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初心觀后感600字
在來到《朗讀者》之前,每一位嘉賓都有自己的社會角色,而《朗讀者》要呈現出他們作為“情感人”的一面,從《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到《傳承者》《非常傳奇》,嚴肅的文化類節目近年來不斷走紅熒屏,正如主持人白巖松所說,董卿制作并主持的《朗讀者》有著對中國文化的傳承意義。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朗讀者初心觀后感600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朗讀者初心觀后感600字1
“朗讀亭是我特別喜歡的設置。當初我們創意是希望能夠讓普通人也慢慢地開始接受有這樣一種傳遞感情的一種手段。其實朗讀真的應該像唱歌說話一樣,我們有時候可以用這種方式借文傳情。”正如最近爆紅的節目《朗讀者》的制作人董卿的初衷一樣,朗讀亭是帶著《朗讀者》節目的使命,打通線上與線下的距離,走近每個朗讀者的身邊,將一段六十分鐘的客廳文化轉變為一場2021最具熱點的全民文化活動。它的推出旨在讓各行各業的人在步伐匆忙的日子里稍作暫停,走進“朗讀亭”朗讀名篇片段,用簡單的方式呈現內心中最想表達的情愫,用發至心靈的聲音朗讀自己的人生夢想,感受文字的力量。
作為《朗讀者》節目播出后抵達的第一個城市,朗讀亭在杭州迅速成為爆款,將杭州人民的朗讀熱情全數激發,引得媒體爭相報道。浙江大學微信號發布關于朗讀亭的文章也瞬間突破100000+的閱讀量,可見朗讀亭的備受追捧。
京杭運河畔,是朗讀亭在杭州的第一站,一位大爺在亭前揮毫寫意,洋洋灑灑寫下“朗讀亭”三個大字,引發路人圍觀。緊接著,朗讀亭來到第二站杭州市圖書館,穿戲服的女子、外國留學生各行各業的人都在朗讀亭前駐足,其中,75歲的王佩英奶奶朗讀了病床上老伴寫的情書,走出亭子時,她淚流滿面,在場的眾人也紛紛為之動容。
前日,朗讀亭移動到浙江大學站。這是朗讀亭到杭州的第五天,當天寒風冷雨的惡劣天氣狀況卻絲毫沒有影響到朗讀亭的熱度。源源不斷的人撐著傘來到朗讀亭前排隊,僅從從上午十點到下午四點,朗讀亭就已傾聽了80多位朗讀者的故事。他們中有浙大的學子,也有特地趕來的中、小學生,還有不同職業的人、不同年齡的人都聚集在這小小的朗讀亭周圍,渴望朗讀出自己內心的情感。原定晚上十點的錄制,也到接近零點時才錄完最后一個朗讀者。
一天下來,朗讀亭已經收錄了超過170位朗讀者的朗讀片段,連節目組的導演和攝像,都被杭州人民的這股熱情和毅力嚇到,表示:“今天我看到好多教授學者進亭子朗讀,這種狀況我還是第一次碰到。很多人在冷風里排了幾小時隊,臉上還是笑呵呵的,這在別的城市也難以想象,沒想到,杭州人為了朗讀這件事,這么有恒心,有耐力。
杭州朗讀亭在哪里?本周末,朗讀亭將會移動到浙江圖書館。相信還會有更多的人走進朗讀亭,在其中朗讀出自己的故事。
朗讀者初心觀后感600字2
星期六晚上,我一如既往地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朗讀者》,本期節目的主題詞是堅持。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姚明。
他的理想之火,是在十七歲那年盛夏被點燃----要做一個出色的運動員。自此,他告誡自己,不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堅持不懈。姚明在堅持中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從中國男籃最優秀的球員到美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的超級球星;從上海大鯊魚俱樂部老板到中國籃協--。在籃球的世界里,他實現了自己最初的夢想。
2008年奧運會時,姚明左腳骨裂,有幾套治療方案征求他的意見。姚明說:“任何治療方案,都要將奧運放在第一位。”他堅持要參加奧運,決不放棄。
在人生的旅途中,無論是誰,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然后在挫折面前用怎樣的態度去面對,往往一念之差。是放棄還是堅持,對一個人的成長尤為重要。姚明成長的故事告訴我們,選定了目標,只有堅持才能到達彼岸。
記得上六年級時,我的數學常不及格,我一度心灰意冷,埋怨自己怎么這么笨,直到有一天老師找我談話,說:“丁麗潔,數學該加把勁啦,不然上初中時會很吃力的。你要知道,努力終有回報,你再堅持堅持,說不定數學就上來了。”老師的談話對我觸動很大,現在放棄不學就等于宣布讀書的路已到盡頭,我越想越害怕。事實上學習中,遇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選擇放棄,就好似游戲闖關一樣,一旦放棄就會滯步不前,硬著頭皮堅持一下,或許能沖破黎明前的黑暗。
堅持有時候是一瞬間的閃念,有時候是一輩子的執念。它是一筆財富,擁有了堅持不懈的精神,就擁有了改變命運的力量。海倫?凱勒一個聾啞人,正因為她不懈努力,不放棄自己的理想,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最終成為一個舉世聞名的作家。再比如剛逝世不久的偉大的科學家-- 史蒂芬?霍金,小時候醫生診斷他活不到三十歲,但他不向命運屈服,一心搞科研,正因為他的堅持,為我們后人留下了一筆筆的財富。
只瞄準,不射擊,不是好獵手;只吶喊,不沖鋒,不是好士兵! 所以,不要為失敗而彷徨,更不要畏縮不前,只要我們堅持行動付出努力,就一定會穿過暴風雨,到達成功的彼岸!
記住:堅持就是勝利!
朗讀者初心觀后感600字3
著名作家劉震云也參加了《朗讀者》的錄制,帶有口音的他成為朗讀者中的“另類”。董卿說她說服劉震云來參加這個節目,是因為兩個真誠的人最真誠的交流,“朗讀的技巧、字正腔圓并非這個節目最想展現的,換句話說技巧不是節目的核心,真情實感才是節目最打動觀眾的地方。”
真情實感是《朗讀者》要傳遞的價值,文字的背后是真實的故事、真實的情感、真實的表達。所以,也會有平凡人帶著動人的故事來到這個舞臺。四川成都金堂縣有一個1200畝的鮮花山谷,那里一年四季花開不敗。這個鮮花山谷是一個丈夫對妻子的承諾。為了實現她想擁有一個花園的夢想,丈夫傾盡所有用十年時間打造出了這樣一個浪漫的花海。這對夫妻被邀請參加《朗讀者》的錄制,他們用共同走過的26年人生路,詮釋著相濡以沫的浪漫情感。
董卿說,《朗讀者》作為一檔央視綜合頻道和綜藝頻道黃金時段聯合播出的文化節目,必須擁有社會的擔當,通過節目為百姓打造一個情感表達的神圣殿堂,通過朗讀的形式為平凡者發聲。
朗讀者初心觀后感600字4
《朗讀者》是董卿從主持人到制作人的轉型之作,她坦言這檔節目對她來說是一次難度極大的挑戰,朗讀的文章必然是溫暖的,有態度的,具有撞擊靈魂的力量;嘉賓的標準更不是一般綜藝節目和娛樂節目的要求,“朗讀者”要有豐富的閱歷、動人的人生故事和真誠的情緒感染力。
在已經結束的前幾期《朗讀者》錄制中,很多參與嘉賓的動情朗讀讓全場震撼,斯琴高娃朗讀賈平凹《寫給母親》,更是讓董卿當場淚奔。“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載,而朗讀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傳遞愛”,董卿希望《朗讀者》能夠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推動人心相互靠近。
著名作家劉震云也參加了《朗讀者》的錄制,帶有口音的他成為朗讀者中的“另類”。董卿說她說服劉震云來參加這個節目,是因為兩個真誠的人最真誠的交流,“朗讀的技巧、字正腔圓并非這個節目最想展現的,換句話說技巧不是節目的核心,真情實感才是節目最打動觀眾的地方。”
真情實感是《朗讀者》要傳遞的價值,文字的背后是真實的故事、真實的情感、真實的表達。所以,也會有平凡人帶著動人的故事來到這個舞臺。四川成都金堂縣有一個1200畝的鮮花山谷,那里一年四季花開不敗。這個鮮花山谷是一個丈夫對妻子的承諾。為了實現她想擁有一個花園的夢想,丈夫傾盡所有用十年時間打造出了這樣一個浪漫的花海。這對夫妻被邀請參加《朗讀者》的錄制,他們用共同走過的26年人生路,詮釋著相濡以沫的浪漫情感。
朗讀者初心觀后感600字5
在教師的強烈要求下,我迫于無奈地觀看了一檔節目——《朗讀者》。
所為一個寧可躺著無所事事,也絕不愿意在課外手沾書籍的”厭學者“,我本實在不懂得,一檔僅有朗讀的節目,會有什么精彩的看點,哪些地方,會惹人眼球。而當我真正走入它的時候,好不夸張的說,我徹底被它吸引了。
周六晚8點,我打開電視,觀看《朗讀者》,這是第一期,也是我和《朗讀者》第一次”遇見“。
就像董卿阿姨在節目開始的時候說的那樣,有時候就算遇見也沒有什么印象,有的”遇見“卻會從此改變我們的生命。這改變生命的”遇見“,濮存晰就經歷過。他小時候是一個殘疾的孩子,被同學們嫌棄,體育課上跑步的時候,也沒有人愿意和他一組。同學們甚至還給他取了個綽號——”濮瘸子“。
我想,那時候他心中肯定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幸運的是,他遇見了榮國戚榮大夫,榮大夫為他做了整形手術,那是他生命的轉折點,他從此能夠跟正常孩子一樣了!能夠跑,能夠跳了!這對榮大夫來說,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手術,是他做的許許多度手術中的一個,也許他對此毫無印象。可是對濮存晰來說,這是他生命中最美的”遇見“,他朗誦了老舍散文《宗月大師》節選,資料講的是老舍對以往將自我領進血統的劉大叔的感恩之情。我想,我也會對幫忙過我的人心存感激。
還有蔣勵,他和他的三個同事都曾擔任過”無國界醫生“,在戰亂和災難中救死扶傷,平均每一天理解四十個新生嬰兒,在工作中,他們隨時”遇見“生死。《答案在風中飄揚》讓我們明白平靜的生活多么值得我們珍惜。柳傳志”遇見“失敗,許淵沖”遇見“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
遇見,是多么完美,愿我們一生中,都擁有無數次完美的”遇見“。
朗讀者觀看感悟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