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合伙人800字觀后感
電影《中國合伙人》三個主人公代表了世上的三種男人,最令人感動的是貫穿于他們三人之間三十年的友情,歲月無情,友情無價,《中國合伙人》這部電影是近期以來最火熱的一個話題。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中國合伙人800字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中國合伙人800字觀后感1
1、《中國合伙人》中的三個朋友開了家英語學校叫“新夢想”,但吊詭的是,其實他們在夢想上根本無法達成共識(其實只是不愿意承認)。“夢想”當然沒有貴賤之分,好像黃曉明的“夢想”其實就是踏實賺錢,佟大為的“夢想”就是踏實過日子,而主人公鄧超經(jīng)常把“改變世界”掛在嘴邊,但在黃曉明看來,這不過是鄧超基于家族傳承的需要,以至于到他們一起開公司后倆人有了沖突,黃曉明想到和解的辦法還是給他買一套300平米的房子,但鄧超說這他媽根本不是他想要的。
那他到底想要啥?
電影的結尾給了答案,當鄧超知道好朋友黃曉明砸了一筆錢將實驗室以他命名后,他喜極而泣,嘴里還傲嬌似地說出“土鱉”二字,當然,導演說這些其實和錢沒關系,他給出了一個解釋,說這部電影的三個主人公其實是有共識的,他們的“中國夢”其實是“尊嚴”!
2、陳可辛真的是太機靈了,為了駕馭完滿理想主義、浪漫主義、現(xiàn)實主義三條主線,他用了《花房姑娘》用了《光陰的故事》,他讓長頭發(fā)的佟大為背拜倫英文版的“多年以后何以賀汝,以沉默以眼淚”,他甚至于cosplay了《社交網(wǎng)絡》和《頤和園》的某些場景,他讓這些幾乎讓文藝小青年一擊即中的碎片神不知鬼不覺的串聯(lián)起飄渺的主線。
鄧超所代表的徐小平是理想主義,他是美國夢的啟蒙者,他在中國與公安吵架也動不動就用起美國的自由民主精神,他的口頭禪是,信不信我告你。但是最后他徹底顛覆了離開北京時的豪言壯語,他說,我再也不回來了,然后,他回來了。并且是黃曉明用現(xiàn)實主義的鈔票,反擊了他在美國受過的委屈。
佟大為所代表的王強是浪漫主義,初戀女友是洋妞,最喜歡的詩人是拜倫,為了洋妞女友放棄了簽證,但是卻被拋棄滯留。他燒了詩集,在賺了第一桶金之后在卡拉OK里面摟著一群姑娘唱《海闊天空》,再后來,他娶了學校里面做飯極好吃的胖妞前臺。一個天天讀拜倫的浪漫主義者說,幸福就是不折騰。
而黃曉明所代表的俞敏洪,作為loser追上了學校里最漂亮的妞,出去找家教賺錢是為了給她買奇貴無比的托福書,被學校開除了之后不得不開個培訓班糊口,他哪里是招人合伙啊,他分明是說,我唯一的朋友,我唯二的朋友,給我?guī)蛡€忙吧,我開了個頭,但是做不來啊。所以,鄧超說要擴大每一個規(guī)模的時候他心里都極度的不樂意,他覺得我錢已經(jīng)夠了啊,我已經(jīng)是中國的NO.1了啊,我嘴上這亂七八糟的一套是最符合中國國情的東西了啊。但是,他帶著中國傳統(tǒng)最深的印記走上了最不符合他性格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道路。
3、中國合伙人里面幼稚的成功學是沒錢就沒尊嚴,有錢了就去羞辱曾經(jīng)羞辱過我們的人。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窮其一生的不得志和耿耿于懷,往往是當時被人委屈和羞辱的時候沒能好好的還手,當我們能用最簡單粗暴的方法讓自己對過去的心結釋懷,為什么不呢。
更何況,帶著黃曉明佟大為回到西餐廳的鄧超,我絲毫沒看出他回去顯擺羞辱的氣勢,當我們走過了人生的某個階段,再回頭去看當時的痛苦,我厭惡它,懷念它,終于分享了它,然后想要徹底的拋棄它。
所以,作為朋友的你,聽了它,最終讀懂了我,所以你為我所做的一切,即便簡單粗暴,都那么彌足珍貴。
我在意的,并不是終于有了寫著我的名字的實驗室,我在意的,是你終于終于讀懂了我自私的野心,卻也為了我,不符合自己性格的義無反顧走下去。
其實我最喜歡佟大為說的一句,他說,這些年,我是為了你們倆,才一直走下去。
4、80年代那一幫人,圍成一圈笑談自己的夢想,那時的人可以很輕易說出:我熱愛我的國家,我渴望自由民主。隨意的語氣好像問“你吃飯了沒有”。那時的北京還有星星畫展、四月影會、北島的詩歌“卑賤是卑賤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在一代年輕人口中傳唱……《今天》詩刊的印刷紙張還是芒克、北島、黃瑞從各單位順出來的,用的是一臺破舊的油印機,七個人在一間只有六平米的小平房,地處農(nóng)村與城市的邊緣的兩不管地區(qū),輪流倒班,整整忙活了三天三夜才印刷完,查建英回憶第一次參加《今天》詩刊聚會,幾個人穿過一條黑糊糊的胡同,走進院子最深處的一個人家,一推門進去,里面坐了一屋子人,都穿著當年灰不溜秋的藍衣服,特別樸素,屋里燒著爐子,上面蹲著一把錫鐵大茶壺,旁邊一個沙發(fā)后背上還窩著一只肥胖的貓,在煙霧蒙蒙里眾人表情都特嚴肅,大家聊文學觀創(chuàng)作觀,意大利的維柯,話題內容已記不清了,但永遠有一種鄭重虔誠的氛圍。大家都把文學當作天大的事情,慷慨陳詞,討論起來簡直就像宗教集會里討論上帝的真意一樣,陳凱歌也常加入其中。搖滾樂只在小范圍內流行,周國平說第一次見到崔健是在中央樂團一間小小的宿舍里,崔健沉默寡言,說他文化不高,寫詞費勁,不喜歡讀書,卻喜歡讀《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崔健說他就要用搖滾樂去捶那些講大道理的,有權有勢的,或每天生活在蜜罐里唱甜歌蜜曲還大紅大紫的人。西單還有一面墻,站在這面墻后你就可以說真話,無論政治、哲學、文學辯論、哪怕是談論某個領導人,都不會有人騷擾你。墻壁上沒有某某壯陽藥、房價一平幾萬、富商求子治療性病的廣告,你能看到一些斗大的字眼:吶喊!自由!希望!中國!民主!
5、拋開觀眾個人的人情經(jīng)驗,《中國合伙人》影片的主題情懷和價值觀設定非常巧,在五毛和公知中巧妙的找了個立足點。實際上,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在影片中語焉不詳,最核心的恰恰是幾個人物態(tài)度和思想的轉變。關于美國,從美好的期望,當美帝狗的夢想,到去了美國不盡如人意,再到獲得成功還不被美國人待見,最后一盒月餅加上幾句貧嘴用價值觀輸出完爆美國。盡管故事三分實七分虛,略顯雞血假大空。但僅從電影來說這種情懷的升華,真的是很巧妙也很成功的。
中國合伙人800字觀后感2
對《中國合伙人》的最初印象,是對地鐵站燈箱廣告的每次走過的一瞥,心里想“這三人誰呀”有一次最終忍不住湊上前去仔細研究,哦!竟然是黃曉明、鄧超、佟大為。電影的宣傳海報徹底顛覆了以往他們帥氣、陽光的形象,“三架眼鏡”讓人咋一看還真沒認出來他們是誰。
《中國合伙人》是一部具有時代特色的創(chuàng)業(yè)者的故事,故事背景的時間跨度是從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至今,片中人物的經(jīng)歷是以中國的創(chuàng)業(yè)傳奇人物們?yōu)樵退茉斓摹G也徽撈心禽p喜劇型的對白,還是他們三人的造型,使原本艱辛的創(chuàng)業(yè)過程充滿著歡樂元素,使人不禁莞爾。
在這部影片中,我覺得最閃亮的就是臺詞、對白:“我不明白成功的公式,可是我明白當你在夢想的前進的道路上感到了曲折,那么你已經(jīng)走在了成功的筆直的大道上”,“你僅有在紐交所敲鐘的時候,才會開始得到他們的尊重”,我想成功的動力有很多種,但你是否找到了適合于你的前進動力奮斗沒有了目標將會使人迷茫、不知所措。所以,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將決定了你的前進方向。思路決定出路,這是這部電影中人物創(chuàng)業(yè)的最根本的出發(fā)點。
中國合伙人800字觀后感3
《中國合伙人》是一部具有時代特色的創(chuàng)業(yè)者“新夢想”的故事,講述了" 土鱉" 黃曉明," 海龜" 鄧超," 憤青" 佟大為從1980年代到21世紀,30年的大變革背景下, 三兄弟為了改變自身命運, 創(chuàng)辦英語培訓學校, 最終實現(xiàn)“中國式夢想”的故事。
其中, “土鱉”黃曉明有“高考失敗, 泡妞失敗, 教書失敗”的不平,“海龜”鄧超則遭遇“出國受挫, 事業(yè)受挫, 野心受挫”的尷尬, “憤青”佟大為歷經(jīng)“姑娘走了, 兄弟走了, 夢想走了”的悲劇,但他們最終攜手創(chuàng)造了一個商業(yè)奇跡。 青春的年紀總會豪言壯語,以前自己也一直用“有夢”來標榜自己,覺得有夢想有追求是件特自豪的事。但現(xiàn)在,看著書里、電視里、電影里、生活里麻木不仁的人,現(xiàn)實的利刃終將我曾經(jīng)的個性,沖動,自信等都抹平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其實我改變不了這個世界,只是這個世界改變了我,僅存的只是那廉價的自尊心。所以,當我們被周邊的環(huán)境同化的時候,我渴望能保留最真實的自我,不做作,不浮夸,做最本性的自己。
以前老是抱怨被家人“保護”得太好,束縛、沒有自由,沒有獲得應有的追夢的機會,抱怨被困在小小的牢籠里沒機會施展自身的才能。但是,當我看到成東青跪著求自己老母親借錢供自己第三次高考的橋段時,我才意識到是我錯了,是我自己沒有去努力爭取屬于我的機會,是我自己放棄了。
在這部影片中,讓我深有感觸的有兩句臺詞:“我不知道成功的公式,但是我知道當你在夢想的前進的道路上感到了曲折,那么你已經(jīng)走在了成功的筆直的大道上” ;“你只有在紐交所敲鐘的時候,才會開始得到他們的尊重 ”。 成功的動力有很多種,但是否能找到適合于自己的前進動力非常重要。沒
有動力就沒有目標,沒有目標將會使人迷茫、不知所措。所以,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將決定我自己的前進方向。“思路決定出路”,我想這應該是這部電影中人物創(chuàng)業(yè)最根本的出發(fā)點。
這三個青年跟八十年代莘莘學子一樣,懷抱著一個美國夢。努力攻克英語,考托福,求簽證,可結果卻是:兩個成功,一個被拒。成東青延續(xù)失敗的命運,眼看兩個好友出國完夢,他失望透頂,只有留在燕大任教,卻又因在外私自授課,被校方發(fā)現(xiàn),央求悔罪仍被除名,毫無余地的成為一個真正“失敗者”。
而美國那邊,孟曉峻正要一展抱負,卻未料堂堂燕京大學高材生,在美國根本找不著工作,落得在餐館當侍應助理的命運;王陽簽證成功,卻因一個一見鐘情的美國女孩放棄出國;成東青一無所有,只有偷偷在肯德基辦補習班,其獨特的自嘲教學法,卻漸漸吸引不少學生。他從沒想過,被拒簽這個人生最失敗的挫折,亦是成就他人生中最成功的契機?
此時的電影敘述角度一轉,成東青請王陽加入一起辦補習班,同時也沒有忘了孟曉駿,讓他回國強勢加盟,正式開辦“新夢想”學校。三人憑借個人魅力,包括成東青的自嘲式幽默教學法,孟曉駿的美國經(jīng)驗和簽證技巧,以及王陽的創(chuàng)新電影教學,讓“新夢想”學校空前成功。
新夢想再擴規(guī)模,成東青被媒體和青年塑造成為留學教父,不由自控的散發(fā)著一股從土鱉蛻變成領導者的光芒,讓孟曉駿看不過去,二人漸貌合神離,王陽左右做人難。時間這東西,能讓曾經(jīng)熱烈的感情變得冷淡,也能讓熱血的友情變得冷靜。
孟曉駿遠走沈陽,三人的友情面臨重重考驗。然而現(xiàn)實這個大時代一幕又一幕的對其進行挑戰(zhàn),美國普林斯出版社控告新夢想侵犯版權,又把這三個青年再次凝聚起來,共同面對“新夢想”的困境。
最終,面對美國普林斯出版社和律師的控訴,兄弟三人頭頭是道,完整的背出美國的有關法律,讓控訴者無言以對,達成協(xié)議并助“新夢想”上市。中國第一支教育培訓股——“新夢想”上市,市值310億美金。兄弟三人意氣風發(fā)的走在美國的道路上。此時,全片完。這三個非一般的中國人,成為了大時代下最具代表性,最激勵人心的“中國合伙人”。
觀看此片之后,我自己的內心也在不停的拷問著自己:“我堅持過自己的夢想嗎”?成東青失敗了兩次,跪著求母親再給一次機會;用舊版詞典學英語學出來的日式英語被人嘲笑的時候,他可以秉燭夜讀,堅持讀了800本書;他不畏懼病魔,不放棄自己心中所愛,最終贏得自己的愛情;為了與美國人辯論,出國前一個晚上就背好了相關法律。但當我曾有過像成東青的境況時又是怎么做的?我的夢想如今又被遺落在哪?而我現(xiàn)在又能為之做些什么?
年少頑劣時,愛幻想好追夢,一心想改變世界;成年打拼時,多無助和迷茫,思考該不該“被”改變。佟大為說,大多數(shù)人做的才是合理的。現(xiàn)在看來,有點道理。 一個人飄在空中久了,難免接收的地氣不足,看不到地面上的真實。把身上多余的氣泄掉,落在地上的踏實感才是最好的。不如趁著將逝的青春,沖動一把,勇敢一點,把前期功課做足,信心在握,不憧憬,不愿望,朝著目標一步一步的走。
完成自己的夢想是本分,和兄弟姐妹一起完成夢想是幸福。請勇敢,請堅持,請相信,所有的能量,正匯聚成大河, 奔涌而來。而我們,將同舟共濟!
中國合伙人800字觀后感4
看了《中國合伙人》覺得劇情與人物好多方面都有點假,但是想一下電影就是生活的另一種展現(xiàn),中國合伙人三位主角從不同的方面對我這個奮斗在城市的農(nóng)村青年有著激勵作用。
我很嫉妒成東青又傻又聰明
黃曉明一開始是一個土鱉,感覺是一下老實膽小的人,但是因為在外做家教而被學校開除后開自己的培訓機構,突然就成了一個很有管理能力,很厲害的一個老實,回到現(xiàn)實真的想了想機率挺小的。
首先不否定,中國合伙人看了之后確實感覺中國有很多有能力的人而且很多方面已經(jīng)不像以前一樣了,我們有很多方面已經(jīng)超越了美國。我們非常自信,黃曉明扮演的成東青的原型是新東方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我非常佩服成東青,因為我雖然感覺他傻傻的但是好像有種特別的功能,特別是英語,他學習英語怎么那么厲害,或許是我嫉妒吧,因為我一直想學好英語但是一直學不好,成東青成了我的榜樣,我也好想像他那樣把整本英語詞典都能背下來,真的太神了,我漢語詞典也認不完全。
現(xiàn)實生活壓力大,王陽心態(tài)我最喜歡 佟大偉扮演的王陽說實話我看完整部電影后感覺他是活的最瀟灑的一個,但是我感覺他一點也不像搞技術的,這跟現(xiàn)實中差別也太大了,現(xiàn)實生活中搞技術的這么文藝的人真的很少,劇中他突然說一句要結婚了,婚禮上說了三句讓人很記憶深刻的話,可以看出他其實是一個非常成熟現(xiàn)實的一個人,而且活的很明白,比成東青更懂得生活,只能說我也很想有他這種心態(tài),在現(xiàn)在這個浮躁的社會真的感覺有時候很累,但是生活要繼續(xù),明天會更加美好,所以我們要勇敢面對。王陽是我最想成為的人,跟大眾影評上一些網(wǎng)友說的一樣,真的我也想也為他這樣的人,挺不錯的。
孟曉駿我不喜歡,但是我很認可他這個人
再說說鄧超扮演的孟曉駿,真的一開始我挺不喜歡這個角色的,感覺他的條件比較好有點看不起別人,出國后失意我非常理解,他是個愛面子的人,回國看到成東青辦的學校應該是當時看見自己哥們混的比自己好有點不敢承認,也害怕。最后他們三個一起把學校辦的越來越大,到最后要上市,最后才知道孟曉駿很多不被人知道的苦經(jīng)歷,他想要證明自己,跟有些人在公司很努力卻得認可一樣,他很努力但是平常不被人看到,他需要一種成就感,他很有能力,對市場把握很準也非常會創(chuàng)新非常大膽,我想這是值得我去學習的,敢想敢做,因為是男人,我們需要成就,我們不甘平庸。
中國合伙人800字觀后感5
青春與夢想,創(chuàng)業(yè)與奮斗,傷感與懷舊,愛情與友誼,喜怒哀樂,聚散離合,每一個元素你都能在陳可辛的《中國合伙人》中找到,每一個元素都有可能成為觸動你感情之弦的撥片。無需拿它和《致青春》做比,青春歲月盡管波瀾壯闊,卻如曇花一現(xiàn)般湮沒在終將成人化的價值觀中;無需管它是否是中國版《社交網(wǎng)絡》,我更看中的是它如何在中國講述這樣一個故事;更不用去關注它的故事原型是否來自現(xiàn)實,因為藝術本身就是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你只需要把你的心弦交給電影,讓它帶你去尋找可以觸動它的那些對白和場景。
三個合伙人,一個土鱉、一個精英知識分子、一個浪漫騎士,三個各走極端的人在同一所大學碰撞出了非一般的友誼。
按理說,后面兩種人是最有可能實現(xiàn)他們抱負的,但最后成功的掌舵者不是那個自信爆棚的精英海歸孟曉駿,也不是那個外表俊朗泡到美國妞兒的浪漫詩人王陽,卻恰恰是那個農(nóng)村出身自卑懦弱的土鱉成冬青。
成冬青是一個出身農(nóng)村,腦子還不靈光的一個“土鱉”形象,沒有出眾的外表,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內心深處有隱隱的自卑感。雖然沒見過世面,但是男人的審美卻是與生俱來的。成冬青邂逅“女神”蘇梅,開始了“李雷和韓梅梅”的愛情故事。成冬青的愛情故事用他自己的話說“她在出國前一晚,把我給睡了”。這段愛情鑄成了成冬青心頭的念念不忘,卻不曾回響。蘇梅嫁人了,嫁的卻不是成冬青。
“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開始就害怕失敗。”成冬青當初在給他寥寥無幾的學生講這句話時,眼神里閃著一道從未有過的光。“不再是舊日熟悉的我有著舊日狂熱的夢,也不是舊日熟悉的你有著依然的笑容,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就在那多愁善感的初次回憶的青春。”就像羅大佑歌聲里唱的,當年掛在嘴邊那個狂熱的夢,多數(shù)人在時光的洪流中遺失了。但是那個“2b青年”成冬青卻將夢想描述成堅持并讓他感到幸福的東西。
如果皺紋最終會刻到你的額頭上,那就別讓它爬到你的心上。即便你沒有經(jīng)歷過這一切,但依然會為這三個男人的夢想叫好。即便三個合伙人的英語發(fā)音實在是很“屌絲”,但依舊不會阻礙青春能量的迸發(fā)。即便有《致青春》在前,但看完《中國合伙人》后還是覺得這才叫真正的致青春。因為青春不是帥哥美女的專屬,不是一代人的專屬。青春,屬于每個人。哪怕你是個二愣子,哪怕你是個純屌絲,哪怕我就是不愛背單詞。
中國合伙人觀看感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