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黃蜂》觀后感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影《大黃蜂》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電影《大黃蜂》觀后感1
看過《大黃蜂》之后,徹底刷新了我之前的認知。電影雖然展現的是機器人之間正義與邪惡的斗爭,但至始至終貫穿著一個青春期孩子的成長歷程。
18歲女孩子査莉,父親因心臟病去世,讓她對曾經熱愛和擅長的跳水產生了嚴重的心理障礙,從此再也不敢嘗試,即使是在遭到同學諷刺挖苦,自尊心嚴重受挫時,她依然選擇逃避。
査莉的媽媽很快有了新的伴侶,開始了新的生活。可是,媽媽對她情感的忽視,她只能每天面無表情的生活著。在一次和媽媽的沖突中,她憤怒地對媽媽吼道:“你找到了爸爸的替代品,可是我沒有。”
游樂場的小伙子咪莫喜歡上了她,可是她卻一直用冷冰冰的態度拒絕。
那輛有著她和爸爸共同回憶的汽車,她一直在努力的修,可總是修不好,這讓她很懊惱。
劇情到這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糟糕的家庭,父親去世,査莉無法從悲傷中自拔,媽媽并沒有更多的關注女兒的情緒。影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査莉疲憊的回到家中,看到媽媽、新爸爸和弟弟三人親密的坐在沙發上,邊看電視遍說笑,媽媽連看她一眼都沒有,就說:“晚飯沒有你的。”査莉愣愣的看著三人其樂融融的場景,默默的退出去。所以,缺失了父愛,又無法從新家庭中補充到愛的査莉只能選擇逃避和退縮。
這個時候,大黃蜂出現了,他陪査莉一起玩,聽査莉講爸爸的故事,擁抱査莉,和査莉一起惡搞,用爸爸喜歡的音樂鼓勵査莉我們看到,大黃蜂其實一直扮演著査莉爸爸的角色,在大黃蜂的陪伴下,査莉越來越開朗,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燦爛。
劇情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大黃蜂墜入海中,査莉終于克服了心理障礙,勇敢的跳入海中救出了大黃蜂。而一路駕車來救査莉的媽媽、新爸爸和弟弟,經歷了這場磨難,似乎明白了女兒的重要性。當査莉再次面對家庭成員時,媽媽的擁抱,査莉對新爸爸和弟弟的認同,讓這個家庭中的情感流動起來了,我們看到了一個充滿溫情的家庭。
告別的時刻到了,這時的査莉在替身爸爸大黃蜂的陪伴和家庭的溫暖中,已經找回了自信,所以告別的場景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難舍難分。
最后,査莉終于修好了那輛汽車,當她開著那輛車再次出發時,實際上是表明她已經從父親去世的陰影中徹底走出來了,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洋溢著自信和快樂的青春少女。
當我們沉浸在這個美好的結局時,是不是能夠看到一個家庭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當我們看到孩子這樣那樣的問題時,總是把問題出現的原因指向孩子,竟然不知道每一個問題孩子背后都有一個問題家庭。
網絡成癮、叛逆、焦慮、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甚至厭學等等,每一個問題其實都是家庭功能失調的表現,每一個問題亟待解決的不是孩子,而是家庭。家長對孩子缺乏關注和溫暖,家長不愿意陪伴孩子,不愿意去理解、傾聽孩子,對孩子情感需求忽略。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積極進行家庭建設,強化家庭成員間的情感鏈接,所有孩子的問題都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
電影《大黃蜂》觀后感2
當《變形金剛5》全面潰敗后,《魔弦傳奇》動畫導演耐克接盤了《大黃蜂》,拋棄了無腦狂轟亂炸,走起賣萌喜感溫情路線,沒超大壯觀的爆破刺激,卻用匠心精神帶來意外驚喜。大黃蜂除了變形、飆車,狂戰三大霸天虎金剛,還負責賣萌搞笑,加上大量懷舊金曲,勾起滿滿經典回憶。
在賽博頓星球大戰失敗,大黃蜂逃逸到地球,還被軍隊和霸天虎襲擊,淪為廢棄場的破車,直到正直青春期少女查理發現,開始了新的冒險。在金剛狼死前跟小蘿莉溫情脈脈后,大黃蜂也從強硬的具有侵略性的戰爭機器,演變為少女身邊溫柔可愛、愛心爆棚的暖男,或許片名應改為《這個大黃蜂不太冷》。
從少女發現他是機器人,還為之起名為大黃蜂,到他形態縱身一躍變形至甲殼蟲黃車,塔拉維斯奈特導演都做過精細酷炫的變形細節,避免以往那般看不清。畢竟是拍卡通片出身,大黃蜂被賦予更多人性化處理:一雙呆萌大眼睛忽閃忽閃地,還利用廣播調頻的方式說話,如此俏皮幽默手法,叫觀眾不禁捧腹!
大黃蜂就像一個呆萌的機器人孩子,充滿著好奇、調皮、乖巧。他犯錯時或受到驚嚇時,總蹲坐在角落時的樣子,讓看客們心生愛憐,禁不住想抱抱。他在無意間撞壞門,還變形縮小了身材進屋,把查莉家破壞得一片狼藉后,干脆默默滑走還淘氣地豎起大拇指,極易聯想起生活中鄰家孩子,讓人哭笑不得。
肌肉男約翰塞納的軍官,除了被霸天虎多次打倒,還是很嚴肅的冷幽默角色,而政府高官與科學家談論:要不蘇聯就先得到先進外星科技,仍然是卡通味十足。小豪爾赫蘭登伯格飾演鄰家男孩,則負責插科打諢與朦朧青春愛情,具體不多劇透。
本片特意安排了警車追逐戲,大黃蜂從車道外抓著欄桿飆車,再到隧道內變身踩踏警車飛奔,各種眼花繚亂的酷炫,視聽奇觀足夠抓住人性。包括他面對強敵時候,頭變出防護盔甲,手變出利劍與槍筒,施展十八般武藝上去砍殺摔打,你徹底能感受到一種酷!
沒有毀滅城市,但霸天虎方面還是很兇猛殘暴的,開始無數霸天虎在塞伯頓星球圍攻戲,聲波發出機器狗呼嘯襲擊擎天柱,瞬間勾起無數兒時回憶。大黃蜂被霸天虎追殺,從地面到山崖再到空中,一路纏斗不停,他借助周圍環境與對方武器取勝,細節都很講究。
粉碎和反射彈這對紅藍CP追捕組合,一個智力擔當,另一個無腦好斗,角色塑造非常有反差感。他們先虐殺了一個汽車人俘虜,然后到地球炸車、殺人、掠奪軍方衛星,無惡不作。后面,哥兩還想用衛星聯系霸天虎進攻地球,也讓末日危機感迫在眉睫。
全片動作戲干凈利索,大黃蜂雖沒那么高,近身肉搏不以力氣見長,卻靈巧有智慧,明顯吸取了成龍電影精髓。他跟霸天虎拳腳、摔打齊上,一招一式都沒絲毫混亂之感,各種金屬碰撞間火光耀眼,酣暢過癮。大黃蜂打爆水閘,用大船撞死對手的雷霆一擊,還編得蠻聰明,這跟《變形5》可有天壤之別。
在《銀河護衛隊》用80年代經典歌曲貫穿始終取勝后,耐克導演也效仿這種妙招,在大黃蜂失憶失音后,跟女主基本都靠音樂去交流,每盤磁帶、每首金曲的選擇,都恰到好處結合了劇情與情景,讓觀眾沉浸其間。而小蘿莉畏懼跳水到最后奮力一躍,關鍵時刻去救險,前后呼應都蠻到位。
據說耐克公子公子如果《大黃蜂》再不賣座,他就要回去繼承體育家族的億萬家產,但慶幸是拍得很不賴,溫情與炫酷都俱全。女主角海莉斯坦菲爾德也是鄰家女孩的青春磨樣,遠離了維秘性感妖艷身材,也更貼近生活本真。希望這么精彩電影能大火,這樣耐克公子導演就能繼續用這種溫情喜劇方式把《變形》系列拍下去,并換發出璀璨的新生!
電影《大黃蜂》觀后感3
《變形金剛》系列不再硬杠,而是柔弱到讓女性觀眾也心水不已,因為,你沒見過的呆萌版大黃蜂來了,等你來奶。
當《變形金剛》大電影都拍到了第五部的時候,全球影迷們終于等來了首部獨立角色電影《大黃蜂》。確實如此,無論是正方的汽車人陣容,還是反派的霸天虎陣容,如果要盤點人氣最旺的角色,大黃蜂一定名列前茅,在一系列的影視作品中,它也總是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
電影《大黃蜂》的出現,則是為大黃蜂與地球的淵源,開啟了最初始的還原。當然,作為獨立角色電影的首部曲,《大黃蜂》也擔當了為接下來的系列電影,做引導和鋪墊的先鋒作用,這與他初探地球,揭開整個變形金剛的地球之戰序幕,有著命運的重疊,想想也是很奇妙的巧合。
看過《變形金剛》真人系列大電影的影迷們肯定都知道,在影片中,大黃蜂的汽車原型,是雪佛蘭的科邁羅,無論是舊款還是新款。但有些觀眾并不知道,在更早的動畫之中,大黃蜂的變身車型,也包括被車迷們奉為經典的甲殼蟲汽車。
當然,作為通用汽車鼎立支持的《變形金剛》大電影,身屬大眾汽車公司的甲殼蟲被隱藏,只有來自通用雪佛蘭的科邁羅成了大黃蜂的地球身份,也是正常。因此,此次電影《大黃蜂》最令人激動的地方就在于,恢復了大黃蜂最早期的甲殼蟲設定,這儼然是讓粉絲們類目的懷舊之舉。
有別于雪佛蘭科邁羅版大黃蜂棱角分明、充滿動感的外形,甲殼蟲版的大黃蜂,帶給觀眾的是圓滾滾的敦實造型,充滿了呆萌的風格,這個造型,也與影片中大黃蜂角色的設定有著許多的契合:此番獨挑大梁的大黃蜂,在地球現身,儼然是涉世未深、初入社會的小學生,愛搞怪,會害怕,還時不時的賣萌裝傻,讓它的地球小伙伴查莉不斷抓狂,卻又不離不棄的要和這位天外來客的好朋友勇闖天涯。
在《大黃蜂》中,汽車人與人類的關系,有著更深入的探討,和更豐富的呈現。當然,向來勇敢的大黃蜂,此番也盡情的釋放了它的喜感,給觀眾帶來連番的爆笑,這在既往的《變形金剛》系列中,并不多見。《大黃蜂》有變化,也有堅守,變化在于,初代的大黃蜂更加復古和可愛,而不變在于,影片仍然將情感的訴求點,落筆于人類與汽車人之間的相攜成長之中,對人類了解不多的變形金剛,通過了更多的接觸,產生了信任和依賴。
與此同時,片中身處青春叛逆期的女主人公查莉,也在與汽車人的一系列冒險中,漸漸得到成長,乃至開始與曾經隔閡的家庭成員漸漸和解。人類與汽車人的最佳關系狀態,一定是相互成就的,這也是本片的總監制斯皮爾伯格老爺子的一貫創作思路,因此,在《大黃蜂》中,我們能夠看到許多諸如《ET外星人》、《侏羅紀公園》、《圓夢巨人》等作品的影子,都是講述了人類與非人類生命的關系,片中滿溢的人性思辨,讓《大黃蜂》不再是一部單純的視效大片,而是充滿更多人文價值。
不得不說,大電影《變形金剛》將視效一次次的推向登峰造極的境地之后,也不免會面臨觀眾們審美疲勞的危機,而《大黃蜂》則以全新的思路,挾裹著懷舊與履新,又將變形金剛系列的熱潮,推向了一個全新的境地,因此,影片所帶給觀眾的觀感,是成長與冒險并存,熱血與溫暖并存,身為變形金剛的大黃蜂,在與人類的相處中,也漸漸更具人類的特質。
不過,在面對強敵的追擊之時,它的彪悍,依然捍衛了自己身為戰士的尊嚴,影片中的震撼視聽,仍舊保持了相當的水準,并不會因為敘事的豐富而被削弱。
當然,與影片相匹配的好玩的梗,還來自于影片的導演。影片由《魔弦傳說》的導演,也就是動畫電影界后起之秀萊卡工作室的創始人、耐克公子特拉維斯奈特,據說《大黃蜂》如果拍不好,他只能回家繼承千億公司和百億家產了所幸,影片口碑爆了,導演又可以繼續自己深愛的電影夢了。
能夠放棄巨額的財產,全情投入到熱愛的電影事業,特拉維斯奈特這樣的電影癡漢傾力打造的科幻動作大片《大黃蜂》,你舍得錯過么?2020年的1月4日,安排起來吧。這款與既往完全不同的初始時代的大黃蜂,一定會讓你愛不釋手。
電影《大黃蜂》觀后感4
孩之寶含糊不清地將變形金剛系列又一次搬上大熒幕。在邁克爾貝一次又一次狂轟濫炸之后,《變形金剛》系列電影口碑不斷下滑,票房也沒能達到預期。為了讓這顆搖錢樹繼續茁壯成長,孩之寶整出了一部有點像前傳,又不明說是不是前傳的作品。
故事時間線定位在《變形金剛》系列電影第一部的前20年。
孩之寶本質還是玩具公司,拍動畫片、拍電影的目的還是為了賣玩具。這次《大黃蜂》如果拍好了,那就可以說是《變形金剛》系列電影的前傳,利用這20年的空檔繼續編故事,如果拍得不好,那就當做啥都沒發生吧。
原本變形金剛的受眾是那些喜歡打打殺殺的男孩子,這次《大黃蜂》另辟蹊徑,將目光瞄準更加感性的女孩子。
《大黃蜂》編劇按照傻白甜的套路編故事,從女性視角講故事。剛年滿18歲的少女查莉沃特森遭遇成長中的種種問題,家庭破碎、幼年喪父、缺少朋友、經濟拮據,一系列問題橫在她的成長道路上。這時一名身強力壯的天外來客闖入她的生活,伴隨查莉成長,幫助她解決問題。
同時為了照顧不同種族之間的倫理問題,安排一名備胎鄰居,全程開守護。
在兩名老(舔)鐵(狗)的幫助下,查莉終于成功長大,完成成人禮。
編劇完全按照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套路編故事,用成熟的模版不會出太大紕漏,不同的.地方就是將女主角設定為剛滿18歲的小姑娘,霸道總裁換成初代大黃蜂,備胎換成鄰居小男孩,反派換成霸天虎,幫倒忙的豬隊友換成美國大兵,再讓所有人智商乘以0.1,故事就成了。
影片導演是耐克集團的公子塔拉維斯奈特,網上都打趣說,如果拍不好,塔拉維斯就只能回去繼承家業了。
塔拉維斯是一名變形金剛鐵桿粉絲,可是他不是制片人,也不是編劇,只能按照劇本大綱來拍攝,唯一的自主權估計就是不斷地加入變形金剛系列的彩蛋,以此明志。
所以但凡評論說《大黃蜂》好的,幾乎都是說情懷如何如何、細節如何如何,對低劣劇本閉口不提。
從情懷方面來看,《大黃蜂》是動畫黨的狂歡。
最典型的就是開場十幾分鐘,全片的精華都在開場的十幾分鐘。這段大戰戲份和影片故事關聯不大,偏偏出場角色眾多,包含大量致敬元素,在很多小細節也顯示與系列電影的關聯,讓原著黨們開心不已。
另外一個亮點就是配樂。吸取《銀河護衛隊》等影片成功經驗,大家發現拍攝有點年頭的電影,只要不斷放老歌,就一定口碑不錯。什么《The touch》啊,放出來就和《魔獸》電影大喊一聲為了部落!一樣,總會有人買單。
撇開致敬,故事最大的特點就是低齡化。
強行拉低智商后,安排熊孩子拯救世界。
少女查莉沃特森是熊孩子,成長叛逆期沒有得到正確引導,滿腦子都是騷操作。好在她是主角,有光環傍身,否則就會像那些配角一樣,化作一灘水了。
大黃蜂是熊孩子,除了賣萌賣慘,就是逗女孩子開心。人氣角色出了單人劇后,反而退化地像一只哈士奇,一番胡鬧讓人覺得可愛之外,絲毫沒有當年的風采。
我還記得在已經涼掉的網游《變形金剛OL》中,大黃蜂做得很還原,他的定位是刺客,移動速度極快,近身攻擊令人防不勝防,遇到會玩的大黃蜂,幾乎只能看到一道黃色閃電在身邊掠過,然后就等復活吧。
電影中兩位三變戰士反彈球(Dropkick)和粉碎(Shatter)也是迷之戰斗力。三變戰士就是二合一戰士,一個人可以變兩個形態,能夠分別在天空和陸地行動。兩位大爺千里迢迢跑到地球,前一秒還能吊打敵人,下一秒就渣渣都不剩,分分鐘抗戰神劇的感覺。
電影《大黃蜂》觀后感5
由邁克爾貝導演,根據孩之寶經典玩具改編而成《變形金剛》系列電影。每部續集,最終都以他標志性的一連串爆炸、過度動作和毫無意義的元素終結。盡管存在著這些明顯的問題,但是電影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同時創造了一個奇幻的視覺奇觀,符合人們心目中好萊塢經典 爆米花大片的定義。
不管怎樣,《變形金剛》系列電影自2007年上映以來,已經開始慢慢的失去了主流觀眾的興趣,電影的吸引力在下降,而且在一定生命周期內,人們會認為它只是一部愚蠢、沒有頭腦的爆米花電影,就連導演邁克爾貝也對這個系列電影失去了興趣,他將不再執導這個系列電影,這次指揮棒交給了特拉維斯奈特導演(導演作品《久保與雙弦》)。
《大黃蜂》作為《變形金剛》真人版的第六部,不是延續《變形金剛:最后的騎士》的敘事,而是前傳的衍生劇。《大黃蜂》簡化了一切,并扔掉《變形金剛:最后的騎士》中所陳述的變形金剛神話(亞瑟王傳奇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試圖打造成一部80年代的動作冒險電影。
電影一開始,在塞伯坦星上意圖征服一切的霸天虎全員出擊,英勇的汽車人正在與邪惡的霸天虎進行戰斗,在塞伯坦即將隕落時,擎天柱將麾下成員派往宇宙各處,尋找可以重建軍隊的避風港,B-127臨危受命前往地球,等待進一步的指示。
B-127在1987年左右到達加利福尼亞后,不幸遭到遭到特工伯恩斯的追捕,更被閃電擊至重傷,語言模塊和記憶模塊嚴重受損,傷痕累累的B-127逃脫后,便偽裝成一輛黃色的大眾甲殼蟲,躲在舊金舊灣區的一個垃圾場。
就在不遠處,查理沃森是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在父親去世后,她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她想要逃離這種沒有出路的生活,迫切需要一輛屬于自己的車,渴望獨立的查理在尋找備件時無意中發現了這輛舊大眾甲殼蟲(B-127),她把它帶回家作為生日禮物。
然而,當那銹跡斑斑的甲殼蟲變成一個巨大的機器人時,查理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后來發現它是一個來自塞伯坦的戰士,它需要幫助,也需要朋友,在震驚過后,查理開始把它看作一只超大型的小狗,給它起名為大黃蜂,并指導它如何適應新家。
整部電影都是圍繞著大黃蜂和查理這兩個角色之間的友誼,沒有之前《變形金剛》中那樣大規模的長時間戰斗和瘋狂的CGI場景,《大黃蜂》中所有的場都是輕描淡寫和注重小尺度的瞬間,一種以親密的友誼為紐帶,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激情和溫暖。
并且電影為我們提供了足夠多的背景設定,零零碎碎的故事和情節沖突,讓人感覺很像80年代的經典電影。
最終《大黃蜂》還是一部爆米花式的娛樂電影,是對孩之寶玩具《變形金剛》誕生的年代充滿了崇敬,為新一代的80年代玩具系列重新注入活力;每個英雄和傳奇都有一個開始,大黃蜂的重生是否意味著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還是傳奇已經逐漸走向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