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間道電影的感想
《無間道》是寰亞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警匪片,由劉偉強、麥兆輝執導,該系列電影總共有3部,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無間道電影的感想,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無間道電影的感想1
整個劇情的發展可以直接用絲絲入扣來形容,一切都顯得急出乎意料同時又合乎情理,甚至于最后的結局也是一樣,盡管人物的選擇顯得過于自私和毒辣,但當作為觀眾的我們按照他們的立場去考慮自己如何抉擇的時候,相信不會有更合乎社會道德的表現。每一個人都有屬于他自己的立場,臥底也是一樣,在牢牢記住自己真實身份的同時還要時刻去扮演著另外的一個角色,這就是“無間的痛苦”。
縱觀下來,影片《無間道》的劇作,用一段序幕和三個階段的鋪敘把故事層層推進到高潮。整個劇作完備地體現了其主題思想,從主人公錯置的身份將“道”的“無間”敘述得淋漓盡致,陳永仁與劉建明,一個想成為真實的自己,一個想與過去的自己告別,對他們而言,最大的痛苦莫過于無法成為一個統一的人。而對觀眾而言,雖然自己并不一定是成功人士,但總歸能過自己的生活,窮也罷,富也罷,就算物質上欠缺點,起碼在精神上沒有那么痛苦,而銀幕上那些表面看起來光鮮照人的角色比起來,不免讓人產生極大的安慰感。普通而又特別的劇情充分地將觀眾吸引進電影,緊張意外的高潮過后,也同時照顧到了觀眾的心理,不得不說《無間道》確是一部在劇作上非常成功的“老土”電影。
無間道電影的感想2
“我只系想拿返自己嘅身份”
——這是一個臥底6年有余且全世界只有一個人知道其真實身份的梁朝偉的唯一念想。
根據佛家的釋義:無間道即無間地獄,就是十八層地獄最后一層,是最兇惡、最痛苦的一層。一方面,梁朝偉臥底在黑社會頭目的左右手,刀光劍影之上舔血的意氣風發隱含著多少命懸一線,因為自己的真實身份長期得不到社會認可和歸屬,得不到自我救贖,而備受精神上的折磨與煎熬,甚至要不定期借機會與心理醫生聊故事來坦露真話;另一方面是,潛伏在正義力量當中的劉德華,因為黑幫的暗中爆料得以仕途上步步高升,還即將與訂婚女友喬遷新居,可謂事業愛情雙豐收,所以想試圖假戲真做,做一個真正的好人,但是內心的污點始終束縛他,使他備受內心責備和正邪折磨,正如鄭秀文經常所說她筆下的男主角有28種性格連他自己都不清楚哪個才是真正的自己。他的結局,雖然死里脫險雖然榮升高級督察,但可以說是最慘淡的,也是最殘酷的無間道釋義。
整部電影表面只是犯罪懸疑題材,并沒有穿插愛情成分在內,而恰恰正是梁朝偉的過去式和劉德華的將來時,道出了未流于言表的首尾呼應。
請細心回顧劉德華痛失上司亦摯友的黃秋生之前與前女友偶遇的場景細節,
陳永仁靦腆一笑:“這么巧?”
May撩了一下被風吹亂的頭發以掩飾緊張的情緒,“很久沒見?!?“六、七年了,近況如何?”
May煞有介事地說:“我結婚了,你呢?還在道上混?”陳永仁沉默半晌,不知該如何回答。
這時,一個女傭人拖著一個女孩,走到May身旁,陳永仁望著活潑可愛的女孩,湊前摸一下她的臉蛋?!澳愕呐畠?”“嗯。”May簡單回答,像不想多說。
“幾歲了?”May急急回答:“五歲。”
陳永仁點點頭,凝視女孩,在心里慨嘆:假若不是自己當了臥底,女孩的父親可能是自己吧。
看著陳永仁凝望女孩,May有點焦急:“我丈夫的車子快要到了,所以……”
陳永仁連忙打圓場:“啊,我也趕時間?!彼D一頓,像有點依依不舍,“拜拜?!?/p>
陳永仁轉身離開,May的女兒拉一拉蕭亞軒的下擺:“媽媽,我今年六歲了。”
May燦爛地笑:“Sorry呀,媽媽真健忘,記錯了。”說罷她抬頭凝望漸漸走遠的陳永仁,感觸良多。
請張開狗眼看慢鏡頭,May 在跟阿仁說話的時候,手是放在褲兜里的,等到阿仁走后,摸著小女孩頭的時候,手指上的戒指是戴在食!指!上,表示她實際未婚。
OMG!趕緊腦補一個,梁朝偉真實身份曝光后,跟前女友冰釋前嫌與女兒相認,從此苦盡甘來過上普通人平靜祥和的正常生活。
WHAT a pity! 小女孩也許從梁朝偉被槍殺的那一刻開始再也不可能知道真相,她的父親是一位隱名蓋世英雄。相比起蕭亞軒對梁朝偉身犯黑道的怨恨和逃避,這也許是對梁朝偉最殘忍的遺憾罷。
省略一萬字之后該如何寫影評結尾段?
正如凡事皆有正反兩面,每個人也擁有正邪兩面。一面我們展露于世,另一面則深埋于心。而兩者共存,平行于人性光明與黑暗面之間。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天使一個魔鬼,只有那些游刃于道德線邊緣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無間道電影的感想3
提筆怕寫,影片太好了,怕萬一影評沒寫好,墜落了無間道。
第一次看無間道的時候,是筆者讀初中時候,借的一張DVD壓縮盜版碟片,當時無間道123 連著看的,看完超級震驚,原來電影還可以這么高大上,感覺導演有好多話想給看官說,偏偏自己那時候知識少,想推薦給朋友又表達不出來。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是:畫質太差了,時間模糊,導致沒看懂。不過沒看懂的反而更加愛上無間道系列了。
電影讓我更加的喜歡上了梁朝偉先生,偉仔在我的童年影史里就占了很大的地位,因為家里有一套偉仔拍的《俠客行》,可能很多看官沒看過,但那是我童年在只有DVD唯一可看的條件下,度過的美好時光了。說回正題,偉仔在無間道里演技已經不是那個石中玉了,對于陳永仁這復雜人格角色已信手拈來。
說到偉仔,肯定有人會跟劉德華先生進行比較。兩人都是當年的無線五虎,華仔兢兢業業,現在兩人拿的影帝個數都是一樣的;單論演技,實話,無間道1華仔還是稍遜一些的。
我們再來看看無間道2。冠希和余文樂兩人出演,艷照門可憐了冠希,冠希演技還是可以的,《狗咬狗》他演一個無情殘忍殺手,接著喜歡一個女孩兒讓他從一只狗變成了有情感的人,電影最后女孩被脅持,他眼中的無奈、動搖讓人感覺好心疼。筆者覺著這被名字毀了的電影還是不錯的,各位看官若是沒有看過,不妨看看,挺有意思的。冠希自己也說他最熱愛的事業就是演戲,若是不出事兒,興許他比文樂還要混的風生水起。
《無間道2》還得提一個人,那就是吳鎮宇,江湖大哥,霸道總裁,最出戲的無非是他臨死前看到了文樂夾克里的竊聽器,他最信賴的弟弟也是警察,筆者看到他的表情莫名心酸。同樣心酸的還有電影里黃秋生的警察拍檔胡軍,胡軍為黃sir而死,黃sir在被炸的還冒著大火的車里,無助的大喊:出來啊!
《無間道3》劉德華先生終于拿到了影帝,后來偉仔還調侃說3就是拍劉建明啊。華仔最后流著眼淚微笑,開槍自殺,無奈沒死。當真是墜入無間,不滅不死,永受折磨。這樣一想劉建明確實比陳永仁更慘。
最后愿偉仔年老了,不再帥了也能拍出好電影,可你偏偏去拍了《擺渡人》,哈哈……
無間道電影的感想4
《無間道Ⅰ》中,四大影帝的演技登峰造極、爐火純青。將四人的心理活動拍得好好,每個人的心里活動通過眼神、動作、肢體語言表達淋漓盡致,單是看這些已值回票價了,而且內容峰回路轉。黃秋生的面容表現出其正氣、曾志偉陰險的笑容表現其奸險、梁朝偉的眼神很細膩,有一種無奈,要慢慢才可以體味到的、劉德華的緊張、焦急、敏捷表現得恰到好處。該片還使梁朝偉再次奪得香港金像最佳男主角。劉德華一票之差未能再次登上金像寶座。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劉德華和梁朝偉在一起聽音樂的時候,當時他們之間仿佛是一對很好的朋友,語言上的交流也讓人覺得親切,而第二次在劉德華辦公室他們之間卻又隔著一張桌子對話,雖然當時梁朝偉還未清楚劉就是內鬼,但一張桌子已經無形中暗示著他們之間的分裂態勢,當在大廈樓頂的那場戲中兩個人的位置和語言已經完全對立了,三次最有戲最出戲的地方能夠在鏡頭和分鏡頭的運用上都能夠做的如此巧妙,的確讓我佩服,當然在這里還是要順便提一下當時兩個人的對話“對不起我是警察”“誰知道”聽到他們慢條斯理的說出這兩句話的時候,我笑了,因為在短短幾句間就將矛盾和分歧表露的如此清晰和精彩真是讓我難忘,
《無間道II》的前半部分應該強于后半部分,尤以倪永孝收拾四大家族的情節最為精彩:火鍋店內四大家族密謀反骨,倪永孝電話內幾句威言脅語便令其迅速解體歸順的橋段已初見編導功力;而倪永孝欲消滅四大家族,警方以為掌握證據能令其就范,誰料奇峰陡轉,倪永孝掌握先機取得主動,將眼中釘幾皆除去,成就一手遮天鼎盛事業的情節出人意料的精彩完整,足可獨立成章,驚喜程度于近年港片自是罕見。相比之下,韓琛設局除掉倪永孝的后半部分則沒甚懸念,由于首集已有介紹,觀眾不難想到前傳中泰國毒王會相助韓琛,因此編導安排韓琛在泰國挨了一槍后生死不明的懸疑情節就顯得有些故弄玄虛了,當然這也是前傳的局限所在,愈到最后愈要注意與首集的銜接。
吳鎮宇扮演的倪永孝是全片最大亮點,成為招牌的形體表情及眼神被不動聲色的內斂演技代之,更見演員功力;胡軍、劉嘉玲所飾角色對黃志誠、韓琛各自性格的轉變起了關鍵性作用,戲份雖然不多,但兩人的精湛到位的表演已令觀眾難忘;
《無間道Ⅲ》陳永仁的去世并沒有給劉健明減輕壓力,反而讓他開始有點恍惚起來,把自己當成是陳永仁,甚至產生幻覺,以為自己做了這個事情,其實根本不是這么一回事。影片的結局是意外的,如果說神通廣大的楊錦榮就這么被劉健明一槍擊斃讓人有些啼笑皆非,如果說神秘莫測的沈澄實際上也是一名警察而且親手逮捕劉健明讓人有些莫名其妙,那么,當劉健明流著淚水看著和陳永仁一般死去的楊錦榮,他的夢終于醒了,他知道他無法擺脫他就是劉健明的命運,他無法將劉健明這個黑暗的陰影移嫁到楊錦榮身上,他又一次重復了劉健明的錯誤,他已經在錯誤的軌道上偏離太遠,無論他怎么掙扎,怎么反抗,命運的魔力已將他吸走,他伸手可及卻無緣觸及的“好人”已離他越來越遠。
有人說陳永仁很可憐,一個好人,卻以壞人的身份,在陰影中出生入死、忐忑不安、陰沉憂郁、、壓抑苦悶地活了十年,好不容易盼了解脫的一天,卻被一顆子彈輕易地結束了他心中盼望已久的解脫的到來。
可是我覺得劉健明比陳永仁更可憐。陳永仁至少有李心兒誠心相待,可以快樂的笑;至少有沈澄,楊錦榮這樣心照不宣的同伴,可以欣慰,可以為自己鼓勵。
劉健明有什么?就連面對女友,也只能對著她笑,背著她失神;劉健明沒有真正的同伴,沒有可以說出真實自己的時候,他才是完整的孤身一人。他和陳永仁一樣地痛苦,掙扎,反抗,卻不能如陳永仁一樣得到贊揚得到許可得到懷念,他得到的只有不理解與不信任。所以,劉健明要結束自己的痛苦,那沉淪于無間地獄中的痛苦。
我覺得劉德華已經把這部影片表現得淋漓盡致拉,雖然梁朝偉表現的也很好,但是他在影片中戲分不多,沒有太大的發揮空間。影片使劉德華第一次騎上了金馬。影片還得了多項大獎!
《無間道》系列是香港電影的經典,它讓人看完后有所思有所想,讓這部原本虛構的影片帶有商業味道的影片充滿著激情和論理,讓影片的內容更加的寬闊,黑社會的社會性題材也刻畫的讓人有了另一種思考?!稛o間道》系列在目前香港的電影環境中并不多見,無論從演員的陣容上,從劇本的編排上,從導演的執導上,從拍攝的角度上,對剪輯的運用上,對效果的處理上,對音樂的掌握上,對角色的刻畫上等等都是做得很成功的。
無間道電影的感想5
“無間道”共三部,是香港電影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此前,港產電影流于或言情、或惡搞,或是江湖義氣、或是主張正義戰勝邪惡;此后,香港電影轉向心理學和哲學,人物在故事中成長,通過情節挖掘人性。這一時刻起,香港電影不再是純屬供人消磨時間的末流產物,而在哲理性、藝術性上給予觀眾啟示,將國產電影引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曾經有一個年輕人,他是毒梟的私生子,卻考取警校,立志除暴安良,做個好人;曾經有一個年輕人,雖然出身黑社會,卻不乏善良和原則,希望能做個好人。兩個想要成為好人的年輕人,兩個身陷無間地獄的臥底,一個雖是好人卻不能言,一個欲做好人卻不能為。在正邪的斗爭中,在人性的掙扎中,整部影片被構建。
影片也好,小說也好,發展幾百年,講述的也都是大同小異的故事。例如,“無間道”之前,港片中不乏臥底英雄的塑造?!盁o間道”的高明之處,并不在于它創造了全新的故事,而是用全新的角度詮釋了古老的故事,將好人和壞人都作為人來演繹,不用情節框住他們,而讓他們在掙扎后抉擇,進而推動影片故事的發展。應該說,相比較故事,“無間道”更像一部小說,在劇中,故事情節是退居二線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心理的刻畫則是全片重中之重。
“無間道”的細節處理非常到位,使全片在暴力血腥之上,籠罩著一層淡淡的溫情。例如,黃警司送給陳永仁一塊手表,陳永仁認為是針孔攝影機,經其解釋,方知道是自己的生日禮物,還要做出一副不屑的樣子,卻在后來佩戴于身。上司送生日禮物給自己的臥底,這樣的情節在老片“辣手神探”中也曾經出現過?!盁o間道”將這一情節細膩化,黃警司將手表與監聽設備放在同一個袋子里交給陳永仁,而不是單獨贈送,是一個男人的粗線條和深沉;陳永仁拿出手表后,以為是針孔攝影機,一方面是他的敬業,另一方面則是在近十年的臥底生涯中,缺少關愛的體現。黃警司一聲“臭小子”的稱呼,陳永仁一副對手表的不屑,卻又佩戴好,無一不體現兩人矛盾又復雜的感情。全劇下來,我們看到,黃警司就像陳永仁的父親,他欣賞他,關愛他,寧死也不會出賣他,但是不得不利用他破案;陳永仁恨黃警司,恨中又夾雜著敬愛和依戀,寧愿以身犯險,也一定要為其報仇。贈送手表的一段,就是這兩個男人復雜感情的最集中體現,讓觀眾在伯樂與千里馬的惺惺相惜、生死離別中扼腕。
語言處理上比較寫實,幾乎沒有內心獨白,也少有貌似哲理性的重復強調。有意無意的,又正是用這樣平實的語言,一次次體現著人物內心的變化。如,影片開始不久,我們就知道陳永仁經常與人斗毆,并因此被黃警司批評,指責其忘記了自己是警察;在看心理醫生的過程中,陳永仁當做秘密,將自己的警察身份告訴醫生;最后在天臺用手槍指著劉建明,終于光明正大的說出自己是警察。如果說陳永仁由于多年臥底生涯,已經開始迷失自我,那么,對自己警察身份的肯定則是他本我的回歸??此坡唤浶牡恼Z言背后,是一個臥底近十年的心理掙扎。
人物塑造上,最具藝術性的,是塑造出了陳永仁和劉建明這樣兩個相同又相反的個體。一個是警方打入黑社會的臥底,一個是黑社會打入警方內部的臥底,那一年,他們一個進入警校,一個被警校開除,留下的那個,帶著陳永仁做個警察的希望,走了的那個,過著劉建明曾有過的小混混生活;那一刻,他們一個買音響,一個賣音響,居然最愛聽同樣的老歌;那一次,劉建明并沒有試圖借陳永仁之手殺韓琛;那一回,竟是劉建明拔槍,為死不瞑目的陳永仁報仇。曾經,兩個知音在一起探討歌曲;曾經,兩個戰友在一起策劃殺韓琛;曾經,天臺上的那把槍就像是天平,隔開正邪兩邊……劉建明和陳永仁就像是一對奇怪的孿生兄弟,他們迥異卻又極其相似。兩人青年時代的扮演者余文樂和陳冠希,當時還是兩個新人,在外形上也是相似的,這種演員的選擇,本身就是對影片人物的詮釋。
該片雖然是警匪片,卻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正如劉建明的妻子Mary小說所寫的那個具有28鐘性格的人,從一早起來就是自己在跟自己演戲,到頭來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本我就是這樣迷失的。作為一部宿命論很強的影片,“無間道”雖講述了本我的迷失,卻沒有講述如何實現本我回歸,只是把一種悲劇的理念做了較為完整的傳遞。
“無間道”三部曲是值得多看幾遍的影片。無論是悲劇英雄陳永仁、黃警司,還是反英雄劉建明,都塑造得非常成功,讓人感嘆、感動于他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