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靈》經典影片觀后感
正如該片的名字《美麗心靈》一樣,這部以暖色調為主要基調的彩色影片,給人以溫暖舒適的感覺,仿佛可以感受到納什與艾西麗亞之間那濃濃的愛意。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美麗心靈》經典影片觀后感5篇,衷心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
《美麗心靈》影片觀后感 篇1
《美麗心靈》這部電影,果真片如其名,實在是值得一看的優秀電影,個中情節看后頗為感動,這該怎么定義這部電影呢?勵志嗎?又好像不單是這樣,女主人公對他丈夫的不離不棄同樣令人敬佩。但說是愛情也不全是,感覺都有吧。但是,通過看這部電影確實是體會到了挺多的,人的意志,一愛一的力量,做事要堅持不懈等等。下面就重點闡述一下個人對做事的理解。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數學天才曲折傳奇又悲劇的一生,當他還是大學生的時候,他就一直致力于更高學位的奮斗中,為此他整日埋頭扎在他的研究中,研討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但是他一直沒放棄,由于他的方法錯誤而遲遲沒有成功,后來在他的舍友的提醒下,他成功的發現了一個定理,獲得了他們學校的最高研究所(惠研)的席位,并在那里結識了他的老婆,他的一個學生。但是好景不長,由于太想發揮自己的才能,又或是其他原因,他一度出現了幻想,而且越來越嚴重,以至于醫生和他自己都要放棄他,送他去一精一神病院了,這也就意味著一位天才就這樣徹底毀滅了,但是他的妻子冒著會被他殺死的風險留在他身邊挽救他,他也終被妻子感動,努力的改變自己的現狀,最后雖沒有完全恢復,但卻可以正常的生活了,這被譽為奇跡。
但我想說的是,這不是奇跡,不到最后一刻什么事都可以發生,只要我們不放棄,努力的去做,就一定可以改變不可能的事。
當大家都認為主人公不能研究出那個定理的時候,他沒有灰心過,一直的進行不同的嘗試,接二連三的受到挫折打擊之后,依舊進行自己的課題,直到最后一刻他完美的發現了定理,成為學校的神話,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這就是堅持不懈的結果,沒有任何事任何結果是必然的,只要記住:事在人為,努力去做想做的事,就一定能有所改變!
就像是女主人公一樣,她相信自己能幫助自己的丈夫走出一精一神病癥的影響,并為之堅持努力,最后也是幫助自己的丈夫戰勝了病魔,捍衛了自己的家庭,保衛了自己的幸福,成就了另一個神話!
所以,我認為在生活中,應該學會堅強,變得堅韌,遇到極其難辦的事時,就算感覺幾乎沒有一絲希望了,我們也不該輕易放棄,要相信再堅持一下,就會有所改變,挺過去就能有新的出路。總之不到最后塵埃落定之時,絕不放棄。還有就是,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好某件事,記住世上無難事,只要心夠決!
《美麗心靈》影片觀后感 篇2
前幾天看了一部關于數學天才的電影——《美麗心靈》,主人公納什英俊而又十分古怪,早年就作出了驚人的數學發現,并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但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了妄想型精神分裂癥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改變。面對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挑戰,納什在深愛著的妻子艾麗西亞的幫助下頑強抗爭,經過了幾十年的艱難努力,終于戰勝了。
故事情節的確勵志而感人,但在本篇文章中我主要想說的卻不是這個,而是數學之美,具體便要從電影的前半段開始了。電影中觀眾們通過納什之眼在生活中發現了數學。領帶的圖案、鴿子吃食的運動軌跡甚至是一個婦女追小偷這些看似再尋常不過的事件,納什都可以用圖像以及數字表現出來。看到這里,一方面會佩服納什驚人的數學才華,另一方面也會為數學的無處不在而驚嘆不已。當然,這么多的例子最后引出了納什最重要的數學發現,即現在廣泛出現在經濟學教科書上的——納什均衡。
這個理論的出現真的很不容易。當時納什苦思了很久也沒有找到他一直想要發現的東西,直到有一天和朋友們來到了酒吧。正在喝酒談笑間走進了一群曼妙的女子,而所有人的目光又都被正中間的那個最漂亮的女孩所吸引。這時大家會怎么做呢?毫無疑問,每個人都會想去追求那個最漂亮的女孩,可是之后呢?
最好的情形不過于女孩接受了其中一個,而當其他的失敗者轉而去找其他女孩時,別的女孩會因為不甘于承認自己比別人差而拒絕邀請,這樣顯然不是對于這個集體來說的最優解。正確的方式應該是什么呢?那就是放棄那個最漂亮的而讓大家各自去找一個自己還比較喜歡的女孩,這樣一來就可以保證團隊里每個人都有女人了,這才是最完美的結果。就這樣,納什均衡誕生了。
其實看過這個例子之后也就不難發現,納什均衡的核心就是實現團隊中的所有人都達到最好的狀態,也可以說就是多方互惠。生活中的例子想一個,就是如果一家賣豆漿的和一家賣油條的早餐店開在一起,雙方都可以生意興隆,因為他們都為彼此創造了很好的環境,也就是這樣就會達到雙贏的最佳狀態。而如果一方離開,另一方也會受到極大的損失。可以說他們的利益其實是彼此牽動的。
這個理論如果能被人們正確的運用到工作生活中,無疑會為人們帶來極大的利益,怪不得說世界上最富有、最精明的就是數學家,因為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頭腦為自己和他人謀取最多的利益。
《美麗心靈》影片觀后感 篇3
你是否曾苦苦為一件事堅守過?或是一個夢想,亦或是一段感情,這種堅守是美麗的,是幸福的。到最后,你會覺得結局是什么,好像也不再那么重要了。
看一部電影,就像看一個人的生活,一個人的一瞬間,一個人的美好,《美麗心靈》就是這樣一部電影。
這是一部讓我感動且受到震撼的影片,一個人在寢室安靜地看完電影,感慨良多。有感動,感動于男主角的堅強毅力,有震撼,震撼于女主角的不離不棄。
男主角的人生是傳奇的,并且也是確有其人的。天才的數學家納什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很年輕時就作出驚人的數學發現,奠定經濟學博弈論的數學基礎,開始具有國際聲譽。但30歲時他被診斷出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癥。面對這個曾經擊毀了許多人的挑戰,納什毫不畏懼,頑強抗爭,終于戰勝了這個不幸,并于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
相比于男主角傳奇的人生,我更喜歡里面的女主角——艾麗西亞。她不僅美麗,而且具有一種氣質。在我看來,是一種蘭花般淡雅的氣質。同時,她又非常地堅強,納什病情的好轉和她是分不開的。沒有她的堅強和努力,我想納什也不一定會堅持到最后。她選擇不離不棄,選擇堅守在納什的身邊,這就絕對稱得上是美麗的心靈。
更令我動容的是艾麗西亞的包容,她可以包容納什給她帶來的傷害與畏懼,她可以包容周圍投射來的異樣眼光,我相信這才是最可貴最閃光的,也是。《美麗心靈》真正揭示的真諦。
試想下,如果你是艾麗西亞,你的丈夫,這一生與你緊密相連的人突然從天堂走入地獄,你的家庭支柱,精神支柱突然倒下,你是否會撕心裂肺,是否會崩潰倒下,是否會對生活絕望?也許你堅持不下去了,然后就放棄了,離開了。
而電影中的女主角,并沒有放棄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丈夫,她選擇了堅守,最后挺了過去。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堅守信心,陽光。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無論你多么堅強,無論你多么富有,無論你多么受人歡迎,生活就像風平浪靜的海面,可它同時也隱藏著可怕的風浪。你不知道它什么時候來,你也不知道它有多么的恐怖,你能做的就像是平靜的海平面堅強地接受它,把它融入自己的生命里,讓它和自己一起成長。《美麗心靈》也許也告訴了我們這些更深層次的東西吧。
影片的結局一直印象深刻,當納什站在那高高的臺上時,他的一切都成了閃光點。我們都應該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故事的結局是美麗的,納什擁有了看似平凡卻不平凡的東西。我想,這一切在歷經錘煉,始終堅守后變得更加珍貴。
《美麗心靈》影片觀后感 篇4
如果你發現自己是個數學天才,并且年紀輕輕就致力于數學界的最高榮耀——菲爾茲獎,然而自恃甚高的你苦苦追求至高榮耀的熱情卻被冰冷的世界無情的打破,你被確診為精神病,一瘋三十年,你會不會有足夠堅強的意志走好將來的人生?《美麗心靈》改編自20世紀偉大數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的人生傳記,簡述了納什教授靠自己內心克服心理疾病的傳奇人生。
片中他得精神病的一段,影片描寫刻畫生動傳神,讓觀眾深切感受到了納什的痛苦與郁悶。在剛進入普林斯頓的時候,由于他性格不善社交,但又極其渴望得到理解與支持,他自己幻想出來了一個很要好的室友。室友善解人意又熱情好動很能照顧納什的內心,一直鼓勵和安慰他。畢業以后,納什沒有找到女友---他的性格缺陷讓他在人際溝通寸步難行,所以他又創造出大學室友的侄女,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孩,以滿足他對家庭生活的渴望。美蘇爭霸的時期,他看到北約與華約的黑影不分伯仲地徘徊在街道上,緊張的神經迫使他又想象出一個老密探,對方很看重他的數學才能并委托他為美國國家情報局工作,破譯蘇聯間諜通過報紙傳遞的密碼信號。這時候他的人格分裂處于最嚴重的階段,甚至因為人格分裂癥危及家人的人身安全,妻子也因此想要離婚。
這三個人在數十年間時刻縈繞在納什的身邊,干擾他,影響他正常的生活。他知道他們不是真實的,但是又無力說服自己相信這一點,因為他們時刻陪伴在他的身邊,跟他交談,理解他的內心。這樣的生活一天天都在困擾著他。直到有一天,他要抱小女孩的時候突然醒悟——這一切都不是真的,三十年來任憑時光流逝,三人的容貌卻不曾有絲毫的變化!納什幡然悔悟,沖出家門,攔在即將駕車離家出走的妻子面前。大雨淋濕了他的頭發,他凝視車窗后的妻兒,用他那含混不清的語調說:“我明白了,他們不是真的。因為他們沒有變老!”從此納什完全適應了三人,能夠將三人置之度外,過上了正常的生活,還因為大學時期發表的《博弈論》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一時間名滿天下。
我覺得納什的故事體現了人類的偉大之處:一個人在精神世界如此凋殘零亂的狀況下,依然不放棄任何轉好的可能。而在狂亂和絕望的掙扎中,他沒有放棄理性之光,沒有放棄一個智慧生物對世界的觀察能力和思辨能力。他在觀察自己心中生成的幻像時,依然能注意到他們沒有隨時光流逝而衰老,從而證明他們是虛幻不實的,這讓人深深感動,也因為自己和他一樣,為自己被冠以人類的名號而驕傲。即使是瘋狂如斯,也堅持使用理性,人因為肉體而脆弱,卻因為理性而堅強。
《美麗心靈》影片觀后感 篇5
納什,一個經濟學史上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他是納什均衡理論的奠基人,這個理論,毫不夸張地說,改變了經濟學研究的思考方式,甚至重新詮釋了這個時代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定義。
在進化博弈論方面相當有造詣的日本經濟學家神取道宏(Kandori Michihiro,1997)對保羅·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的名言“你甚至可以使一只鸚鵡變成一個訓練有素的經濟學家,因為它必須學習的只有兩個詞,那就是供給和需求,”曾做過一個幽默的引申,他說,"現在這只鸚鵡需要再學兩個詞,那就是納什均衡"。可見納什均衡在學術界所占的地位。
當然,這只是納什傳奇色彩硬幣的一面,其驚人的成就。而硬幣的另一面,納什的個人經歷,才是其傳奇色彩的點睛之筆。
在年紀輕輕就攀上了杳無人跡的學術高峰后,納什面對懸崖峭壁,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最終墮入了自己思維的深淵。如電影所介紹的,納什內心深處想要“To be distinguished, to be matter”的欲望是他在身邊的同學們上課趕論文時自己巋然不動,立志尋找和創立一個原創性理論的動力。
然而這種想要與眾不同的欲望,也是最終在其學術成就滿足后,在戰爭剛結束的背景下使其幻想為拯救國家做機密的情報工作,并且在得知自己其實存在精神疾病后尋找陰謀論的罪魁禍首。此時曾經打破定式,為其得出原創性理論的想象力成為了納什逃避現實的工具,
讓天才圓夢的獨特思維成為了讓其瘋狂的噩夢。
這種天才與瘋子僅隔一線的例子,在歷史上并不少見。無論是牛頓,物理學的鼻祖,在晚年陷入宗教,想要證明上帝的存在。還是梵高,抑或歷史上數不勝數的自殺的藝術家,對他們而言,瘋狂使他們在作品上成功,卻也使他們的人生走向清晰的痛苦或者虛無的幻想。
真正使納什具有超越前人的傳奇色彩的,是他最終學會了與瘋狂平和地共處,在幻想中真實地生活。
而能做到這一點,的確正如納什在姍姍來遲的諾貝爾領獎臺上所言,很大部分歸功于他的妻子,Alicia。
正如電影所言,如果納什的天賦是Unlucky rather than lucky,那么他的妻子的確是上天賜予納什心靈的救贖。這份感情,使納什最終在幻想與現實中找到了心靈支點。而30年在納什病間的精心照顧(雖然已經離婚),真正向時間詮釋了愛情的保質期。
有她和沒有她的區別,可能就是納什與那些天妒英才的悲劇人物的區別。
這份諾貝爾獎,對于納什而言,不僅代表了他學術上的成就,也是他在與瘋狂的對峙中勝利的標志。
當地時間2015年5月23日,約翰·納什夫婦遇車禍,在美國新澤西州逝世,納什享年86歲。他82歲的夫人艾麗西亞也在車禍中去世。
這份結局,也為納什傳奇的一生和納什夫婦曲折的婚姻畫上了一個宿命感的句號。
納什,是真正意義上的少數者。他以天才的姿態走上舞臺,以瘋狂的方式走下神壇,然后,the most distinguished of his kind,度過了幸福的一生。
天才,往往被作品完成的一瞬所定義。但,納什,教給了我們整個人生。