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紅海行動觀后感
《紅海行動》這部電影展現出我國海軍的強大,真實地還原了戰爭的殘酷,環環相扣,驚心動魄,吸引人的眼球,又刺激又緊張。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電影紅海行動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電影紅海行動觀后感1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這是我看完電影《紅海行動》之后最直接的感受。
電影將血腥殘酷的戰爭場面真實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導演林超賢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我真的不是暴力狂,但也不想粉飾太平。只有讓人們認識到,才會更加珍惜我們現有的人生,以及我們擁有的、和平安寧的家園。”
對于生長在中國的我們來說,戰爭是一個特別陌生的詞,但我們需要知道,世界上還有一些人被籠罩在戰爭的陰霾下,過著流離失所、擔驚受怕的日子。一張敘利亞孩子的照片曾經廣為流傳,孩子誤以為攝像師的鏡頭是槍口,他舉起手,懵懂而無助的樣子讓人心疼。
我們應該慶幸,更應該感恩,無數先輩的犧牲為我們換來當今的和平盛世,祖國的強大讓我們可以安居樂業。我們的背后永遠有我們的祖國,即使身陷戰火紛飛的地方,也會有一群人披荊斬棘來帶我們回家。看著海外僑民登上軍艦時歡呼雀躍的樣子,也許他們會比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有國才有家”的真正含義。
電影《紅海行動》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實,危險無處不在。缺少支援,被迫擊炮襲擊,外圍天線被發現……沒有一刻可以放松,沒有人可以有主角光環,沒有人可以保證平安歸來。它打破了電影之前一貫有的我軍戰無不勝的刻板印象,在飛機上,也會被海盜的AK打穿;在孤村中,再厲害的兵王,也雙拳難敵四手。戰爭會死人,戰友會犧牲。
里面的每個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復雜而立體。顧順看起來很拽,卻一直在默默幫戰友樹立信心;李懂看起來有點柔弱,話不多,卻要強,在不斷的歷練中成長;“石頭”張天德,看似硬漢,卻有著喜歡吃糖的小習慣。他和佟莉的互動是全篇不多的感情戲。一句“你不要多想。”承載著兩人似有若無的甜蜜情愫,卻也讓之后的犧牲更加痛徹心扉。
沒有戲劇性的轉折,也沒有英雄式的贊歌,整部影片靠的是真刀真槍的硬拼,靠的是有條不紊的部署,靠的是戰友之間的默契。和《戰狼》的孤單英雄相比,《紅海行動》的團隊配合更令人佩服。在生死時速的戰場上,信任意味著將生死交到戰友手中。電影更讓我體會到了和平的可貴,也看到了我們國家實力的強大,為是中國人感到自豪。
電影紅海行動觀后感2
《紅海行動》精神談如何鍛造組工干部服務意識
近期上映的紅海行動,像一顆巨大的石頭在國人心中激起漣漪,伴隨諸多讓人熱血沸騰、感動落淚的畫面,一個這樣的問題,突兀地出現在網絡中。現實中真的會為了救一個中國公民而犧牲幾個中國軍人嗎?
答案是肯定的。正如前段時間的《戰狼2》、《湄公河行動》等電影,讓人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的驕傲感和自豪感。也許電影的夸張性讓人覺得故事離我們太遠,但是我們可以想到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汶川地震、天津爆炸,以及離我們更近的湖南洪災。每次在緊急關頭,我們都會看到一群穿著迷彩綠的中國軍人,總在逆著人群奔跑著。他們并沒有電影里的“主角光環”,也沒有“超級英雄”的特殊能力,他們有的是為了信念不斷犧牲小我的決心和勇氣。
他們是軍人,是身穿迷彩肩扛重擔的軍人,是視國家安危比生命重要的守護者,是視人民如父母的子弟兵。作為基層干部,不需要經歷生死場,在對待群眾微笑服務方面,我們是否都能夠問心無愧呢?
服務群眾缺乏熱情、說話急躁,對政策業務學習不深不透,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的能力不足,外出辦事時對相關工作銜接安排不到位,導致辦事群眾長時間等待等突出問題,不容忽視。
一是提高認識。帶頭佩戴黨徽,亮名身份,面對群眾做到語言文明、儀表整潔、熱情服務。第一時間解決群眾所反映的問題。做到承辦工作“零失誤”、落實政策“零偏差”、優質服務“零距離”,讓“微笑服務”成為組工干部的新名片。 二是加強學習。現目前,很多的基層干部普遍學歷底子低,思想文化素質不強,在很多工作方面都不能如實的開展。這就需要我們加強自身的學習,當然,學歷高的人,也不能忘了以學為本,因為學無止境。基層的工作并不輕松,基層工作就是一個學校,只要愛學,愛干,就能一直的學習下去。作為基層干部必須學習更多的相關業務知識,這就需要走出去,看看別人是怎么做的。三是虛心請教是關鍵。學習他人的經驗技術,結合自己的實際帶動基層發展,為百姓謀利。 只有加強基層領導干部多學習,多思考。才能更好的處理與群眾的關系,社會管理才能有序的進行,百姓才能安家樂業,社會才能不斷進步。
電影紅海行動觀后感3
努力的想要記住些什么,到頭來卻發現什么也沒剩下。紅海行動擔得起一部好片的名頭,從影片的一開始就無法抑制的哭出了聲,那種深入心底的悲傷讓我痛不自抑,當真悲傷至極,那一幕幕鏡頭,無法不令人失聲痛哭,好難過,好難受,為何,這是為何。慘死的勇士、無辜的平民,沒有親身經歷過,我們永遠都無法想像戰爭的殘酷,永遠都無法想象戰爭到底有多殘酷。
我們不知道當今的和平是多么來之不易,活著,活著又是多么的幸福。我努力地保存著自己的回憶,不想它們被遺忘在時間的角落里,或許不過是希望歷史能夠有過我存在的痕跡。
我究竟該以何種姿態存活于世,不想,不想就這么泯于眾人,隨風消逝,千百年后無人憶起,那直達心底的悲慟無人能及,轉身就好似要忘記,一抹眼角的淚水,仿佛就能當做什么也沒經歷。
不過就是看了一場電影而已……而已
沉溺于往昔的歡愉,一切仿佛過眼煙云,回避著那些令我心痛之至的,不愿為現實所喚醒,安心的將自我禁錮于那一方溫暖的小屋,或許內心依然有個聲音在呼喊著些什么......
然而這最后一絲呼喚卻被強大卻懦弱的自己扔進腦海的深處,固執地自欺欺人著,一直都在幻想,卻從未有所實踐,直到現實的殘酷避無可避,直到那迎頭痛擊。
人心,真是可怕,人體,卻又如此脆弱。一顆顆子彈無情地掠奪生命的火種,一聲聲爆炸所伴隨的是無數靈魂的湮滅,但威力強大的武器卻也只是冰冷僵硬的武器而已,冷硬的它們只有到了人的手中才會綻放那一朵朵炙熱的死亡之花,種種殺傷力無比巨大的武器也恰恰是因人制造、由人掌握。
心中忍不住詰問上蒼,為何要有戰爭的存在,那不是玩具,而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每條生命逝去的背后都意味著一個家庭的破碎。我們都是人,都想活著,都想見證這大千繁華世界,都想能夠親手擁抱自己所愛之人,戰場上的他們卻是隨時準備著犧牲自我保家衛國,這樣一份擔當與覺悟令我仰望之至卻又心痛之極。
一人死,為百人安,為千人安,世事難兩全。
電影紅海行動觀后感4
前些日,《紅海行動》上映了,跟父母一起前去觀看。整體來說,這部片子給我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片中的主角們沒有超自然躲避子彈的能力,而是剛開始就有人受傷了,給人一種很真實的感覺。不像有些電影,主角從頭到尾在子彈間行走,卻沒有看見被打中一下。這才是一場真實的戰爭。
近些年來,我們已經被抗日神劇刷屏,雖然一直在笑那些手榴彈炸飛機,褲襠藏雷的情景,日本人一波波死掉的場面,但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的想法是不是也在發生著變化。戰爭其實沒有那么可怕,中國人是很厲害的,中國人可以一個打十個。然而,這當然不是真的,說句難聽的話,如果中國人真的那么厲害,那么為什么抗日戰爭前前后后打了十四年?為什么會有中國人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那么事實就是,其實中國人并沒有那么厲害。
而前一段時間的《戰狼2》,似乎又與我上文有些矛盾了,那種個人英雄主義,不也正是象征著個人實力嗎?一個人,在沒有任何團隊配合的情況下,就那么厲害。那這是不是說明我之前說的話都是錯的呢?當然不是,這只能說明《戰狼2》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夸張的成分在里面的。而《紅海行動》的播出,無疑是給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敲了一下警鐘,戰爭是殘酷的,沒有人能夠在戰爭中不死,哪怕是特種兵。
本片中最好的地方就是在于它的真實性,反政府武裝威脅孩子的父親去當汽車炸彈,前往營救人質的路上數次被埋伏,甚至到最后,拋開主角總要死一兩個的原則,蛟龍突擊隊可算是死傷慘重。8對150,這是多么不成比例的戰爭,這里沒有漫威電影中的超能力,有的只是戰士的血肉之軀,為了就一個人質,損失了三名優秀的戰士。雖然看著是非常不值得的,但是為了中國的國威,為了每一名中國人,他們上了,沒有上級指示也上了。
這場戰爭是真實的,不僅僅是真實發生,同時導演的還原也是真實的,只有在這樣的真實之下,我們才能真正明白戰爭的恐怖,才能真正的珍惜現在的美好。
電影紅海行動觀后感5
我不說感動,但會讓人自覺的有種尊重與慶幸,還有感恩,當然也有些沒辦法說出來的情愫……
尊重每一位軍人,這部影片的的代表人物有,隊長“楊銳”、副隊長兼爆破手“徐宏”、機槍手“佟莉”和“張天德”、通訊兵“莊羽”、醫療兵“陸琛”、觀察員“李懂”還有前主狙擊手“羅星”和后頂替“羅星”補位的“顧順”……同時也尊敬像法籍華人記者“夏楠”這樣的正義的普通人……
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即使這不是一個和平的年代。這句話已經被說了太多次了,但還是要重復說一下,事實就是這樣,我們都要承認。在這里要講一下,我真的很驕傲我是個中國人,到了國外什么都不怕,我知道我有一個多么強大的后盾,底氣十足。
最后是感恩,感恩有那么多人在前線為我們沖鋒陷陣。就像“顧順”說的那樣,戰場就是這樣,要習慣,前線的軍人保家衛國,也許每天都面臨危險,但他們在告訴自己要習慣。沒有他們,我們的處境絕不會這么好,所以在這里要說一下,一些網絡上的噴子,平時無論你怎么噴,但有些人,你噴不得,想當鍵盤俠的時候,先摸摸自己的良心。
世界上每天都會有人因為戰爭而受難,但像我們在外留學或工作的人,是真真實實的能感受到自己時刻都在被祖國保護的,所以有些人才會說“越出國,越愛國”。因為你生活安逸,不會面臨危險的時候,是永遠都不會知道你真正的“家”到底在哪里,你的“家人”到底是誰……
至于那些出了國說中國哪里哪里不好的人,如果是正常對比,發現我們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并且我們可以通過自己努力而使之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的地方,那么我們要正視問題,畢竟誰都希望自己“家”越來越好。但要是出于某種意圖而故意煽動情緒,不好意思,趁早走人,容不下你這尊大佛,哪兒舒服哪兒呆著去。
這里可能還要提到最近比較火的,關于“軍人優先”的問題。
我并不覺得這個條例真的給軍人帶來了什么特權,沒什么可說的,就算是有“軍人窗口”這種地方,我覺得都是應該的、有必要的。為什么?就因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站在前面為我們擋危險的人是他們!用血肉之軀頂子彈的人是他們!
電影紅海行動觀后感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