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合伙人》觀后感500字
《中國合伙人》以新東方三位創始人為原型,講述了80年代的三位大學生的青春史、創業史,《中國合伙人》影片的結局很圓滿,卻讓人想到了現實生活的我們缺少他們這堅持不懈的態度,可能一個小小的打擊,就讓我們泄氣了。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中國合伙人》觀后感500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中國合伙人》觀后感500字1
對《中國合伙人》的最初印象,是對地鐵站燈箱廣告的每次走過的一瞥,心里想“這三人誰呀”有一次最終忍不住湊上前去仔細研究,哦!竟然是黃曉明、鄧超、佟大為。電影的宣傳海報徹底顛覆了以往他們帥氣、陽光的形象,“三架眼鏡”讓人咋一看還真沒認出來他們是誰。
《中國合伙人》是一部具有時代特色的創業者的故事,故事背景的時間跨度是從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至今,片中人物的經歷是以中國的創業傳奇人物們為原型塑造的。且不論片中那輕喜劇型的對白,還是他們三人的造型,使原本艱辛的創業過程充滿著歡樂元素,使人不禁莞爾。
在這部影片中,我覺得最閃亮的就是臺詞、對白:“我不明白成功的公式,可是我明白當你在夢想的前進的道路上感到了曲折,那么你已經走在了成功的筆直的大道上”,“你僅有在紐交所敲鐘的時候,才會開始得到他們的尊重”,我想成功的動力有很多種,但你是否找到了適合于你的前進動力奮斗沒有了目標將會使人迷茫、不知所措。所以,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將決定了你的前進方向。思路決定出路,這是這部電影中人物創業的最根本的出發點。
《中國合伙人》觀后感500字2
致完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該致我們永不逝去的夢想了。
男人一生有兩大夢想:征服世界,征服女人。換一種文雅的說法,前者叫事業,后者叫愛情。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可以肯定,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是平庸之輩,這一生注定寂寂無名,一事無成,無論多么辛苦和努力。許多人稀里糊涂來到這個世界,稀里糊涂活了幾十年,最后稀里糊涂地死去,沒有經歷過什么,也沒有享受過什么,不過到人間打了一回醬油。他們生命的絕大部分時光就是重復或模仿別人的生活,要么看別人活。他們沒有獨特的個性,也干不出新奇的事情,生活平淡得如同白開水。這種單調無趣的生活難免使人傷心和郁悶。那么,如何才能熬過這漫長而苦累的一生呢?
有一個段子是這么說的:哄上級開心就做做假,哄下級開心就做做秀,哄朋友開心就做做東,哄女人開心就做 ,哄自己開心就做做夢。
“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和幸福的東西。”夢想,就是哄自己,騙他人!所以,“中國夢”鋪天蓋地。
曾經說要“依法治國”,結果法律成了廢紙;后來又說“以德治國”,結果社會道德全面淪喪;于是要建設“和諧社會”,不料社會越來越不和諧;現在,只能靠“中國夢”自娛自樂了。
你買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學,找不到工作,娶不到老婆,房子被拆, 天天吃鉻大米,女兒被校長 ……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怎么辦呢?——做夢唄! 夢夢就公平了,夢夢就和諧了,夢夢就幸福了……一夢解千愁也! 陳可辛的電影是我很喜歡的,他之前的兩部作品《投名狀》和《十月圍城》都在我最喜歡的國產片名單中。陳可辛善于講述兄弟情,是展現鐵漢柔情的高手。在《投名狀》中,三兄弟因為處置戰俘而決裂,一個要殺,一個要放,一個拼命調和,都有道理,都沒退路,三個鐵血男兒淚流滿面的一幕令人無比動容。《十月圍城》里,甄子丹哭著跟在女兒馬車后拼命追趕的場景更是令人忍不住淚下。
《中國合伙人》以新東方的俞敏洪、王強、徐小平三人的故事為原型,講述的是夢想、是創業、是兄弟情。成冬青、 、孟曉駿三兄弟,大學時一起辛苦地追女孩,畢業后為生計所迫艱難地創業,最后功成名就之日,也到了兄弟反目之時。在 的婚宴上,也許是酒后吐真言,也許實在是太累不想玩了,也許是再也維持不下去不得不攤牌了,三兄弟之間長期積聚的矛盾終于全面爆發,都是英雄,都 ,誰都沒錯,他們已不再是當年患難與共的兄弟,昔日并肩戰斗的情誼和激情都永遠留在了記憶中。結局不可避免,三個男人在地上撕打成一團,最后留下孤獨的成冬青,哭得撕心裂肺。
人人都有柔弱之處,傷懷之時。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盛宴之后,淚流滿面。越是鐵血男兒,越是英雄豪杰,情感越是濃烈,只不過他們比常人更能克制,隱藏得更深而已,
《中國合伙人》觀后感500字3
1、《中國合伙人》中的三個朋友開了家英語學校叫“新夢想”,但吊詭的是,其實他們在夢想上根本無法達成共識(其實只是不愿意承認)。“夢想”當然沒有貴賤之分,好像黃曉明的“夢想”其實就是踏實賺錢,佟大為的“夢想”就是踏實過日子,而主人公鄧超經常把“改變世界”掛在嘴邊,但在黃曉明看來,這不過是鄧超基于家族傳承的需要,以至于到他們一起開公司后倆人有了沖突,黃曉明想到和解的辦法還是給他買一套300平米的房子,但鄧超說這他媽根本不是他想要的。
那他到底想要啥?
電影的結尾給了答案,當鄧超知道好朋友黃曉明砸了一筆錢將實驗室以他命名后,他喜極而泣,嘴里還傲嬌似地說出“土鱉”二字,當然,導演說這些其實和錢沒關系,他給出了一個解釋,說這部電影的三個主人公其實是有共識的,他們的“中國夢”其實是“尊嚴”!
2、陳可辛真的是太機靈了,為了駕馭完滿理想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三條主線,他用了《花房姑娘》用了《光陰的故事》,他讓長頭發的佟大為背拜倫英文版的“多年以后何以賀汝,以沉默以眼淚”,他甚至于cosplay了《社交網絡》和《頤和園》的某些場景,他讓這些幾乎讓文藝小青年一擊即中的碎片神不知鬼不覺的串聯起飄渺的主線。
鄧超所代表的徐小平是理想主義,他是美國夢的啟蒙者,他在中國與公安吵架也動不動就用起美國的自由民主精神,他的口頭禪是,信不信我告你。但是最后他徹底顛覆了離開北京時的豪言壯語,他說,我再也不回來了,然后,他回來了。并且是黃曉明用現實主義的鈔票,反擊了他在美國受過的委屈。
佟大為所代表的王強是浪漫主義,初戀女友是洋妞,最喜歡的詩人是拜倫,為了洋妞女友放棄了簽證,但是卻被拋棄滯留。他燒了詩集,在賺了第一桶金之后在卡拉OK里面摟著一群姑娘唱《海闊天空》,再后來,他娶了學校里面做飯極好吃的胖妞前臺。一個天天讀拜倫的浪漫主義者說,幸福就是不折騰。
而黃曉明所代表的俞敏洪,作為loser追上了學校里最漂亮的妞,出去找家教賺錢是為了給她買奇貴無比的托福書,被學校開除了之后不得不開個培訓班糊口,他哪里是招人合伙啊,他分明是說,我唯一的朋友,我唯二的朋友,給我幫個忙吧,我開了個頭,但是做不來啊。所以,鄧超說要擴大每一個規模的時候他心里都極度的不樂意,他覺得我錢已經夠了啊,我已經是中國的NO.1了啊,我嘴上這亂七八糟的一套是最符合中國國情的東西了啊。但是,他帶著中國傳統最深的印記走上了最不符合他性格的職業經理人道路。
3、中國合伙人里面幼稚的成功學是沒錢就沒尊嚴,有錢了就去羞辱曾經羞辱過我們的人。我們中的大多數人,窮其一生的不得志和耿耿于懷,往往是當時被人委屈和羞辱的時候沒能好好的還手,當我們能用最簡單粗暴的方法讓自己對過去的心結釋懷,為什么不呢。
更何況,帶著黃曉明佟大為回到西餐廳的鄧超,我絲毫沒看出他回去顯擺羞辱的氣勢,當我們走過了人生的某個階段,再回頭去看當時的痛苦,我厭惡它,懷念它,終于分享了它,然后想要徹底的拋棄它。
所以,作為朋友的你,聽了它,最終讀懂了我,所以你為我所做的一切,即便簡單粗暴,都那么彌足珍貴。
我在意的,并不是終于有了寫著我的名字的實驗室,我在意的,是你終于終于讀懂了我自私的野心,卻也為了我,不符合自己性格的義無反顧走下去。
其實我最喜歡佟大為說的一句,他說,這些年,我是為了你們倆,才一直走下去。
4、80年代那一幫人,圍成一圈笑談自己的夢想,那時的人可以很輕易說出:我熱愛我的國家,我渴望自由民主。隨意的語氣好像問“你吃飯了沒有”。那時的北京還有星星畫展、四月影會、北島的詩歌“卑賤是卑賤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在一代年輕人口中傳唱……《今天》詩刊的印刷紙張還是芒克、北島、黃瑞從各單位順出來的,用的是一臺破舊的油印機,七個人在一間只有六平米的小平房,地處農村與城市的邊緣的兩不管地區,輪流倒班,整整忙活了三天三夜才印刷完,查建英回憶第一次參加《今天》詩刊聚會,幾個人穿過一條黑糊糊的胡同,走進院子最深處的一個人家,一推門進去,里面坐了一屋子人,都穿著當年灰不溜秋的藍衣服,特別樸素,屋里燒著爐子,上面蹲著一把錫鐵大茶壺,旁邊一個沙發后背上還窩著一只肥胖的貓,在煙霧蒙蒙里眾人表情都特嚴肅,大家聊文學觀創作觀,意大利的維柯,話題內容已記不清了,但永遠有一種鄭重虔誠的氛圍。大家都把文學當作天大的事情,慷慨陳詞,討論起來簡直就像宗教集會里討論上帝的真意一樣,陳凱歌也常加入其中。搖滾樂只在小范圍內流行,周國平說第一次見到崔健是在中央樂團一間小小的宿舍里,崔健沉默寡言,說他文化不高,寫詞費勁,不喜歡讀書,卻喜歡讀《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崔健說他就要用搖滾樂去捶那些講大道理的,有權有勢的,或每天生活在蜜罐里唱甜歌蜜曲還大紅大紫的人。西單還有一面墻,站在這面墻后你就可以說真話,無論政治、哲學、文學辯論、哪怕是談論某個領導人,都不會有人騷擾你。墻壁上沒有某某壯陽藥、房價一平幾萬、富商求子治療性病的廣告,你能看到一些斗大的字眼:吶喊!自由!希望!中國!民主!
5、拋開觀眾個人的人情經驗,《中國合伙人》影片的主題情懷和價值觀設定非常巧,在五毛和公知中巧妙的找了個立足點。實際上,創業的故事在影片中語焉不詳,最核心的恰恰是幾個人物態度和思想的轉變。關于美國,從美好的期望,當美帝狗的夢想,到去了美國不盡如人意,再到獲得成功還不被美國人待見,最后一盒月餅加上幾句貧嘴用價值觀輸出完爆美國。盡管故事三分實七分虛,略顯雞血假大空。但僅從電影來說這種情懷的升華,真的是很巧妙也很成功的。
《中國合伙人》觀后感500字4
電影《中國合伙人》故事的藍本不言而喻,從劇作上來說,它通過抽絲剝繭的細節設置,還原了一個“中國夢”的實現過程:甘為人下的謙卑態度、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趨利避害的實用主義原則,以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信念,終于換得揚眉吐氣、衣錦還鄉的成功,簡而言之:雞血加雞賊,無限約等于雞犬升天。過程的確很有意思,細想想有點兒沒意思,但再琢磨,就是這個意思。
中國夢好不好?中國夢對不對?這兩個問題就沒有辦法,獲得一個統一的答案。
我覺得世界人生最大的無趣在于,我們不認同別人認可的標準,卻又渴望別人的認可,愛情如是、事業如是、生活亦如是。前者是我們渴望脫俗,后者是我們又未能免俗。當我們在對方的標準里做不到最好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懷疑自己的標準是否牢靠。所以,一輩子,我們都在征服對方和勸服自己之間不停徘徊糾結,大部分人,就這么稀里糊涂地度過了一生。
在這樣一個時代,有這樣一個艱難的歷史選擇,說到底我們還是背負了歷史的包袱。我們那么渴望堅持自我,又那么渴望他人的承認,而后者本身就是對前者最大的否定。所以我希望我們的下一代,不用繼承某種屈辱、不用承擔某種壓力,不用奮力站起來證明我們能站起來,能想躺著就躺著,只因為我們真的喜歡躺著。總之一條,不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最后想說,成冬青詮釋的中國式成功,充滿了某種實用主義的得意。而王陽詮釋的中國式幸福,則有自欺欺人的妥協。這種的態度,充滿了某種無奈,也或者,才是我們每個人尋找答案的開始。
胡亂寫了這些,再胡亂寫個結尾。
風往哪里吹,樹就往哪里倒正青春,我們以為我們是風,青春后,我們才知道我們是草。
沒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中國合伙人》觀后感500字5
看了《中國合伙人》覺得劇情與人物好多方面都有點假,但是想一下電影就是生活的另一種展現,中國合伙人三位主角從不同的方面對我這個奮斗在城市的農村青年有著激勵作用。
我很嫉妒成東青又傻又聰明
黃曉明一開始是一個土鱉,感覺是一下老實膽小的人,但是因為在外做家教而被學校開除后開自己的培訓機構,突然就成了一個很有管理能力,很厲害的一個老實,回到現實真的想了想機率挺小的。
首先不否定,中國合伙人看了之后確實感覺中國有很多有能力的人而且很多方面已經不像以前一樣了,我們有很多方面已經超越了美國。我們非常自信,黃曉明扮演的成東青的原型是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我非常佩服成東青,因為我雖然感覺他傻傻的但是好像有種特別的功能,特別是英語,他學習英語怎么那么厲害,或許是我嫉妒吧,因為我一直想學好英語但是一直學不好,成東青成了我的榜樣,我也好想像他那樣把整本英語詞典都能背下來,真的太神了,我漢語詞典也認不完全。
現實生活壓力大,王陽心態我最喜歡 佟大偉扮演的王陽說實話我看完整部電影后感覺他是活的最瀟灑的一個,但是我感覺他一點也不像搞技術的,這跟現實中差別也太大了,現實生活中搞技術的這么文藝的人真的很少,劇中他突然說一句要結婚了,婚禮上說了三句讓人很記憶深刻的話,可以看出他其實是一個非常成熟現實的一個人,而且活的很明白,比成東青更懂得生活,只能說我也很想有他這種心態,在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真的感覺有時候很累,但是生活要繼續,明天會更加美好,所以我們要勇敢面對。王陽是我最想成為的人,跟大眾影評上一些網友說的一樣,真的我也想也為他這樣的人,挺不錯的。
孟曉駿我不喜歡,但是我很認可他這個人
再說說鄧超扮演的孟曉駿,真的一開始我挺不喜歡這個角色的,感覺他的條件比較好有點看不起別人,出國后失意我非常理解,他是個愛面子的人,回國看到成東青辦的學校應該是當時看見自己哥們混的比自己好有點不敢承認,也害怕。最后他們三個一起把學校辦的越來越大,到最后要上市,最后才知道孟曉駿很多不被人知道的苦經歷,他想要證明自己,跟有些人在公司很努力卻得認可一樣,他很努力但是平常不被人看到,他需要一種成就感,他很有能力,對市場把握很準也非常會創新非常大膽,我想這是值得我去學習的,敢想敢做,因為是男人,我們需要成就,我們不甘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