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返老還童》的觀后感
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后感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電影《返老還童》的觀后感,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電影《返老還童》的觀后感1
如果你生下來就是一個佝僂老人,隨著年歲的增長,你的身體漸漸變得年輕,最后變成嬰兒閉上眼睛永遠安睡去……如果你身邊的人都漸漸老去,而你自己一個人越活越年輕……這就是電影返老還童向我們展示的人生問題。
男主人公本杰明生而不凡,一出生便是一個佝僂老人。他的人生是一次逆生長的旅行。當他越老時他的身體反而越強壯,當別人已經垂垂老矣的時候,他則變成了嬰孩的模樣。這讓他的一生注定與常人不同,同時也象征著他要失去的東西,面臨的離別也就更多。“我們所有的遇見,仿佛是為了見證離別。而我們期待的人生,終其一生都是在奔赴盛大的死亡。“于是全劇就這樣自始至終籠罩在這種莫名的悲慟里。
后來在他12歲時遇見了六歲的黛西,兩人成為了忘年交。但隨著本杰明的成長,本杰明的越來越年輕,兩人墜入了愛河。本杰明和黛西,就像兩條相交的直線,而相交,卻永遠只能是瞬間的事情。后來他們擁有了自己的孩子,而本杰明為了不打擾到女兒的成長,選擇了離開。所幸的是,最終本杰明化為了孩童的模樣死在了最愛的黛西的懷中。
返老還童讓我對以下的問題有所思考:
一.對待悲慘命運人們是否坦然接受亦或是逃避
本杰明自小出生便是個佝僂老人,這讓他從小便看盡世態炎涼。但他依舊堅持好好活著,在給女兒的一封信中也提到要成為理想中的自己。他并沒有被命運打敗,他接受著這一切,甚至想要把一切往好的方向發展。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力量。可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承受,當代人們面臨種種壓力就已經是身心俱疲,自殺成性。可我們來了人間一趟,起碼要看看太陽。我們活了這么久為什么要放棄,而不是堅強的走完這一生,或許到了最后會有一個安詳的結局。所以我認為人不能被命運所打敗,活下去才會有轉機。面對悲慘命運應坦然接受,一往無前,萬事勝意。
二.愛是否又可以超過利益更穩固的維系兩人關系
影片用兩個本杰明的人生片段來回答這個問題,第一個是本杰明在不事先打電話的情況下去看黛西,看到黛西混亂不堪的生活,本杰明滿心醋意和痛苦。放在很多人,肯定就結束了,但本杰明最后還是與黛西走到了一起。第二個是,本杰明把父親的遺產賣掉,全部留給黛西和女兒,而幾年之后,他又回來,看到的卻是黛西和另一個男人在一起,黛西告訴他,這是我的丈夫……并且黛西的神態表示,我只能珍惜現在的生活。換作很多人,肯定后悔極了。我曾經付出了很多,最后一切卻不再與我相關。但本杰明沒有。當然或許黛西又與他一夜纏綿,他知道愛仍在,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利益讓一個人可以處在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如果愛給不了這樣舒適的環境,或許也就輸給了利益。但或許叫知足常樂,又或許叫愛的寬容,我們最終還是會迎來滿意的結局。
時光就是無情人,總是在流逝著。當我們意識到時,我們可能就已經面臨著別離。人生有許許多多的分叉路口,你永遠不會知道未來會是什么樣的,或絢麗,或慘淡。可無論是怎樣的一種人生,我們都會在時間的流逝中消逝。
電影《返老還童》的觀后感2
一直喜歡布拉德皮特的作品,從《燃情歲月》到《夜訪吸血鬼》到《史密斯夫婦》。成熟男人的魅力被他演繹的自然而貼切。不僅僅是完美的外型,即使是眼神和動作的刻畫,也體現出所示人物的細膩情感。還有他身上所擁有的貴族氣息,是其他花瓶男人所不能練就的。
《返老還童》從故事情節上立意新穎,但前半段稍顯沉長。而后半部分使整個故事達到了高潮,讓人潸然淚下。男人的對家庭,對兒女的責任感、使命感促使其放棄了天倫之樂。自己寧愿貧困的流浪,也不愿給自己的愛人和兒女帶來一點點的負擔。所謂愛,不再僅僅是享樂的代名詞。
故事末了,女主人公面對自己的愛人,而對方渾然不覺的時候,亦讓我哽咽不已。想起:世界上最痛的莫過于,愛你的人在你面前你卻不知的痛苦感受。歷練過的感情是那么樸實無華,輕聲一句“晚安,本杰明”昭示出多么平靜而又幸福的心情。《返老還童》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幸福生活,只是各自生命中短暫的交集,卻足以照亮各自的一生。
很長時間沒有看所謂的愛情片,覺得那是給20歲年輕孩子們美好憧憬的美麗故事。是理想化的感情,甚至可以定義為勵志類的教科書。雖然,這部內容虛幻而奇特的愛情故事,從本質上也未脫去理想化愛情的特性。但無論從演員演繹到離家、相對的刻骨銘心,都讓我深深被打動。推薦大家值得一看。
電影《返老還童》的觀后感3
《返老還童》是去年的一部新作,其實我早就看到宣傳了,只是一直沒有心思去看。正好,這次學校有放,就和室友一起去看了。影片采用倒敘的方式,用念日記的形式敘述了整個故事。年邁的舞蹈家躺著床上,讓她的女兒讀者她丈夫的日記本,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男主角從小生下來,可以說是一個錯誤。作為新生嬰兒的他,全身老化,一身的老年病,皮膚更是沒有新生兒的彈性。他被父親拋棄,卻被一個好心的女人收養。表面上衰老的他,心里的年齡卻是個小孩兒。相反的是他卻一天天的變得年輕。在他8歲時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女孩兒。
故事的變化讓大家都無法預料,女孩兒的離開,父親的相認,面貌的年輕。當他正當壯年時,他和邁克船長一起出海,并正好趕上2戰的爆發,船長和船員都犧牲了,唯獨他幸存著。船長在閉上眼睛的那一刻對他說:“你可以像瘋狗一樣抱怨你身邊的一切,但當最后一刻來臨時,你只能輕輕松手。”
我很喜歡這句臺詞,因為人的一生面對著太多的無奈,而太多的無奈我們都無法預測和解決,只能是無能為力。
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我們唯獨能做的只是順從。
我順從了自己的意思,卻不能順從自己的心。百般無奈下,我還是解不開心里的那個結。
打開手機,電源已經充滿了。那就像一個循環,完了又充,充了又完……
一個人只有一生,有多少人承諾著來世,可是我想問,如果有來世,你真的還記得嗎?
我珍惜著今生,珍惜著所有屬于我的一切,珍惜我所擁有的一切。
懷著那份思念,憑借著僅有的那么一點動力,生活……
養母幫助衰老的男子站起來。
電影《返老還童》的觀后感4
常常感慨如果時光可以倒流該有多好!可以越活越年輕,很多事情有經驗了就不會犯那些無知的錯誤,可以重新和他相識,只是做個好朋友,也就不會為那些無足輕重的事情傷心難過或是亂發脾氣,那樣就可以無所顧慮地談天說地,談談對生活的看法,或一起玩海底世界和開心農場了。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人生會是什么樣子?影片《返老還童》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主人公和常人不同,生下來就是一個小老頭,而且他越活越年輕,他長在福利院,只能和一些暮年的老人做朋友,隨著他的長大變年輕,他最愛的親人和最好的朋友都相繼離他而去。
在他不同尋常的人生歷程中他努力嘗試著各種不同的體驗,他深愛著一個女人,他們有了孩子,但由于這個無奈的的現實,使他們無法攜手人生之路,只有在兩人年邁的時候,她悉心照料著像孩子一樣的他,這也許就是愛情最深的含義吧。當他最終在愛人懷中離開人世的時候,他是個嬰兒,而她是個年邁的老人,一段溫馨而無奈的愛情。
我們注定要失去我們所愛的人,否則怎么會知道他們有多重要。
人生無常,一切都是有時限的,所以要珍惜你的親人和朋友。
電影《返老還童》的觀后感5
一個奇異的開始,注定了奇異的結束。一個魔幻的故事,譜寫著非凡的人生。一座死神頻顧的敬老院,宛如子宮般死寂,卻成為了本杰明.巴頓的精神家園,詮釋著生與死的從容與詩意。一股涌動不息的青春情欲,一段四海為家的船員生活,寫下了一個個自然淡定的荒唐故事,留下了一個個無法挽回的人生遺憾。一個青春活潑的女孩,與傳奇老小孩的心靈相通,結下了牽掛一生的誓言,演繹了一出生離死別、百轉千回的至情摯愛的史詩。
觸及靈魂的愛,總是讓觀者動情,而注定無法續寫的摯愛,卻是人間最為凄美的.絕唱。《返老還童》,一個時空交錯的故事,一個垂死者彌留之際的人生追憶,一段不動聲色的讀白,一段跌宕冗長、歷盡滄桑的敘述,讓我嗅到了生命的凄涼、生死的無常和愛的無奈。
無論是時針倒轉的大鐘、即將到來的風暴、不期而遇的戰爭,還是六十八歲橫渡英吉利海峽的昔日情人、自詡為紋身藝術家的船長、為了生存每秒扇動八十次翅膀的蜂鳥……就像一粒粒璀璨的珍珠將生命連綴成一條無比華美的項鏈。構成了無數個深刻在我們頭腦與心靈的交匯點。而在這無數的交匯點上,包括我們每個人都注定只有一個無法從容地放下,那既是本杰明寫滿一生一世的密密麻麻的日記,也是戴西病床上完成的最后一次人生總結和情感的追憶。
一個海員、一個舞者,兩段截然不同、相向而行的人生軌跡,在那個死神肆虐的敬老院完成了最完美無瑕的邂逅,在戴西車禍無法起舞之后,完成了曇花一現的短暫交匯。而就在那驚鴻一瞥的人生交叉點上,兩個靈魂像火花擦向磷紙般點燃了慘淡生命里最絢爛的火光。
那火光短暫、羸弱,讓人不忍呼吸、不忍觸碰,被兩顆幸福的心緊緊包裹在佛羅里達美麗寧靜的港灣,但卻依然無法逃脫一直靜靜等待在身后的宿命。世事練達的本杰明最終依然選擇在女兒記住他之前留下所有財產,孤身離開,選擇了四處漂泊的生活,因為他知道女兒不只需要一個玩伴,戴西更照顧不了兩個“孩子”。
在生命的最后里程里,已經七十多歲并且患上了老年癡呆癥的少年本杰明已經忘卻了自己的前世今生,忘卻了自己與戴西永恒炙烈的愛,被警察送回到了已經物是人非的敬老院。他伏在那架鋼琴上,向身后投去似曾相識的一瞥。遺失自我的本杰明,丟掉項鏈的本杰明,日夜飽受失憶的煎熬,最后被喪夫的戴西收養,直到變成一個不會說話的嬰兒。
本杰明在襁褓里,在愛人戴西的懷里,結束了自己與眾不同的一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那孩童般探究的目光久久地注視著眼前這個祖母一般的蒼老女人,最后輕輕地閉上了雙眼。戴西說她知道,本杰明認出了她是誰。讓身體離去,把心留在這里。晚安,本杰明;晚安,戴西……
黑暗中,淡定悠長的片尾曲響起,讓我仿佛被火柴燒到了手指般一下子從恍惚中驚醒。影片結束了許久,我的生活也會像鎮上火車站倒轉了八十五年的大鐘被換下一樣,很快都將回復正常,但是我的心分明已被本杰明與戴西那永遠不滅的愛情灼痛,那一整片隱隱作痛的灼點,就像黑暗里火花一閃后留下的白斑,亦真亦幻,令我失魂落魄。
我忽然感到,自己的眼角濕潤,整個身體都失重在酸酸的虛空里。
電影《返老還童》的觀后感6
很久之前就聽說了《返老還童》這部電影,但是因為很多原因一直沒有機會去看。這幾天情緒特別糟糕,總是有股莫名其妙的郁悶在心中翻騰不已。可能是性格原 因,就算是心情在糟糕,也不會外見,看看電影、聽聽音樂、做做運動這些方式多少會平衡一下內心的波動。晚上懷著不平靜的心情看完了《返老還童》這部電影, 影片以一本日記內容為載體,將本杰明的不尋常的一生向我們娓娓道來。沒有波瀾起伏的情節,一切平淡自然,給人帶來一種異常沉靜的感受。
其實未看之前認為情節屬于荒誕類型的,看完之后卻依然帶給人真切自然的感受。有時候一些與事實完全相反的事情帶給人的震撼和感動比正常的事情會多好幾倍。 年齡從小到大是不可改變的自然規律,軀體和面貌從老到年輕確實可能出現的,今天瀏覽新聞的時候就看到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花樣年紀的小伙子卻滿臉皺紋,外 形上看去像是耄耋老人。這些真實的新聞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影片中只不過是夸大化而已,看來說其荒誕有點不適合。
慢慢的變得越來越年輕其實是悲哀的,因為你必須得承受所愛的人慢慢變老,甚至是死亡。人的生命從年輕到衰老是自然規律,誰一旦違背了就會承受后果。雖然違 背自然規律可能是上帝的惡意,但是必須需要生命個體去承受。本杰明的出生導致母親的死亡,他來到這個世界上帶來了親人的悲痛和拋棄。奇異的生命現象在慈善 機構中得到了接受,那里有各種各樣奇異的人,但是每一個個體都是上帝賜予的一段生命,盡管上帝在賜予生命的時候有所疏忽,但是還是應該受到珍惜和關愛。在 那樣的一個大環境里,和諧和關愛充溢了整個空間,本杰明很自然的像正常的小孩子一樣慢慢長大。
這樣的一個逆生命,同大眾所擁有的生命歷程其實一樣,擁有年輕時候的那段美好歲月,不同的只是外形與年齡相反而已。其實現代人似乎都有類似這種生命歷程的 趨勢,只不過沒有如此夸張罷了。如今,紛繁的社會充斥著各種文化,信息的飛速傳播,無疑在加快人們成長的速度。現代人成長的速度比正常速度會快上一倍甚至 是兩倍。小孩子的臉上布滿的憂傷,讓人感覺他們似乎經受太多歲月的磨難,老年人追逐年輕的心態,讓人看到生命的活力。小孩過早成熟,青年人未老先衰,老年 人返老還童,呈現的不就是一種逆轉的生命現象嗎?
耐心的看完歷時兩個小時的影片,躁動的心情也平復了。一個人的生命歷程濃縮在短短的兩個小時之間,期間包括生命中存在的親情、愛情、友情。影片的漫長卻反 襯出生命的短暫,人的一生就是短短的幾十年,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會有預期安排好的事情等著我們做。駐足回首過往,所以的一切似乎都是一種安排和巧合。有言 說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命運的安排。可是事情就是會在我們努力想要去改變的時候如期發生了。雖然我們可以很欣慰的認為自己已經努力 了,自己已經改變了,但是在上帝看來我們是可愛的。
人活著,毫無掙扎的去服從命運的安排其實會很幸福的,因為上帝是仁慈的。但是人們總是想拼命的推翻上帝為我們安排的一切,試圖單憑個人努力去實現心中的想 法。其間的辛酸和苦楚,收獲和喜悅貫穿了生命的過程,待到生命終結的那一刻無怨無悔,也不枉來人世走一遭,這或許就是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