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動的觀后感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怦然心動的觀后感,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怦然心動的觀后感1
我曾經多次嘗試去看《怦然心動》這部電影,但每次都半途而廢。而且,在我的印象里,它應該就是一部關于少男少女戀愛的故事。說真的,這類電影我也看過一些,例如《初戀這件小事》、《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再遇到類似主題的時候,就沒有抱有太大的期待,畢竟,故事不都是那樣。
但就在最近的一節課上,跟學生們講作文的時候,我在舉例的作文片段中再次看到了這個名字,所以,我決定重新認識一下它。本以為我會“重蹈覆轍”,意料之外的是,我不僅看完了它,而且還買來了原著(我很少買影視劇的原著),從頭到尾認真讀了一遍,唯一的感覺就是相見恨晚。
這本書的主線就是靦腆帥氣的萊斯·羅斯基和熱情四溢的朱莉安娜·貝克之間愛的“拉鋸戰”,但又不僅僅是美好的愛情萌芽,字里行間還傳遞著親情的溫暖、家庭的溫馨。
一、關于愛情:為了你,我愿意成為更好的自己
“遇見布萊斯·羅斯基的第一天,我就對他怦然心動。”
“毫無原因地,我心臟就那么漏跳了一拍。我的人生中第一次有了那樣的感覺。”
這是朱莉安娜遇到羅斯基的那天,夕陽正好,他也很好,然后她一發不可收拾地喜歡上了這個有著一雙藍色眼睛的小男孩,然后喜歡并追逐了她的整個青春。
“我只有一個愿望:讓朱莉安娜·貝克別來煩我??禳c給我走開!——我只想讓她離我遠點?!?/p>
這是羅斯基遇到朱莉安娜的那天,陽光有點刺眼,姑娘有點煩人,然后他堅定而又執著地討厭了這個似乎有點不識抬舉的小姑娘,試圖將她從自己的世界“驅逐”。
結果呢?如他所愿,她遠離了他,她討厭了他。但又不如他所愿,他愛上了她。
在這個過程里,朱莉安娜一直在圍著羅斯基轉,哪怕對方認為她是個大麻煩。她還是會熱情地跟他打招呼,邀請他一起爬到高高的樹上換個角度看世界,送他雞蛋……一次又一次原諒他的冷漠。這個女孩是如此的勇敢而熱烈,或許,她的言行里有我們每個人初次面對愛情的樣子,熱烈而又執著,哪怕歷盡千辛萬苦只換來對方的一個笑容,也頓覺眼前煙花絢爛。因為這個人,仿佛就有了全世界,從此看山看水,都不如他(她)好看。當然,有人會認為,這是不理智、不成熟的表現,可愛情的純真與動人之處或許就在于此:我認真而又熱烈地熱愛著你的一切,付出我所有的熱情。
但如果故事僅限于此,或許也就沒有那么撩動心弦。
當朱莉安娜的喜歡一直得不到回應時,她學會了冷靜和思考,她慢慢停下來去重新審視眼前這個自己追尋了五年的男孩。她發現,以前,自己眼中的羅斯基的一切都是完美無缺的,可現在她看到了他性格中的懦弱、行為上的冷漠、人性中的弱點,感受到了他對自己的傷害。她也自我懷疑與否定,她試圖騙自己不再喜歡他,熄滅這愛的火苗,逃離這段感情,可她發現自己做不到,羅斯基依然在她內心的柔軟之處。
反觀羅斯基,他見到朱莉安娜會繞道而走,為了擺脫她去利用另一個女孩,他會在心里嘲笑她的爬樹行為,他會扔掉她送來的雞蛋……就在這一次次的“交鋒”中,他看到了她身上的勇敢,看到了她對生活的熱愛,看到了她的家人的善良和積極樂觀。同時,他也發現了自己的冷漠,發現了自己的懦弱,發現了自己的自私,更“可怕”的是:他發現自己竟然無可救藥地喜歡上了她。然后,這一次,交換“場地”,他的目光開始追逐她的身影,他想知道有關于她的一切,他開始為了她輾轉反側,夜不能寐。他為了她,不再懦弱,當所謂的朋友再次嘲笑朱莉的家庭時,他果斷反擊;他勇敢地向朱莉表達愛意,哪怕換來的是對方的落荒而逃;他用真誠打動對方,為她種下日思夜想的那棵樹。
也許,這就是愛情的最好的模樣:我們不是要去遇見一個完美的人,而是明知對方有無數個缺點,還是會去相愛;我們不是只愛對方的繁花似錦,而是在看過了所有的不堪之后仍然愿意張開雙臂去擁抱對方;我們不是要求對方改變自我,而是會用包容和理解讓這份愛自由生長。因為彼此,我們共同成長,都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二、關于親情:為了你,我愿意成為指路的明燈
“有一天,他出乎意料地問起了布萊斯的事。問我為什么對布萊斯這樣著迷?!?/p>
“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我需要抬頭看看整個世界了?!?/p>
“合適的光線就是一切,朱莉安娜?!?/p>
這是一個老父親第一次詢問自己女兒的戀愛,場面一派風和日麗。與我們印象中的那種父母得知自己孩子早戀消息時而掀起“腥風血雨”的場景大相徑庭。而這恰恰是我們需要反思的地方,當孩子深陷某種情緒時,面臨某種選擇時,作為父母,比起高高在上的“指點江山”,建立在對個體尊重的基礎之上的正面引導或許更為重要。與其選擇咄咄逼人,不如委婉勸誡,畢竟父母不能決定孩子的一切,不能替孩子做所有的選擇,規避所有風險。
“我不希望你這樣說服自己。我們都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棵樹的問題。”
“我希望這棵樹的靈魂可以一直陪在你身邊。我希望你記住爬到樹上的感覺?!?/p>
當安娜失去了自己心愛的無花果樹時,是他的父親畫了一幅畫,讓無花果樹在安娜的世界里獲得永生,并告訴她即使事物消失了,但精神是永恒的,那些美好的回憶曾經帶給我們的歡樂足以溫暖以后的每一寸時光。
我一直認為,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精神的富足。很多父母都覺得,只要努力賺錢,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生活條件,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愛。孰不知,精神的荒蕪最可怕,無愛的靈魂最可憐。父母的愛與陪伴,所帶給孩子的溫暖、樂觀、勇敢……,將會伴其一生,面對未知,無論順境逆境,都會讓人心安。
毫無疑問,朱莉的父親做到了,他沒有給孩子提供特別好的生活,甚至覺得自己愧對孩子。但他會去呵護女兒的夢想;以自己的兒子為驕傲,支持他們的音樂夢想;更重要的是,他沒有拋棄自己智障的弟弟,用耐心和愛心為他搭建一個美好的世界。而這些,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朱莉,才有了我們看到的那個女孩的善良和熱情。
我們總說,一個孩子的身上有其父母的影子。你是什么樣子,你的孩子就會是什么樣子;你想要讓孩子成為什么樣子,你就應該先成為什么樣子,這就是所謂“榜樣的力量”。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總是“潤物細無聲”的,與其在言語上告訴孩子應該怎么做,不如用行動無言地表達。
“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銹。世人萬千種,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p>
這是外公肯特對羅斯基的人生忠告,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段話,尤其是那句“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這個人,可能是親人,可能是愛人,也可能是朋友,無論是誰,他或她都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五彩繽紛。因為有了那個人,我們的人生有了暖人的溫度,有了明確的方向,有了勇敢的力量,坦然面對一切風雨。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能遇上一個彩虹一樣的人,去對抗人生的狂風驟雨,去抵抗歲月漫長;也堅信,我們也會成為一個彩虹一樣的人,去絢爛一個人的四季輪回,去明艷一些人的春夏秋冬。
怦然心動的觀后感2
一個七歲男孩剛剛和全家搬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就遭遇一個萌妹子的逆襲,男孩被女孩莫名其妙的熱情嚇壞了。電影就從這里開始了,這個開頭有些讓我忍俊不止。那個金發的小女孩,粉粉嫩嫩可愛極了,真想好好捏捏她的臉呀。
故事采用雙主角的方式講述,輪換著講述了男女主人公不同的心理感受,這種方法很奇妙,因為同樣的一件事,不同的兩人感受到的卻千差萬別。女孩開始不斷的靠近男孩,而男孩卻從當初的慌張變成了厭惡,至少他覺得那是討厭。這個男孩不斷的躲避女孩鬧出了不少笑料,但是女孩依然一如既往,她覺得男孩只是害羞而已。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之間發生的事情讓女孩明白自己其實誤會了男孩,重新審視著兩個人的交往,女孩決定結束這段荒唐的單戀。而恰恰在此時,男孩卻意識到了女孩的純潔和率真,當男孩準備勇敢的獻出初吻的時候,兩人的關系卻降到冰點。電影結尾,男孩在花園中栽上了女孩最喜歡的梧桐樹,陽光下,男孩女孩的手終于羞澀的握了一下?!?nbsp;
說實話,這是個簡單的故事,簡單到它似乎就發生在我們的童年記憶里,但是不得不說一句感謝,因為導演為我們展現了兩個性格鮮明的主角,如此的鮮活,彷佛就在眼前。
電影的支線情節,女孩的父親為了給弟弟治病,幾乎花光了所有,致使全家陷入窮困而無怨無悔。但女孩跟著父親看望自己小叔的時候,才突然明白了手足情深,才意識到眼前這個活生生的人就是自己家庭的一員,而非一個簡單的名字。
電影中,爸爸告訴女孩:當一個個簡單的部分組成一個完整的整體時,往往意味著整體大于部分之和。通俗的來說,我們的一生其實也就是由簡單的每一天積累而成,但許多人卻用無數個簡單的一天積累出了不平凡的一生,這就是標準的整體大于部分之和。
影片中,女孩爬上高高的大樹,在枝杈之間看著遠方的風景,不同時刻的大樹上看到的景色也是不同的。好喜歡這樣的場景,現在的都市已經沒有了這些夕陽下遠山綠草的景象,我們的周圍都被濃密的鋼筋水泥所覆蓋,到哪里才能找到那種一望無際的廣闊呢?
男生女生不同的心里獨白是電影的看點。女孩寓意著完美的天使,總是用善意和真誠在表達著自己,而男生則寓意著真實的人類,猶豫不決,不敢真實的表達自己,帶著面具活在世人眼前。
整部電影看完,心里充盈著溫馨。不得不感嘆一點,這種小清新的電影,讓人看完心里暖洋洋的。導演用強烈的對比來詮釋兩顆懵懂的心。貧窮與富有,虛偽和真誠,在兩個孩子的內心中,不斷豐富的經歷不斷成熟的認知。當梧桐樹重新被種植下去的時候,希望也就出現在了兩個孩子的心中。
怦然心動的觀后感3
你有沒有喜歡過一個人,從第一眼看到他,余生都是他,不管日出日落,不管大雨滂沱,不管他是否會回應你,也不管他是否會愛上別人,從你喜歡的那一刻,你所有的喜怒哀樂都圍繞著這么一個人?! ∧翘?,她站在家門前,看到一輛車緩緩而至,車上的人,有著全世界最閃耀的眼睛,只是那一眼,她拋棄了姑娘原本應有的尊嚴和矜持,每一天、每一刻都用自己的熱情和小心思圍繞著這個充滿她內心的男孩子?!?/p>
少年的晚熟和在這場感情中的自我矛盾、自我認清和自我確認,每一個階段都顯得那么合乎情意,就像我們自己,想要逃離身邊一直糾纏自己的人,卻慢慢發現那個人異于常人的閃光點,在每一次的感動、懊悔中,明白有的人淺薄,有的人金玉其表敗絮其中,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爛的人,當你遇到這個人后會覺得其他人都只是浮云而已。
影片中,少年明白了自己的心意,他也懂的自己對她的傷害和她內心所埋葬的那個世界,所以他為她重新種下一個未來。我覺得這就是最好的結局,純粹的感情,溫暖的人心,真貴的彼此。
怦然心動的觀后感4
電影《怦然心動》是一部描寫青春期男生女生之間純潔的初戀感情發展的電影。最初,推薦給我這部電影的是一位代課老師,以前一直沒有時間,直到前天才認真看了一遍電影,它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怦然,不只是心動?!?/p>
影片一開始,小女孩朱莉在七歲時,見到新搬來的鄰居布萊斯,她一看到布萊斯的迷人雙眸就怦然心動了。而布萊斯認為朱莉很不識相。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從小學到初中一直和朱莉做同學,從此,一段男生女生之間的惟妙感情產生了。
電影是很簡單的故事,但是很豐富。主要講小孩子的初戀情感,其實這部還講到了追求自己的.夢想、尊重、勤勞、怎樣看待貧窮,如何接納殘疾的家人,如何維護自己的自尊等等……
在成長中不停反思與尋找自我的兩人,情感軌跡卻發生了有趣的倒轉。正如布萊斯外公切特所說的:“我們發展的越來越快,但是又越來越封閉自己?!鼻刑馗嬖V他,朱莉是個可遇不可求的姑娘?!坝行┤似接箿\薄,有些人金玉其外 敗絮其中??刹唤浺忾g,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麗的人,當你遇見這個人之后,其他人就不過是匆匆浮云?! ?/p>
影片中的情節高低起伏,直到朱莉看見布萊斯在自己家里的院子里種樹時,他看見了布萊斯的愛心,布萊斯為她種的正是被砍掉的那棵梧桐樹,于是朱莉走向樹苗前,兩人一起種樹,現在站在布萊斯面前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朱莉,就如電影中所說的“誰會錯過如此美麗的朱莉呢?”
我們一家人在看電影時,也讓爸爸媽媽想起來了他們的初戀,就如同十二三歲的時候捉摸不透愛情的自己。夏天烈日下的上學路上,課件休息的球場,自己心里掛念著一個小小人兒,想有不可得。那份青澀、喜悅,正如爸爸媽媽所說的:你們正在經歷少年時期,而我們只能靠回憶,但那個年紀讓自己怦然心動的那個她,最珍貴。
在小樹苗前兩人的手握在一起,相視而笑。怦然心動中的男孩女孩,一波三折的成長故事。初戀的情感是美好的,是苦澀的。當你遇到一個彩虹般絢麗的人之后,其他人就不過是匆匆浮云……
怦然心動的觀后感5
《怦然心動》(FLIPPED)看了五六遍,尤喜其中的兩段話。其一是上文所引朱莉父親的“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概念,其二是布萊斯的外公對于人的評價,“我們有的人暗淡無光(flat),有的色澤艷麗(satin),有的則光彩照人(gloss)。但是偶爾,你也會遇到色彩斑斕(iridescent)的人。當你真遇到時,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表n寒譯為:“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銹,世人萬千種,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薄?/p>
人生在世,必深謝有幾個能點悟你的人。比如朱莉的父親,又比如布萊斯的外公。由此說來,《怦然心動》的小清新里增添了幾絲大智慧的魅力,貫穿影片始終,也滲透到朱莉和布萊斯的成長軌跡上。雖講述早戀題材,但又不僅僅止于此。哪怕如我這般過了早戀年紀的人來看,仍舊受益匪淺。
除了朱莉和布萊斯,其他的每個人似乎都散發出各自的氣息,宛如一部活字典,通過片言只語,一不小心就透露了生活的很多秘密。家庭的矛盾,生活的艱辛,內心的失衡,性情的懦弱等等,都隱于豆蔻年華情竇初開之際,從容不迫娓娓道來,還原真實的生活,整飭個人的心扉,使人更加堅定和清醒。有一個鏡頭讓人很感動,當朱莉在晚餐時討論修飾院子的計劃時,父母親為了家庭花銷不禁大吵一架,過后父親和母親各自到朱莉的臥室與她談話。家庭成員之間的摯愛深情,很溫暖,羨煞旁人也。
電影講故事的方式有些意思,拋開平鋪直敘,采用了敘述人稱變換的手法,從布萊斯的獨白切換到朱莉的講述,如此交叉進行,共分為7段。這使得影片保持在平穩和舒緩的節奏上,如潺潺流水,波瀾不驚,自然生動。
同時,這部電影也很賞心悅目。朱莉披著一頭柔順的棕發,略帶著東方女性剛柔相濟的氣息,很討人喜歡(讓人想起90年代香港的某位女影星);還有晨曦或落日中的梧桐樹,本身就是一處蘊涵象征性的美麗風景;還有異國鄉鎮的淳樸風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