要能真誠幫助和理解她們,她們成功的機率可能會高一些。就象電影中的“本”支持和鼓勵“朱爾斯”一樣。彼此心懷善意,共赴困難,最后必將獲得友誼和成功。
《實習生》電影觀后感范文2
感謝公司在周末組織我們觀看了《實習生》這部優秀且感人的電影。感人至深,也讓我對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有了切身的感悟。
朱爾斯作為互聯網行業新秀,可以說獨自撐起了整個公司,除了對家人的愛,她對公司傾注了所有的一切,她愛她的事業,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名利的層面上。事業對她來說就是生活,公司的發展就是她的夢想。本也是一樣,他選擇來朱爾斯的電商公司也不是為了升職加薪,他來這里是為了找回自己,找回以前的生活狀態,找回自己生活的價值。我想我們都一樣,當我們看到我幫助了某人,為公司做出了某些貢獻,我首先欣慰的是我對別人是有意義的,我的付出也是有意義的。我的生活會變得更快樂。
所以工作和生活能割裂嗎?有人說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同意,不要一提工作就苦大仇深,就像我家女兒要寫作業的狀態。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身邊的同事、工作伙伴跟你相處的時間應該比你陪伴父母愛人和孩子的時間都長。希望別人打開心扉,就先讓自己打開心扉。我們應該都希望擁有影片中那家電商公司的工作環境和狀態,但是當我們改變不了別人的時候先去改變自己,然后去影響別人??吹綄Ψ降膬烖c,享受工作時間,享受和伙伴們共處的時光。
那么生活是工作嗎?細想之下當然是啊!我們要承擔生活中的責任和義務,對父母,對愛人,對孩子??梢哉f這也是我們的一項工作要認真對待。有時我們的生活不盡如人意時,或許就是我們的生活太隨意了,有沒有認真思考如何去解決生活上的難題呢?面對客戶時你會經常大發雷霆嗎?可是為什么面對愛人或者孩子就可以肆意發泄情緒呢?愛人和孩子同樣需要你去寫一份《客戶開發及合作方案》并有序的落實執行。
所以白天工作時間多用生活的眼光去看待,會多一份輕松和從容?;氐郊乙嘁环莨ぷ鞯恼J真和擔當。其實主要還是要有一顆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命,已經無所謂工作還是生活了。快樂的好好活著,認真的有質量的活著,不負自己,不負我愛的和愛我的人,如此就好。生活是感情的生意,工作是妥協的生活;把生活當做工作來做,把工作當生活來過;打一份工或干一份事業,能獲得掌聲就是了不起的生活。
《實習生》電影觀后感范文3
《實習生》是安妮海瑟薇和羅伯特德尼羅演的一部喜劇,吸引我的是女神和男神大叔之間的合作。電影講的是可帥可帥的德尼羅飾演本去海瑟薇的公司當實習生,70歲的老人去當實習生,這可是件新鮮事兒。
本穿的相當得體端莊,細致的公文包里各種必備的東西應有盡有,在不知不覺中,主人公兩個人變成了忘年交,本有40年的工作經驗,給海瑟薇不僅工作上有很多的幫助和支持,在她的生活上也是她的朋友。海瑟薇飾演的Jules是這家‘AbouttheFit’的老板,創業一年半,老公為了她一心工作,辭職當起了全職父親,于是,內憂外患,公司發展過快需要另聘CEO來管理、老公卻跑出去外遇了。這也使她不知所措,但最后一切都是溫馨的結局。
這個電影拋去了美式喜劇下的外殼,回味起來還是相當的溫馨,給人留下了不一樣的感覺。我想說的是德尼羅73歲了!還這么有魅力,還可以不減當年的拍電影,這才是最佳的老年人典范吧!飾演的本也是一副無論30歲還是70歲都依然保持著很高的生活品質,愿意學習,IQ和EQ雙商皆高,還非常會哄女生的紳士范。70歲的開始和20歲的開始沒有什么區別,甚至做得更好。只要你想學,什么時間都可以。
影片開頭的一個人打太極到最后的兩個人一起打太極。Ben與過去的自己連結,而他也把這種連結帶給了Jules。而這種連結,為我們提供了真實的存在感與延續感,讓我們在懷疑和困難面前感受到了時間和生命的力量。帶給我們的更多的就是一種勇氣和力量。
電影涉及到的范圍挺多的,甚至還提到了女權主義色彩的東西,職場女性如何處理好工作和家庭的關系。
但看完真是溫情又輕松,看完絕對百分百舒心。我覺得本就是一位70歲的年輕人,很多人都渴望自己能夠有一個可以指導自己的忘年交吧,他能夠帶給自己力量,然后更好的生活。更不想浪費時間,充實的生活下去。就像本,就像Jules。
《實習生》電影觀后感范文4
星期五,本是培訓學習的周末,意外驚喜的是看了部電影《實習生》,講的是年近七十的博恩曾是位事業有成的高管,和大部分老年人一樣過著平淡的退休生活。妻子三年前過世,孤獨和內心的渴望讓他應聘成為了時尚購物電子商務公司的老年實習生,并成為創始人朱麗絲的個人助理。以此展開了一個個不乏喜感的戲劇沖突。
這部電影一開頭就很吸引人,一是關于退休后的再職,尤其還是高齡實習生。我們應該都在工作忙的不可開交時盼過早日退休,可是誰又認真想過真的退休后自己做什么來填補曾經很緊缺的時間呢?二是曾在傳統行業做到副總裁的博恩大爺為電商老板娘朱麗絲打工。影片中時尚現代充滿年輕朝氣的辦公環境,加上很好萊塢的音樂,互聯網行業的氣息和節奏撲面而來。與同時出現在畫面中西裝領帶傳統風格的博恩形成鮮明對比。影片中的`博恩就像是朱麗絲的定海神針,總能從容睿智地解決問題或是一擊即中,給出建議。用臺詞的話來說“他是個擁有40年經驗的實習生”。影片中有三大對比和反差:—傳統行業VS電商—職場老兵(真正的老兵啊)VS年輕人—男權社會VS女權崛起每一個都是熱門話題,都可以成為電影主旋律,卻同時穿插在一部影片中演繹,讓人一氣呵成地想看完。
電影里的包袱不少,輕松有趣,卻又能引人思考,人會隨著年齡的上升,降低對外界的敏感度。從開始的麻木慢慢的開始不認同到抵觸新事物,就這樣一步步地讓老年人覺得這個世界跟自己越來越無關,而世界就真的會離他們越來越遠。所以持續地學習并且和年輕人在一起,或許是保持住青春的一個方法,讓老年人能真切感受到這個時代的脈搏。村上春樹這樣定義人的老去:“人不是慢慢變老的,而是一瞬間變老的。人變老,不是從第一道皺紋、第一根白發開始,而是從放棄自己那一刻開始。只有對自己不放棄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會老的人。”博恩為人處世,不卑不亢,無論是對環境還是對人。
該學的就學,但自己喜歡的非常傳統的公文箱,西裝領帶的上班著裝卻始終保持。對人,該幫的能幫的就幫,熱心又不失原則,為人友善卻不是爛大街的老好人,說話做事都恰到好處。既不倚老賣老,也不因為是新人進入新行業而自慚形穢,討好別人哪怕是老板。最后我在想這種老年實習生在中國是不是也有?互聯網就制造了很多以前沒有的工作,而這種老年實習生,真的可以有。尤其中國正在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可以發揮余熱,貢獻經驗,同時也能感受到當今商業世界的溫度。讓年輕人的新知與技能和歷經時間洗禮的經驗來個化學反應,是不是也會如電影中那樣,催化出兩代人各自的美好呢?
《實習生》電影觀后感范文5
做正確的事就不會出錯?!R克·吐溫
這句話是劇中的本最喜歡的名言。本片的男主人公是一位70歲的老爺爺,他曾經是一位電話本制作廠的印刷副總裁,自退休且喪偶后,他一直在尋找挑戰和生活的新意義。開頭一段當他把航空里程用完,環游世界后回到家里時,他內心說回到家里感到空蕩蕩的,沒有歸屬感。我覺得這是他的出場人設,我也勉強算個看了幾年電影的門外漢了,看到他出場時的介紹,就知道最后他一定從這段實習生的旅途中獲得他所缺的東西。對于我們的女主人公來說,也是如此。大概就是俗話說的“缺什么補什么的意思”吧,我看過大部分電影多是如此。
那么為什么一部電影能產生感動人,啟發人,甚至改變人的神奇效果呢?我想這個時候說“比結果更重要的是過程”真的不能再恰當了。
劇透就沒意思了。所以現在我就簡單說說幾個打動我的細節。一是本與人為善,資歷和年齡使他更加謙卑而不是驕傲。就這一點,我覺得這就是我未來如果活到那個歲數時最想成為的人。對比于現實中一些中老年同胞們熱衷于指責年輕人尋求機會而不加分辨地認定此人是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這種手握社會主要資源且站在道德高地上的把所有社會未來和責任都推到青年人身上的同志,實在是覺得本太可愛了,太年輕了。由此我對那句永遠青春的認識更進步了一些,那不是要我們放棄我們所擁有堅持的去追風,而是不要把那些無法挽回的青春握在手里不放,要有一種包容和尊重的態度對待每一個時代。不要動輒怪罪時代,時代再差,你也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
二是本身上那種被過去木心寫作從前慢的真誠和認真生活的態度。42年從一而終的愛情,40年兢兢業業的工作,一輩子堅持對每一個日子都正式對待,穿著正裝,打著領帶,永遠為一位哭泣的女士準備手帕以備不時之需,和尊敬的人說話先站起來。溫文爾雅,謙謙君子不過如此吧。而像這樣的品格高尚的紳士,現在確實已經少見了。
看完此片,我不禁覺得自己身邊就有這么多財富。過去我們不去關心長輩的故事,錯失了多少我們原本應該學習做人的機會呢?人們說,這是一個老年人在貶值的時代,而我們每個人不出意外的話都將幸運地老去,我們那時候該如何做一個新階段的成年人呢?私以為這個答案不在專家的論文里,而在長輩的故事里。有機會的話,請珍惜長輩講故事的機會,那是青年的睡前童話。
最后我再說說我是如何發現這部好片子的吧。在微信讀書上看《一個名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時,看到有人評論歐維那種連自殺都要認真安排,嘴上抱怨卻在以實際行動承擔著社會和社區責任的時候說,就像《實習生》里的本,他們生活的根基是承擔責任,因而對生活的態度是認真的。我們在社會中生活,也需要承擔責任,可大多數年輕人的責任確實也在讓父母承擔,讓社會承擔,再次捫心自問自己是否履責,誰又能問心無愧?我們生活的無措,無聊,無意義時,不妨去看看我們的父輩祖輩,他們也曾青春,而他們中的有些人,現在仍在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