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心得體會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末尾,我軍結束了新興里和下碣隅里的戰斗之后,七連將要在敵軍撤退路線上的咽喉之處“水門橋”,與對方再次殊死搏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2《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心得體會1
觀看時,我的雙眼在頃刻間不知不覺地濕潤了——這許多鮮活的生命與靈魂,為什么會無怨無悔地把自己奉獻給異國的災難?這種高尚又偉大的情懷,到底從何而來?“是的,中國與朝鮮是朋友啊!唇亡齒寒——朝鮮沒了,新中國能長久嗎?”爸爸笑著答道,看著五歲的我的好奇的眼睛?,F在一想,一定是愛國的精神在支撐著烈士們奮勇殺敵。他們是真的深深地愛著自己的祖國啊!
1950年,中國第九兵團初入朝鮮。當這些英勇的戰士們正沉浸在新中國成立的喜訊中時,需要再一次踏入硝煙彌漫的戰場的消息又一次傳入了他們的耳邊。這些為我們擋風遮雨的烈士們,在當時,到底是抱著怎樣的心情步入異國他鄉的呢?我想不明白。但是,任何人都清楚,他們如此奮勇、如此拼命地戰斗,是為了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忍受著寒冷,端著步槍,在凜冽的寒風中,甘愿化為冰雕,也絲毫不愿退縮的。這種極其偉大和樂觀的精神,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全部來自于烈士們對于新中國的熱愛,和對于大家未來的美好生活的憧憬與渴望。
愛國。是的,就是這兩個偉大卻又十分平凡的字眼,在這些戰士們的心中扎了根。當那許多無名的烈士們,抱著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時,當那許多無名的英雄們在雪地里凍僵時,正是這兩個簡單的字在他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發揚壯大的時刻。愛國情懷支撐著他們已近奄奄一息的軀體,一次又一次地擊敗美國的王牌軍團,一次又一次取得近乎無人可及的勝利。
我們,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同樣應當好好學習,奮勇拼搏,才能夠對得起七十年前逝去的烈士們的生命和鮮血。中華民族的崛起,已經成為了我們的任務。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是的,我們一定要如饑似渴地學,吃苦耐勞地做,才會使自己強大,才會使我們祖國的未來強大。身為學生的我們,其實也可以做到“精忠報國”。只要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就算是在為祖國分擔。未來的中國,就一定會強大!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已經寄托在了我們的身上。你,準備好為它而奮斗了嗎?
2022《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心得體會2
我重新學習和認識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軍威,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英雄戰歌,涌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云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個功臣集體。他們不愧為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不愧為祖國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堅強衛士,無愧于“最可愛的人”的光榮稱號。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百業待舉。在朝鮮處于生死存亡、我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的危急關頭,黨中央應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中國人民志愿軍奉命開赴朝鮮。歷經千難萬險,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美國侵略者。志愿軍指戰員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進而形成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們偉大的志愿軍戰士不愧是最可愛的人,他們圓滿完成了中國人民賦予的光榮而偉大的使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以寶貴的生命維護和平與安寧,以壯麗的青春譜寫了歷史的光輝篇章。正是因為有了那些先輩的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生活。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爭的創傷隨著歲月的流失似乎慢慢地抹平了,但那場戰爭留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印跡卻永遠不會消失,10余萬為國捐軀的中華好兒女的英名更是永遠銘記不忘。
勿忘過去,珍惜今天。我們今天的一切來之不易,我們要時刻珍惜這一切。
追憶那場戰爭,我們應該滿懷感激之情向最可愛的人--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致敬!向犧牲在朝鮮土地上的光榮的烈士們和他們的家屬深深致敬!向尚健在的參加那次戰爭的整整一代人深深致敬!
有人說:忘記歷史等于背叛!雖然有些偏激但并不無道理。那些歷史是由先輩們用鮮血白骨潑寫的,用他們的青春換來的,雖是保家衛國之戰可誰都不能否定它對世界格局的影響,亞洲的作用,對朝鮮半島的作用。如今無數的先輩長眠于綿延的長白山腳下,那號角之聲已經消散在朝鮮半島的上空但那聲聲號角之聲不該在我們心中消散,中國雖未多強大但絕不低頭。
2022《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心得體會3
“這一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我們出生入死,就是為了他們不再打仗?!彪娪啊堕L津湖》中的這句臺詞,讓人潸然淚下……志愿軍戰士對民族獨立的信念及對國家強盛的渴望,讓人肅然起敬。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派兵侵略朝鮮。美國的入侵嚴重地威脅到了中國領土的安全,中國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在當時,中國與美國實力差距懸殊。美軍擁有成千上萬架坦克及火炮,而中國志愿軍坦克寥寥,火炮更是不足與落后。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狹路相逢勇者勝,在長津湖戰役中,志愿軍以勇敢精神和鋼鐵意志,打出了氣勢,打出了國威,徹底地粉碎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贏得了對手的尊重和敬意!
據親歷戰爭的老兵們回憶,長津湖戰役遠比電影所拍的更殘酷,那是一場在極度惡劣的環境下進行的戰役。志愿軍戰士以硬得咬崩牙齒的土豆為食,而美軍卻在享受咖啡美食,歡度圣誕節。美軍擁有優質的防寒設備,而我們軍隊的戰士身上卻只穿著薄薄的棉衣。距長津湖僅僅兩公里處的死鷹嶺上,一個連的戰士全部凍死在雪地里。其中,上海戰士宋阿毛身上發現了一張紙片:“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愿軍戰士,冰雪啊!我決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們的陣地上?!?/p>
長津湖戰役的勝利絕不是偶然,而是靠人民志愿軍鋼鐵般的意志,以及“我在”的必勝信念。第七穿插連的戰士個個鐵骨錚錚,不畏犧牲,保家衛國。身為后輩,我們要銘記這一座座血肉鑄就的豐碑!
一句“我在”,既是責任,也是擔當,更是對祖國的熱愛與無比的忠誠。身處新時代,過著幸福生活的我們,更應勿忘國恥,銘記歷史,為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山河已無恙,光影敬英雄。
如今的中國已一步步強大起來。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先輩用血肉開拓出來的。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努力學習。
展望未來,我在,我們在!
2022《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心得體會4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抗美援朝時期的戰爭,美國進攻朝鮮,但是戰火立馬燃燒到了我們中國,1950年新中國剛成立,美軍進攻鴨綠江,因為當時的美軍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坦克、戰斗機、巡邏機等。美國總司令麥克阿瑟說,要在圣誕節攻下中國,這時主席命令彭德懷率領英雄連隊:“第七穿插連”部隊攻打美軍,雖然那時中國的武器十分落后,可是他們靠著那顆堅韌不撥的心,說如果不是我們這一代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打。
志愿軍在冰雪山谷里,一個能崩掉牙的小土豆都當寶,可是美軍在感恩節卻大魚大肉,連盛菜都是毫不吝嗇的滿滿一勺。志愿軍在彭德懷,宋司令的指揮決策中,毛岸英爭分奪秒搶救大比例地圖,伍千里、余從戎的近身肉搏,雷睢生的炮排壓制,平河的遠程狙擊,伍萬里從一個新兵蛋子成為合格的戰士,七連人沒有任何人去教他,是他自己眼見的生與死、血與火,能殺20個敵人就是英雄。
最后中國人民志愿軍也付出了慘痛的犧牲,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氣中,很多先烈是以端著槍的姿勢被凍僵,體現了志愿軍戰士服從命令視死如歸,凍成冰雕也不退縮的革命精神。麥克阿瑟看到我們中國人不是被打死,而是被凍死了,說像這樣堅韌的敵人我們永遠也戰勝不了他們。
講述了一個志愿軍連隊在嚴酷環境下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感人故事。
我們要好好學習,成為祖國有用的人。
2022《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后感心得體會5
在這場戰爭中,美軍的實力是非常強悍的。且不說戰斗力對比,就單從后勤補給以及運輸能力上來說,美軍要遠超出當時的志愿軍。戰場補給對一場戰爭來說是何等的重要,這個相信不用多說大家都明白。
戰場上光靠勇氣是不行的,也需要實力,刀再鋒利也快不過子彈。在長津湖之戰中,美軍將后勤能力發揮到了極致。志愿軍只能用頑強的意志和無畏生死的精神去彌補裝備上的巨大差距。
當時我軍奮力抵抗,面對美軍猛烈的攻勢,即使在裝備落后的情況下我軍也沒有絲毫的退卻。到了長津湖戰役后期,當地的氣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天氣異常惡劣,冷得出奇。當地氣溫到達了零下四十多度。
很多戰士凍得連手都拿不出來,一些槍也被凍得連扳機都沒法扣。到了最后,雙方都不想打了,美軍也忙著撤退保命,就連途中遇到志愿軍阻擊他們都懶得還手,實在是不想打了,天氣太冷了。
從很多歷史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美軍在撤退的時候,靴子和腳都粘在一起了,連路都沒法走,手和腳全都凍壞了。有些士兵因為受傷失去知覺,等被抬回基地的時候已經凍得僵硬了。很多士兵的皮膚都被凍得開裂。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志愿軍在長津湖戰役中被凍成冰雕的壯烈事跡。相比美軍而言,志愿軍的驚人忍耐力還是值得稱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