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小鳥觀后感
由觀而引出感,這開頭部分就好比一條醒目的標語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看了什么影片,有什么感想。一般來說,觀后感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要用肯定的語氣概括地說出感受。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憤怒的小鳥觀后感,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憤怒的小鳥觀后感1
首先,本電影改編自麥克貝的經典電影《珍珠港》。講述了驕傲輕敵的鳥島人被奸詐的豬島人一步步欺騙,在鳥島人享受paty時,被豬島人偷襲,搶走了他們的蛋,然后鳥島人在一個在生活中站不起來的人的激情演講的鼓舞下決定向豬島宣戰,空襲豬島作為報復。最后鳥島人登陸豬島本土,發射小黃鳥和大黑鳥還有大紅鳥原子彈,將豬島炸為平地。
這是一部弘揚正義與自我認可的電影,同時作為片方的Sony,用這部電影表達了對日本帝國主義對當年美國人民犯下的罪惡的愧疚,并送上了遲來的道歉—將豬島炸個稀巴爛。許多包袱在預告片都出現過了(如果你看過預告片的話,就可惜了)。如果你沒玩過游戲也不影響欣賞這部電影,但是玩過的話肯定對享受電影很有幫助。總的來說,故事流暢,人物性格飽滿,有趣,簡單,到處毛絨絨,動畫制作也是好萊塢的一流水準,是繼美隊之后第二部值得看的電影。
憤怒的小鳥觀后感2
基于當年簡單而風靡一時的北歐手機游戲,從深入人心的紅色憤怒小鳥和綠色小豬出發,演繹出一個90分鐘的大電影,故事順暢,笑點充足,大人小孩都很開心,雖然電影院里的熊孩子們被畫面調動得手舞足蹈大喊大叫略有些煩,但相比于去年故事牽強、生硬引入Pacman等經典游戲的《像素》,本片的編劇功力顯然強得不是一點。(順便說句,游戲IP改電影這幾年有點火啊,剛放出新聞吳征神奇的七星影業正在籌備中《俄羅斯方塊》大電影,這畫風我是不敢想象了)
《憤怒的小鳥》也是一部很美國的電影,如果你仔細看,語言對話的俚語雙關,情緒管理輔導班這種幾乎是美國特有的普遍事物,無敵神鷹的歌曲舞步,當然更不用說學過英語都能領會到的豬島上的銀行piggy bank之類的笑點不一而足。也就是說,如果你只是依靠字幕,又對美國社會生活不了解,你其實只能理解大概一半的笑點。可是這已經足夠讓我們的大人小孩們滿意而歸了。所以,人設形象、主線故事、動作神態,這些地方足夠發力,電影才好笑。在這方面,本劇還是很合格的。
但我最想說的,是本劇的“意識形態”。如果你把《憤怒的小鳥》和前段時間的《瘋狂動物城》一比較,你就能發現這兩個電影在立意上的截然對立。《瘋狂動物城》是一部宣揚政治正確的集大成者,強調的是不管你是什么出身都應該得到尊重,不能夠被“刻板印象”(stereotype),不能被“種族臉譜化”(racial profiling)。比如故事告訴我們,不能因為看到對方是狐貍就覺得對方是小偷,覺得是兔子就不能當警察。這正是美國的左派、政治正確派們所強調的,不能因為對方是黑人就懷疑對方不是好人,不能因為對方是穆斯林就覺得人家是--。而《憤怒的小鳥》則正好相反,在一個人人都表現得很友善的社會(政治正確籠罩下的美國),即使來了一群不懷好意的人,社會也沒有任何的防備能力,反而責備排擠冷眼看到威脅的紅鳥,于是吃了大虧。關鍵時刻,故事告訴你的是,不要假裝一切都很好,對不公不義就應該憤怒,對敵人就應該報復。這樣不僅正確,而且很爽。這些想法,簡直就是現今美國大選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Donald Trump)異軍突起的完美注解。川普這個罵罵咧咧的大嘴巴,就像紅鳥一樣,雖然不受主流的大法官、心軟的左派中產鳥們待見,可是關鍵時刻是他指出危險的存在,又是他領導剛剛還沉浸在“友誼萬歲”美夢中此刻已被騙走最寶貴財富的鳥兒們,“以直報怨”,奪回屬于自己的東西。私以為,川普正應該拿這部電影做競選宣傳片,在全美各地巡回播放。
當然,如果你更有一點陰謀論的熱情,可以進一步追問,片里的那些豬,為什么是綠的。你或許會說,這是因為游戲原作里的豬就是綠的。是的,可是你注意到電影里領頭那只豬那極有特色的胡子了嗎?
剩下的,我就不說了。
憤怒的小鳥觀后感3
一星給胖紅的海苔眉毛。
觀影過程十分尷尬,電影以胖紅的一次糟糕經歷來營造生硬的搞笑氛圍,一邊心疼一邊尷尬。可以明顯感覺到前半段電影為了配合游戲的劇情設置各種生搬硬套的鋪墊,從一群不會飛的鳥到達豬的島嶼開始才看懂了剩余的劇情。
不得不說,人設非常萌,但是也擋不住用爛的橋段和bug。其中有一點印象非常深刻,大紅是如何在破壞了彈弓的情況下,順利進入了高高的城墻,并且在危急時刻開著一輛剛好能容下他的車來接應在城中救蛋的鳥們的?
或許電影里還暗示了很多東西,例如,明明是胖紅帶領起所有的鳥,并且救了所有的蛋,最后立在那里的雕塑還是無敵神鷹。
當然也有一些奇怪的笑點,影院里一群大人小孩都在笑,特別熱鬧。
可能是期望太高,反差太大,感覺不太如人意。下次的植物大戰僵尸和超級瑪麗不會去看了。
憤怒的小鳥觀后感4
憤怒,通常來說不是一個好的詞匯,通常都會因為憤怒而帶來一些不好的結果。就像我們現實中的飆車事故,打架,甚至殺人…多半都是起源于憤怒的情緒。就如影片的開頭,那只憤怒的小紅鳥給其他鳥類也帶來了傷害和麻煩。
可是當鳥蛋被那群綠色的豬偷走后,又是憤怒讓他們挺身而出,拯救自己家園的未來。
所以影片想傳達的是一種當面對一些事情時,需要我們憤怒,為自己挺身而出,去拯救。而不是任何不順心的事都用憤怒來回饋。 影片里面為了克制憤怒還專門設立了一個憤怒克制學校,也是太極端了,認為憤怒都只能帶來不好的影響。這種想法也是太片面了,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當然這也是為了劇情需要,在面對災難時,大多數鳥已經在學校里被同化,不懂得如何憤怒,還需要一個小紅鳥這樣的“學渣”來充當一個懂得憤怒的老師的角色。
小紅鳥從一個“問題鳥”轉變成憤怒老師,也算不上是一種逆襲。因為他什么也沒有改變,還是一樣的愛憤怒。通常說的逆襲是一個本質的改變,比如像其他許多電影里的一個懦弱的主人公,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后變得堅強。這又一次印證了:任何事物都有它相反的一面。就如憤怒,不止是能帶來麻煩。有的時候,它能拯救世界。
個人觀點,歡迎來討論。
憤怒的小鳥觀后感5
大致講了一個資本主義坑取掠奪落后地區資源遭報復的故事。
以豬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先進生產力,制造了很多現代社會的東西,如現代化的工具(汽車、輪船等),現代化的著裝,現代化的娛樂(趴體、游樂園、演唱會等等),來到了落后的地區——鳥國。用他們生產的現代化來籠絡當地的居民,先賄賂了鳥國的領袖,再用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來迷幻廣大人民,讓他們沉醉于資本主義的幻夢,給他們看各種美劇韓劇,各種明星時尚,各種迪士尼,各種蘋果微軟,各種現代生活……在他們沉醉于幻夢的同時,趁機掠奪了當地的重要資源,包括人力資源(蛋)、礦產資源(蛋)、環境資源(鼓動當地政府,肆意開發建廠,破壞當地環境)……造成了落后地區國家的人才資源外流,石油礦產資源被瘋狂開發,亞馬遜雨林的嚴重破壞,數以十億計的人們被血汗工廠盤剝,當地環境的嚴重破壞和污染……并在掠奪完當地資源以后,瘋狂摧毀了當地的經濟基礎(炸毀了鳥國的所有設施),造成了鳥國經濟的全面衰退,導致了鳥國的經濟政治社會三重危機(鳥人全部失業,政治更迭,憤怒之聲此起彼伏,社會處于動蕩和恐怖邊緣)……同時也造成了拉美等國家陷入中產收入陷阱泥潭無法自拔,造成了中東數以世紀來的戰爭動蕩,造成了這幾年的阿拉伯之春……搞定這一切后,豬帶著所有掠奪來的資源回到了豬國,來繼續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資本主義高端享受(吃鳥蛋,吃的可是落后地區的賴以生存的命根)。
于是鳥國人憤怒了,揭竿而起,憤怒的紅鳥帶著廣大走投無路的鳥紛紛越過地中海,進入了資本主義世界,來向他們復仇……資本主義世界的豬國,用高墻和鐵絲網把自己的世界隔離起來,鳥人想盡辦法進入他們的世界,于是發生了歐洲難民危機,美國邊境非法移民潮……面對豬國的高樓林立,憤怒的鳥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轟炸,炸死這幫吸人血吃人肉的資本主義魔鬼,于是有了911和歐洲暴恐……炸了一番后,正式開始爭奪被掠奪的資源的,在老鷹(俄羅斯?敘利亞戰爭?)的幫助下奪回了資源,重創了資本主義國家——豬國(貪婪成性,欺騙成風,自私自利的資本主義世界),重新回到了故土,重建了家園……
綜上,本片無情的撕下了資本主義偽善的嘴臉,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貪婪、無恥和喪心病狂,更難能可貴的是指出來資本主義掠奪世界的方法,就是鼓吹宣揚資本主義的美夢……其揭示社會問題之深刻,遠深于《動物烏托邦》,其指出了落后地區人民要想活下去的唯一出路,就是聯起手來,推翻資本主義世界,建立大同世界,更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宇宙真理!實為近百年來難得的佳片,是人類史上的精神豐碑!!
那些點沒用的人,估計是覺得我是宣揚資本主義陰謀論,資本主義萬惡論,是在夸大其詞,是在嘩眾取寵,感覺我在忽悠ta。其實,我并不認同陰謀論和萬惡論,我只是在表達自己對這部電影的感覺。我也想從人設、劇情、笑點、吐槽、人生等角度分析個遍,可是這樣的話,本文至少幾千字,誰也沒耐心看,我也沒耐心寫。所以我只是寫了直接感覺最強烈的一個方面。
只是一篇影評而已,不用太過于較真……想罵的直接在下面罵,不要點個沒用就跑了,覺得沒用的你不罵兩句,也沒盡興不是……
現在這部電影被打到7.3分,這不算虧。前幾日還有一部電影叫《凱撒萬歲》,被打到了6.5,這部電影才虧呢,看起來荒誕不經,嘻嘻哈哈,但里面涉及到的內容深度與《烏托邦》的社會內矛盾,《小鳥》的社會間對抗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并且隱喻和諷刺了很多東西,無論從哪兒個層面分析都能收益良多,那才是接近神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