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大國崛起紀錄片全集觀后感5篇
我們觀看了長達12集的《大國崛起》,分別講述了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俄羅斯、德國、日本和美國這些國家為何能成為大國。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初中生大國崛起紀錄片全集觀后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初中生大國崛起紀錄片全集觀后感1
何謂信仰?信仰即是信念,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相信的某樣東西,它是抽象概念的實體化,如圖騰,原始信仰之一,又如佛教,宗教信仰之一。你相信它,并會至死不渝地將其貫徹到底。
在中華民族的危難之際,總有這樣的人物成為民族的脊梁,堅守信仰舍生取義,成為民族精神的圖騰。洋務運動的左宗棠、張之洞、曾國藩、李鴻章;戊戌變法的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辛亥革命的孫中山;五四運動的胡適、陳獨秀、蔡元培、李大釗,后來的毛澤東、周恩來,以及為變法革新流血犧牲者,無不繼承了民族救亡的意志,化身為人民所敬仰的民族圖騰。
信仰需要堅守。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發起者有13個人,然而在信仰堅守的征途上,曾經的堅定信念者,走的走散的散,各奔東西:1922年陳公博脫黨,1923年李達脫黨,1924年李漢俊脫黨,1924年周佛海脫黨,王藎美1925年犧牲,1927年包惠僧脫黨,1930年劉仁靜被黨開除,鄧恩銘1931年犧牲,何叔衡1935年犧牲,1938年張國燾被黨開除。陳潭秋1943年犧牲,自己走掉的、被黨開除的、英勇犧牲的,13個人從頭走到尾只剩2個:毛澤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董必武,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初創企業、剛剛進入職場的新人,邁出的任何一步都何其艱難,前面沒有紅地毯、鮮花和掌聲,接踵而來的是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和困頓。如果沒有堅定的信仰、持之以恒的努力和足夠的運氣,是無法從殘酷的征途里走到揚眉吐氣的未來。能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的。
而信仰,則給予了我們最開始的勇氣。
初中生大國崛起紀錄片全集觀后感2
大國緣何強大?無疑,重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中華文明宛如一條長河,呼嘯著從遠古奔來。遠古的中國,在諸多領域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當今的中國,在風云變幻的形勢中,正逐漸走出一條堅實的強國之路。
核能,已成為各國為彰顯實力而激烈競爭的領域之一。為打破行業巨頭的技術壟斷,作為核電站核心組件的反應容器的技術攻關迫在眉睫。精細操作,不容有分毫的差錯,體現出的是中國匠人的“工匠精神”。而這,正是引領中國走向制造強國的關鍵。
制造強國的偉大構想正逐步走向現實。“中國制造2025”的計劃正在穩步推進。這是當今的中國,創新的火花四處激蕩,迸發出令世界動容的活力。制造強國的背后,是大型制造設備的支撐。一項項關鍵技術的突破,讓中國有了邁進創新、制造強國的信心與底氣。
川藏公路,人類史上最為艱險的道路工程之一,地形支離破碎的橫斷山脈,多達幾十種的復雜地貌,以及巨大的海拔抬升高度,都讓世界各國的工程師談之色變。但來自中國的工程師們正用中國獨創的方式讓這樣一條“天路”蜿蜒前行,深入青藏高原福地。在沒有任何先例可循的情況下,中國工程師正以不懈的探索精神,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令世界驚嘆的奇跡。
在自身實力日益強大的同時,中國也以更加昂揚的姿態走向世界,在世界舞臺上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在一項又一項的援外工程中,中國企業一次次展現自己的實力;在之后的競標中,中國企業也越來越有底氣。是中國工程師們幾十年嘔心瀝血修煉而成的內功,讓中國企業有了走出國門、接攬海外工程的實力與機會。
空間技術,一直是大國競相發展的領域,也一直是國家實力的衡量標志之一。從1970年發射“東方紅一號”以來,中國的空間技術發展逐漸加快腳步。如今,隨著量子衛星“墨子號”,暗物質衛星“悟空”的升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逐步建立,以及“天宮二號”“天舟一號”的成功對接,中國在載人航天時代之后,即將邁進一個嶄新的時代——空間站時代。中國將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如今,站在時代的路口,在十九大新時代的開局之年,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唯有凝聚中國精神,中國力量,方能讓中國在創新型制造之路上走得更遠;重器之外,強國之路還有許多事情要做。
初中生大國崛起紀錄片全集觀后感3
泱泱長河水流淌的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傳奇,茫茫天地間凝聚的是華夏十四億人民的智慧。百年滄桑何坎坷,江河湖泊承載著東亞病夫的血淚;國史開源從頭越,日月星辰見證著東方巨龍的騰飛。
溯源,古國文明源遠流長。
從諸子百家到唐詩宋詞,炎黃子孫用橫平豎直的方塊字演繹著“代代相傳”的動人故事,讓華夏文明成為唯一一個未曾中斷的文明,讓生于中華熱土上的我們能自如與2500年前的老者進行精神交流,站在他們的肩膀砥礪前行。
回首,堅船利炮難克華夏力量。
從圓明園燒掠到巴黎和會妥協,從《南京條約》到《辛丑條約》,看似危難之中的屈服呻吟藏著的卻是中華子民的一腔報國熱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炎黃子孫越是在危難關頭,越顯錚錚鐵骨,越在臨危之際,越能創造奇跡。
從五四運動到抗日戰爭,中華兒女用小米步槍中與飛機大炮抗衡,無數先烈在九死一生的戰場里為了維護祖國的尊嚴拋顱灑血。終于,天安門城樓54門大炮響了28響!終于,“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從此,中國,就像一個熱血青年,鉚足了勁兒的向前沖,五年計劃是他的虛心求教,三大改造是他的實踐發展,一國兩制是他的偉大創新。
放眼,大國崛起實至名歸。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面對江河天塹,大國崛起實至名歸。不光世界橋梁之最半數以上都在中國,更有“亞歐大橋”挺起我國交通脊梁。沙漠公路深入不毛,令人望而卻步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在這條巨龍的神威之下也甘拜下風;川西高鐵直達云端,讓李白都高嘆“難于上青天”的蜀道在這個雄獅的神力下也俯首稱臣。
煙波浩蕩,人間星光。面對夜幕星辰,大國崛起實至名歸。誰能想到,如今發電量世界第一的中國,70年前不到美國兩百分之一?誰能做到,建起三峽大壩實現14億人通電的夢想?又有誰會去在意,在東方大地燈火通明猶如人間星河時,美國紐約曼哈頓發生大規模停電漆黑一片。
不在懼怕,前路漫長。面對壁壘抵制,大國崛起實至名歸。從打破國外壟斷的鯤鵬芯片到一體化的鴻蒙系統;從遙遙領先的4G覆蓋到華為在美國街頭的5G秀場;從外國笑我泱泱大國連個科幻片都拿不出手時的《流浪地球》到面對外國人笑我偌大華夏沒有文化輸出時的《魔童降世——哪吒》;從面對美國貿易壁壘時的坦然面對到面對日本滔天罪行時的大度寬恕。大國風范,展露無疑。
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而今,泱泱華夏,有著女子的委婉,亦有著勇士一般的剛毅。我們相信,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我中國將與天地并存,與日月同光。
初中生大國崛起紀錄片全集觀后感4
這是中國中央電視臺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國的強國歷史為題材并跨國攝制的大型電視紀錄片。中國正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中國的富強,將創造人類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這一過程深刻影響著世界格局。近代以來160多年的追趕,使我們更需要去探索自己的強國之路。中國的幾代領導人反復強調:我們的發展,要吸收和借鑒全人類的文明成果。那么,在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應該以什么樣的胸懷和態度來看待曾經在近現代歷史上引領世界潮流的國家?中國的和平發展,可以從中借鑒什么樣的經驗和教訓?
我們遺憾,中國并沒有成為當時的大國崛起中的一員。中國具有悠長的歷史和淵源的文化,但我們似乎缺少那一種探索的精神。我們遵守著孔孟之道徘徊在中庸之間,因循守舊。在海上霸主們的較量之中,我們毫無勝算。這——是曾經的中國。
2020年的開篇,似乎并不是特別的美好。我們當下仍在為新冠狀病毒而感到煩惱和擔憂。但是在這一場抗疫戰中,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崛起。病毒在全球肆虐妄為,中國政府率先進行防控,在醫護人員和各方群眾的努力下,得到了有效控制。
曾經的我們在西方國家的對比下,顯得懦弱,保守,西方在不斷探索發現,古老的封建帝國卻開始停滯了。
現在的我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依靠強大的行政能力、組織能力在頃刻之間調動國家力量,十天建立數千床位的醫院,不計成本挽救生命。
《大國崛起》當中沒有中國。我們中國也不認為自己是世界中心。從全球史觀來看,中國在五百年前,并不是一個崛起者,而是一個故步自封的停滯者 。這部紀錄片給“蘇醒中的獅子”提供一些歷史借鑒。就像《大國崛起》的總策劃麥天樞坦言:“幾百年來文化主體的代表性國家,它里面包含著我們今天面對的所有改革的經驗和教訓。所有開放性的對外觀看,實際上都是為了反省自己。”
初中生大國崛起紀錄片全集觀后感5
歷史上的大國崛起都是依靠不公平貿易與海上霸權、或者戰爭,已被證明結局并不美好,比如德意志民族和日本民族,讓他國人民和自己民族都承受了深重的災難。沒有永遠的霸權國家,大國的興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歷史法則,二十一世紀,新興大國應該怎么樣和平崛起?
3、大國之路。每個大國崛起都是找到適合自己本國的合適的道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是時代的機遇、海上貿易的興起與他們的探索精神,同樣是在世界前進車輪中的下一輪被淘汰;英國堪稱偉大的了不起的帝國,為世界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先聲,把全世界帶入工業文明時代,并為世界留下了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美國則是體制、創新、科技、法治、地域、資源、時代等等綜合因素造就的傳奇;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則開創了獨特的社會主義道路,并在一段歷史時期創造了經濟史上的奇跡,造就了一個輝煌的大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每個國家崛起的道路都不一樣,既要學習先進,也要兼顧歷史,既要創新發展,也要保留文化傳統。
。對于本題目,節目給出了這樣的觀點:我們不知道21世紀的變化將把大國帶向何方,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將是人類共同努力的方向。這一觀點對各個國家來說都需要銘記,因為歷史已經給我們最深刻的教訓、也給了我們最大的啟發。或許這才是本節目的現實意義所在,鑒往然后面向未來。這讓我想起來,先生講課的時候說到的中美俄三大力量的制衡,以及“中美共和,是人類的最大福音;中美對抗,是人類的最大災難;中俄聯手,是對抗美霸的最有效策略;中美合作,是防范俄霸的最后安全”。
先生講了,未來三十年的全球化,是中國的全球化,那么,中國怎么樣和平崛起?這也是一個我們要面對并且解決的問題,一條適合的道路就非常重要了!當然,按照先生的觀點“中華民族復興,中國崛起,勢不可擋”,相信在三十年之后,我輩即將退休之際,便可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