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老還童》觀后感范文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何不寫一篇觀后感記錄下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返老還童》觀后感范文,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返老還童》觀后感范文1
很久之前就聽說了《返老還童》這部電影,但是因為很多原因一直沒有機會去看。這幾天情緒特別糟糕,總是有股莫名其妙的郁悶在心中翻騰不已。可能是性格原 因,就算是心情在糟糕,也不會外見,看看電影、聽聽音樂、做做運動這些方式多少會平衡一下內心的波動。晚上懷著不平靜的心情看完了《返老還童》這部電影, 影片以一本日記內容為載體,將本杰明的不尋常的一生向我們娓娓道來。沒有波瀾起伏的情節,一切平淡自然,給人帶來一種異常沉靜的感受。
其實未看之前認為情節屬于荒誕類型的,看完之后卻依然帶給人真切自然的感受。有時候一些與事實完全相反的事情帶給人的震撼和感動比正常的事情會多好幾倍。 年齡從小到大是不可改變的自然規律,軀體和面貌從老到年輕確實可能出現的,今天瀏覽新聞的時候就看到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花樣年紀的小伙子卻滿臉皺紋,外 形上看去像是耄耋老人。這些真實的新聞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影片中只不過是夸大化而已,看來說其荒誕有點不適合。
慢慢的變得越來越年輕其實是悲哀的,因為你必須得承受所愛的人慢慢變老,甚至是死亡。人的生命從年輕到衰老是自然規律,誰一旦違背了就會承受后果。雖然違 背自然規律可能是上帝的惡意,但是必須需要生命個體去承受。本杰明的出生導致母親的死亡,他來到這個世界上帶來了親人的悲痛和拋棄。奇異的生命現象在慈善 機構中得到了接受,那里有各種各樣奇異的人,但是每一個個體都是上帝賜予的一段生命,盡管上帝在賜予生命的時候有所疏忽,但是還是應該受到珍惜和關愛。在 那樣的一個大環境里,和諧和關愛充溢了整個空間,本杰明很自然的像正常的小孩子一樣慢慢長大。
這樣的一個逆生命,同大眾所擁有的生命歷程其實一樣,擁有年輕時候的那段美好歲月,不同的只是外形與年齡相反而已。其實現代人似乎都有類似這種生命歷程的 趨勢,只不過沒有如此夸張罷了。如今,紛繁的社會充斥著各種文化,信息的飛速傳播,無疑在加快人們成長的速度。現代人成長的速度比正常速度會快上一倍甚至 是兩倍。小孩子的臉上布滿的憂傷,讓人感覺他們似乎經受太多歲月的磨難,老年人追逐年輕的心態,讓人看到生命的活力。小孩過早成熟,青年人未老先衰,老年 人返老還童,呈現的不就是一種逆轉的生命現象嗎?
耐心的看完歷時兩個小時的影片,躁動的心情也平復了。一個人的生命歷程濃縮在短短的兩個小時之間,期間包括生命中存在的親情、愛情、友情。影片的漫長卻反 襯出生命的短暫,人的一生就是短短的幾十年,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會有預期安排好的事情等著我們做。駐足回首過往,所以的一切似乎都是一種安排和巧合。有言 說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命運的安排。可是事情就是會在我們努力想要去改變的時候如期發生了。雖然我們可以很欣慰的認為自己已經努力 了,自己已經改變了,但是在上帝看來我們是可愛的。
人活著,毫無掙扎的去服從命運的安排其實會很幸福的,因為上帝是仁慈的。但是人們總是想拼命的推翻上帝為我們安排的一切,試圖單憑個人努力去實現心中的想 法。其間的辛酸和苦楚,收獲和喜悅貫穿了生命的過程,待到生命終結的那一刻無怨無悔,也不枉來人世走一遭,這或許就是人生吧。
《返老還童》觀后感范文2
我們常常會說,要保持年輕的心態,那么即使你年界八十,你依然會覺得自己是年輕的。我喜歡這部片子,不疾不緩的步調,風景畫般富有質感的畫面。長近三個小時的片子,一點也不會讓我覺得無聊。這部片子說了一個非常不一般的故事,豐富的情節足以讓我忽略布拉德皮特的帥氣和凱特布蘭切特的高貴優雅。
《返老還童》讓我想起了《大魚》,《阿甘正傳》,還有那部《海上鋼琴師》,他們的風格并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是講人的成長。都是很有故事的電影。對了還有一本《戀戀筆記本》他們都是用一本日記串起了整個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本杰明是一個已于常人的孩子,他生下來的時候便是一個老人,別人是年紀越大,越老,他卻是越長越年輕。于是你會看見個蒼老的老人卻有著孩童的好奇心,一個年輕的男子,有著歷經滄桑的心。
這樣的人注定無法像常人一樣,他的人生如同是逆向行車。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對他而言這是個不可能的任務,即使他有心也沒有辦法。
當他愛上黛西時,他是那么的年老體衰,當月夜下黛西在他面前優美的舞蹈著,他也沒有勇氣接受黛西的示愛,因為他是那么的老。當他越來越年輕,兩個人終于突破心理障礙走到一起的時候,問題又來了,黛西越來越老,他卻越來越年輕。他慢慢“衰老”成為一個嬰兒。他不能讓自己愛的人,照顧一個大嬰兒,他無法讓自己的女兒擁有一個不正常的父親,于是他選擇離開,放手是為了讓自己愛的人可以幸福下去,也許很多人都無法做到,那種孤單,那種痛心。他是注定孤單一輩子的人,出生被遺棄,然后不得不放開自己的愛情,孤單終老。他必須放手,因為愛情有時候沒有那么堅強,就像是黛西多年后自己承認的那樣“我沒有那么堅強,我沒法撫養兩個大孩子。”放手有時候是為了留下最美的回憶,讓我們還可以時時回想。勉強在一起,也許會抹掉最珍貴的東西。
這一生,被愛過,愛過,經歷過,也是滿足了!
《返老還童》觀后感范文3
前天看了一部歷時三個小時的電影,看完之后心情難平。我有很多話想說,因為光是訴說一個被社會拋棄的殘疾人的坎坷一生就夠我們這些觀影者感慨的。同時我也好奇別人怎么看待這部電影,因為電影跟歌曲一樣,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情愫,或微笑或哭泣。果然,迅雷影評里很多人留言說她們哭了,她們不止一遍的看著,不止一遍的被感動著。
說實話,我沒有被感動,但我不否認這是一部經典之作,不否然我有強烈的想要推薦給他人看的心情呈露。故事講述的是一個稀有的先天性衰老癥患者,出生便是一個小老頭,皮膚如老人一樣松弛,骨頭如老人般脆弱僵硬,在醫生看來是活不過三載的,卻在養老院一位好心的黑人媽媽的關懷下健康成長。然后他遇到了他的另一半,一個養老嬤嬤的孫女。小女孩成了他唯一的玩伴。當他長大并可以獨立生活時,他選擇了出海當水手,他經歷了很多人生中的第一次。本來你會覺得這樣一個人是不配得到愛情的,戲劇性的是聲名顯赫的外長夫人都成了他的情人,更讓人意外的是,曾經的那個可以說是青梅竹馬的養老院女孩,成了見證他一生,關懷他一生,拯救他一生的愛人!多么不可思議!就是因為抱著“這個人的結局會是什么”的好奇心看完了全片。看完后你自然而然對愛情、親情、苦難等等人生諸多問題作出深思。
首先我們說一個殘疾人,也就是本片的主人公,他是偉大的,試問,如果你是他,你能活出這般的精彩嗎!?其次再說一個健全人,也就是養老院嬤嬤的孫女,本片的女一號,迅雷影評說她水性楊花,怎么說呢,如電影里她自己說的那樣:我不得不去信任,在那樣一個圈子里,信任的代價就是“性”。可能她曾經墮落過,但那也是迫于無奈。我們主要關注她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她對男主角的愛,是人世間最真摯最難得的愛!無可否認,她也是偉大的!
……
見證完他人的一生,回到現實,或抱怨,或奮進,就像片中船長臨死時說的,我們都得平靜的去面對,面對我們自己的一生!
《返老還童》觀后感范文4
看完《返老還童》,心里挺感慨的。故事是這樣的。
男主人公出生的同時,其母親死了。其父親看到外表已八十五歲的兒子竟奪走自己心愛的妻子的生命,一氣之下,將男主人公遺棄了。不過男主人公還是幸運的,他遇到了一個心地善良的養母。在養母的悉心照料下,男主人公漸漸長大。
男主人公的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因為他是倒著活的。他一出生就是八十五歲,在他八十五年的人生中,他是越活越年輕的。本來,我認為這也沒什么不好。但當男主人公遇到自己心愛的女人,并生下一個女兒后,我還是慶幸自己是一個正常人。因為男主人公在其女兒很小的時候就選擇離開自己的妻子。因為他會越變越小,他早已估計到他的妻子沒辦法撫養二個人。所以雖然他深愛著他的妻子和女兒,其還是選擇了離開。讓他妻子找一個正常人來照顧自己和養育女兒。
剛開始其妻子也不是很能理解,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其明白了自己老公的良苦用心。其確實沒辦法同時撫養自己的女兒和老公。
故事的結尾,男主人公變成了一個男孩,并漸漸變回了一個嬰兒,其妻子此時已是一個年老的婦人,在男主人公生命的最后階段,其妻子與其共同度過,故事的結尾,男主人公已是一個嬰兒,被其妻子抱在手里,其妻子堅信男主人公認得他,然后男主人公在妻子的懷里安詳得離世。
看完整部電影,莫名得就生出許多感慨。感慨人生的無常和真情的可貴。這樣的好電影還是很值得一看的。、
《返老還童》觀后感范文5
我以為上帝給人那么久時間,是為了記憶,原來,是為了忘卻。
如此題目,想必不談那首同名的歌,就是要談談電影《返老還童》了。
這部片子又叫《本杰明巴頓奇事》,說的是一個制作鐘表的老者因為孩子去世,懷著想回到過去的心情,制作了一只指針反向運行的時鐘。同時,一個男嬰在魔咒中呱呱墜地,他出生的時候如老者一般,童年的相貌像個小老頭兒,生生把幼兒園當成養老院,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和相貌越來越年輕,老年則長成了兒童的樣子,最后如嬰兒般死去......總結起來就是這個魔幻男人的魔幻一生,因其中不乏雞湯式的說教,也加了一小段戰爭場面,多少帶著些《阿甘正傳》的影子,至少有雖不能及,心向往之的意味。這個故事大概會讓許多文藝青年想到王爾德的名劇《道林格雷的畫像》。畢竟大家都在講時間與皮相,都是魔幻故事。那部劇作暫且不表,本次只說說這部影片。
很多人想逆生長,在孩提懵懂的時候老態龍鐘,行動不便,等心智成熟了,懂得多了,開始身強力壯,相貌年輕,真如妖精一樣,裝著千溝萬壑的內心,披著平整光滑的皮囊,這樣在人群中混起來,自然游刃有余。也有理性的人反對,認為應該順其自然,逆生會與周圍的親友脫節......就我而言,似乎無所謂正逆,因為指針不論往哪個方向走,它都要走的,逆著生長也是生長,也是生老病死,也有悲歡離合,也嘗酸甜苦辣,來如風雨,去似微塵。
我以為這個故事是可以讓記憶也逆著生長的。從出生的時刻,就帶著一生的記憶,邊生長邊忘卻,看印在腦海里的場景,一幕幕變成真的,然后忘掉,到死去前,只記得自己剛出生,或者,剛記事。這樣至少能知道哪些事可以錯,哪些人不必等。無論何人,你初見他的時候,是記憶中分別的那天,真正永別的那天,是記憶中初見的時候。或許造物主本想讓我們如此活著吧!只怕我們會濫用先知的能力,趨利避害,所以,預留好命運伏線,再于出生時把我們的記憶刪了,成了現在的樣子。于是我們覺得某些初見的場景在夢里經歷過,某些初見的人貌似以前見過,于是我們似懂非懂的發明了緣分這個詞。又或許,人家根本就沒想過要給人類創造時間這個概念,給大家一生時光,不必記住時間節點,沒有年月日,也沒有秒分時。你就生在一個雨天,又離去在一個晴朗的日子。你看見他,在一朵茶花開好的時候,你端起杯,在一個殘月如鉤的夜里。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了“二十不惑”“三十知天命”“四十耳順”的言語。明顯,大家的時間軸亂了,這當然有社會原因,而我想說你們還是不要這樣饒了歲月吧!指針向前,無論正反,咱們就坦然的邊走邊遇見,邊走邊遺忘......
《返老還童》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