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怦然心動觀后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電影怦然心動觀后感,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電影怦然心動觀后感1
看過的電影雖不甚多,但《怦然心動》,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讓我百看不厭的影片。具體也說不上哪里吸引著我,但每每看完一遍,便會觸及內心深處!影片是由羅伯·萊納執導,主要講的是一個初戀的故事,一開始女主朱莉對男主布萊恩一見傾心,怦然心動,之后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散發著愛意的光芒。而布萊恩起初對朱莉是害怕和厭惡的,而后漸漸的被她的光芒所吸引,最后也發現了自己內心深處對朱莉的感情,正如初戀般小心翼翼,又甜蜜悠長。
有人拿《怦然心動》與中國的《山楂樹之戀》做對比,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我覺得怦然心動更甚一籌,影片雖故事簡單但內涵豐富,主講兩小無猜的初戀,但也講了追求自己的夢想,尊重,勤勞,怎么看待貧窮,怎么接納殘障的家人,怎么維護自己的自尊等。
在這個隨口說愛的時代,愛情片更是層出不窮。愛情的美好在于其青澀、美好、懵懂。而銀幕上至死不渝的愛情,大多劇本情節都是極其浮夸且不切實際的,像是溫室里的花朵,是避開現實風雨的人工栽培,膚淺而不深刻,很難產生共鳴。《怦然心動》這部小清新的電影,沒有拖沓的劇情,浮華的臺詞,導演用細膩的手法,嘗試著從幾件事情體現少男少女矛盾的情感,處理地很干凈,少了成人世界與一般愛情片剪不斷理還亂的復雜問題。影片中體現出來的愛情,更像一棵樹,從發芽,枝丫到慢慢成長起來,堅韌,茁壯而不嬌嫩,溫暖,單純而美好。
現今通俗劇里面的女主角,大都是傻而天真,迷糊,樂觀,等男主角來憐愛,而這部影片中朱莉有冒險精神,敢于與眾不同,智慧有擔當,有夢想,能夠腳踏實地的去實現,生機勃勃,有健康的體魄和高尚的靈魂,有愛且會愛。這種女主角是我所羨慕的。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朱莉有超脫的自省意識。她有很強的情感,但又可從發生的事情里審視自己愛的人值不值得愛。梧桐樹被鋸掉,男主惡意的言語,雖使她傷心,但她能夠理性的審閱,她一直包容和耐心等待著男主的成長,不放棄追逐自己的愛。但當雞蛋事件后,觸及她的自尊,她發現布萊恩藍色有神的眼睛背后是空洞,就立刻決定放棄這個男生。與我們低到塵埃里才算是真愛的愛情格言相比,我更羨慕這種有原則,不卑微的感情。美國文化和我國的文化大有不同,東方女性的矜持自然是一大優點,但在對待感情劇上我更欣賞美國影片中那種敢愛敢恨,敢說敢做的女主角。
妹有意郎無情,相比朱莉對美好執著的向往,布萊恩是膽怯而懦弱的。朱莉有著超出年齡的思想意識和行為,對梧桐樹的愛與執著,使她成為同學們中的另類。而布萊恩面對感情是理性為主的,因不希望被同學們嘲笑,所以雖有片刻糾結,但總是表現出要遠離朱莉這個麻煩的心態。多虧爺爺的指引,布萊恩漸漸發現朱莉的與眾不同,可愛之處。十幾歲的小男孩,不正是這個樣子嗎?后來雞蛋事件后,朱莉和布萊斯的態度發生了轉換,朱莉發覺布萊恩與旁人無異,而布萊恩卻覺得他的世界里不能沒有這個女孩兒了。他還是試圖壓抑著這種欲望,但最后還是感性的沖破了一切。影片的結尾,布萊斯和茱莉在灑滿陽光的庭院上種了一棵梧桐樹苗,于是,茱莉看到她喜歡的那個布萊斯又回來了,他漂亮的藍眼睛就像她小時候認定他時候一樣,于是在種植那顆象征著他們愛情的梧桐樹苗時,他們從心里知道,他們會這樣在一起。 有些人淺薄,有些人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有天,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麗的人。當你遇到這個人后,會覺得其他人只是浮云而已。朱莉的智慧,善良和對愛夸張執著的追求,使布萊恩擺正了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樣也深深的影響到了我,她身上獨立自主,聰慧勤勞,充滿希望,生機勃勃,溫暖浪漫,勇于承擔的精神是我們大多數人所欠缺和應該學習的。
電影怦然心動觀后感2
電影《怦然心動》主要講的是小男孩布萊斯和小女孩朱莉的初戀故事。故事中的小女孩是一個熱情充滿自信的孩子,她敢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夢,懂得尊重、勤勞,怎么看待貧窮,怎么維護自己的尊重,她是一個有個性孩子。
這部電影充滿了人生哲理,從表面上講的是孩子初戀故事,實際上是家庭教育問題。現在孩子們正處于青春時期,早戀問題肯定是有的。通過看電影,讓我了解了中美教育是有差異的,同時也對美國的個性教育有所領悟:
一、讓孩子們自由發展
朱麗的父親追隨自己的內心,堅持以畫為生,支持孩子自由發展,只有在那種充滿自由,充滿自我的土壤中才能培養出朱麗自信的個性,還有美國學校營造的那種充滿自由想象、自由發揮的小發現,科學小發明的氛圍,充分開發了孩子對自然和科學的興趣,美國注重的是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們能自由地展示自己,發展自己。而中國的教育是除了看書就是做作業,枯燥無味,學校呢,也有這樣所謂的課程,只不過是形式而已,除了上課還是上課,讓孩子們的一生稀里糊涂,沒有發展自己、展示自己的平臺。
二、學會善良,學會勤勞,學會去愛
朱麗的父親為了堅持撫養照顧自己弱智的弟弟,生活過得貧窮,以及父母爭吵以后,又分別與女兒談心,讓孩子學會了善良,懂得了彼此相連相愛,為了自己的尊嚴,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她很勤勞。
三、如何看待孩子的早戀問題
當朱麗告訴父親她喜歡布萊斯的眼睛時,父親沒有責罵她,而是很有深意地教她如何看待部分,又如看待整體,以及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開好她不明白,后來在那高高的梧桐樹上,朱麗終于領悟了父親的那句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內涵,打開了用一種整體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并啟蒙了朱麗的心智。
四、如何讓孩子起煩惱而變得快樂
當梧桐樹必須要砍掉時,朱麗賴在樹上不肯下來,父親沒有責罵與怪她,而只和謁地勸說與鼓勵,那威嚴而不失慈愛的語氣會人心動。父親知道女兒失去那梧桐樹后的傷心,父親精心畫下了那顆梧桐樹并讓女兒能永遠記住在那樹上的快樂時光,這點點滴滴的事情都細心抒發了父親如何呵護和開發女兒小小的心靈,讓孩子變得快樂,從而也培養了女兒完整的個性。
孩子的個性培養需要明智的家長來培育,我們要像朱麗的父親那樣來培育我們的孩子,他的教育方式值得我們去借鑒。當然,我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如影片中布萊斯的父親一樣,由于男主角的父親是一個自私、壓抑,懦弱并且瞧不起貧窮,在他的影響了,小男孩也養成了懦弱看不起貧窮的性格。好在他外公的一句話讓他領悟了父親的自私,也漸漸對朱麗改變了看法。他外公的那句話是:〃有些人淺薄,有些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麗的人,遇見她后你會覺得其他人都是浮云。〃中國的教育這樣的錯誤教育方式是很多的,像這樣早已迷失了自我,在虛偽、自私和狹隘中生存,哪還談的上如何教育孩子,如何關注孩子的個發展?
如何培養下一代是我們家長必須考慮和關注的問題,《怦然心動》這部影片也幫我們補上了這缺失的重要人生課題,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用朱麗父親的故有方式來培育孩子的完整個性發展。
電影怦然心動觀后感3
電影的風格很清新。影片中男女主人公來自不同的家庭。男孩的家庭富裕卻不和平,女孩的家庭拮據卻充滿溫暖。男孩的父親常常鄙視女孩的家庭。而男孩也并不喜歡她。在女孩喜歡男孩的過程中遇到一些挫折,比如男孩附和同學,背地里羞辱女孩的家庭,而當女孩知道后,毅然的決定不再喜歡他。這里可以看出女孩是個具有勇敢,自強的品質。當她知道自己家的庭院常被鄰居嘲笑之后,一個人開始整理,修剪。她沒有因此而感到自卑,而是勇敢的去改變。當男孩的一家邀請女孩的一家吃晚餐時,女孩一家的表現是認真且充滿誠意,而男孩的父親卻在餐桌上百般的刁難,鄙視他們。這頓晚餐也許吃的不太開心,但女孩卻并沒有因此沮喪,相反的她為自己有這樣的家庭感到幸福。在現實社會中,人們常常拿金錢去衡量一切,這些錯誤的價值觀似乎從小就扎根在人們的心里。人們會因為有富裕的家庭而感到驕傲,因貧窮的家庭而感到自卑。這些物質層面上的東西扭曲了他們的價值觀。過分追求虛無的東西而看不到精神上的價值。這部影片好在它把早戀,家庭,價值觀和品質連成一條線,穿插在整部片子中。
它告訴人們戀愛和自尊是對等的,不能退而求其次,在觸及到人格尊嚴時,就該放棄那個傷害你自尊的人。然而,在中國人們似乎總認為愛情就是一切,為了愛情可以舍棄自尊舍棄一切,因為一切都是因為愛。這樣的價值觀是錯誤的,是懦弱的表現,沒有人可以這么對你。接著是家庭,女孩的叔叔是個智障,男孩的父親和男孩都曾鄙視過她。而影片中女孩的家庭曾為此事吵過,母親認為父親應該把精力多放在家庭上。而父親卻始終維護自己的弟弟。女孩并沒有因此覺得叔叔是個累贅,相反她主動提出和父親一起去看叔叔。在這里,影片想傳達的一種思想是不能歧視殘疾人,應該為自己是個健全人而心懷感激。價值觀,影片中的小女孩可以正確的判斷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更加可貴的是她不僅能勇于面對現實還能夠透過這些東西看到本質的意義。這樣的思想遠遠超過了很多成年人。故事發展到后面,男孩開始審視自己,審視父親,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父親的問題。他沒有再順從父親的想法,而是正確的做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這里,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也許這樣的錯誤并不是故意的,也許是受到周圍的影響。但,我們應該勇敢的反省做出自己的選擇并且可以大方的承認錯誤。
國外的電影很直接的告訴觀眾它想表達的內容,積極向上。而一些國內的片子,總是繞來繞去,糾結這,糾結那,明明很簡單的事情,搞得無比復雜,最后結局一定是不圓滿,就告訴人們這都是命中注定。
電影怦然心動觀后感4
第一次看到如此特別的一部電影,通過兩個小男孩和小女孩內心的真實對話,由第一次見面開始這樣一個美妙的故事。
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她看到的世界一片美好;如果不會善于發現的眼睛,他的眼里容不下任何的東西。因為第一次看到小男孩,小女孩被他藍色的大眼睛吸引住,忍不住一系列的幻想,可惜現實狠狠地給她一巴掌,告訴他一個人的內心比外貌更重要。
小男孩在父親的影響下,從小就沒有樹立好的價值觀,所以他脾氣不好,他討厭小女孩,討厭她為什么一直追著自己。但是外公的到來,似乎對這一切有了微妙的改變。外公一直不吭聲,總是坐在椅子上,望著遠方想念他最愛的人。
因為一篇報道,他對鄰居的小女孩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從她的行動和善良他看到他喜歡的人的影子,他喜歡與善同行,所以他總是有意無意地提醒小男孩,慢慢地,慢慢地,小男孩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也不再單純地看小女孩,他更看重她內心的世界。
小女孩雖然家庭條件不好,但是在正確的家庭引導下,她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哪怕再愛,也會理智地告訴自己,什么才是愛,什么才是善,什么是自己追求的樣子,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她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小男孩,小男孩慢慢地對小女孩著迷了。
在小女孩一度無法對小男孩釋懷的時候,小男孩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種植了一顆小梧桐樹,小女孩的臉上再次綻放燦爛的笑容。他們兩個開始相愛了。
我們都會遇到色彩斑斕的人,我們要學會用善眼發現生活的美,用心地感受愛,感受深藏在內心的那一份美好。那是任何人都無法動搖的東西。
“我想擁抱你,不管天荒地老,讓我愛你,當生命中出現愛,那一定是完整的愛,沒有了愛,我的生活將暗無天日,請不要離開我,說你只愛我一個人,并且你會永遠愛我,說你永遠,讓我愛著你”這是電影結束的一首歌曲,感謝影片用小細節讓我們感受生活的美好。
電影怦然心動觀后感5
又看了一遍《怦然心動》,在影視劇泛濫劇情雷人的今天對于審美疲勞的我而言,觀影感受正如電影的名字讓人心動。電影分別從女主和男主的角度來拍攝的,這種方法很奇妙,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就像有句話說的:你是什么樣的人,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樣的。
影片的主線是男女主角的愛情,但其實片中還穿插了很多其他的因素,有關夢想、尊重、親情、價值觀等等,具有非常濃重的人文關懷意識。譬如親情,朱莉一家因為要照顧弱智的叔叔,過得并不富裕,但他們并沒有因此覺得不幸福,一家人互相關愛,其樂融融。譬如夢想,朱莉的兩個哥哥熱愛音樂,并得到家人的支持,朱莉的爸爸熱愛畫畫,從來不放棄。反觀布萊斯的爸爸,曾經有過夢想,最后卻無法抵制世俗洪流將其拋棄,對與眾不同的人的行為嗤之以鼻,蔑視和冷漠是他一貫的態度。就像朱莉對他的評價他外表十分光鮮,但內里似乎有一種東西已經腐爛。
引起我注意的還有朱莉一家的教育方式。朱莉的父母鼓勵并贊賞孩子做的每一件事,并加以正確的引導,對孩子的興趣給以最大的支持。當朱莉的父母發生爭吵時,他們反而先安慰孩子,說這不是你的錯,我們會處理好的,并表示父母還是相愛的,讓孩子心情安定下來。也許也正因為如此,才塑造了朱莉樂觀,勇敢,善良,待人真誠的性格,對生活充滿熱情,對生命充滿敬畏,成為一個有冒險精神和浪漫精神,有智慧有擔當的女孩。
從朱莉那里還看到了她對美的熱愛和追求,她喜歡坐在梧桐樹上,眺望遠處的風景,欣賞黃昏和變幻莫測的云,她領略到這個世界另有一番神奇博大的美好。記得有句話我們的生活中從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是的,在這個物質橫流的社會中,人們瘋狂地追求金錢、功利、名聲,人越來越急躁,越來越功利,在生活中發現美的人越來越少。他們會受到來自生活、工作中方方面面的壓力或誘惑。他們在不斷地打擊中漸漸地對自己產生質疑,對生活失去熱愛,從而變得越來越自私冷漠。在現實社會中,人們常常拿金錢去衡量一切,這些錯誤的價值觀似乎從小就扎根在人們的心里。人們會因為有富裕的家庭而感到驕傲,因貧窮的家庭而感到自卑。這些物質層面上的東西扭曲了他們的價值觀,過分追求虛無的東西而看不到精神上的價值。
這是一部教人向上向善的電影,它能給我們的啟示很多,值得去看,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