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蓋茨比觀看心得
《了不起的蓋茨比》 講述了未成名作家尼克·卡羅維深受這個紙醉金迷的上流世界及其中的幻想、愛情和謊言吸引,他目睹這種世界內、外的一切,于是決定寫一個關于一段無緣的愛情、不滅的夢想和讓人心痛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了不起的蓋茨比觀看心得,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了不起的蓋茨比觀看心得1
有的影評說,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寫的是美國夢破滅的故事。我深不以為然。是夢,難保不破滅。這與誰做的夢、在哪做夢、做什么夢沒有關系。因為,再美好的夢也有清醒的時候。何況,看過這電影,有誰能不驚嘆:蓋茨比從美國中部農村一個誰也不想多看一眼的破茅屋里離家出走的窮少年,把握稍縱即逝的機會,經過個人奮斗,經過戰爭磨煉,變成不用發邀請,全紐約市名人巨賈就會每周爭先恐后紛擁上門,參加他家辦的舞會的神秘富翁,這個美國夢是何等成功!至于他最終死于憤怒的修車工人槍下時,他的夢并沒有結束,只不過已經重點轉移到與五年前初戀愛人黛西共享百年之好的憧憬。他是對帶著愛人打給他電話的期待跌入游泳池的。蓋茨比的夢沒有破滅,破滅的只是蓋茨比的軀殼!
然而,蓋茨比的愛情卻是那樣的而人尋味!出身卑微的少校蓋茨比受邀出席富豪世家聯歡會時,與主人純真少女黛西產生愛情并合體。和大多數愛情悲劇一樣,兩人因貧富差距太大無法結成夫妻。不同的是,黛西臨結婚時收到蓋茨比請求她等待并發誓成為富人的信時,是哭著撕掉的。哭,是因為還想著蓋茨比,撕則表達與過去的決裂。順理成章的劇情發展自然是,婚后精神生活不美滿:長島首富的繼承人湯姆自私、濫情。就在黛西日益需要金錢以外的安慰時,以一種令人瞠目結舌的炫富方式--一座永遠閃耀的財富光芒的巨大城堡出現在她們家對岸。夜夜笙歌的目的是為了吸引黛西到來。最后,倆人在中介精心安排的巧遇中重拾舊好。
黛西的心被林中小屋擺滿的鮮花、蓋氏豪宅內不停飛落的各式高檔服飾、充斥名人的聚會狂歡、海上高爾夫等等無度揮霍填滿了幸福。倆人策劃起重建家庭。于是,劇中人物矛盾沖突就到了高潮:深感威脅的湯姆經過周密調查,接受了的挑戰。當信心滿滿的蓋茨比突遭湯姆揭穿西洋鏡,并用刻薄語言辱后,勃然大怒, 完全丟棄“牛津風度”,揪過湯姆就要拳腳相加。此時,黛西驚訝的淚臉讓他冷靜下來。對他來說,出身貧寒和靠不法手段致富并不是問題。重要的是黛西已經承諾與他“私奔”,他堅信過去是可以通過金錢重來的。在這里,電影把蓋茨比與卡洛威關于 “You can’t repeat the past”和“Why of course you can”的爭論推向現實。蓋茨比逼著黛西告訴湯姆她只愛過他,后者則在兩位中介的注視下給出了兩可的回答。自此,劇情急轉直下,以自信樂觀蓋茨比的凄涼葬禮結束,扔下“愛情到底是什么?”這個巨大問號讓觀眾去思考。 黛茜對于蓋茨比而言,就像影片中不斷出現的綠色燈光一樣,是象征,是我們永遠都無法抵達的.彼岸。蓋茨比將對夢的追求和對愛的渴望都物化到無辜的黛茜身上,他所作的一切,實際都是在追尋那個他以為本該屬于他的人生和愛情。這樣的生命是寄寓在希望和未來之上的,充滿了力量和光彩,絢爛如同彩虹和流星,卻也如同所有絢麗的事物一樣短暫。所以小說最動人的地方,正是蓋茨比在生時就已深入骨髓的幻滅,以及他在這腐朽中清醒的審視著這夢與愛幻滅的過程,是在清醒中撲向毀滅的極致之美。而影片中那個帶著美好的希冀落入水池的蓋茨比,是活在他們相愛并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童話中的蓋茨比。所有文學對生命的哲思都剝離了,只剩下癡情而已。
卡洛威為什么告訴觀眾,蓋茨比是“其他所有人加起來都抵不上的了不起”呢?是他的樂觀?他的揮金如土?還是他對愛情的熱切追求和自我犧牲?美國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如果不通過其代表作《了不起的蓋茨比》讓人思考并回答這些問題,他怎么能成為20年代“爵士時代”的發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當下中國社會經濟成功與奢靡程度之比似乎可以毗美上世紀二十年代的美國。令主流文化羞于啟齒的是,類似《了不起的蓋茨比》引發社會深思、推動社會追求更高價值取向的警世之作實在是少之又少。主流文化沉緬于十幾億人同做一個發財夢的意淫中,甚而對“美國夢”平等自由創造奇跡的精神真髓嗤之以鼻。這就讓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更值得仔細欣賞。
世間存在教人割舍一切的真愛嗎?對此,蓋茨比是樂觀主義者,卡洛威較悲觀。這指向人生價值觀的爭論雖然沒有結論,但她正是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探索進程。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每一個埸景,每一段對白,每一幅畫面都力求用詩一般的美去描寫這種探索,讓觀眾的思考不至于太沉重。依我看,導演和他選的里昂納多等演職員做到了。
其實,我喜歡《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部電影還因為有卡洛威這個冷眼旁觀的思考者。是他發現了作為人的,并為他的悲劇命運而深陷抑郁癥。他一開始對心理醫生關于把蓋茨比的一切寫下來的建議有抵觸:“寫出來也沒有人喜歡看”。醫生的回答十分睿智:“你可以把它燒了。”那不停閃爍的綠光穿過了窗玻璃上的迷霧,菲茨杰拉德的超凡想象力讓醫生解脫了卡洛威,也應當解脫了觀眾的困惑。是的,真愛是否存在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對真愛的追求。比起做夢對人的功效,夢的內容的確不值得大書特書。
了不起的蓋茨比觀看心得2
看完《了不起的蓋茨比》,說不出來他哪里偉大,但是相比較那些惡心的人,他的追求熠熠生輝。 所謂美國夢,就是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過得更好。從小蓋茨比就相信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注定是上帝之子,不甘心原生家庭的種種,他走出了自己熟悉的世界,去探尋新的道路,他堅信自己命里有非凡的安排。
當他去黛西家,第一次吻上黃金女郎黛西的唇,生命中所有的期待,所有的追求,所有與美好相關的夢想,在這一刻都凝結成了最具體的象征。只要明天跑得更快一點,把胳膊伸得更遠一點,總有一天,總有一天可以觸碰得到彼岸那盞熒熒綠光。。。。。。
蓋茨比為什么偉大?
他的偉大在于:蓋茨比是愚者中的愚者,也是勇士中的勇士。他對黛西的愛的忠誠和執著超越了所有人,他的了不起在于他是真正以夢為馬一路披荊斬棘的人。
如果黛西不是黃金女郎,而只是普通的小家碧玉,蓋茨比還會這么愛她嗎?蓋茨比到底是愛黛西,還是愛黛西所代表的貴族生活?但是不管怎么樣,具體化的都是到了黛西身上,他的一生只愛黛西一個人,不管他做什么,他都是為了黛西,當他帶黛西進入他的房子時,他說這棟房子因為有了黛西的存在,才會完整,才會發光,才會充滿生氣,其他燈紅酒綠,名流權貴聚集的轟趴時只是浮華,為了掩蓋這棟缺少女主人的房子的空虛。
黛西,幾乎大部分的評論都是綠茶婊,因為她漂亮,同時多情、自私又拜金。其實我想說她的處境完全可以理解,也許在生活中我們遇到這樣的女人,我也沒辦法喜歡,也要嫌棄,覺得她太自私,但是她這樣的選擇對她自己來說,本身沒有錯。這也是男人和女人對待感情不一樣的態度,只要女人可以遇到對她更好的人,她是完全可以愛上他的,相反她之所以會想要再和蓋茨比一起,是因為他們曾經相愛,而且現在蓋茨比仍舊愛她,而湯姆那個賤男人,在得到他以后,和多個女人鬼混,一個惡心到極致的家伙,可是在蓋茨比讓黛西說出她從沒愛過湯姆的時候,黛西說不出來,她說的是她愛過。因為他曾經也對她好過,所以女人這輩子沒有認定誰是唯一,只要誰對我好,誰就是唯一,我會因為你對我的好而愛上你,而奉獻自己的一生,相反,如果我愛你,你卻背叛我,對我不忠,那我同樣可以這么對你,這是女人非常直觀的情感判定,她可以愛你跟你結婚生子,為你放棄所有,同樣不愛你的時候,也可以放棄一切,甚至是背叛你。所以我并不覺得黛西有多綠茶婊,我覺得女性很多都是這樣的,這是一個共性,所以對待女人,你只需要對她好一輩子,她必將奉獻自己的一生為你千千萬萬。
最后的結局是悲哀的,他以為黛西和他一樣,一生只愛他一人,和他一樣在等候,直到最后一刻,在泳池游泳,被槍殺的那一幕,管家接到的電話,他仍相信那個電話是黛西打來的,我從未有一個時刻放棄過愛你的希望,因為我從未有一個時刻放棄過你愛我的信念。而事實卻是黛西的表弟打的電話。黛西已經和湯姆準備走了。。。。。。
湯姆是最惡心的人,他的惡心不僅在于不忠,還和加油站的老婆偷情,最后更惡心的是竟然把所有的罪名都栽贓給了蓋茨比。
無論電影里黛西有多少鏡頭,都是在講蓋茨比。蓋茨比是什么樣的人?他為何了不起?
他年輕勇敢、帥氣多金,但是他是那種對別人的老婆不會多看一眼的值得信任的男人,他的一切都只為一個女人——黛西,當他讓尼克約黛西來下午茶的那場見面,他的表現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特別是出去后又淋了雨回來的那一幕,他的眼神,他的緊張,他5年沒見的黛西,他從始至終,至死不渝愛著的人,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她,這一刻他終于要見到了,那個時候他緊張的像個小孩。
蓋茨比是愚者中的愚者,也是勇士中的勇士。他對黛西的愛的忠誠和執著超越了所有人,他的了不起在于他是真正以夢為馬一路披荊斬棘的人。
我們繼續奮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斷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歲月。
了不起的蓋茨比觀看心得3
在片頭,Carraway提到了他父親總是對他說:“試著看每個人的優點。”也因此他總不會去批判任何人,但即使是他也有極限。這段話暗示了這個故事存在著批判,但立場是誰?在他開頭對治療師吐露”離開紐約時厭惡那里的所有事、所有人…除了Gatsby。”時,就明確地證明了身為主述者的立場了。然而,整個作品的主角定位經改編后卻少了足夠的力道支持這個立場。電影拍出了Daisy的美麗與嬌貴,但把她在原著中的沉迷虛榮修飾得含蓄許多。雖然初登場時那樣的慵懶、輕佻態度,以及”黃金女郎”的封號,有帶出一些浮華拜金形象。只是這個形象到之后越來越不鮮明,例如中間提到她五年前收到Gatsby的信期望她等到他飛黃騰達的那一天,因此結婚當天曾鬧著不愿結婚,但還是在家人安撫下嫁了;以及五年后對Gatsby的舊愛重燃,夜夜遠赴他家,甚至期望拋下一切和他私奔,逃離相互欺瞞的婚姻。因此劇情到了中間,想要把”負心”形象套在她身上實在略顯不足,直到最后一段,正因她的優柔寡斷間接造成了車禍杯具,又正因她的懦弱不敢為錯負起職責間接害死Gatsby,才又讓人對于她的自私無情感到寒心。
Gatsby所投注的愛也不是純粹的愛。他是個單純的人,單純在他所追求的美國夢是純粹的,沒有墮入糜爛、失去道德、背叛愛。但就感情的層面而言,那份對Daisy的執著并非純粹愛她為人最原始??的樣貌。Carraway如是說:”Gatsby堅信那盞綠燈,堅信它代表極樂未來,雖然這個目標一年又一年地在眼前倒退。未來以前從我們手中溜走,但是,無所謂—明天我們會跑得更快,手臂會伸得更長…。總有那么一天……但我們仍奮力向前,即使像逆流的小船,不斷被浪推回過去。(Gatsbybelievedinthegreenlight,theorgasticfuturethatyearbyyearrecedesbeforeus。Iteludedusthen,butthat’snomatter–tomorrowwewillrunfaster,stretchoutourarmsfarther…Andonefinemorning–Sowebeaton,boatsagainstthecurrent,bornebackceaselesslyintothepast。)”他所夜夜渴盼的綠光,意識里是對Daisy的投射,潛意識里卻是Daisy所象征的那份高貴的出身,那個能夠成為他內心所構筑富麗堂皇未來的最后一塊拼圖—城堡、富豪、與他美麗雍容、出身不凡妻子。這個觀點也在Daisy懇求他一同私奔,卻被他拒絕的動作可見一般。他在城堡旁的花園里,指著身后的豪宅與里頭的盛大派對告訴Daisy他不能沒有這些,他要的是Daisy放掉一切一齊住進那里,
而不是一齊離開。于是當有些人認為,Daisy的自私害死Gatsby的時候,我不禁疑惑真正自私的人是誰呢?也正因如此,我無法正因他所謂的愛而感動,反而覺得對于自己未察覺的層面執著得有些病態—那是對于名利富貴的執著,是充滿意識形態的愛。當然這種感覺是相對的,或許在原著里Daisy虛榮貪婪的人格形象更鮮明時,觀眾下意識選取立場時就會比較傾向撻伐Daisy顯而易見的負面觀感,而忽略Gatsby內隱于心里其實無不一樣的情懷。
公寓一場戲是本片的最高潮,三個人互為沖突的個性(Daisy的兩面倒、Buchanan的留意眼與尖酸刻薄、Gatsby藏在侵略性之下對出身卑微的自卑)使得箭在弦上的情勢更加緊繃。三個人之間構成一個相互迫使的循環:兩人的曖昧惹怒Buchanan;Buchanan的尖酸刺激了Gatsby,使他強奪的態度更堅決;Gatsby的過于用心卻讓對Buchanan還有情的Daisy卻步;Daisy的猶豫更強化兩個男生的劍拔弩張。最后Buchanan擊破這個僵局是正因他揭發了Gatsby極力想洗刷隱藏的貧賤出身。這是Gatsby內心最根本的缺口,發奮建立這一切成就、對Daisy的執著,都是為了藉由擁有而去填補的缺口。如躁狂般發怒的Gatsby也在daisy?的眼中崩塌了,不論是他看似紳士的品格或是坐擁財富的神秘假象,華麗泡沫被戳破的失序也引發了后續的杯具。
在眼科招牌底下的車禍杯具,”上帝之眼”一如往常沉默地觀察著人類的爭奪、欲望、貪婪、以及最終的死亡,看似放下了這個世界使之沉淪,卻又像是報應般地上演,身為元配的Daisy不知情地意外撞死了Buchanan的情婦,而做他人情婦的女生正想叛離自己的丈夫逃走,誤以為來車是情人就失心瘋沖上前被撞身亡。只是杯具總是留給有情卻沒有權力的人,愛錯人死去的情婦,心碎的丈夫,與為愛背黑鍋的Gatsby,這些人玩到最后全成了紐約的金權游戲最大的輸家—一個人得不到情人眷顧還因此喪生;一個人生活一貧如洗最后連摯愛都失去,悲慟之下手染鮮血錯找Gatsby復仇;一個人則花了一輩子拼了命想往上爬,最后卻連命都賠上了。游戲里最后能夠全身而退的贏家終究是在這個浮華世界里原本就坐享資源、操弄資源的人們。
Gatsby的葬禮只有Carraway一個人到場。只有存有真心才會在對方已經一無所有時仍留下來關心他,而這個世界上還保有”真心”的人,除了已經離去的atsby就只剩他了。那些以前浮光掠影存在Gatsby的人生里,以前重要或不重要的人,逐水草而居、逐放縱享樂而活的人,即樹倒猴孫散。甚至連以前愛得驚天動地、互許終身的人,為了隱藏自身的罪甚至連最后一眼的垂憐都不愿意給。
如果說改編電影的劇情和核心價值是原著的貢獻,那么華麗斑斕的視覺饗宴就是屬于巴茲魯曼獨到的眼光。把紐約的紙醉金迷、豪宅里不可思議如嘉年華般的奢華派對、壯闊繽紛的煙火在Gatsby身后展開,以及夾在東西卵之間、如煉獄般的灰燼城,冷冷看著荒誕人性的上帝之眼,將費茲杰羅以文字傳達的象征符號用幾近奇幻的方式具體呈此刻大螢幕,宛如重返20年代美國爵士時代的風華。
了不起的蓋茨比觀看心得4
這個故事的影評,我不知從何寫起。用一句話概括的話,這僅僅是個窮屌絲追求白富美未遂的故事。
當時心血來潮去看部電影,對蓋茨比也沒抱太大期望,僅沖著萊昂納多去的。沒想到還是部好片。看完從電影院出來,心里很難平靜,也許是正因我的經歷問題,因此才有感觸吧
這是一個奇幻多彩的童話,這是一個黑暗殘酷的童話。
電影借表弟尼克的是叫講述了蓋茨比與黛西之間的故事。
蓋茨比了不起?
蓋茨比偉大么?了不起么?在我看來不是這樣,僅僅是個如此卑微,如此可憐,用我家鄉話講造孽的蓋茨比喲。
出生于貧寒家庭,醫生都在不懈地奮斗著。可最后沒錢沒女生,還死后背負惡名。
他以前是那么發奮地一步一步往上爬,學那紳士的氣度,上流的舉止,可仍然得不到認可。在分家產時,一樣被踢出在外,成了一個流浪漢,只能依靠走私來發家以再次試圖回到那無比光鮮的上流社會,但就算他再有錢又怎樣呢,一樣只配住在WastEgg,而EastEgg的傳統富人是看不起這些暴發戶的。為什么?黛西的丈夫湯姆說了出來,我們的不一樣是來自血液的,在血里我們就不一樣,這時的蓋茨比發怒了,揮起拳頭就要砸向這個搶走自己心愛女生的男生。
人啊,是多么脆弱,當應對那些無可辯駁的事實時,是最難理解的。比如你不能說胖子胖,不能說矮子矮,不能說傻逼傻。
可憐的蓋茨比啊,過去的時光是回不去的啊?
過去的時光能否回去?我想大部分跟我一樣是確信那似水如花的年華逝去了便逝去了,是不能回去的。但蓋茨比堅信,他一向守護者自己心中那棵樹,他堅信過去的時光是能夠回去的。于是他用了五年的時刻,五年,一千八百二十五天來試圖回到那夢一樣的過去。
他買下了一座城堡,只等他心中的公主。
他每一天守候這和對哎的燈,只期望對面的那個人也會不經意地看到他。
他每周舉行一次瘋狂派對,邀請所有的人來,只想對面那個人能聽說那里有個故人。
他買下了一個花店的話,只期望能博得那人一笑。
有些人說,每個人都要經歷一次奮不顧身的感情。我想說,是啊,你看那憨憨傻傻的蓋茨比不正是如此么?他那么那么地不顧一切,他顛倒了整個世界,只為擺正她的倒影,他只求一個微笑的肯定,這一切便有好處。
是不是很文藝?那我告訴你,這都是狗屁!
可憐的蓋茨比付出了那么多,又得到了什么呢?連微笑的肯定也沒有!不好跟我說什么不在意結果,不在乎結果,誰會去賣一座城堡啊!
也許人們付出的時候,是沒想過要回報的,但付出之后,人們都是想要回報的。
回報沒那么復雜,不是要你還錢換房子,只要你一心一意跟他在一齊就好了。
因此蓋茨比是那么在意那一句話。他期望黛西對湯姆說“我從來就沒愛過你”。但是,她沒有!為什么必須要說這句話?正因只有說了這句話,才能證明黛西是多么愛蓋茨比,即使知道這是句假話,知道這句話會傷害一個人,一個與她生活了五年的人的心。但只要黛西足夠愛蓋茨比,她是會說的,只要黛西是愛他的,他的一切就有好處。
但這句話是始終沒能說出口。證明了黛西是放不下湯姆的,她的現任老公。也就是說黛西是不會狠心拋下丈夫和孩子,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頭像蓋茨比的。這個故事在那里就已經注定了蓋茨比才是小三,他次啊是那個破壞他人家庭的人,他才是配角。
可憐的蓋茨比,付出了那么多,最后,生命的最后,也等不到那個電話。
在自己死后,自己的死訊不是讓曾愛的癡狂的人感到難過,而是感到負擔,她根本不想聽到他的消息,根本不想應對這個感情瘋子。
過去的時光啊,過去了就過去了。就算我們能買來當時的房子,當時的衣服,但當時的人已經不是當時的人了。
可憐的蓋茨比,男生的事業啊!如蓋茨比所說,當他決定義無返顧的去愛的時候,就注定了他的人生就像那燦爛的流行,嗖的下墜了。
其實換句話說,孩子們呀,認真你就輸了。
蓋茨比是個悲情的人物,一生都很杯具,結局也很杯具。不知道那些以前愛某個女生愛得瘋狂的男生會不會再蓋茨比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再來看看黛西。
黛西這個名字是如此美麗,小雛菊,極完美的食物。
她不是水性楊花的女生,她從始至終都沒做錯什么,但是無意間就糟蹋了蓋茨比的一生。
黛西以前確實是喜愛蓋茨比的。但蓋茨比也知道,如果自己沒錢,黛西跟自己是不會幸福的。也不是說黛西嫌貧愛富,而是富養出來的黛西是不可能跟著蓋茨比一齊吃苦的。
黛西之后也確實愛蓋茨比的。單僅僅是愛,從始至終她也就知道愛與被愛,其他一無所知。
當黛西來到蓋茨比的宮殿的時候。看到那陽光下的城堡,看到華麗的大廳,聽到美妙的音樂。黛西對蓋茨比說的話是,我能這樣跳一整天舞!而蓋茨比為了黛西能在那里跳舞付出的艱辛和發奮,黛西根本看不到,她只看到此刻有錢蓋茨比,愛上了此刻這個如此強大的男生,誰還在乎他是怎樣過來的呢,此刻兩人高興就好了。
當兩人如膠似漆時,黛西告訴蓋茨比,她想私奔。完全不顧蓋茨比辛苦奮斗來的事業,僅僅想自己和她愛的蓋茨比過二人世界。也不顧自己還有個丈夫,還有個孩子,就腦子一充血就想私奔了。蓋茨比就去辛苦實行了。可到最后才發現,原來黛西這么多羈絆根本不可能私奔。兩人床上說的話怎樣能信呢?、
黛西的任性和公主病,真的不怪她,她的生活環境下長大,她覺得香檳就是從冰箱里長出來。她也是個善良的敢愛的女生。
可這樣的女生值得要么?一路艱辛的蓋茨比,這樣完全不在乎你想法和位置的女生有好處么?
蓋茨比也許僅僅在感動自己,僅僅想占有黛西而已。
黛西多想想蓋茨比的鮮花,是否是翻山越嶺摘的,心懷感激。
了不起的蓋茨比觀看心得5
19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不久,新生的美國第一次以強大的勝利者姿態迎之后屬于自己的時代,科技工業商業藝術教育文化空前繁榮。這個十年,共和黨人柯立芝憑借“秩序與繁榮”的競選口號當選總統并成功連任,上任不久他就說“美國人的頭等大事就是做生意”;這個十年,芝加哥的黑幫頭子艾爾卡彭還憑借著自己在禁酒令時期的私酒生意大發橫財在整個中西部翻手為云覆手為雨,這時離他1931年被關在舊金山的惡魔島監獄還有幾乎十年;這個十年,聲名卓著的卓別林上映了電影《馬戲團》和《淘金記》,無需等到多年之后的這天,他毫無疑問在那個時候就成為了默片時代的電影的代名詞;這個十年,查爾斯林德伯格駕駛著“圣路易斯精神號”單引擎飛機橫跨大西洋從紐約飛到巴黎,不可思議地實現了工業時代飛躍大洋的人類夢想。當他在巴黎著陸時,在機場熱情等待他的巴黎人居然有15萬之眾;這個十年,以道德名義透過的憲法第18修正案宣布全國范圍內禁酒,這條針對道德的立法毫無好處適得其反地只帶來了無盡的黑幫私酒生意,隨處可見的非法酒吧和地方司法系統的全面腐敗;這個十年,美國的匹茲堡誕生了歷史上第一個商業電臺KDKA爵士樂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最強音,路易斯阿姆斯特朗這樣的爵士樂大師群星輩出。這個十
年,亨利福特賣出了1500萬輛福特T型車,10年前被拆分的標準石油各自為政的公司再度在全國建起了無數的加油站,陶氏化學有了自己的商標成為了美國屈指可數的大型化工企業。
一個瘋狂咆哮所有人都在狂飆突進的十年,多年之后人們再提起,最偉大最自我實現預言的總結卻只是菲茨杰拉德如挽歌般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即便近百年后的這天,依然被BazLuhrmann導演搬上銀幕。影片極盡浮夸奢華之能事:服飾、飾品、布景、宴會,甚至是蓋茨比锃亮閃耀的黃色跑車,無不時刻提醒觀眾那個瘋狂享樂的爵士年代。可能菲茨杰拉德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但所有的之后人,都從那些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描述中看到了預言版無可避免的大蕭條幻滅的到來,以致時至今日,也為人所感慨。
如果只是一個在所有人的狂歡盛宴中都看到那個覆滅的曙光預兆的話,這部電影的原作也不可能影響如此深遠,正因它旨在追問一個問題:“到底美國夢是什么?”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演的主角蓋茨比無疑代表了那個時代最直接的精神訴求:我要不斷發奮賺到更多的錢,獲得更高的地位,透過自己的發奮,盡可能快得從一個nobody變成somebody。然后帶著自己擁有的一切去追回過去,追回所有當年自己拿不到的一切。自己豪宅里所有的舞會、盛宴、樂隊、美酒、喧囂,都是為了追回五年前在路易維爾失去的一切,不止是Daisy,還有所有在他看來自己失去的這五年的前程,那些甚至從未發生過的假定的五年幸福生活。時刻對于執著的近乎偏執的蓋茨比來說,最好就能停滯了:這五年從來沒有發生過,他帶著自己的財富成就地位回到Daisy身邊,從五年之前重新開始一切,至于此刻的Daisy和Tom已經有了一個女兒,蓋茨比甚至從來不在乎甚至不去想過該怎樣辦。他如此執迷于自己的過去不肯放手,以至于當Nick直覺一般地追問:“你不可能重復過去發生過的事情”時候,蓋茨比本能懷疑般的回答:“不可能重復過去?為什么?當然能夠!我會讓一切回到原本就應的樣貌!她(Daisy)會看到的!”。在他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為了自己豪宅隔水相望Daisy住所晚上閃耀的綠光。
其實Daisy這種膚淺的優柔寡斷甚至不值得去多加置喙,正因她Tom都是這樣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這樣的人。既便是Daisy本人,也不可能對自己的處境和Tom的外遇一無所知毫無覺察,她看著自己和Tom的女兒說“我很高興是個女兒,我期望她是個傻瓜。對一個女孩兒來說,世界上最好的結果就是變成一個美麗的小傻瓜。他那種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物質財富理所當然的想法和物質的欲望使他在本質上和Tom并沒有區別。如Nick在蓋茨比死后對Tom和Daisy那種毫不在乎的冷漠的看法:“我無法原諒他或者喜愛他。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在他們自己看來都合情合理:一切都十分冷漠令人困惑。Tom和Daisy是冷漠的人,他們把所有事情都搞砸,然后退縮到到自己的財富和麻木不仁或者不管什么使他們在一齊的東西之中,留下爛攤子讓別人去收拾”。
諸如“蓋茨比愛上了一個bitch,然后他一輩子被毀了”這種說法也是很值得商榷的。蓋茨比這種如小馬哥一樣“我忍了三年,就是要等一個機會,我要爭一口氣,我不是想證明自己了不起,我是要告訴人家:我失去的東西我必須要拿回來”的堅忍宣誓畢竟動人,只是一個人若對所有自己經歷過的世事都不放手的話,不管蓋茨比之后的成就多么偉大,若他的成功和自我實現都要透過翻開過去的傷疤挽回早已經不屬于他的Daisy來證明的話,那在他面前所注定的,就只能是一個死胡同。正因過去發生的事情真的就那么無可置喙不容辯解地發生了,除了理解之外,唯一的選取是遺忘。而蓋茨比的可悲之處則在于,這兩者他都做不到。
蓋茨比用盡所有發奮造就了一個全新的自己實現了美國夢,他甚至親自給自己改了名字。他對Daisy的隱藏的含義是,他拒絕堅信正因自己出身低微就注定無所成就。任何能夠讓自己獲得財富和成就的方法,哪怕是非法的,都在所不惜。蓋茨比的葬禮上,只有Nick、蓋茨比的父親和牧師等幾個人出現,幾乎所有人敬而遠之,生怕和這個靠販賣私酒和有組織犯罪起家的蓋茨比先生有什么瓜葛,即便不久前他們都在蓋茨比的豪宅里飲酒作樂笙歌艷舞徹夜狂歡。人們贊頌財富和成就,卻毫無例外地應對后事避而遠之。蓋茨比的父親得知兒子的死訊后趕來為兒子送葬,在蓋茨比堂皇的豪宅中對Nick說,我為我兒子的成就感到驕傲。
回到最初的問題:“美國夢到底是什么?”老羅斯福總統1910年在巴黎發表了題為《共和國的公民》的演講,在文中他說:“重要的從不是那些在一旁指手畫腳的人,不是那些對別人的失敗評頭論足的人,更不是那些指責別人如何能夠做得更好的人。榮耀屬于那些真正站在競技場里打拼的人:他們滿面灰塵,浸透著汗漬和血跡;他們英勇無畏;他們一遍又一遍地犯錯跌倒,正因這路上必須伴隨著打擊,即便如此他們依然奮力向前做到了;他們明白自己執著和專注;他們獻身于崇高的事業;在最好的狀況下,他們最終品嘗了偉大的勝利和成就;在最壞的狀況下,即使他們失敗了,至少他們也很偉大地倒下,正因那些自始至終從不知道勝利或者失敗的冷漠和膽怯的靈魂遠遠不能與他們相提并論”。(觀后感guanhougan)兩百多年來,一代代的移民來到那里,就是為了擺脫過去的舊世界。飄過紐約港的自由女神像旁,舊金山的金門大橋下,在洛杉磯的長灘港上,所有來到那里在那里生活的人們都堅信不管自己出身如何貧寒卑賤,只要憑借自己的勤勞奮斗和不懈追求,總有一天我們總會得到我們覺得自己就應得到的一切:財富、地位、尊重、感情。每個生活在那里的人都像蓋茨比一樣,“信奉那盞綠燈,那個一年年離我們漸漸遠去的完美未來。我們從前抓
不到他,但是不好緊:明天我們會跑得更快,手伸得更遠,總有那么一個早上,我們奮力向前,逆水行舟,不斷地被推向過去”。
如小說第一章原文所說,“蓋茨比本人到最后其實安然無恙善始善終,只但是是那些以前吞噬了蓋茨比的,在夢境醒來之后發覺的渾濁灰塵,讓我們暫時對人世間壯志未酬的悲哀和轉瞬即逝的歡愉失去了興趣”。蓋茨比的確很偉大,十分了不起,只是,他原本就應格外留意地想清楚,自己心心念之日夜不倦發奮不停追求的,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