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代4電影觀后感
這是一個夢想閃耀的時代,這也是一個理想冷卻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也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我們的小時代。 這是當下時代一群時尚年輕人的青春故事,也是屬于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更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縮影。
小時代4電影觀后感1
一部作品難免帶有創作者本人的痕跡,但《小時代》卻完完全全是郭敬明的內心投射,這種全身心的投入,說這部作品是他全身心的心血一點兒不為過。電影開場的時候,“導演郭敬明”、“編劇郭敬明”、“原著郭敬明”三個詞組霸氣高調地并列出此刻銀幕之上,宣告著郭敬明在“小時代”國度中的國王地位。
宮洺是郭敬明作為商人身份的自我投射,他嚴格苛刻、運營的雜志社獲得了巨大成功、時常出此刻財經雜志的封面、有收集各種各樣杯子的奇怪癖好,正如郭敬明本人;而周崇光則是郭敬明作為寫作者身份的自我投射,他留栗色的頭發、愛穿有毛絨絨感覺的衣服、愛用千奇百怪的生病理由脫稿、更能寫類似““春華秋實,萬物都是宇宙的塵埃”或者“我們都是小小的星辰”的句子。郭導本人就這樣化身為戲中兩位主要主角,在《小時代》里鮮活著。
當然,除了郭導本人,他身邊的朋友們也多多少少成為了戲中人物原型,而整部《小時代》正是他自我構筑的理想生活,是他堅持自己的產物,“盡管很多人覺得很爭議,或者意見很大,但我覺得不重要,你就堅持自己”。
不得不說,這種集整部電影之力,來實現自我幻想的做法是勵志的。盡管冒著被批“自戀”和“YY”的風險(但他被黑的還少嗎,我們有理由相信郭導本人的心理承受潛力超過我們每一個人),但他真的集齊了一大幫美貌的演員、一大批耀眼的奢侈品牌、以及一眾如夢似幻的場景、找來了一幫人氣頗高的音樂人,為他實現了他的國王夢,《小時代》就是“他的國”。
關于影片中的演員表演、敘事節奏、電影語言、還有感情詮釋,暫且不表,有興趣的觀眾,請自由地親自去評判吧。
小時代4電影觀后感2
我們得到什么,我們失去什么,我們失去的那些東西,最后換來了什么。——《小時代》
故事以經濟飛速發展的上海,這座風光而時尚的城市為背景,以林蕭為視角,講述了她的好朋友顧里,南湘,唐宛如先后所經歷的友情,愛情,乃至親情的巨大轉變。
崇光真的得了胃癌,假死改名為陸燒;宮洺是崇光的哥哥;最后簡溪走了;林蕭和顧里得了子宮癌;顧里有個弟弟叫Neil有個弟弟叫顧準有個弟弟叫Jimmy;南湘和衛海談過戀愛最后和顧準在一起了;席城替南湘去坐牢了;唐宛如為了救南湘把南湘的媽媽送進了戒毒所了;唐宛如臉上多了一條疤;顧里生日那天他爸爸被鋼筋戳死了南湘把紅酒撒潑在她頭上了;席城給顧里下藥而且是南湘讓他去的;南湘和林蕭鬧翻了;除宮洺林蕭之外所有人最后都死了……
其實,《小時代》的劇情跌宕起伏,人物描寫很到位,時而讓人捧腹大笑,時而又讓人扼腕嘆息,就好像手捧清茶聽一個有愛有恨的故事。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顧里,我最討厭的人物也是顧里。我喜歡她的理智、冷靜、殘酷、她的毒舌、她的自控力、有原則、有計劃、獨立堅強,偏偏我最討厭的人也是她,我不喜歡她拜金主義、不喜歡她過快的生活節奏、不喜歡她以為自己能夠一手遮天。
其實這些不喜歡的背后,恰恰是羨慕;有人討厭她,因為她太過刻薄;有人喜歡她,因為她是真的堅強;也有人羨慕她的控制力,嫉妒她的資產。眾說紛紜。而我不是嫉妒的那個,是羨慕,是喜歡。
郭敬明,也就是作者。給我們留下了一個謎。沒人知道最后那把火是誰放的,有人猜是周崇光,因為他改名為陸燒;有人猜是宮洺,因為如果所有人都死了,那么他就是最大受益人。不過,我們無從可知,僅僅留下了一場悲劇。
莎士比亞說:“時間會刺破青春華麗的精致,會把平行線刻上美人的額角,它會吞噬稀世珍寶,天生麗質。沒有什么能逃過它橫掃的鐮刀。”我想他說的很對,但是有一樣東西,卻永遠不會被他的鐮刀收割,那就是她們的友誼,如果十年之后,她們四個人還活著,她們一定還可以互相依存,互相安慰,我毫不懷疑。
小時代4電影觀后感3
6月16日晚,上海大寧國際商業廣場CGV影城,在數百到場粉絲的翹首以盼中,寫作出版界勵志傳奇人物郭敬明變身為電影導演的首部作品《小時代》登上大銀幕,公開理解觀眾和媒體的檢驗。記者之前有聽看過本片的業內人士發表過口頭評論,也在拜讀過原著后已經對“小時代”擁有了必須的認知和心理準備,但沒想到,還是被導演郭敬明這場金光閃閃的“少女夢”震撼了。
那是一個華麗的皮囊,內里卻難以言表,無法讓它對所有人打開。當問觀眾:你看,我美不完美?喜歡的人會說:四,你真的好美。不喜歡的人雖然很想甩他一臉冷冰冰,但內心又被良知摧殘,會覺得頗為對不住那上揚四十五度的凝眸和努力。
小四花了五年寫出三本《小時代》,但大概在他心里,林蕭、顧里、南湘、唐宛如這四位少女和她們身邊的帥哥們存在的時間遠遠比五年還要久。不然,他怎樣會以他那幼小的身軀,努力將這場原本僅存在于紙上的完美搬上大銀幕?16日晚上的觀影,小四和一班俊男美女主演們都坐在影院的第二排座位上,親自和粉絲們一齊感受這場以前的夢,也讓觀眾感受他在“華麗帥氣”的外表下那顆“閃著純真光芒”的心。
電影正式開始前,銀幕上出現“編劇郭敬明導演郭敬明原著郭敬明”的字幕,影院響起第一次掌聲。記者坐在小四前一排,所以回頭望他時最后感受到了什么是四十五度的仰望,雖然電影院很昏暗,但能夠清楚看到小四托著下巴,認真地看著每一個自己親手拍就的鏡頭,神情嚴肅而莊重。在看到自己精心設計的笑料果然讓粉絲們開懷大笑時,小四也會和主演們笑成一團,看起來頗為欣慰。
此時此刻,在離小四不遠,但離這場莫名狂歡似乎很遠的黑暗中,記者忽然感覺,這不僅僅僅是在看一場電影,也仿佛是在看一個少年實現了從小的少女夢。身在此時的影院,就像是在旁觀小四的人生。小四為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找來了自己心中最適合的演員,這些演員長相俊美,畫著精致無暇的妝容,穿起了令人艷羨的名牌衣服,他們彼此擁抱在一齊,把小四夢里的每一個有關于愛與恨與冷漠的細節,都演繹成真實可信的人生。
《小時代》的書中,上海、名牌、金錢、外貌的標簽打遍所有頁碼只是表象,“時代的洪流”、“渺小的我們”這樣感慨深沉的詞藻激蕩在每一個角落才是真相。作為已經無力再愛的80后,看過這本書以后,頓感淚如雨下。如果說,1983年出生于四川自貢的郭敬明是上天賜給90后讀者和粉絲的一塊珍寶,那么作為80后的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了解并善意對待這樣一位年紀相仿的男孩?他用他那獨有的綜合性筆觸,向年輕的90后讀者娓娓道來一個小小時代的故事,同時又毫不掩飾自己的欲望和想象,把全部內心都放入電影《小時代》。這個故事,根植于那些無憂無慮的男孩女孩們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優越生活,在這“小小的時代”里,小四給了他們將所擁躉的理想維度、生活模式、感情宣言肆意釋放的快感。放片兩個多小時的時間里,全場粉絲那多達幾十次的掌聲,小四擔得并非全無道理!
小時代4電影觀后感4
電影《小時代》講述了《小時代1.0之折紙時代》的一部分故事,并且去掉了原著的灰色部分,全片散發著正面勵志的光芒,每一個裸露在大銀幕上的青春男體都只有純美而無肉欲,每一個穿著名牌的漂亮女生都只有純真而無物欲。小四太了解自己,也太了解愛自己的人,他展示出的所有鏡頭就像一個傲嬌的俊男被看到更衣:看到我的全部又怎樣?愛上我,或者更加愛上我。
但身為一個普普通通的80后,記者在看過《小時代》之后,又有些茫然。這副華麗皮囊里的東西,沒有一件曾屬于我,也不可能屬于我,所以它在我心里瞬間便消逝得了無痕跡,或者可能,從未激起波瀾。可如我一樣的觀眾,在現場畢竟只是少數,回頭仰望更高的四十五度們,是高舉燈牌的狂熱粉絲,一張張年輕躁動寫滿崇拜的臉,高喊著偶像們的名字,高喊著電影大賣。他們的熱情與小四的欣喜交相輝映,點燃了這個夜晚。《小時代》,注定是屬于他們之間的狂歡。這場狂歡,與品頭論足的旁觀者們絲毫無關。如果小四不曾來過你的青春,那也無需你來為他的成年喝彩。
電影的最后一個鏡頭,定格在作家崇光臉上,柔光里是一張年輕英俊的面孔。那大概就是小四眼里的自己,孤獨、精致而憂郁。這場小四為自己而編織的少女夢,雖然美麗而空洞,但無疑具有無窮的商業吸引力,因為他身后有一個龐大的群體甘愿如影隨形。而那些自以為是旁觀者的人們,早晚你們也將抵但是自己的好奇心
小時代4電影觀后感5
很多人都會問,《小時代》作為一件商品到底在售賣什么?
有人喜歡看美男,郭敬明的電影里,幾乎全是美男,且品種豐富,型男、花樣美男一網打盡,他們每個人的眼神中都帶著電,又透著不羈,并且都會“買一送一”地脫掉上衣,露出健碩的胸肌和腹肌,
有人喜歡奢侈品,做公主夢,郭敬明把電影色調調得很亮,構造出一個閃閃發光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到處都是名牌、豪車、帥哥,并且還在上海最中心地段建造了水晶房子。
有人喜歡看言情小說,郭敬明將近年來最流行的“總裁體”植入到電影中,讓冷酷、帥氣的混血老板,愛上小兔子一樣的女助理;讓丑女愛上型男;讓豪門戀遭遇更豪門的第三者插足,將言情小說最大畫面化。甚至,連那些不可言說的“基情”郭敬明都涉獵到了,有人說郭敬明的這部電影不真誠,在我看來,他唯一的不真誠是因為他個人愛好的原因,沒有讓楊冪、郭采潔、郭碧婷有大尺度的戲份,忽略了正常男觀眾的感受。
說郭敬明的的《小時代》是一件極其合格的商品,是因為觀眾需要什么,他就會在合法的前提下滿足什么。
整部電影構筑了一個可以供觀眾YY的童話世界,讓觀眾充滿帶入感地花癡、驚喜、感動流淚。這個世界本身就是虛擬的、幻想出來的,在這里面去尋找邏輯性和真實性,本身就不科學。觀眾之所以不適應,是因為在此之前,內地拍出的偶像片、偶像劇,都是帶著《一起去看流星雨》的氣質,透著一股濃濃的“洗剪吹”味道。從這個層面上講,郭敬明開啟了內地偶像片的新時代。
做一個大膽的預測,《小時代》之后,內地觀眾的眼淚或許不會只為“歐巴”、“歐尼醬”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