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心靈捕手》的觀后感
《心靈捕手》敘述了威爾心靈受創的自我揭露與重建過程,細膩地開展了一場“心靈角力的斗爭”。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電影《心靈捕手》的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電影《心靈捕手》的觀后感1
《心靈捕手》講述的是一位年輕的清潔工威爾輕松地解開了一位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在公布欄上寫下的一道十分困難的題目。教授發現了這個天才,欣喜萬分,希望把他培養成自己心目中的天才。然而,威爾聰明絕頂,卻叛逆不羈,甚至到處打架滋事。他因為出身貧寒,受童年被虐的陰影影響,心靈似乎上了鎖,教授無法走進他的世界。教授請來了許多心理學家為威爾做心理輔導,都被這個頑固小子洞悉心理反被羞辱,紛紛宣告他已經“無藥可救”。直到遇到了西恩,一位“性情古怪”深居簡出的教授,才使威爾正視自己的人生,逐漸地自我揭露,走出童年陰影。
威爾除了與查克等好友相伴時,會不時流露出肝膽相照的兄弟般情誼之外,都以防衛與攻擊的心態對待別人,生活在自負與自卑相沖突的世界中:他自負地嘲弄修理哈佛小子、戲弄心理專;卻以自卑心理拒絕女友凱蘭的真情付出,正如西恩說的,他有著強烈的自我保護主義,他要在別人舍棄他前先舍棄別人,他害怕受傷害,所以不敢嘗試與人建立親密關系。
在影片中,威爾與心理學家西恩細膩地展開了一場“心靈角力戰爭”。西恩給威爾的心理輔導一共有八次,八個場景處處叫人難忘,包括一言不發、嚴詞激烈、行動粗暴等,每一次都讓威爾對自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每一次輔導都給威爾和西恩無限的思考。威爾的選擇與未來,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西恩以自己刻骨銘心的生命體驗向威爾發出真誠的邀請,并真心說道:“除非你談自己,說你是誰,那我就著迷,我愿意加入。”但是,威爾因為童年創傷,自幼被本該愛護他的人舍棄,而放棄了對他人的信任與情感的投入,以防衛的心理來隔絕真實情感的表達。
在這八次的輔導中,西恩運用了多種咨詢技巧,巧妙地打開了這個桀驁不馴的年輕人的心扉。當威爾毫無顧忌地批評羞辱這位咨詢師時,西恩在惱羞成怒后并沒有放棄,繼續按時與威爾見面,毫不隱瞞地說出了自己的心理感受和矛盾,逐漸袒露了與威爾相似的經歷。有一次西恩問威爾志向時,因為威爾的胡言,西恩敞開屋門對威爾說:“不要浪費我的時間,你走吧!”“和對一個連簡單問題都不能誠實回答的人談話,是浪費我的時間!”威爾無語離開,卻讓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和言語。
在最后一次的輔導中,用同一句話“這不是你的錯”,反復逼問威爾,威爾在西恩的逼問下,由無所謂到認真對待,到惱怒,到痛哭流涕,到與西恩緊緊擁抱。威爾在經歷一系列的心理感受后,終于充分理解到自己的過去經歷不是自己的錯,沒有必要一直背負著這個包袱而不肯真實面對生活,一直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一直用糟蹋自己的才華與別人的真摯感情來逃避人生。
影片的最后,心靈釋放后的威爾告別了朋友,道別了西恩,也作別了蘭博教授給他安排的人生規劃,他開著車上路了。他要去哪里?是去追求愛情,還是在追尋一條自己選擇的人生之路?威爾的車最終駛向了哪里,這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威爾已經有能力去選擇他的生活道路,并在自己所選擇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電影《心靈捕手》的觀后感2
看了《心靈捕手》這部影片后,對我這個剛接觸心理咨詢行業的人來說他給了我強烈的心理震撼,使我在對心理咨詢由感性的認識的基礎上,也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及思索。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位被人遺棄的孤兒,他性格暴躁,喜歡到處打架滋事,對社會充滿敵意,但又是一個數學奇才的年輕人,在麻省理工大學做清潔工,把教授出的難題全解了,被教授發現后,竟然離開了,教授在監獄里找到他,為了這個數學奇才不至于荒廢,教授保釋了他,條件是要他接受心理治療。剛開始威爾的心理出現阻抗,拒絕心理醫生的介入,并運用自己的廣闊知識羞辱心理醫生,直到桑恩的出現,這個心理醫生運用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歷,運用真誠、感性的個人經歷,感化了威爾,從而敞開心扉,放下了自己背負的包袱,認識到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是沒必要的,從而直面自己的人生。
第一個心理醫生的問題,是我認識到心理咨詢師對來訪者要有耐心,要敢于面對自己,要站在來訪者的角度思考問題,不要被來訪者迷惑。第二個心理醫生,他把來訪者當成患者,來訪者不愿意和他交流,結果導致失敗。
在桑恩受到威爾的語言傷害后,意識到威爾從小缺少關愛,童年受虐,他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自我防衛意識很強,不愿意任何人觸及自己的傷痛。原諒了他并繼續和他咨詢,并說"威爾你只是一個孩子,你并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在運用自己的豐富的人生經歷,真誠的向威爾發出邀請,“除非你愿意談你自己,我愿意加入”。使威爾的心靈受到震撼。第二次威爾一言不發,到言辭激烈,互相攻擊,到惺惺相惜。桑恩運用了多種咨詢技巧,他的真誠終于使威爾放下心扉,開始反思自己。桑恩也在這場心靈角力斗爭中,提升了自己,從而思索糾結在自己心中的心魔。
一個合格的心理咨詢師,不但要有豐富的知識,人生經歷也很重要。要站在來訪者的角度思考問題,發現問題癥結所在,再能幫助來訪者重新面對自己的未來。
電影《心靈捕手》的觀后感3
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不要說自己一無是處。
記得大一剛進校班里的每位同學都寫了份“職業生涯規劃”,之后便草草了事,開始自己的大學生活,以為美好就是當下。然而失落、郁悶、頹廢卻頻繁不期而至。
一老友學習心理學,向我推薦電影《心靈捕手》,望我受益。前后看了有兩遍。“What do you want ?”這句話經心理醫生尚恩之口直接插入聰明絕頂卻叛逆不羈的威爾內心,也同時問住了我。藍博教授說威爾在糟蹋自己的天賦,而我似乎都沒有什么天賦可以糟蹋,我不禁在想:我想要什么?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理想主義者,比如我覺得最幸福的事情是和自己深愛的女子一起生活在鄉下,擁有輛摩托車,承包幾畝地種莊稼。但是現實卻是兩年后面臨的就業問題,更可悲的是連確切的就業崗位都不知道是什么。或許就像影片中心理醫生尚恩所說的,“It’s not your fault ”。
威爾是個孤兒,但是他有一群親密的朋友,尤其是查克。影片中的一個橋段給我的印象及其深刻,是查克對威爾發自肺腑的一段話:“我每天都開車來接你,然后我們一起上工,一起嬉鬧。但是,你知道我一天最快樂時候是什么嘛?是我敲你大門的前十秒鐘,因為我會告訴自己,也許你已經不在了,就這么走了。”在查克的眼里,威爾就像是一個手持百萬獎券卻沒有膽量去兌現的人。查克說當他五十歲時可能還是在工地上做工,但是威爾不能這樣,否則就是讓他難堪。
友情有時候比愛情更加偉大,就像威爾和查克,已然上升到一種兄弟之情。在大學,交到幾個知心朋友可能會讓你的人生更加的受益。所謂物以類聚,社會也一樣。人處在一個大社會中,卻只是生活在一個特定的小圈子里面,你必須要有一定的人際關系,這不僅僅是在中國如此。
查克等到了威爾走的那天。那一刻,威爾家的門始終沒有人開,查克欣慰的笑了,因為他知道威爾正向著他想要的新生活追逐。的確,威爾開著朋友組裝的“汽車”在路上一直向前追,追他的愛情,追他的新生活……
影片結束了,但是留給我的問題是,我不知道查克的新生活到底是什么樣,我不知道他在體制外該如何發揮他的天賦。我也不知道我的未來會不會甚至敢不敢按著我的內心深處的不為人知的想法來構建。
電影《心靈捕手》的觀后感4
那洶涌起伏的海水,泛著妖異的紅紫,那如葦葉一般纖弱的小舟,那如狂怒的浪像是海獸張開的巨口,那風刀雨劍里看不清面容的水手,揮著那將斷未斷的雙槳,背向著我,駛向那波詭云譎的深海,義無反顧。
威爾說:"你娶了個錯的人。"一句簡單的話,語氣篤定。這是威爾與西恩的第一次見面,再氣走了五個蘭博給他找的心理醫生之后,威爾遇到了西恩。這個同樣孤單的水手駕著一艘同樣的孤舟。威爾的先聲奪人,反客為主,仿佛想用一句簡單的話說完西恩的人生:你娶了個錯的人。如此肯定而張狂的語氣,強烈的自我中心欲望,他對待陌生人的時候,首先亮出自己身上鋒利的刺,只有傷到別人,才能讓自己不受傷。就像海中的孤舟,面對驚濤駭浪,只有無畏才能卑微的存活。
被尖刺包裹著的,都是柔軟而傷痕累累的心。就像威爾從來都只用他博聞強識的書中的內容來反駁他人,卻從不用第一人稱開啟對話。西恩說的對,你不曾經歷的你永遠都不會懂,固步自封的人永遠不會懂付出,也永遠不會懂愛。要走出自己給自己畫下的桎梏其實很簡單:找到自己。不要在世俗的眼光里,兒時的經歷中迷失了自己的心,要看清自己是誰,想要的是什么,要學會去經歷,去付出,去懂得,去不顧一切,去愛。
每個人都不完美,不要過分的苛責,也不要去選擇追求那所謂的完美,你要選擇的是讓誰來進入你的世界,讓誰來了解你的不完美,讓誰來適合和貼近你的心。當你遙望大海的時候,會覺得它是那么的完美,可當你深入進去,卻慢慢變成了一帆孤舟,你體會著它的兇暴它的無情,卻還是要繼續前行,用你覺得正確的方式前行。沒有人能在忘記了自己的時候,還能找到自己的路,也沒有人能在人生中尋到完美,完美只是彼此習慣之后的那種默契。
其實,影片里的每個人都是心靈的捕手,威爾要找的是他自己,西恩要放下的是他對往事的執著,而蘭博則是過于在乎外物,而恨鐵不成鋼的干涉,查克表面沒什么頭腦,卻有鼓勵威爾去追尋自己夢想的智慧。而當查克發現威爾離去的時候,他的嘴角泛起微微苦澀的笑容,另一個同伴從后座坐到無人的前座,兩人相視一笑,然后瀟灑的開車離去,這個場景讓我覺得心里微暖。原來,威爾并不是孤獨的,他的身邊有理解他信任他的朋友,只是威爾從未試圖去發現,他把自己重重包圍,裸露在外的,都是刺。所以無法靠近,所以孤單。
西恩說,心靈伴侶就是那些與你匹敵的人。其實我覺得,那些能觸動你的心靈,與你心靈進行溝通的人,并不一定就是與你匹敵的人,無可辯駁,威爾是天才,可這個世界上又有多少天才?只要你放開自己的心,去和他人平靜的溝通與交流,就會有理解你的人,也許他的思想深度不如你,也許你有很多思想他都不懂,但是他能理解你的心,能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你說一句平淡卻直入你心的安慰,能讓你在那一剎那感到溫暖,這樣不就夠了么?
當威爾決定去找那個女孩,駕車在城鎮的公路上飛馳,兩側是矮矮的樓房,我想此刻他的心應該不再孤獨。
也許,人生就是這樣,嘗試去放開自己的心,世界就會為你綻放。
也許,當一切風平浪靜之后,你會發現海面遼闊,帆影重重,而你,也并非孤舟。
電影《心靈捕手》的觀后感5
影片《心靈捕手》是一部經典的勵志電影,看完之后給我的心靈觸動很深。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的清潔工的故事。故事由一道復雜的數學題開始。數學系的藍勃教授在學院的黑板上留下了一道數學題,讓數學系的學生作答,幾天過去了沒有一個人有答案。突然有一天黑板上的題目被解出來了,然而沒有人知道是誰做的故事由此引出主人公—威爾》
威爾在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卻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平日除了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大樓的清潔工作之外,便是與三五好友在酒吧喝酒、玩鬧。一人獨處之時,就一目十行地獲取各式人文與科學的新知。在被藍勃教授發現正是這位不起眼的清潔工完美的回答了他的問題時,他決定要栽培威爾。在威爾與他人打架滋事后,藍勃教一道數授便費心地將他保釋出來,要求他參與數學研討與接受心理輔導。藍勃教授期望威爾能重視并發揮自己的天賦,不再惡作劇、耍蠢、吹擂而耗費生命。藍勃教授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只好求助大學好友尚恩出馬。尚恩以信任突破了威爾的心防,撫慰他受創的心靈,幫助他重新拾回對人的信任,并鼓起勇氣向女友表達愛意。
在這部電影中真正體現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難尋。藍勃教授是威爾的伯樂,原本他是高傲自負的大學教授,在看到威爾在數學方面的超人才能后,他多次找到威爾并幫助他,并企圖把威爾留在身邊。他給威爾請了很多位心里輔導教師,最終都被威爾氣走,然而他并沒有放棄從藍勃教授的堅持和耐心我們可以看到他對人才的愛護,當看到威爾的問題后,他希望能憑借自己的努力改變威爾。現實生活中卻鮮有像藍勃這樣的伯樂。
我的第二個感受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需要信任,坦誠相待。威爾起初并不與尚恩合作,還百般刁難尚恩,可尚恩教授并沒有放棄,最終他以真誠和信任打動了威爾,也順利地打開了威爾的心結。給我觸動最大的一句話就是:“這不是你的錯”,也正是尚恩一次又一次的肯定,給了威爾莫大的支持,也讓他能放下心結,真正地正視自己的過去。
其實無論在任何時候,信任、真誠都是人與人交往的前提,家人,朋友,同事之間都需要坦誠相待,信任是開啟心靈的法寶。例如現在很多企業怕員工盜取公司財物,工作中開小差,隨處安放攝像機,其實這不僅不能杜絕此類事情的發生,還可能傷害了員工的自尊,從而使工作效率大大下降。
我的第三個感受就是友誼在我們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力量,直言不諱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當查克看到威爾擁有才華卻自甘墮落,不求上進時,嚴正指出:“因為我明天醒來五十歲了,還在這干活,無所謂。而你已擁有百萬獎券,卻窩囊著不敢兌現。”朋友是關鍵時刻給自己以指引方向、給予力量的人。查克最后來到威爾的家,敲門卻再也沒有人開門時,除了憂傷,更多是欣慰與高興。朋友是一生的財富,每個人的一生或許有很多朋友,但真正能談心的卻只有兩三個,真正的朋友是能在你失意時陪你哭,你得意時在角落為你默默祝福的人。所以珍惜我們身邊的朋友吧!
生活中我們應該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學會信任別人,珍惜友情,我們每個人都會擁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電影《心靈捕手》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