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動》電影觀后感1000字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怦然心動》電影觀后感1000字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怦然心動》電影觀后感1000字1
這是一個遙遠的春暮,那棵高高的樹,圍繞著落日聚合的遠去的云朵,無疑是小女孩美麗心靈的映襯。然而只討論映襯,難免失之庸俗和狹隘,不過當你看到一個八年級的小女孩爬上一棵傲然挺立郁郁青青的樹,眺望遙遠的叆叇暮云,你不可能感覺不到她純潔堅強的心,有著某種奪人眼球的光環,也具有某種象征意義。
小編甚至要說這是一個多少帶有些美國精神的故事(小姑娘的動手能力實在太強了!但,當然,這并不是電影的重點,對于一部美好的初戀電影,象征意義從來都不應該是重點。)小姑娘懂事,獨立堅強,堅持自己的想法,挺身而出去捍衛一棵樹,同時也捍衛自我,在捍衛自我的過程中,認清了自己對小男主這份迷戀的外在表現的中心點——dazzling eyes——可能只是一個美麗的枕套,里面不過是虛幻飄渺的羽絨,如果找不到得以延續的落腳點,將僅僅是另一個白日夢境,還可能是噩夢(而最后這落腳點以一棵樹的姿態完整了電影)。
不得不說,導演明顯偏愛小女主的角色,他給了這個女孩更多的內心,表現個性更加細膩,也更流暢:傻傻的迷戀,送雞蛋,發現雞蛋被扔受到傷害,反思自己的現狀,奮然修善庭院,表面原諒男主。去探望殘疾的叔叔,偷聽到男主討論自己再次受傷害(不得不說那從一開始的開心到后來的悲傷憤怒的眼神轉變讓人揪心),去男主家吃飯并告訴男主他是coward,auction上無奈的善良之舉導致陰差陽錯,被強吻,最后真正意義上原諒男主同時也擺正了自己的位置,并極具治愈感地一起種樹。整個過程都以一種真實的速度不緊不慢地展現了女主的成長之路。
而關于樹,我想說的是,樹真的是一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治愈力的意象,一開始小姑娘喜歡爬上樹眺望遠方,忘掉一切俗世浮云,但是后來有人要將樹砍掉,她固執孤獨地站在樹上負隅頑抗,像個古老的寓言那樣。爸爸望著她不無失落地說著(ittime),她才開始明白,是啊,是時候,該下來了,于是,樹被砍倒,變成了墻上一幅永恒的畫,也永遠留在了女主的心中。而結尾處,兩人又在一起種樹,說得矯情點兒,是初戀的樹,夢想以讓人信服的角度照進了現實,比陽光還燦爛明媚,多簡單,不摻雜質。就是一個眼神,一個等了太久,最終我們也未能有幸見證的吻。
看到最后兩人在一起種樹的時候,小編幾乎都有了大媽似的對小情侶和和美美沒羞沒臊的樣子喜聞樂見的心態:你最后有幸跟你的prince charming到了一個臺階上并仰起頭帶著一絲勝利者的驕傲,而你的prince charming則向你單膝著地承認被你俘虜,一個標準的女追男大歡喜結局。但是因為是初戀,少了些娛樂意味,多了些成長的勵志意義。女友鄰們,女主又一次赤果果地證明了,女生只要自尊自愛擺正心態(這樣的例子簡直太多了,簡愛,傲慢與偏見里的lizzy),最終能守得云開見月明(恩,死纏爛打是不可取的),never give up on yourself,never quit!
《怦然心動》電影觀后感1000字2
電影的風格很清新。影片中男女主人公來自不同的家庭。男孩的家庭富裕卻不和平,女孩的家庭拮據卻充滿溫暖。男孩的父親常常鄙視女孩的家庭。而男孩也并不喜歡她。在女孩喜歡男孩的過程中遇到一些挫折,比如男孩附和同學,背地里羞辱女孩的家庭,而當女孩知道后,毅然的決定不再喜歡他。這里可以看出女孩是個具有勇敢,自強的品質。當她知道自己家的庭院常被鄰居嘲笑之后,一個人開始整理,修剪。她沒有因此而感到自卑,而是勇敢的去改變。當男孩的一家邀請女孩的一家吃晚餐時,女孩一家的表現是認真且充滿誠意,而男孩的父親卻在餐桌上百般的刁難,鄙視他們。這頓晚餐也許吃的不太開心,但女孩卻并沒有因此沮喪,相反的她為自己有這樣的家庭感到幸福。在現實社會中,人們常常拿金錢去衡量一切,這些錯誤的價值觀似乎從小就扎根在人們的心里。人們會因為有富裕的家庭而感到驕傲,因貧窮的家庭而感到自卑。這些物質層面上的東西扭曲了他們的價值觀。過分追求虛無的東西而看不到精神上的價值。這部影片好在它把早戀,家庭,價值觀和品質連成一條線,穿插在整部片子中。
它告訴人們戀愛和自尊是對等的,不能退而求其次,在觸及到人格尊嚴時,就該放棄那個傷害你自尊的人。然而,在中國人們似乎總認為愛情就是一切,為了愛情可以舍棄自尊舍棄一切,因為一切都是因為愛。這樣的價值觀是錯誤的,是懦弱的表現,沒有人可以這么對你。接著是家庭,女孩的叔叔是個智障,男孩的父親和男孩都曾鄙視過她。而影片中女孩的家庭曾為此事吵過,母親認為父親應該把精力多放在家庭上。而父親卻始終維護自己的弟弟。女孩并沒有因此覺得叔叔是個累贅,相反她主動提出和父親一起去看叔叔。在這里,影片想傳達的一種思想是不能歧視殘疾人,應該為自己是個健全人而心懷感激。價值觀,影片中的小女孩可以正確的判斷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更加可貴的是她不僅能勇于面對現實還能夠透過這些東西看到本質的意義。這樣的思想遠遠超過了很多成年人。故事發展到后面,男孩開始審視自己,審視父親,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父親的問題。他沒有再順從父親的想法,而是正確的做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這里,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也許這樣的錯誤并不是故意的,也許是受到周圍的影響。但,我們應該勇敢的反省做出自己的選擇并且可以大方的承認錯誤。
國外的電影很直接的告訴觀眾它想表達的內容,積極向上。而一些國內的片子,總是繞來繞去,糾結這,糾結那,明明很簡單的事情,搞得無比復雜,最后結局一定是不圓滿,就告訴人們這都是命中注定。
《怦然心動》電影觀后感1000字3
故事發生在1957年的夏天,二年級開學的前夕。
梅菲德小鎮,小朱莉·貝克正坐在自家門前,恰好碰上7歲的布萊斯·洛斯奇全家搬到對門。小朱莉熱心地跑過去幫忙,看到布萊斯的第一眼,她迷上了那雙明亮照人的眼睛,怦然心動。
小朱莉自認為布萊斯對自己也有意思,為了助其克服羞澀,她在教室里旁若無人地熊抱布萊斯,用無限愛慕的眼神凝視布萊斯。從此,“布萊斯和朱莉”成了轟動學校的名人,為少不更事的男女生們津津樂道。
而這對于布萊斯來說,無疑是巨大的麻煩和困擾,此后他最大的愿望便是朱莉·貝克能離他遠點。從二年級到六年級,朱莉幽魂似的晃蕩在布萊斯的周圍??蓱z的布萊斯只能寄望于上了更大的初中以后,能擺脫花癡一樣的朱莉。
有一天,少女朱莉坐在院子里看父親畫畫,父親突然問她,你和布萊斯·洛斯奇是怎么回事?你總是談論他。
朱莉有些不好意思,笑著回答,我不知道,我猜是因為他的眼睛,或許是他的微笑。
那他的人呢?父親問。
朱莉似乎從未想過這個問題。
然后父親對朱莉說了一段頗值得玩味的話:“你得觀其全貌。一幅畫并不是各個部分的簡單相加,奶牛單獨看就是奶牛,草場就其本身也只是草和花,而穿過樹枝的陽光也不過是一線光束,但當你把它們結合到一起,奇跡就發生了?!?/p>
朱莉家附近有一棵梧桐樹,她喜歡坐在高高的樹上飽覽風光,有時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在這棵樹上,她看到了整個世界。有次她坐在樹上專心地觀看落日,在風景的層面上,她忽然領悟到父親所說的“整體大于部分之和”。
不久,梧桐樹被砍了。朱莉哭了足足兩個星期。父親送給她一幅梧桐樹油畫,告訴她不要忘記坐在樹上的感覺。
朱莉關注的世界,漸漸不再只有布萊斯的眼睛和身影。
在布萊斯扔掉了朱莉送去的雞蛋并羞辱了她家的院子后,朱莉認識了布萊斯的外公切特。令人驚訝的是切特非常清楚“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含義,而且認為人也是如此。朱莉開始觀察身邊那些從小學就認識的人,她發現很多人作為整體卻小于其各部分之和。比如女同學雪莉·斯圖,金發披肩、笑容甜美、外表漂亮,整個來看卻輕佻虛榮。但她唯一不能確定的是布萊斯,擁有一雙明亮迷人的眼睛的布萊斯作為整體時是更大了還是更小。
朱莉認清布萊斯,是偶然地在圖書館聽到布萊斯和他的死黨伽利特嘲笑朱莉的智障叔叔之后。實際上,在外公的啟發下,布萊斯已經開始重新認識這個從小到大揮之不去的“惡夢”朱莉,并不自覺地對“色彩斑斕”的朱莉產生別樣的情愫。當伽利特拿朱莉和她的智障叔叔開玩笑時,他真想揍他一頓,但他沒有,反而陪著笑臉。而這一刻,正好被朱莉看在眼里。
在洛斯奇家和貝克家的晚宴上,布萊斯向朱莉解釋他在圖書館的行為,這讓朱莉更加相信自己所得的結論,布萊斯只是一個懦夫。朱莉感到“平靜和超脫”,她對自己不再關注布萊斯而感覺很好。
一年一度的校園籌款活動開始了。布萊斯當選為1963年度的9號“午餐男孩”,“午餐男孩”們要拎著裝午餐的籃子登臺,競價者高的女孩能夠獲得與之共進午餐的機會。朱莉看到站在臺上西裝筆挺的布萊斯時,又心動了,然而她糊里糊涂地選了布萊斯的前一位“午餐男孩”,而布萊斯則被雪莉·斯圖用50美元天價競得。
當朱莉和布萊斯心不在焉地與各自的另一半吃午餐時,布萊斯兀地從座位上起身,徑直走向朱莉,拉著她走到眾人前面,閉上雙眼,笨拙而忘我地,意欲一吻。
朱莉逃跑似的掙脫布萊斯。這正是蒙童時期的她自第一眼看到布萊斯就時刻幻想的初吻呀,但她并不想以那種方式出現。
朱莉躲在家里不愿見布萊斯。直到一天下午,她在客廳看到布萊斯在她家的院子里挖坑,然后,一棵小梧桐樹被種了進去。朱莉滿心歡喜地走到布萊斯跟前,看著那雙重又閃亮迷人的眼睛,與布萊斯一起站在明媚春光里。
《怦然心動》電影觀后感1000字4
看過的電影雖不甚多,但《怦然心動》,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讓我百看不厭的影片。具體也說不上哪里吸引著我,但每每看完一遍,便會觸及內心深處!影片是由羅伯·萊納執導,主要講的是一個初戀的故事,一開始女主朱莉對男主布萊恩一見傾心,怦然心動,之后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散發著愛意的光芒。而布萊恩起初對朱莉是害怕和厭惡的,而后漸漸的被她的光芒所吸引,最后也發現了自己內心深處對朱莉的感情,正如初戀般小心翼翼,又甜蜜悠長。
有人拿《怦然心動》與中國的《山楂樹之戀》做對比,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我覺得怦然心動更甚一籌,影片雖故事簡單但內涵豐富,主講兩小無猜的初戀,但也講了追求自己的夢想,尊重,勤勞,怎么看待貧窮,怎么接納殘障的家人,怎么維護自己的自尊等。
在這個隨口說愛的時代,愛情片更是層出不窮。愛情的美好在于其青澀、美好、懵懂。而銀幕上至死不渝的愛情,大多劇本情節都是極其浮夸且不切實際的,像是溫室里的花朵,是避開現實風雨的人工栽培,膚淺而不深刻,很難產生共鳴?!垛袢恍膭印愤@部小清新的電影,沒有拖沓的劇情,浮華的臺詞,導演用細膩的手法,嘗試著從幾件事情體現少男少女矛盾的情感,處理地很干凈,少了成人世界與一般愛情片剪不斷理還亂的復雜問題。影片中體現出來的愛情,更像一棵樹,從發芽,枝丫到慢慢成長起來,堅韌,茁壯而不嬌嫩,溫暖,單純而美好。
現今通俗劇里面的女主角,大都是傻而天真,迷糊,樂觀,等男主角來憐愛,而這部影片中朱莉有冒險精神,敢于與眾不同,智慧有擔當,有夢想,能夠腳踏實地的去實現,生機勃勃,有健康的體魄和高尚的靈魂,有愛且會愛。這種女主角是我所羨慕的。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朱莉有超脫的自省意識。她有很強的情感,但又可從發生的事情里審視自己愛的人值不值得愛。梧桐樹被鋸掉,男主惡意的言語,雖使她傷心,但她能夠理性的審閱,她一直包容和耐心等待著男主的成長,不放棄追逐自己的愛。但當雞蛋事件后,觸及她的自尊,她發現布萊恩藍色有神的眼睛背后是空洞,就立刻決定放棄這個男生。與我們低到塵埃里才算是真愛的愛情格言相比,我更羨慕這種有原則,不卑微的感情。美國文化和我國的文化大有不同,東方女性的矜持自然是一大優點,但在對待感情劇上我更欣賞美國影片中那種敢愛敢恨,敢說敢做的女主角。
妹有意郎無情,相比朱莉對美好執著的向往,布萊恩是膽怯而懦弱的。朱莉有著超出年齡的思想意識和行為,對梧桐樹的愛與執著,使她成為同學們中的另類。而布萊恩面對感情是理性為主的,因不希望被同學們嘲笑,所以雖有片刻糾結,但總是表現出要遠離朱莉這個麻煩的心態。多虧爺爺的指引,布萊恩漸漸發現朱莉的與眾不同,可愛之處。十幾歲的小男孩,不正是這個樣子嗎?后來雞蛋事件后,朱莉和布萊斯的態度發生了轉換,朱莉發覺布萊恩與旁人無異,而布萊恩卻覺得他的世界里不能沒有這個女孩兒了。他還是試圖壓抑著這種欲望,但最后還是感性的沖破了一切。影片的結尾,布萊斯和茱莉在灑滿陽光的庭院上種了一棵梧桐樹苗,于是,茱莉看到她喜歡的那個布萊斯又回來了,他漂亮的藍眼睛就像她小時候認定他時候一樣,于是在種植那顆象征著他們愛情的梧桐樹苗時,他們從心里知道,他們會這樣在一起。
有些人淺薄,有些人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有天,你會遇到一個彩虹般絢麗的人。當你遇到這個人后,會覺得其他人只是浮云而已。朱莉的智慧,善良和對愛夸張執著的追求,使布萊恩擺正了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樣也深深的影響到了我,她身上獨立自主,聰慧勤勞,充滿希望,生機勃勃,溫暖浪漫,勇于承擔的精神是我們大多數人所欠缺和應該學習的。
《怦然心動》電影觀后感1000字5
一個七歲男孩剛剛和全家搬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就遭遇一個萌妹子的逆襲,男孩被女孩莫名其妙的熱情嚇壞了。電影就從這里開始了,這個開頭有些讓我忍俊不止。那個金發的小女孩,粉粉嫩嫩可愛極了,真想好好捏捏她的臉呀。
故事采用雙主角的方式講述,輪換著講述了男女主人公不同的心理感受,這種方法很奇妙,因為同樣的一件事,不同的兩人感受到的卻千差萬別。女孩開始不斷的靠近男孩,而男孩卻從當初的慌張變成了厭惡,至少他覺得那是討厭。這個男孩不斷的躲避女孩鬧出了不少笑料,但是女孩依然一如既往,她覺得男孩只是害羞而已。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之間發生的事情讓女孩明白自己其實誤會了男孩,重新審視著兩個人的交往,女孩決定結束這段荒唐的單戀。而恰恰在此時,男孩卻意識到了女孩的純潔和率真,當男孩準備勇敢的獻出初吻的時候,兩人的關系卻降到冰點。電影結尾,男孩在花園中栽上了女孩最喜歡的梧桐樹,陽光下,男孩女孩的手終于羞澀的握了一下。
說實話,這是個簡單的故事,簡單到它似乎就發生在我們的童年記憶里,但是不得不說一句感謝,因為導演為我們展現了兩個性格鮮明的主角,如此的鮮活,彷佛就在眼前。
電影的支線情節,女孩的父親為了給弟弟治病,幾乎花光了所有,致使全家陷入窮困而無怨無悔。但女孩跟著父親看望自己小叔的時候,才突然明白了手足情深,才意識到眼前這個活生生的人就是自己家庭的'一員,而非一個簡單的名字。
電影中,爸爸告訴女孩:當一個個簡單的部分組成一個完整的整體時,往往意味著整體大于部分之和。通俗的來說,我們的一生其實也就是由簡單的每一天積累而成,但許多人卻用無數個簡單的一天積累出了不平凡的一生,這就是標準的整體大于部分之和。
影片中,女孩爬上高高的大樹,在枝杈之間看著遠方的風景,不同時刻的大樹上看到的景色也是不同的。好喜歡這樣的場景,現在的都市已經沒有了這些夕陽下遠山綠草的景象,我們的周圍都被濃密的鋼筋水泥所覆蓋,到哪里才能找到那種一望無際的廣闊呢?
男生女生不同的心里獨白是電影的看點。女孩寓意著完美的天使,總是用善意和真誠在表達著自己,而男生則寓意著真實的人類,猶豫不決,不敢真實的表達自己,帶著面具活在世人眼前。
整部電影看完,心里充盈著溫馨。不得不感嘆一點,這種小清新的電影,讓人看完心里暖洋洋的。導演用強烈的對比來詮釋兩顆懵懂的心。貧窮與富有,虛偽和真誠,在兩個孩子的內心中,不斷豐富的經歷不斷成熟的認知。當梧桐樹重新被種植下去的時候,希望也就出現在了兩個孩子的心中。
《怦然心動》電影觀后感1000字6
只是個人看完聯想到自己的生活而已,不能設置隱私么?
想起曾經年少懵懂時傷害過的女孩,以及之后我所受到的傷害。
多希望人們能夠不經歷痛楚就能發現什么是絢麗的,而現實總是很殘酷,有時我們必須經歷痛苦才能懂得什么是珍貴,甚至很多時候,這懂得的代價太沉重。
我也曾幻想過兩小無猜,青梅竹馬。一路走來,有很多人看上可以成為這樣的選擇,而現實是,這些人與其他人并沒有什么不同,我們的人生走到了不同的世界中。我需要某些方面純粹的一個人,一個有所堅持的人,同時又能給我帶來快樂的人。
對真情和善良的不懈追求和不懈堅持,或許是我太執拗,但這條路哪怕再孤獨,也要走下。我相信這是世上唯一無人有資格指責的自私:凡事無愧于心,對得起自己。
常常感到自己老了。而面對友情,親情,愛情,我卻從不愿奉迎妥協,我全身心做自己,直率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我不要不單純的友情,不要不單純的親情,更不想要不單純的愛情。
可過往的太多痛苦和經歷,讓我輕易把太多事情看穿,我都是緘默不言,不愿意傷害朋友,家人和愛人,可往往這沉默本身,便泄露了天機。但我還是一如既往的單純的做我自己,我一如既往的對我在乎的人好,因為我的信仰,只有溫暖兩字。我相信,只有以溫暖待人,才能換來同樣的溫暖,這原則不可妥協。
在愛情里,我始終相信,總會有那樣一個人,能夠看到我身上的絢麗,不只是我表面的熱情大方,而是我內心所堅持的那些純粹的特質。如同,我在她身上看到的那樣。
如今回想我童年的那些故事,真的也可以拍成電影了。是我的性格使然吧,這樣的電影會讓我從另一個角度審視那個時候的那兩個女孩的心路。我也常常在想,如果沒有發生哪些事情,她們現在會是怎樣。其實長大了再思考那些錯事,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可事情發生在美好的豆蔻年華,只能痛恨命運的殘忍。
以及之前之后的太多事情,正如故事中男女主人公對彼此之間的感受,他們看到了對方身上人性絢麗的一面。而我,后知后覺,認識到,為什么我會那樣執著,那樣冷靜,又那樣單純。
這世界就是這么殘酷,有些愧疚是無法挽回的,所以,盡量不給自己犯錯的可能,這樣生存很累,很容易被人遺忘,卻換回了一個無悔的靈魂。
這電影讓我想起太多童年的故事,我多愁善感的毛病,真惱人。
《怦然心動》電影觀后感1000字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