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飛觀后感精選文章5篇
讓子彈飛一會,絕不單單是一部賀歲電影,姜文用心良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讓子彈飛觀后感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讓子彈飛觀后感1 |
乍聽《讓子彈飛》這個片名,多半認為是戰爭片,但是除了槍殺的場面以外,整部影片融入更多的的是喜劇元素。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北洋軍閥時期,土匪和騙子之間斗智斗勇的傳奇故事。一開場,就是一場驚天動地的的火車劫案,號令山林的綠林悍匪張牧之(姜文飾),遭遇行走江湖的通天大騙老湯(葛優飾),兩人從生死宿敵變成莫逆之交,在鵝城遇到南國一霸黃四郎(周潤發飾)又會發生什么故事呢?一場場情殺命案連環上演,華南三王各自為陣,鵝城雙艷粉墨登場,亂世梟雄的混戰一觸即發……
《讓子彈飛》電影改編自四川作家馬識途的長篇小說《夜譚十記》中的《盜官記》一節,擁有眾多明星的加盟,主要演員有姜文、周潤發、葛優、劉嘉玲和陳坤等,首周票房1.7億,打破了《唐山大地震》1.6億元的國產片首周票房記錄。姜文在片中飾演土匪張牧之,表現得既匪又痞,英雄氣概十足,還有點兒民間的小聰明;葛優在片中飾演騙子老湯,他不說話都準能把您給逗樂;周潤發飾演的是惡霸黃四郎,陰陽怪氣的他到底是怎樣的呢?去看看就知道了。
影片的平民風很濃,具有傳奇色彩,不覺得就讓我想起了《林海雪原》這部小說,同樣是斗智斗勇,同樣是語出驚人,同樣是懸念層出不窮。書中的偵察英雄楊子榮是怎樣與威虎山座山雕匪幫斗智斗勇的呢?即使是時間久了,楊子榮與小爐匠那場舌戰實在是精彩,直到現在也記憶猶新,先發制人、故弄玄虛、乘勝追擊,直追問得小爐匠破綻百出,最終讓座山雕處決了小爐匠。
影片中的結局也一樣,最終,正義戰勝了邪惡。欺詐百姓的黃四郎輸了,輸的很慘,可是到影片最后,卻有一種失落默然出現在自己的心頭。百姓們為什么最后有勇氣拿起槍桿對抗了?不是正義的號召,因為直到黃四郎的死訊傳來,沒有后顧之憂之后,他們才突然變得血氣方剛,勇猛殺敵!勝利后大家為什么不歡而散、各分東西?老大哥張麻子最后成了一個人,沒有了戰爭的硝煙他顯得茫然迷惑、一無是處,華麗的馬車與頹廢的老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到底要何去何從呢?馬車里隱約傳來一陣陣說笑聲,卻還是靜的可怕……
無論是從劇情上,還是從演員表現上來說,《讓子彈飛》這部賀歲片都值得一看
讓子彈飛觀后感2 |
看完這部影片后,我想到的是一部叫《無恥混蛋》的外國影片。《讓子彈飛》與這部影片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讓子彈飛》更具有中國特色,對中國人的人性描述和刻畫更多些。
片中的湯師爺就是大多數中國人的一個模型,膽怯,欺軟怕硬,貪財,妥協,逃避,順從,但是他善良,分得清善惡。這是在我身邊常常能夠見到的小人物。
有時候,能夠在報紙上,或是在電視的新聞里看到,當有人遇見危險,路人常常冷漠相對,沒有人愿意出手相助。這就反映了人們矮小的心理。他們不愿幫忙,并非出自于他們落井下石的惡意,而是怕給自己惹上麻煩。湯師爺就是這種沒有安全感,沒有能量的一個代表,當然,也談不上擔當。因此,在師爺最后死的時候,他對張麻子說,“你斗但是黃四爺”。但師爺卻個性的善良,在生命的最后,要求張麻子“不好回鵝城”。
那里面的鵝城,我不知道,意圖是否是在說明,那個城里的百姓都是任人宰割的。
其中反映中國人從眾心理的,就是在張麻子攻黃四爺的碉堡的時候,張麻子當眾砍掉了黃四爺替身的頭,大家才一哄去了黃家。真的黃四爺沒有死,而大家仍然是成功的攻下了黃家的碉堡。這說明,在對待惡霸的時候,不是大家沒有潛質將他打翻,卻是正因大家膽怯。
我個人最喜愛的片段是,關于張麻子身世的那一段。張麻子叫張牧子,是跟隨將軍打仗出身的戰士。正因軍閥割據,自己不愿委身于人,因此落草為寇。人們以為是土匪就不能是張牧子,理所應當的是張麻子,張麻子臉上不就應是干凈的,他就就應是滿臉的麻子。
為什么,我們的生活,總要順從一些,莫須有的東西呢?
讓子彈飛觀后感3
|
2010年有兩部電影是我格外難忘,一部是《阿凡達》另一部是《讓子彈飛》,其中,《讓子彈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電影主要講述了山中的麻匪劫持了一輛坐著買官的人的火車。(lz13)麻匪的頭——張麻子扮成買官的人和軟弱能的老湯去鵝城騙財,到了鵝城,張麻子看見了貪官黃四郎虐待人民,不禁生出一股同情之情,便用計謀戰勝了黃四郎,讓鵝城的老百姓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電影中的張麻子的形象無疑是從西部牛仔形象演變而來的——維持正義,敢打抱不平,喜愛用槍聲向人們示威,但這些卻被融入了官場,爆露出了官場上的種種不良的現象。在現實的社會中的確有這樣的事情,比如說陳水扁,他在臺灣貪污了好幾個億,在監獄中用種種方法出獄,繼續在外面貪污,像在臺灣上的一顆污點——就是《讓子彈飛》中的黃四郎,只但是張麻子變成了無形的法律——最后結果也是依法處置。這部電影能夠說是一張過濾紙,用鏡頭述說了中國官場上的一個字,那就是——貪。它幾乎成了整個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腐敗,用不合法的手段隨意拿錢——這是中國的經濟一向滑落,假若全世界沒有了貪官,那么就沒有了腐敗!沒有了落后!更沒有了貧窮!其他國家早已開始號召,但唯有中國,為貪官而煩惱,因貪官而貧苦,貪官似乎成了中國個性的標志,我們就應行動起來!鏟除那些讓中國落后的貪官!不讓《讓子彈飛》中的黃四郎出此刻我們偉大的祖國上!
讓子彈飛觀后感4
|
《讓子彈飛》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情懷十足的“土匪”(姜文扮演)劫持了精明娘氣的“師爺”(葛優扮演),一心想偽裝成大權在握的縣長,好去劫富濟貧,沒想到碰上了堪稱“潮人類”的地方一霸(周潤發扮演)這位對手——華語電影三大王牌男星在片中紛紛出奇招討好觀眾。身為導演的姜文讓發哥飆英文、說粗話,讓葛優形象變得女氣、頑皮,讓英俊小生陳坤破相……影片的黑色幽默也不少,例如飾演土匪師爺的葛優,陰柔起來笑死人不償命。有一幕戲,姜文看出師爺和縣長夫人關系不一般,借著醉意試探,葛優開始以撒嬌來對付,說:“你是要睡我呢,還是要殺我呢?”土匪一驚,聲稱要先睡后殺,師爺葛優一甩齊耳頭發:“那你還是殺了我吧。”
大量段子重味細節
片中,姜文以大量密集臺詞挑戰觀眾接受信息的極限,將大量段子和重口味細節塞在兩個小時的片子里痛快釋放。插入為了一碗涼粉開膛破肚、刀斬首級等限制級畫面。試映之前,有工作人員特意提醒,該片節奏跟一般影片“很不同”。又多又快的臺詞,加上較多的劇情轉折,“土匪”姜文和“惡霸”發哥互相頻頻出招,笑中剛帶悲,黑色幽默即涌來。臺詞最密集、信息量最大的莫過于發哥、葛優、姜文同場飆戲的那一幕:片中土匪姜文攜師爺葛優赴鴻門宴,三人各懷心事,葛優裝傻充愣,姜文劍有所指,發哥發狠之中捉摸不透,對話中機鋒畢露。
戲骨飆戲看得過癮
最令人難忘的,是發哥奉獻出近年來他最“陰險”的表演:公開場合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底下卻大耍手段,害死了不少人。他的嘴皮子里總能冒出各種理論,忽悠手下為他賣命。這次跟姜、葛同臺,發哥揚言:“在公在私,我都應對著他們干!”片中,發哥還一人飾演兩角,一個惡形惡相,聲音嚇得死人,一個猥瑣膽怯,傻乎乎得幾近白癡,兩人性格反差很大。這幾場戲表現出來的黑色幽默,讓觀眾重溫了他在上世紀80年代鼎盛時期以及他近年在《姨媽的后現代生活》《七龍珠》等片中的喜劇表現。
讓子彈飛觀后感5 |
在2010年12月31日,我們一家吃過晚飯,坐著爸爸的車去新開張的三和影院看賀歲片《讓子彈飛》。
車里很溫暖又很溫馨。車窗外飄著零星的雪花,馬路兩旁的路燈在夜空中閃爍著微弱的桔黃色的光,放眼望去,像兩條蜿蜒的長龍。到了三和影院,我們順著樓梯爬了上去,樓梯兩旁掛著精美的電影廣告牌。到了收銀臺,有兩個大姐姐穿著草綠色的制服在收銀臺后面忙得不可開交。這天看電影的人很多,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最后輪到我們了,那收銀臺的大姐姐安排我們坐一室一排8、9、10座,讓我們稍等,正因那廳里的電影還沒有放完。等了一會兒,我們跟一個戴話筒的大哥哥去了一號放映室。放映室里有六排座位,每排10多個椅子,呈梯形分布。椅子是紅色的小沙發,扶手上還有一個小圓筒,是用來放飲料的。電影屏幕是長方形的,電影機就安裝在座位后面的墻壁上。大家紛紛找個座位坐了下來。這時放映廳的燈光熄了,從墻后打出一束光來,電影開始了。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馬邦德(葛優扮演)帶著他老婆、師爺他們坐著馬拉的火車,烤著火,喝著紅酒,唱著《送別》去康城當縣長。但是火車在半路上遇到了馬匪,火車翻了,只留下馬邦德和夫人,其他人都一命嗚呼了。馬縣長為了活命,假稱自己是師爺。強盜頭子張麻子就裝成馬縣長去鵝城上任。進城后張麻子的養子小六子被鵝城最大的劣紳黃四郎的手下胡飛逼死了。張麻子決定為民除害,殺死胡飛和鵝城一霸黃四郎。黃四郎也懷恨在心,于是設計了一個鴻門宴。在鴻門宴上,黃四郎送假馬縣長一雙寶石。那寶石是無價之寶,黃四郎是想收買馬縣長讓他去剿匪。同時他又讓胡飛扮成土匪的模樣把馬夫人射死了。黃四郎又出了一個詭計,把一個威力巨大的炸彈埋在路上,想趁馬縣長他們去殺匪的時候,踩到炸彈炸死他們。在剿匪的途中張麻子的士兵都被黃四郎的人打死了。老二被抓吊死了,只剩下老三、老四、老五、老七和馬邦德及張麻子。他們奮勇殺敵,不料馬邦德被炸彈炸死了。張麻子帶領手下浴血奮戰,最后殺死了假黃四郎,真黃四郎也自殺了。村民們欣喜若狂,拿起槍殺向黃四郎的家,拿走了本來就應屬于他們的東西。
看完電影后,我明白了張麻子上山為匪,是正因當時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他們只好落草為寇,劫富濟貧。他們是為了社會的公平正義,他們除暴安良,為民除害。這充分說明了公平正義是社會永恒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